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五三四 种师道巧讨华夏王

穿越之玩转大宋 五三四 种师道巧讨华夏王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9:43:58 来源:笔趣阁

种师道看着王彦走了,心里还是不痛快,道:“西北民心尽归与我,这中原民心还要争取。”

折赛花道:“爹爹不必担心,老军师的运粮之计也是为咱华夏军争取民心的。现在只是朝廷始终不肯承认爹爹华夏王的称号,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像老军师那样视我华夏国为佞臣的不在少数。”

折赛花这句是深谙当时风潮,当初隋朝代替北周,起国号为“隋”,就是因为开皇杨坚是北周皇帝封的隋国公。唐朝替代隋朝,国号为“唐”,也是唐高祖李渊是隋朝的唐国公。即使是当朝赵匡胤陈桥兵变推翻了后周,国号为“宋”,也是他当过宋州节度使的原因。所以即便改朝换代,如果这华夏王称号得不到宋朝廷册封的话,未来会有很多麻烦的。

吴玠道:“如今我们华夏军兵强马壮,威名远播万里,谁人能敌?只要等上一两年,军粮充足之时,就可挥戈东进,定鼎中原,还需什么劳什子的册封。”

吴麟道:“若要争霸天下10人马是不够的,粮食始终是大问题,咱们西北土地贫瘠很难供养10万大军,更别说扩军备战了。”

张叔夜道:“新建的几个行省都有土地肥沃的所在,应该尽快移民过去,将那里的土地开垦出来。当初为了消灭耶律大石,全军西征,修建驿站无数,当初这些驿站是为了想西域运粮,未来要商队从西域运粮了。”

种师道说:“粮食还要想办法征集,一两年的时间太长了,过估计今年秋后,金兵就会二次入寇中原,到时又是一场大战。只怕粮食又会紧张起来。”

种师道说道又有大战,众人眼睛竟然冒光。朱五道:“这次金军南下,安国公、安国郡主还有牛皋等人都跟金军交过手,安国郡主就消灭金兵数万!如果我西军主力出关,等能过得全胜。”

朱五的想法现在是西军将士最普遍的想法,这些远征8000里的将士现在都是自以为天下无敌的,其实就是种师道也是如此。

但是种师道还是提醒道:“金军是我们遇见的最强悍的敌人,万不可小视。骄兵必败的道理,尔等要牢记。”

折赛花、吴麟等人齐声说是,但是没有人把种师道的警告放在心上。因为当初征伐耶律大石的时候,种师道也是这么说的。金兵在强悍还能超过那些西辽的火枪兵去。

种师道说道:“面前所难之事一个是粮食,一个是封号。粮食一时半会难以凑齐了,但愿王彦能够运回来伏牛山的存粮,那也是能接燃眉之急而已。至于讨封号,王定六到时得到了一份消息,我想从韩世忠那里想想办法。王定六,你给大家说说韩世忠那里情况。”

王定六道:“韩世忠赶到了镇江府,道君太上皇封他为通义伯,说来凑巧咱们王爷也是给了他这个封号。韩世忠本项用水军将太上皇保护起来,因此只是带领亲随赶到了镇江。没想到他刚到镇江就被御林军看了起来,接着道君太上皇又封他为荆湖北路经略使让他管理那里厢军,等于剥夺了江宁水师的指挥权了。如今韩世忠被逼无奈,离开了镇江去江陵府上任去了。”

吴玠一听破口大骂,道:“这朝廷对我们西军真是防范到家了,每打一仗总会想法消弱我们。这韩泼五可是刚刚救了这个昏君。”

种师道一听“昏君”,急忙道:“休要胡言。我儿赛花有何说法。”

折赛花道:“我看这个道君太上皇并不简单呢?前些日子他发下旨意让各地钱粮解往镇江,准备便练御林新军。如今又将韩世忠赶走,我看倒是不能小瞧了他们。”

种师道原来也是烦感朝廷不断的消弱西军,如今他也割地称王了,反而觉得朝廷当初的做法做为朝廷来说是无可厚非的。现在他种师道还能够控制住吴麟、吴玠这种悍将,但是他的子孙能够做到吗?种师道想到此处又是有些失神。

军机处诸将都知道一旦种师道失神,就有妙计出现,因此诸将都不干打扰。不过这次种师道失神的时间有些长了,半天不理诸将。诸将都有些着急,一同看向折赛花,折赛花也是无奈,叹了口气,轻声道:“爹爹,诸将都等您训示呢?”

折赛花这一声提醒,种师道才缓过神来。道:“你们说道君皇帝如此行为,谁最不满。”

折赛花冰雪聪明,她道:“您是说当皇上?”

种师道说道:“正是,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如今只有让道君太皇帝回到汴梁,当今皇帝才能心安。我只要给皇帝上书,咱们能够请当今太上皇回京,借此讨封华夏王。”

折赛花却有些忧虑道:“如果我们出兵镇江,道路遥远不说,只怕更会引起朝廷猜忌。”

种师道笑道:“我儿言之有理。不过这次却无需调动华夏军。让韩世忠突然回到江宁水师,然后率领水师回到镇江府行事。完事之后,再去荆湖北路上任,也不会引起朝廷的猜疑。”

吴麟道:“这个朝廷会答应吗?”

