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666章 明军是魔鬼(求订阅!)

zw443sx

低沉浑厚的炮声,撕裂烟尘而来,重重砸下的炮在地面犁出一道道死亡之痕,将所有敢于阻拦的人体和物品砸碎!

一时间,骆驼、马匹的嘶叫,士兵的惨叫,金属碎裂的嗡鸣声,将准噶尔炮兵统帅孙承恩的耳膜扭得奇形怪状,真正能入脑的是无比杂乱的耳鸣。

孙承恩其实是幸运的,在这一战里面,他面对的主要是大明的轻量级野战炮和迫击炮,当然也有一些轻量级的线膛炮。

那些重炮都在玉门关和堡垒里!

鉴于西北的独特地理环境,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后勤压力,西北各军都将野战加农炮压缩到六磅、八磅,线膛炮压缩到十二磅。

同时要求最重的野战炮也必须能用两匹马就拖走。

为此大明制造总局的工匠们绞尽脑汁,在减重上面进一步下功夫。

神武九年之后所造的新炮,比之前旧炮普遍轻了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但在射程和威力上却没有减弱!

这不仅得益于冶炼技术的进步,还跟蒸汽机的普遍采用有关,同时车床体系成熟后,加工精度进一步提升,也使炮膛的闭气效果更加优良。

此刻,面对准噶尔的两百门大小火炮,大明只带了一百门火炮,但科技含量更高,加上训练有素的大明炮兵。

准噶尔炮兵完败,大明以每分钟接近两发的速度,朝准噶尔人的炮兵阵地急速倾泻着炮弹。

更为恐怖的是,距离准噶尔炮兵阵地三四里外,无数道闷雷喷发出团团硝烟,超越步兵行军队列,超越前线火炮,将弹丸倾泄到准噶尔的炮兵阵地上。

这是大明十二磅线膛炮的轰炸!

其实,大明的炮兵用肉眼根本看不到轰炸的目标,但有大明皇家空军的帮助和高倍望远镜的校射,一颗颗弹丸依旧准确地砸入准噶尔的炮兵阵列中!

大明皇家空军和地面部队靠着旗语和灯光交流,也挺方便。

从准俄联军的视角,这一幕场景显得异常恐怖!

原本该是面对面的火炮轰击,现在却又多出了一道炮火线,从看不到的后方呼啸而来,跟前方可见的炮兵线合二为一。

给人的感觉,就是天上掉下来的!

“是长生天丢下了炮弹!”

“是天上来的!”

“打不过!对面的明军是魔鬼!”

准噶尔炮兵阵地上,不少准噶尔人抱头鼠窜,疯狂的惨叫着。

“明军已经恐怖到这种地步了吗?”

孙承恩满脸呆滞。

前线小炮很快就溃败了,中间的骆驼炮已经散得如野狼突袭的羊群。

骆驼炮原本被孙承恩寄予厚望,没想到这就崩了。

埃及马穆鲁克在1509年的第乌海战中注意到葡萄牙卡拉维尔船的舰用回旋炮的优点继而模彷出了骆驼回旋炮应用于陆战上。

在奥斯曼帝国吞并了埃及后,骆驼回旋炮也迅速被吸收进帝国的军队中,并在帝国和波斯的战争中传授给了波斯人,再经由波斯人传遍了整个内亚和南亚!

骆驼回旋炮虽然在欧洲毫无建树,但在内亚和南亚战场上却大显神威。

准噶尔大草原不仅牛羊马多,骆驼也多,正是最适合骆驼炮的地方。

可惜了!

“台吉,大汗问你,战况如何?炮兵能不能阻挡敌军的脚步?”

传令兵过来了,嘴上这么问,他心里已经得到答桉了。

因为他两眼却是散焦的,似乎同时警戒着左右,就怕正如雨点般砸下的明军炮弹会蹦到自己身上。

“快告诉大汗!再不出击,就没有机会了!”

孙承恩捂着耳朵尖声叫喊,他还没失去理智,到处烟雾弥漫,他用肉眼艰难地观察战场的情况。

他正看到一面面日月旗和龙旗,一道道朱红色的队列冲破烟尘。

明军的步兵已经推进到距离炮兵阵线不到一里的地方。

也就是说,大明军队已经占据了战场的一半还多,准噶尔骑兵再不冲击,就得后退,一旦后退,这一战也就完了。

苻坚淝水之战不就是因为后退导致全军覆没!

不等传令兵把消息带回去,孙思克已经决然作出了选择:“冲锋!”

这场炮战仅仅开始了半个小时不到,准噶尔炮兵几乎全军覆没。

孙思克咬牙积攒的家底,孙承恩呕心沥血所建立起来的炮兵,就变作无数破铜烂铁,以及横竖暴毙的无数骆驼和士兵。

原本这支被寄予厚望炮兵真正能发挥火力的距离是一里之内!

本来准备大发神威的他们就遭到射程足有两倍的大明炮兵的毁灭性打击。

面对已经逼近的的大明步兵,甚至大明炮兵也在向前推进,孙思克还不发动进攻,那不是军事白痴,就是无心再战了!

“冲锋吧!为了准噶尔大草原!把他们冲得七零八落!”

孙思克挥舞着长刀,带着他的准噶尔骑兵和绿营兵一马当先,数万准噶尔人如掀开的大幕,朝着逼压而来的明军队列涌去。

在这广阔的原野上,战场正面宽达十多里,战局已非什么灵巧战术所能左右。

孙思克耗尽心力汇聚起来的七万大军,已经指挥不过来了,只能粗略地按照左中右三个方向冲击。

孙思克坐镇中军,朝西北方向的罗刹人望去,希望罗刹人能有起码的盟友精神,愿意在这一战里多少出点力吧,不然他就真的只能投降了。

西北方向,面对兴奋得脸颊涨红的阿列克谢·托尔布津以及前来请战的哥萨克军官们,老道的启尔哥布斯基摇头道:“别急,还不是时候,等到明军这一道阵线瓦解的时候,再从他们跟右翼骑兵的缝隙之间冲进去。”

他认为纵队战术太散了,一旦被冲击,阵型肯定散了。

孙思克一反常态的防守反击,再孤注一掷地压上了主力,说不定还真有些歪打正着。

启尔哥布斯基觉得明军的第一道阵列线肯定是守不住的,那时就是哥萨克人夺得胜利的机会。

透过望远镜,看到明军的第二道阵线依旧如第一道一般,分作若干行军队列,距离第一道阵线大约一里多,正缓缓推进。

启尔哥布斯基觉得这场战争已经稳了!

zw443sx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