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645章 妈妈生的(求订阅!)

然后,潘伯亨进入下一个环节:全身检查。

这一回是彻底光溜溜的,两个衙役上下其手仔仔细细的检查,所以说女扮男装什么,哪怕你是太平公主也没用。

就算大家都是男人,潘伯亨还是觉得有些尴尬。

以后他平步青云,当了大官,会不会有某个衙役说:“首相大人啊?当年我给他检查的,有口臭哦!”

口臭他暂时还是没有的,他今早又没吃大蒜。

认真的衙役们在他嘴巴里看了又看,确定他没有藏东西。

潘伯亨其实也不明白,嘴巴里面还能夹带作弊?

然而更见鬼的来了,一个衙役转身走到潘伯亨身后,开始更进一步的检查……

最酸爽的还是没躲过!

啊这?

难道还有人在菊花藏小抄?

这种种作弊和防作弊手段,真是闻所未闻!

这就是大明的严谨!

看到衙役一脸严肃蹲着检查。

潘伯亨忍不住想,真尽责,这万一谁不小心放了个屁,那多尴尬啊!

坏了,他早上吃了个地瓜。

正想着,“噗”的一声!

他放了一个屁。

衙役被气体熏得人差点没了,不由得后退了两步。

这莫非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潘伯亨虽见过各种大场面,可这种场景也是第一次遇到,尴尬得手足无措,连连说:“兄弟对不起!对不起!自然反应……”

“行了!你穿衣服吧!”为他检查菊花的衙役没好气地说。

正好潘伯亨脱光光感觉还有点冷。

穿上衣服后,小潘终于通过重重检查,进入考棚。

他深吸了一口气,昂首挺胸地在他的考棚坐好。

仿佛这不是考棚,而是战场!

实际上,这也是读书人的战场!今日在场的上万考生中,最后只选取三百人!

其中的大多数人,都是“陪考”,可怕的是一科又一科的陪考。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想要买通考官、甚至冒着风险作弊的原因。

因为他们太想当官了。

一般来说,串通考官是最难的,因为科举还有“誊录”制度,即交上的考卷由专门的誊录人员再抄写一份,以防阅卷人通过笔迹送人情。

然而在金钱攻势下,誊录生也是可以被买通的。

有一种叫“蜂采蜜”的作弊方法,就是事先选定一名文采比较好的誊录生,在他进入誊录房之前就把试卷和笔墨藏在誊录房内。

等到特定考生卷子交上来后,就把目前所有文章的好词好句全拿来抄成一张完整的试卷,再把该考生试卷烧掉。

由于这种集百家之所长而汇成的试卷,就像凝聚了无数花朵精华的蜂蜜一样,因此被叫作“蜂采蜜”。

“蜂采蜜”操作起来还是比较麻烦的,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收了钱的考官在阅卷时候,把甲的试卷割下来,换到乙的卷面上。

仅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年,就查出了18名换卷考生,其中参与密封、誊录、阅卷的考官自然是沆瀣一气,统统被问罪。

现在的新大明科举还是比较纯洁的,锦衣卫在各个链条都安排了人手监督,真出问题,就说明锦衣卫也被买通了!

那新大明还玩个毛啊!

以上手段注定不是平民考生能玩得起的,更加广泛而廉价的作弊手段还要数带小抄。

在河南洛阳发现过一本作弊小抄,全书仅有6.5厘米长,4.8厘米宽,1.5厘米厚,但这样袖珍的一本书竟然写了30万字,内容为《五经全注》全文。

考生们藏小抄的位置和今天大差不差,有的藏在衣服夹层里,有的藏在鞋底夹层,有的塞在食物里带进去。

还有人把小抄写在考试时穿的衣服上,比如烟台莱州市就有人收藏了一件明代马褂,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平均一个字长1.8毫米,也不知道考生是怎么看得清的。

这就是为什么潘伯亨要经历那么多检查的原因。

巳时一到,云板敲击声响起,夫子庙的大门轰隆隆的关上了。

从这一刻直到考试结束,考场与外界隔绝,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

又过了一会儿,终于到了发试卷的时间。

会试和乡试不一样的地方,是人手一份试卷,不用草稿纸抄题了。当然,试卷的费用是算在考生的考试费里的。

于是,会试的考试费又比乡试翻了一倍。

试卷和答题纸是分开的,试卷上不准作答、不准做标记,考完也要统一收上去的。

答卷也是独立封卷的,据说历史上有名的状元答卷,能保存几百年。

会试的题型和乡试大体相同,第一场考的是真儒理论,总共七道。

这场考试的分量最重,若是做得好的,十有**是能通过的。

因为真儒理论可是陛下提出来的,当然是最重要的。

这方面潘伯亨不带虚的,他靠着大哥的关系,被大学士王夫之特训过,简直轻松!

潘伯亨在草稿纸上写了答案,免得直接写在答卷上有错别字,若是错一个字,后面的全部前功尽弃了。

这场考试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要打碎舆论,潘伯亨就必须拿到好名字。

潘伯亨奋笔疾书,到了,才把草稿纸写完,又仔细检查了好几遍,才把答案写到卷子上面。

到中午,他将试卷写完,又检查了两遍,千万不能出错,发现没有任何错误和遗漏才把真儒理论试卷交给衙役!

潘伯亨交卷子了,自然别的考生们听到声音,纷纷开始猜测,哪个大神啊?

他不知道自己交卷子引起别人的注意,赶紧吃了饭,然后倒头就睡。

主考官礼部尚书刘殿,第一天在巡查现场,听说有人交卷子了,十分高兴,看看这一科有没有好苗子。

礼部尚书刘殿吩咐道:“把那个交上卷子的试卷拿上来看看!”

旁边的衙役头一次见这么大的官,战战兢兢地回:“是,大人!”

旁边的也是监查考场的礼部侍郎说道:“尚书大人,这么快交卷子的,估计考的不怎么样。”

刘殿摆摆手说道:“无妨!看看有没有真材实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