种师道说道:“相比于一个自己的皇位,一个王爵算的了什么。只是韩世忠做事鲁莽,需要一大将去幕后主持此事。”

吴麟急忙道:“末将愿意前往。”

朱五也道:“末将原本江南人士,这江宁水师中还有不少太湖的兄弟,我陪镇西伯(吴麟的爵位)去,为他助理。”

种师道说道:“好,你二人去最好。锦衣卫也要全力配合。”

张叔夜道:“此事如何奏报朝廷,是不是再请李侗写一份奏章。”

种师道说道:“上次李侗和伊斯马尔,洋洋洒洒万字的奏章又怎么样了。还不是如泥牛入海一般。这次就写一简短奏章就可,只要说明我华夏军不出潼关就可请太上皇回京就可以了。”

钦宗皇帝最近也是心烦意乱,本来金军撤走让他轻松了不少。但是烦心事一件接一件袭来,首先是王渊回来报告说是赏赐给金军的犒师饷被河北义军给劫了。钦宗皇帝吓了一跳,他当即第一反应就是要派人将这些乱民给剿灭了,可是转念一想,河北义军就是自己封的也不好说剿灭就剿灭。再则这些义军连金兵都敢打,自己现在的禁军估计也打不过这些百姓。反正现在金国也没有再来讨要什么,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第二件事就是东京如今一片狼藉,钦宗皇帝这点不含糊,立刻下旨让各地往东京押运粮食、钱财。而且他还想继续修建没有完工的皇家园林“艮岳”。当初他的父亲宋徽宗就是要修建这个园林大兴花石纲,才引发方腊起义的。如今方腊起义刚刚过去6年,钦宗皇帝刚刚登基3个月,就要再次大兴土木。钦宗皇帝的立项很是丰满,但是真正把钱粮送到东京的并不多,他仔细一打听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在镇江又立了一个朝廷,让各地将粮食、财税都运到了镇江,用以编练御林新军。道君太上皇编练御林新军做什么,真的说是抗金吗?恐怕是对付自己的可能性大一些。

第三件烦心事就是种师道称王,种师道上的奏折是非常精彩,洋洋洒洒万余言,说什么替大宋开疆扩土8000里,如今大宋疆域已经远达西域,此番功绩为秦皇汉武、开皇唐祖(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和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不能及也,功劳可比当朝的太祖太宗。然土地虽阔,百姓虽多,但曾受圣人教化,多凶残野蛮之辈,若这些未经教化之人贸然进入中原,恐造成五胡乱中原之祸。世故种师道请求朝廷册封他为华夏王,都督西北诸军事,为朝廷守牧一方,教化万民。等百姓服王化后,定当自去封号,回家务农。

钦宗皇帝见了种师道的奏折都惊呆了,他想骂人都不知道该骂谁了。满朝文武都瞎了不成,种师道征服了比大宋江山还大的土地,这些人竟然不知道。自己发父亲也不知道!这粮饷都不能自给自足的西军,如何短短几年就发展到如此地步了。如今华夏军的强大让他感到了害怕,他想将钟世仁抓起来,但是又怕华夏军东来,刚送走了金军这只东北虎,又迎来华夏军的这只西北狼。他不知道如何处理个奏折,于是只好留中不发。

这一日宋钦宗正在和张邦昌商议怎么应对这些棘手之事,有内侍官禀报说是种世仁求见。宋钦宗登基之后一度软禁种世仁,后来种师中带兵来勤王,这才把种世仁给放出来。种世仁和赵构去金营为人质也算是为朝廷立了战功,但是也没有任何封赏。

种世仁还担心一旦种师道西域建国自己会再次被囚禁甚至有生命危险,没想到种世仁将种师道的奏折(种师道现在名义上是白丁,没有权利上奏折,请求加封华夏王的奏折是种世仁代为转递的)上报后,钦宗皇帝对他态度大变,见他的表情中竟然带着几分由于恐惧而特意讨好的表情。有点像家中犯了错误又怕挨打想讨好主人的宠物狗!

种世仁见到钦宗皇帝跪拜行礼,钦宗皇帝道:“爱卿快快平身,来人赐座。”

种世仁坐在抟龙锦墩上对钦宗皇帝道:“陛下,家父又写了一道奏折请陛下预览。”

钦宗皇帝听见种世仁说“奏折”竟然有些害怕,道:“奏折折啊,好,好,呈上来吧。”

自有太监将种世仁的带来的奏折取走放在了龙书案上,钦宗皇帝打开奏折,脸上阴晴不定,半响,喃喃自语道:“若真如此,这是好事啊。”

种世仁一听大喜,问道:“陛下准了?”

钦宗皇帝道:“平西侯,你先回去休息。容朕想想。”

种世仁道:“陛下圣明,不过家父还带来了一个口信,说如果陛下不放心,我们华夏军东出潼关也可完成奏折上的提到的事情。”

钦宗皇帝吓了一跳,忙道:“千万别出关,劳民伤财总归不好。爱卿权且回去,三日之内必有旨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