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三二六 西行艰难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二六 西行艰难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7 21:48:37 来源:笔趣阁

毕勒哥按照狮子汗的旨意配合东喀喇汗国共同消灭耶律大石,他们在龟兹回鹘部落这里得到了最后的补充后进入了东喀喇汗国的领地。刚刚进入这个东喀喇汗国的领土,就有各种消息传来,西辽国的军队是节节胜利,另外还有消息就是华夏军开始西征,伊州已经被打破。华夏军开始长驱直入直奔吐鲁番而来。

毕勒哥听到这些消息后,以天气不好为由,立刻将大军停止大军的前进。他招萨穆哈前来议事。萨穆哈偷袭了归义部后就跑到了高昌州来请求狮子汗的庇护,狮子汗也是将派给了毕勒哥作为先锋,去救援东喀喇汗国。

毕勒哥对萨穆哈说道:“萨穆哈首领,听说华夏军袭击了你的部落。对此你有什么见解。”

萨穆哈其实不太相信这个事情,可是草原上来回穿梭的商人到处转递这个信息,而且有的部落来收留了一些伊州的败兵,所有估计这事情是真的。

萨穆哈请求道:“毕勒哥大人,我是忠于您的将领,还请您为我报仇。”

毕勒哥道:“虽然我们的信仰不同,但是都是回鹘人。你可真回鹘的来历。”

萨穆哈当然知道着回鹘就是当初反对突厥人的过程中形成的部落联盟,不过毕勒哥此时提出者问题,倒让萨穆哈有些不解,他问道:“尊敬的毕勒哥大人,您怎么突然提出这个问题。”

毕勒哥道:“喝里(狮子汗的名字)简直是疯了,让我们去跟强大的西辽国对敌,而且我们帮助的对象就是打铁奴!”

突厥人最初是柔然人的奴隶,专门负责打铁。后来成为了草原霸主,直到中原的大唐时期,大唐的铁骑才将突厥人逐渐的赶到中亚一代。突厥人到了中亚后,修养生息数十年后逐渐成立了塞尔柱国家。如今塞尔柱国家也是四分五裂。但是整个的喀喇汗国其实是回鹘人建立的,现在其中东部的比较完整的国家就是东喀喇汗国,首都设置在八剌沙衮,西部的西喀喇汗国的主要的是是一个比高昌国还要松散的部落联盟,盟主大大帐设在的怛罗斯。西喀喇汗国整个部落联盟臣服于四分五裂的塞尔柱国家,与东喀喇汗国相互征伐。现在以塞尔柱帝国名义统治西喀喇汗国的是最强大的是土库曼人的部落和臣服于土库曼部落的花剌子模国家。

萨穆哈知道东喀喇汗国是回鹘人的国家,跟突厥(打铁奴)关系不大,但是他也不想争辩道:“可是狮子汗的旨意是……”

毕勒哥道:“狮子汗,哼,我现在有3万大军,我就是可汗!”

萨穆哈听了吃了一惊,道:“难阁下向回兵高昌州,别忘了咱们3万人马可是15部的联军,这些军队有多少是支持狮子汗的,可不好把握。”

毕勒哥道:“这个咱们说得好!你是否支持我称汗呢?”

萨穆哈偷眼看了一下四周,他发现帐篷外面人影晃动,想必自己一个不同意,立刻就有刀斧手冲上来斩杀自己。于是道:“我当然支持伟大毕勒哥可汗了。”

毕勒哥道:“如此就好,我探听的消息,耶律大石的军队必然灭掉东喀喇汗国。那华夏军西来,狮子汗危矣。这两大势力必然在此处有一场大战,那时候我们坐山观虎斗,坐取渔翁之利。”

萨穆哈道:“那我们不去进攻耶律大石,能够去哪里呢?”

毕勒哥道:“往北,我们到北廷的别失八里,在哪里先驻扎下来,然后召集北廷各部聚集起来。看耶律大石和华夏军争斗的情况再动。”

萨穆哈见毕勒哥已经有了算计,所以也没有了办法。只好跪地发誓,道:“我向光明之神发誓,誓死追随毕勒哥可汗。”

毕勒哥见状哈哈大笑,于是假传狮子汗的旨意,说是东喀喇汗国国内生变,再加上道路难行,不去救援了。毕勒哥便带着人马一路向北而去。李二、萧让两人从东喀喇汗国一路向东,现后到了高昌州都没看道毕勒哥的踪影。

毕勒哥到达北廷之后,立刻派出探马到处打听消息。当他得知高昌州已经被华夏军攻破之后就不再犹豫,在别失八里称汗,自称为北廷回鹘可汗。他现在手下有3万人人马,但是毕竟是各部联军,当他称汗之后,各部联军也有不服的。于是乎毕勒哥使用了铁血手段,把各部不服的首领、将军让他杀了百余个才稳住了局面,这百余人中就有原来北廷回鹘的部落首领。

毕勒哥稳定住局面后,种师道的檄文就传过来了,檄文的内容主要是让高昌国各部落都要臣服于华夏军,并且让各部派遣军队跟随华夏军一起西征。

毕勒看到这个檄文以后,根本就没在意。他随即写了两份称臣的文书,以北廷可汗的名义向耶律大石称臣,再以北廷回鹘首领的名义种师道称臣,并且送去了牛羊、马匹、骆驼等礼品,但是军队却是1人没派。

