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八零七 靖康之变(七十二)

穿越之玩转大宋 八零七 靖康之变(七十二)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4-02 06:33:18 来源:笔趣阁

时迁一听,大喜道:“大人有何妙计速速道来!”

李纲道:“可让道君太上皇写下勤王诏书,传谕附近州县,请各地到伏牛山勤王。如今天下大乱,此时敢到伏牛山勤王的军队必然是忠贞之士。可用也!”

折可求听了一撇嘴,道:“要是勤王诏书管用,东京就不会丢了。金军如此凶残,那个人敢来相助。”

李纲道:“别人能不能来我不知道,此地有一人也许能来。”

时迁、折可求一听倒是来了兴趣,齐声问道:“何人?”

李纲道:“汝南庄的郑怀是也。”

折可求毕竟是西军世家出身,一听汝南庄竟然倒吸了一口凉气,道:“竟然是他?他能来吗?”

时迁为锦衣卫的指挥使,可是他并不知道“汝南庄郑怀”是谁,顿时来了兴趣,问道:“这个郑怀是何许人也。”

折可求道:“这可是说来话长了。这大宋国有两处法外之地,这其中一处就是汝南庄。汝南庄不用缴纳皇粮国税,那里的人犯罪只要不是谋反,就是无罪。”

时迁道:“天下竟然有如此的法外之处,倒也奇哉!”

李纲接过折可求的话茬,道:“这一点也不奇怪,当初太祖(赵匡胤)起兵平定天下之时,拜了一盟把兄弟,大哥名唤柴荣,是前朝大周的皇帝,后来太祖爷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时迁道:“这个我知道,不就是抢了大哥的江山吗?这根汝南庄有什么关系”

李纲白了时迁一眼,去也不争辩,道:“你可知黄袍加身之时,谁对太祖爷支持最大?”

时迁道:“这个我确不知?”

李纲道:“便是太祖的结义三弟,汝南王郑恩!”

时迁恍然大悟,道:“明白了,这个郑怀只怕就是郑恩的后代吧。汝南庄就是他们的封地。”

李纲道:“正是,汝南王后代世代居住在此地,那郑家世代以军法当家法,他们手下的庄丁,倒是当初我朝初立之时禁军的风采。”

时迁奇道:“你可确定那里庄丁骁勇?”

李纲道:“我倒是去过汝南庄几次,都是作为钦差到那里去颁发圣旨。亲眼看过那里的庄丁操练,虽然我不懂带兵之道,但是这士兵的强弱还是分辨的出来的。”

时迁道:“有这等强援,快去请也就是了。”

折可求道:“那里有这么容易,这汝南庄素来与朝廷有嫌隙,自从汝南王被杀之后就不过问朝廷之事了。”

时迁一听来了兴趣,道:“这又是怎么回事?”

李纲道:“这些都是前朝掌故,我有机会慢慢讲给你听。二位看看这郑怀的汝南庄丁可用乎?”

折可求道:“可用是可用,只是缺少一说客也。”

李纲道:“区区不才愿意去汝南庄搬兵。”

折可求道:“也只有如此了,我等就去请那赵官人下旨。如今赵官人对时迁大人非常敬畏,我看就请时大人去请旨吧。”

时迁道:“这个没问题。不过赵官人从亳州一路狼狈逃窜至此,印玺具都丢失,如何下旨呢。”

折可求一听也愣了,道:“竟然忽略此事。”

李纲笑道:“这有何难,诸位请看。”说罢,李纲变戏法想法从怀州逃出1张空白的圣旨来。这个圣旨之上赫然盖章宋徽宗的印信。

折可求见状吃了一惊,道:“大人竟然有这空白圣旨!”

李纲无奈叹了一口气,道:“乱世之乱事也,这也是无心插柳了。”

原来李纲、宗泽在汝阳救驾只是宋徽宗此给了他们三张空白圣旨(靖康之变(二十五)),李纲、宗泽用了两张,封自己为了一个天下督招讨兵马副元帅和一个东京留守使的名头,如今还剩下自后一张。今日正好拿了出来。

郑怀的祖上就是帮助宋太祖赵匡胤打天下的郑恩,宋太祖登基后念其功劳封他王爵。这个郑恩因功恃傲,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有一次他喝醉酒竟然当面辱骂宋太祖,太祖大怒找了由头便将郑恩斩首了。

郑恩的夫人名唤陶三春,是当时有名的将军。他听到郑恩被斩,大怒之下带领家丁来到皇城之外讨要说法,这几乎就是叛乱了。不过当时大宋朝臣,一是惧怕陶三春的威名,但是主要觉得郑恩作为开国元勋死的太过冤枉,出于兔死狐悲的心思大家都不愿出头平叛。

宋太祖无奈之下,只好亲自登上皇城,跟陶三春赔礼,并且许诺郑恩的汝南王世世代代由郑家子孙继承,并且赐下丹书铁券,让郑氏家族免于大宋律法的处罚,又在河南府境内给他们建立一座汝南庄,汝南庄有耕地千倾,却不用上交皇粮国税,土地产出接归属与郑氏所有。

