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642章 我辈真儒弟子,岂可屈从于强权

士子们表现得义愤填膺,实则另怀心思。

如果是那些中了举的士子,根本没时间来搞事情,庆祝和准备会试都没时间。

只因这些落榜生心情抑郁,如今才会这么急切的寻找一个泄愤的关口而已。

很显然,潘伯亨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虽然时间上晚了一些,但效果却不会打上多少折扣,因为人性里大都存在着一个爱翻旧账的属性。

再加上潘伯亨的大哥是上将潘阿强,这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官官相护,官场**等问题。

事情越闹越大,但朝廷却是雷打不动,始终都不予以正面回应。

文人们对此也有些无可奈何,除非真的有人愿意跑到皇宫内去告御状,否则他们还真就没办法。

但事实上,诸位士子都想着日后要入朝为官,眼下谁又愿意当这出头之鸟,平白沾上这样的污点,被皇帝记在小本本上呢!

法不责众下的呐喊助威、落井下石还成,真刀真枪就真没人愿意去干了,除非利益相关。

应天府尹邵廷采倒是不惧这种场面,毕竟上一次商业报纸舆论风波还历历在目,这种都是小场面。

这些商业报纸现在精得很,《皇明日报》都没报道此事,也没对此事下定论,他们哪敢乱写!

乱写的下场就是被依法取缔。

除非一些头铁的,或者被利益熏心,但这也只是少数中的少数。

邵廷采前日也亲自去请示过朱克臧了,朱克臧说了六个字:“让子弹飞一会!”

这令邵廷采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朱克臧也看出来他的疑惑:“不急,差不多了再收网。”

有朱克臧这句话,府尹大人很淡定。

不过事情又远非表面上所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事实上,邵廷采正在暗中查访,此次闹事的士子中究竟是何人挑头,煽动众人情绪的。

经过连续几日的暗访,事情总算是有了一些眉目,他找出了整场风波中一直活跃于士人当中的几名可疑人选。

朝廷的放纵,让闹事的士子和背后之人更加猖狂。

游行示威的人群仍在鼓噪不停,边上守卫的几名衙役也是全神戒备。

按照一旦发现他们有不好的苗头,便立即向发声示警,里边轮值的弟兄自会抄家伙出来助阵,坚决不能让这些士子掀起风波。

忽然,应天衙门里梆声四起,紧接着门口便涌出两队全副武装的差役,迅速朝着大门两端并列排开,气势十分唬人。

人群中的几道身影立即警觉,身子一矮便想开溜,不料紧随其后走出衙门的应天府尹邵廷采人未到声先至,嘴里只蹦出了简短有力的两个字。

“拿下!”

一群早有准备的衙役齐声应诺,随即如狼似虎般一拥而上,眨眼间变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包围圈,并逐渐朝里靠拢,令闹事的士子们插翅难逃。

如果是前明或者鞑清的士子,估计就秒怂了。

他们虽然落榜了,可也是学习过朱克臧陛下真儒主义的。

“我辈真儒弟子,岂可屈从于强权,公理与正义,自在人心!”

说罢,入戏太深,真有士子抄起家伙准备和衙役们干仗。

但伴随着几声喝斥和拉拽,衙役们很快就控制住了局面。

他们从人群中揪出了几名首犯,押到了府尹大人的面前。

邵廷采饶有兴致的打量了一眼面前的几名士子,也不废话,大手一挥道:“蓄意煽动考生闹事,先笞五十,以儆效尤!”

随后,他面带威严地踏前两步,目光扫视门外众人。

众真儒士子见状纷纷垂首后退,不敢与他目光对视,全场鸦雀无声,全无先前的那股嚣张气焰。

他们确实是让这位应天府尹给震慑住了,连日来的沉默应对,到这一刻的瞬间爆发,帝都府尹的官威尽显。

两方初一对峙,胜负已见分晓,正气凛然的邵廷采轻轻颌首,显然对此十分满意。

“本官知晓尔等求取功名心切,但切不可为此而受了有心之人蒙蔽,步入歧途!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惟望尔等皆能一心向真儒,不与旁门左道之人合流,如此方能不负十年寒窗!”

“我辈读书人一生所求不过四事:只求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以天下为己任,这就是我们读书人的天命,本官平日是不爱说漂亮话的,可是你等今日所作所为,对得起圣人教诲吗?”

“还望诸位士子好好学习,不负陛下之期待!”

一番引经据典,长篇大论般的谆谆告诫之下,底下众人已是士气全无,不复初时的义愤填膺。

他们也都不傻,经过邵廷采这么一番点拨,似是心头突然明悟了一般,发觉自己这几日心态失衡后,太容易受他人的煽动利用,才会有此今日之暴乱行为。

也庆幸邵廷采没有把他们一个个拉去衙门登记姓名,要是真这么做,以后的科举之路就毁了!

士子人群中,不知是谁先起的头,随即便是一阵高声齐呼。

“我等定不负邵大人等待谆谆教诲,潜心向学,以报家国社稷!”

“我等定不负邵大人谆谆教诲,潜心向学,以报家国社稷!”

待得众人高呼着口号行礼作揖过后,邵廷采才淡淡地挥了挥手。

“好了好了,尔等既有心悔改,本官亦不欲加罪苛责,今日只揪首犯,散了便是。”

“多谢邵大人!”

众人又是哗啦啦拜倒一大片,那一派毕恭毕敬的模样,比之平头老百姓们年节求神拜佛时都要更加虔诚几分。

没有人注意到的是,台阶上的邵廷采唇角微微噙着的那一抹笑意。

邵廷采觉得,这帮真儒士子还是毕竟好忽悠的嘛!

难怪之前被人忽悠着走。

事情似乎终于得以圆满解决,然而,邵大人的眼角余光却是没有注意到,边上一名小厮时不时回头恶狠狠盯着邵廷采,然后跟随着人群渐渐远去。

那几个被抓的士子,也不是什么硬汉,很久就供出来自己收了一些福建人的银元,才干出这些事。

但他们也不清楚那些人的身份。

邵廷采却大致猜测到是哪个家族干出今日的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