种师道在得到龟兹可汗的依附之后,就接到了毕勒哥的称臣文书和礼物。种师道也是非常高兴,他忽略了这个北廷回鹘首领已经已经不是原来那两个北廷回鹘的首领了,而是他要寻找的毕勒哥。

种师道意识到毕勒哥去向不明是一个隐患,也让王定六派锦衣卫打探,但是王定六如今已经和萧、李二等人让带着着精锐的锦衣卫再次进入东喀喇汗国首都八剌沙衮,游说东喀喇汗国可汗拖住耶律大石,等待华夏军的救援。如今的锦衣卫只是靠着杨志一个人苦苦的支撑,能够探听周围的信息和处理来自各地的消息已经属于不容易了,所以寻找毕勒哥的事情也就放下了。

华夏二年二月十八日,华夏军只是在高昌州修整了十几天,就让刘光世驻守高昌州。领命阿桑奇为先锋,吴震为先锋监军,带领包括一路收编来到回鹘各路人马,一共3万大军,对外号称10万人马,浩浩荡荡直奔东喀喇汗国而去。

种师道带兵一路西行,原本计划每天行程百里,每个百里设置1给驿站,为后来的华夏军提供补给和指示方向。但是大军一动发现自己华夏军每人能有5、6匹马,高速行军自然没问题,那些收编来的部队可是有些跟不上了,尤其是先锋营的军队,全都是战俘,每人只给了一匹马,行军困难。

大军开始今天还能勉强按照每天60的行军速度前行,进入东喀喇汗国境内已经是3月份了。东喀喇汗国境内河流纵横,尤其是去年冬天的大雪开始融化了,草原之上泥泞难行,部队每天先前行也就三四十里。在中原步兵行军也能行军60里,在这里的速度还不如中原步兵行军速度,这让种师道非常着急。

不过让种师道得到的好消息是,自己下行军慢了,后续的华夏军追了上来。尤其是各营派出的小股部队,轻装前进,这日子吴麟带着掘子军营,种天豪、杨再兴带着一部分健锐云梯营,种世虎带着一部分陷阵营跟了上来,自己的队伍壮大了一些。不过新的问题是跟上来的队伍本来马匹配备就不如原来怀德军为主的队伍马匹多,随着这些事将士逐渐汇集,队伍越来越慢。

这一日种师道看着长长的队伍字缓慢的前行不禁发愁,如今的队伍拉出了一个典型的一字长蛇阵,首尾相距有30多里,这要有敌人来一次偷袭,整个队伍就有崩溃的危险。

就在此时,先前方有士兵字来报,说是前方的河流决口了,道路整个断了。朱五本来就是觉得这样长驱直入非常危险,于是建议道:“侯爷如今道路艰难,大军难行,不如就地修整,等道路通畅后再走。”

吴麟带领的钱良一路追赶种师道而来,在高昌国境内还是非常好走的,但是没想到这里河谷如此之多,不禁感叹道:“咱们在西北常年缺水,以致粮食不足。这里居然有如此多的河流,要不是到处是草原,仿佛到了江南一般。”

种师道听了一愣,忙道:“此处为什么所在。”

这时候杨志急忙把地图拿了过来,锦衣卫和个商队除了探听消息就是在各绘制地图。但是这里是在是距离中原太过遥远,华夏军的商队还没有涉及道此处。不过王定六带领锦衣卫倒是多次经过这里,也画了还算详细的地图。

杨志展开地图道:“侯爷,此处名字叫伊犁河谷,面前这条大河叫做伊犁河。过了伊犁河还有吹河、药杀水也称锡尔河,3条大河。要是在这些河流在春季都会以为雪水融化而闹水灾,故而道路难行。”

种师道一听这里就是伊利,不禁愣了一些,这里是他在另一个时空中天朝的西部边境了。自己算上出国作战了,只是还能不能回来,就不知道了。他看着这片草原,感叹道:“这里倒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适合农耕放牧。”

朱五趁机道:“不如在此建立一个驿站,囤积粮食,防止道路如此泥泞如果粮食运不上来的麻烦。”

种师道看了朱五一眼,知道他担心什么。其实如今的大军西征,绝大给养都是就地解决的,现在种师道队伍中带着大量的牛羊,这也是队伍行军缓慢的重要原因。现在的粮食给养,如果从中原运来成本太大,虽然每个百里建立的驿站,但是到目前为止西征已经2个多月,种世义的粮食一粒都没有运到过军前。这也是种师道为什么向急速进军于耶律大石决战的原因,因为如果长期的消耗下去,自己的后勤也是无法保证的。

种师道看着眼前的众人,道:“此地多水,在草原之上非常难得。虽然行军不便,但是这里却是土地非美的地方,西域有二处宝地,此为一也,另一处在药杀水下游,称作费尔干纳盆地。此此西征凶吉未卜,我就依了朱五的意思,大军暂时驻下,在此建立驿站,以为不时之需。”

种师道于是命令锦衣卫继续探路,让钱良带着掘子军营在此地排水、挖土、筑城。种师道现在大军反正也无法前行,就在这里设计了一个能够容纳万余人的大型的棱堡,城堡内建设大型仓库,准备等种世义的粮食能够运到此处之时,作为大型中转基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