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三二五 隐患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二五 隐患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7 21:48:37 来源:笔趣阁

达曼首领见到种师道后,立刻跪倒在地,道:“伟大的国王,当您的脚步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作为您最卑微的仆人达曼,我就应该前来听后您的调遣。只不过狮子汗征调了我部落中的粮草和武士,我真没没有礼物来觐见伟大的国王。”

种师道看着达曼道:“那你现在带来了什么礼物呢。”

达曼道:“我抓住了乃蛮人孛古,还有带来了1000人马为伟大的国王出力。”

种师道点点头,又道:“如此甚好,我看见了你的忠心。我来问你,此处往西的道路可是好走,还有毕勒哥前段时间带领3万大军西征,想必路过了你的牧场,现在他们是什么情况。”

达曼道:“现在往西的道路还是好走,至于毕勒哥,他前些日子确实带领3万人马西去征讨耶律大石,可是微臣也没有听说东喀喇汗国发生了什么大战,倒是听说那里下了一场暴雪,可能困在了雪原里也是有可能的。”

种师道沉思了一会,觉得有些蹊跷。于是吩咐王定六道:“要派人打听这个毕勒哥的去向,不要大意。”

种师道口中说道不要大意,其师他自己也是没有在意。他也没有理会孛古,直接把他投入了战俘营,这个战俘营都是没有经过收编的战俘,按照秀州三策的收编之策这些战俘中老弱是要放掉继续驱赶到敌方地区消耗他们粮食的,青壮要投入道西军的农场作为苦力的。可是如今高昌国境内根本没有农场,华夏军为此只是放了老弱让他们自生自灭,而那些青壮则将作为这次西征的先锋,种师道会发给他们一些驽马钝刀、破甲烂枪让他跟西辽军进行第一轮的消耗。

自从第四次西征以来,华夏军已经横扫了不少部落了,包括在这次高昌州之战的过程之中,华夏军的战俘营如今已经有5000人之多了,种师道计划让阿桑奇带着这只战俘部队作为前锋。

阿桑奇被关在了这个战俘营中,每日只是希汤菜叶度日。二月二日食之日,他眼看着俘虏中的军官都被屠杀殆尽,自己也险些成了哈桑的刀下之鬼,要不是太子别哥站出来领死还不知要死多少人。

那些斩杀军官的回鹘士兵已经成编进了华夏军中,起码能吃饱穿暖了。留在战俘营挨饿的战俘们现在都忘记对华夏军的怨恨,反而开始羡慕那些杀了自己同袍上司而加入华夏军的“叛徒”们。

阿桑奇大腿伤势也没有好转,现在走路都困难了,他拄着一根拐杖看着战俘们在破旧帐篷里饥寒交迫的无精打采的苟延残喘也是颇为无奈。就在这时,战俘营的大门大开,王定六带着一群衣甲整齐的武士押解着一条大汉走了进来,阿桑奇一见这个人也算是认识,是原来属于乃蛮部中康里部落的首领孛古。

那孛古开始被华夏军押着还不服气,不停的挣扎,但是他每次挣扎都会换来一顿皮鞭,逐渐的他也就放弃抵抗了。孛古被推到战俘营中看到这些半死不活的战俘也是有些吃惊,随即担心其自己的命运来了。这时他一抬头,看到阿桑奇也拄着拐杖站在战俘当中,更是泄气。因为他虽然与阿桑奇不熟悉,但是他知道阿桑奇是高昌国狮子汗的御林军的主管,对狮子汗忠心耿耿,如今他都落到了这个地步,看来高昌国整的完蛋了。

孛古本想跟阿桑奇打招呼,没想到华夏军根本没有给他机会,到了战俘营解开了绑绳,从后边一脚就将孛古踢到一边去了。

王定六径直走到阿桑奇身边,对他说道:“阿桑奇,可认得本大人?”

阿桑奇那里认得王定六于是木然的摇摇头,这时王定六回头叫过来自己在高昌州以开商栈掩护身份的亲戚王掌柜,对他说都:“你跟他说说我是谁。”

王掌柜在高昌州开商栈,探听消息,不但认得得阿桑奇,还精通回鹘语言。他此刻奏上前去跟阿桑奇介绍了王定六在华夏军的地位。阿桑奇弄明白,原来王定六是一个大官,他有些惊恐的向后退了几步,道:“这是要杀我吗?”

王定六道:“杀你如同碾死臭虫一般,还用得到本大人亲自到来。”

阿桑奇不明所以,一脸的迷茫。

王掌柜解释道:“阿桑奇大人,你要交好运了。”

王定六就把让他做先锋官,西征东喀喇汗国的事情跟他说了。阿桑奇明白这个就是让他去当炮灰,但是自己也是没有办法,自己唯一的独子小阿桑奇就在王定六的锦衣卫手中。

阿桑奇道:“我愿意出征,可是这些战俘没有军官了。”

王定六道:“这个你放心,你这5000人我会安排100个华夏军帮你掌管,其中50个百夫长,50人作为督战队。”

阿桑奇彻底明白了自己角色,如果战场上有人畏刀惧箭恐不敢向前,只怕这个督战队会毫不犹豫的斩下他们的脑袋。

阿桑奇道:“还请给我送些吃食和药物。给我们这些可怜的人治伤,让我们吃点饱饭。”

王定六点点头道:“这个我来安排。”

阿桑奇又一只孛古,道:“那个乃蛮人我可以用作副手吗?”