自从第一代汝南王郑恩被杀之后,其夫人陶三春便带着家小隐居字汝南庄。夫人陶三春立下规矩,以军法当家法,将汝南庄打造成一个大兵营。但是郑家世世代代却不过问大宋朝廷的任何事情,同时,由于郑家兵强马壮当地的地方官员也从不招惹汝南庄。这个汝南庄就在河南府内犹如独立王国一般的存在。

汝南王世世代代接受宋朝廷的册封,到了郑怀这里已经是第八代了。郑怀世袭得了汝南王的爵位之后,遵从祖训,每日操练壮丁毫不懈怠。久而久之手下练就了800“老虎兵”。

这些老虎兵头戴虎头帽、手持虎头盾,骁勇善战,有大宋开国的禁军的气势。大宋开国时候的禁军南征北战,平定天下,是一只真正的劲旅,除了对付北方的契丹骑兵有些困难外,算得上是中原无敌了。

郑怀也是熟读兵书,文武兼备的帅才,他训练的这支人马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不过即使有这么一只精兵在手,郑家并没有什么异心。他们知道就凭借着几百人马,面对宋朝的这个庞然大物,他们是不敢造次的。郑怀的练兵就一个是祖训要求,另外一个也是郑家自保的资本,有这样一支精锐庄丁在手,起码可以让朝廷的要想想“处置”郑家的时候,多少有些顾忌。

到了宣和年间,天下大乱。郑怀几次上书朝廷愿意带兵为朝廷出力。但朝廷对汝南王一脉一直也是不放心,根本不给他带兵打仗、为国效力的机会,反而几次下旨申斥郑怀,让他好好待在汝南庄,无有旨意不可出庄。

郑怀空有一腔报国志却无处应用,无奈之下,他也只好在汝南庄内日日练兵,以作消遣。对庄外发生的翻天覆地之事也懒得理会了。好在汝南庄经过几代郑氏的经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基本做到自给自足,不用与外界联系也可生存。

汝南庄只有一种货物不能自产,这就是食盐。所以即使外边世道再乱,他们也要定期派人去外购买食盐。

今天便是汝南庄的购买食盐的队伍应该回来的日子,往常购买食盐的队伍应该正午回来,如今已经日头偏西了,还不见队伍的人影。

郑怀猜想如今庄外兵荒马乱的,派出的采购食盐的队伍想必遇见了麻烦,因此他顶盔挂甲点起了百余庄丁就要外出查看情况。就在这时有庄丁来报,说是采购食盐的队伍回来了,不过又带了一直二三百人的队伍。

郑怀不知道怎么回事,急忙登上庄墙往外观看。一看之下,城外的队伍是一只逃难的队伍,这只队伍人人面有菜色、疲惫不堪,但是从衣着上看,队伍中的家丁衣着虽然破烂,但是制式统一,显然这是一个大家族逃难而来。而站在逃难队伍最前面的正是自己派出采购食盐的管家郑好。

郑怀心中暗自抱怨:这个郑好好生不懂规矩,竟然关起庄外的事情了。

郑怀站在高墙之上,道:“郑好你这狗才,在庄上当管家就有20多年了,这么不懂规矩!你不知我庄从不与外人交往吗?快快让这些人外人,速速离去!休要在此地停留。”

郑好来到队伍面前,道:“王爷,这不是外人,是亲戚到了。”

郑怀怒道:“胡说,我家哪里有庄外的亲戚。”

这是逃难队伍中跑出来一批战马,为首一人神情疲惫、满脸风尘,对着庄墙上的郑怀道:“兄弟,兄弟,快快开庄,是愚兄到啦!”

郑怀看着落魄的汉子有些眼熟,却认不出来是谁,他道:“你是何人?”

那人一听都快哭了出来,道:“是愚兄柴豪来了。”

郑怀仔细一看,却是自己的姐夫柴豪。他心中一紧,急忙问道:“柴世兄,你怎么来了!家姐无恙乎。”

此刻郑好哭丧道:“大小姐已经身染重病,请王爷快快开庄,让庄主的郎中调理调理吧。”

郑怀一听不敢怠慢,急忙道:“开门,开门!”随即,郑怀沿着马道抛下了城墙,去迎接柴豪。

郑怀在庄门外迎接到了柴豪,他问道:“阿姊在何处?”

柴豪一摆手,这时有家人推过一辆轿车。郑怀撩开车帘,往车内看,果然自己的姐姐躺在车厢之内,面如金纸,已经是气若游丝了。

郑怀一见急忙道:“快!快!进庄。快传军医。”

郑怀将柴豪一行人让进了汝南庄,安顿好了众人,又让医生给自己的姐姐看病开药,安顿好了诸事后,他寻到了柴豪。

郑怀对柴豪道:“兄长,你怎么到这里了,阿姊怎么得了这么种的病?”

柴豪长叹了一口气,道:“哎,一言难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