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646章 老百姓听风就是雨(求订阅!)

不一会儿,衙役就把潘伯亨的试卷拿到礼部尚书刘殿的手上。

他看了一眼觉得不错,因为试卷非常的干净整洁,书法写得很好,笔如椽大,挥毫劲挺。

字如其人,一手好书法,一手好笔,一撇一捺皆是潇洒,能加不少印象分。

刘殿又仔细看了看内容,看完了仔细点了点头表示,写的不错,关于真儒理论的回答既新颖,又不脱离陛下的主张。

刘殿点头道:“小李,你也来看看。”

礼部尚书把试卷旁边的礼部侍郎。

旁边的礼部侍郎接过试卷,看完之后,觉得这个是人才啊!

“尚书大人,这个人的理论写得太好了!一个错字都没有,字体也好看,下宫想知道是哪位学子!”

一般来说,考生交完卷子,就要湖名,不能打开的,需要全部挑选完毕,最高的几个打分,然后才能定好名次。

刘殿阻止道:“不可,等改完分数再说!”

.......

咣!

大锣一响,会试最后一科圆满结束的落下来了帷幕。

随后,会试的大门缓缓的打开,考生们也都是不一样的脸色出来。

潘伯亨第一个出来的,走到考场的大门口,潘家潘母潘父望子成龙,早已在门口等候多时。

按照往常的科举制度,需要十日后才会放榜。

这一回,在夫子庙门口没有人谈天说地了,考生们纷纷开始拖着疲惫的身体,开始返回自己的住处。

潘伯亨也是一样,身体已然有点撑不住了,回到小院就开始睡觉休息!

那么多天,实在不知道怎么自己怎么熬下来的。

还好考场环境很舒适,里面有抽水马桶这种坐厕,起码有盖子盖着不臭。

以往每个隔间都是标配一个粪桶,一个尿桶,考试都是不小的折磨。

睡觉是唯一解乏疲惫的方法。

接下来等待放榜的日子都比较平澹,潘伯亨就静心温习功课,他相信自己能去殿试!

过了两天,潘母硬拉着潘伯亨去应天城玄武区的鸡鸣寺拜佛烧香,说是鸡鸣寺灵验,不拜一下,心里不安生。

“母亲,我现在不适合出门,莆田那帮人把事情闹的沸沸扬扬的,我出门容易惹大哥被非议!”

宅男潘伯亨摇摇头,找了个借口就不想出门。

“唉唉唉!公道自在人心,陛下一定会还你公道,还你大哥公道,我潘家子弟堂堂正正做人,怕什么!”

好嘛,潘母一番堂堂正正做人的言论,潘家小儿子潘伯亨不出门也不行了。

鸡鸣寺也是个好地方,潘伯亨去一趟不亏的。

它的历史可追朔至东吴的栖玄寺,寺址所在为三国时属吴国后苑之地。

到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章下令重建寺院,扩大规模,并御题“鸡鸣寺”,后经不断扩建,院落规模宏大,占地达千余亩,殿堂楼阁、台舍房宇达三十余座。

鸡鸣寺最出名的景色,便是春季开满的樱花,也就是这个季节,过去拜一拜还能欣赏美景。

这鸡鸣寺香火鼎盛,才到山脚下,就见到三五成群的读书人朝山门走去,看来都是求金榜题名的。

这你也求,我也求,他也求的,让我们保佑谁好呢?

看谁给的香火钱多么?

不过呢,今天潘伯亨来到鸡鸣寺的时候正好是阴天,一切都都笼罩在一片阴冷的氛围之中,真是大有“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朦胧意境。

古刹给人的感觉就该是这般,一种寂寥的庄严与肃穆,斑驳的朱红色,门环惹铜绿,山门后锈迹斑斑的香炉和已变为鲜红色的爬山虎,总觉得春天是生命轮回中最艳丽的绽放,并在预示着下一个勃勃的生机。

如果能在这样一个季节高中进士,那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潘伯亨想着,不由得笑了起来。

潘母看他笑得意味深长,就斥了他一句:“菩萨眼前,虔诚一点!”

没法子,潘伯亨非常虔诚地给菩萨上香,跪着轻轻求告,只求菩萨垂怜,让他过了吧,然后才有机会洗刷自己身上的耻辱。

然后陪着潘母去另一座殿里给送子观音上了香。

一方面是给潘阿强求个儿子,一方面是给小儿子潘伯亨求个姻缘。

正好,鸡鸣寺有一个特别好的事,那就是求姻缘。应天府的百姓都会到到鸡鸣寺来进香许愿,甚至有条河就叫进香河。

那么为什么鸡鸣寺求姻缘这么灵验呢?

《诗》云: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和前面那一殿相比,观世音菩萨这里大多是妇人。

潘伯亨看着悲天悯人的菩萨塑像,心里突然想起一则典故。

人人都求观音,观音有难又求谁呢?

观音道:求人不如求己。

但是求神拜佛,还是有作用的,至少是心理安慰。

潘母早就想来这边许愿了,万一真让潘伯亨的碰到对的人了呢!

对的女人没碰上,对的男人倒是碰上了。

因为朱克臧正陪着皇后和贵妃微服私访,过来鸡鸣寺看樱花呢。

朱克臧眼尖,一眼就看到了倒霉孩子潘伯亨,就招呼他过来聊几句。

潘伯亨自是有点忐忑,毕竟他那事搞得皇帝都知道了。

正当他想跪下行礼的时候,朱克臧阻止了他。

“小潘啊,你的事,朕心里清楚,外面那些士子、老百姓听风就是雨,你不必在乎他们的说法,好好备考,朕自会还你潘家清白!”

朱克臧的一番话说到潘伯亨心里去了。

然后小年轻潘伯亨眼眶微微湿润,就拱手向朱克臧道谢:“谢陛下宽慰!”

“好孩子!”

朱克臧拍了拍他的肩膀,给小潘定性了。

有皇帝说他是好孩子,他还怕啥!

某种意义上,潘伯亨正在经历“网暴”。

在古代,被“网暴”是很难洗白的。

天启年大明礼部尚书,着名书画家董其昌,在朝官居二品,是东林党着名的头面人物,在野是天下首屈一指的画家,名震江南,无论进退,都不是普通文人可以比拟的。

但是他的仇家散布谣言,说“若要柴米强,先杀董其昌”,最后收买乡士无赖数百人,一把火烧了董其昌宅宅,等火起之时鼓动数万百姓冲入董家抢劫财物,造成着名的“民抄董宦””事件。

事后再编写小说《黑白传》,从捏造了大量董其昌私生活的黑点,从调戏儿媳妇到勾引老嫂子无所不包。

于是,董其昌不仅当时被抢,还要遗臭万年,到今天关于董其昌本人是不是人渣还在争论不休。

比起他来,潘伯亨算好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