王定六看了孛古一眼,道:“你最好别找麻烦,否则我的腰刀可不留情。”

王定六从战俘营出来后,心情不错。说服了阿桑奇算是完成种师道交代的一件事,但是另一件事就是要出使八剌沙衮,这件事只怕更加挠头。王定六刚刚回到住所,有人来报说是朱五来访。

王定六的身份特殊,所以在军中的朋友不多,但是朱五算是一个。他们在太湖就打过交道,再加上朱五也不掌兵,算是半个文官所以他们之间关系不错。

朱五见到王定六道:“王贤弟,你看这次西征前景如何。”

王定六疑惑的看着朱五道:“你到底想说什么,难道你敢怀疑侯爷决策不成。”

朱五摇摇头道:“虽说我们得到了西辽国详细的情报,但是我觉得这次出兵准备不足,凶多吉少。”

王定六疑惑道:“此话怎讲?”

朱五问道:“东喀喇汗国国力比西夏国如何?”

王定六道:“两国应该差不多,西夏国要强一些。”

朱五道:“前年我西军灭掉西夏国的时候,我们是前一年打掉了他存粮、养马、制甲的三大军司,后来我们出动了5万大军,还有归义部、白达番、陇右的三路人马配合,计划100天灭亡西夏,实际上打了4个多月。而耶律大石起兵不足两万,他来到西域也不过2年,就能吧东喀喇汗国打得几乎灭国,只怕定有他确有过人之处!咱们如今咱们全部人马就是算上那些俘虏,也不到3万人,而且要20天行军2000里,这都是兵家大忌,我看应该早做准备。”

朱五一听有理,急忙道:“不如我们一同去劝劝侯爷。”

朱五道:“侯爷军令一下,现在又是士气高涨,恐怕难以劝动。再者侯爷的部署也未见得不可取,也许能够出奇制胜。”

王定六疑惑道:“我没有你那些弯弯绕,有话快说。”

朱五道:“我找你就是先让你联系一下军师(折赛花),让她给出出主意。”

王定六道:“军师如今远在太原……”话刚说到一半,王定六就明白了,用信鸽传书!

朱五随即掏出了一个小竹筒,道:“要说的话都写在里面了。还请迅速发出信鸽。”

王定六道:“如此甚好,这个高昌州王掌柜的商栈里就有信鸽站,玉门关的信鸽可以飞到这里的。我现在手中又有直飞延安府的信鸽,到了延安府就转给军师。”说着,王定六又拿出了一个红色小竹筒,用密语写下了转送下一站的信息。道:“这个红色竹筒是最急的传递了,你放心,不出10天必有回信。到手我让王掌柜直接把信送到你手上。”

朱五说道:“如此辛苦贤弟了。”

就在这时,种山匆匆走进来了。王定六可以不用禀报就进入种师道的书房,同样种山也有这个权力进入王定六的家中。种山一见朱五在这里也是一愣,但是他并没有避讳朱五。跟朱五招呼之后,他随即掏出一个密封好的竹筒,道:“侯爷吩咐,这个用红色快递,尽快给太原府的小姐(折赛花是种师道的干女儿,故种山称作小姐)发过去。”

随即就把这个竹筒塞给了王定六转身离去。王定六送走了朱五之后先把种山送来的密信你发了出去,然后拿着朱五的密信找到了种师道,跟种师道说明了朱五来找他的始末。

种师道说道:“你能来找我甚好,朱五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只不过你们都不知道那个《九阳真经》的厉害,为今之计只有趁着三军士气高涨,趁着耶律大石不备,一鼓作气而下。你可以把朱五的密信发出去,看看赛花有什么计策。”

由于杨可世的去世,宗英并没有去东京汴梁那个是非之地,而是留在了太原丁忧,折赛花此时又一次怀孕,此时她一边养胎,一边在陪着宗英,没有跟随种师道西征。

王定六发送到信鸽飞到了延安府,延安府的锦衣卫又转发信鸽到了太原府。折赛花接到了两封飞鸽传书后陷入了沉思。朱五的书信主要描述了华夏军如今在高昌州的状态,他对种师道贸然强行西征表示非常担心,所以请她想办法劝住种师道。而种师道的信件更是蹊跷,她写信是说明如果这次西征失败让他带着单如圭、魏定国以及延安造办处和火器局的所有资料离开中原,去扶桑国落脚。并且告诉她,扶桑国的石见山有储量惊人的银矿,可以用那里银子发展航海之术,然后继续向东寻找一个数万里之遥的东胜神州的地方。

朱五的信折赛花还能看懂,但是折赛花看着种师道这封密信箭简直是不明所以。种师道似乎已经知道这次西征胜负难料,那为何还要急于西征。还有就是东胜神州在哪里?居然距离扶桑国还有数万里之遥。(种师道的《四大部洲论》还没有传到太原府。)

折赛花脑袋想的都快裂了,也没想出好办法。后来,她突然想起种师道在征伐西夏的之前曾经颓废了一段时间,那时后李修缘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激励了种师道。当时李修缘的徒弟戒嗔有一个锦盒,锦盒之上写着“急时乃开”四个字。当时折赛花用刀去砍锦盒,这个锦盒竟然毫发无伤,也不知道现在算不算是“急时”。想到此处她也就提起笔来,写了一封密信给锦衣卫,让他们速速将戒嗔送到西域前线,并且叮嘱戒嗔一定要带上那个锦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