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六四四 杨志佯攻龙江桥 种天豪探访西南夷

段竞逐算是比较顺利的夺取了打箭炉。李山原本为锦衣卫却少人手发愁,没想到在打箭炉遇到了3支商队,几十个帮手。不过李山也没有从这些锦衣卫那里得到什么又用的消息。

李山从飞鸽传书得知中原已经大乱了,种师道带领人马东征,正在跟金军鏖战,但是具体情况不知晓。他原本向这些商队的锦衣卫打听消息,可是这3支商队,最晚离开西宁州的也是3个多月前了,所以中原什么情况他们是一概不知。

李山将大理国的情况详细的写了一份文书,派人送到西宁州,然后在转交种师道。其余的锦衣卫都让他们留了下来,准备跟着自己进入大小金川寻找打听折再兴的下落。另外他也将这里的情况写了一封书信,让人沿着来时的夜郎山的路线,送给杨志。

杨志在段竞逐出兵不久之后,就带着3000人马出了大中国城沿着官道就奔打箭炉而来。杨志这一次是准备佯攻的,只要刀白凤不阻止他们打通大中国城到打箭炉的商路就行。因为现在大中国城已经得不到来自西北的补充了,他根本不想再跟刀白凤消耗了。

刀白凤的如今的日子也不好过,虽然控制住了大理城,但是当大中国城的5万夷兵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大理的时候,刀白凤手下的这些夷兵又有些惧怕了。他们可不想跟中国城的那些凶神恶煞拼命送死!因此纷纷要求退回十万大山之中山中求一个逍遥自在。

对此刀白凤恼怒不已,好在自己带着的渡口山寨的主力尚在,而且其他山寨势力却是太小对她构不成威胁。刀白凤恩威并施,先杀了2个要求回山里的首领,吞并了他们的部众。然后又将本已经不足的国库的财物赏赐了下去,这样夷兵的心思才稳定了一些。

大理国的官员面对天天换皇帝也逐渐习惯了,跟着谁干也是干,开始有些大臣还想逃走,现在发展刀白凤还是要用他们来治理国家,也就逐渐的安心下来了。何况段和誉原本就是大理国的皇帝。

刀白凤深知无论是东北方向的大中国城还是西南方向的腾冲城,未来必然跟她有一个了结,现如今三方都如同受伤的猛兽,在舔舐自己的伤口,一旦休养生息完毕必然就是一场大战。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增强自己的势力,这些夷兵是为了钱财来的,关键时刻是指望不上的,因此必须重建大理的官军。可是这一切都是需要钱和粮食的,可是这些东西又怎么能变出来了呢。

最终还是投降的那个张琦睿给她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还是要打开与西北的商路,用大理的特产换取西北的货物然后获利。

刀白凤也没有更好的主意了,于是对张琦睿道:“哀家也没关注过这个商路的事情,现在应该如何办理呢。”

张琦睿道:“西北的商路关键在打箭炉,这个打箭炉却是伪帝段竞逐的贴身女官叶二娘的兄长孙子涵控制的,名义上是大理国管理,但实际上法外之地也。不如发一纸赦书,封个孙子涵为官,然后让听从朝廷调遣也就是了。”

刀白凤道:“这个叶二娘我是知道的,她现在在何方?他的哥哥怎么姓孙?”

张琦睿道:“大理城大乱的时候叶二娘带着伪帝逃走了,如今她可能在大中国城,也可能死在乱军之中了。至于他哥哥的姓氏吗,这个叶二娘原本姓孙的,只是夫家姓叶,所以都称他为叶二娘。”

刀白凤道:“叶二娘、段竞逐是我的大敌,这个孙子涵既然是叶二娘的哥哥,怎么可能帮接受朝廷的册封!我看还要派兵征讨一番才好。你是朝廷兵部尚书,看看征讨之事可行否。”

张琦睿一听一脸哭丧道:“朝中已经无兵可调,如果太后要行兵事,还请夷兵出征。”

刀白凤一听双眉紧皱,道:“就无他法了吗?”

张琦睿道:“微臣愚钝,还请太后独断。”

刀白凤道:“先派出一些商人,用咱们大理的茶叶、药材去打箭炉看看,能不能换回一些东西来。”

张琦睿道:“禀太后,这商人都是逐利了,大理城刚刚太平下来,就有商人去打箭炉了。最近几日已经有商人回来了,换回了一些商品,开始在市场的发卖了。”

刀白凤道:“好,有发卖就有税赋,你要派兵在各处设卡,按照货物价值收税不可怠慢。还有要想办法从打箭炉换一些粮食来。”

张琦睿一听这个是一个敛财的机会,急忙道:“太后放心,下官定然用心。”

刀白凤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道:“咱们的商人能到打箭炉,那中原的的商人就不会到吗?”

张琦睿道:“大中国城距离打箭炉比大理城要多200里的道路,我看他们到那里是不容易的。”

刀白凤突然吩咐道:“快,把地图拿来。”

自有宫女将地图展示在了刀白凤的面前,刀白凤指着地图问道:“打箭炉在那里?”

张琦睿走到地图面前,给刀白凤指示了一下,道:“原来那个地方只是一个小村子,随着商路的开通,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繁华所在了。”

刀白凤道:“如今巴蜀已然乱套,商路早就不通。金家沟(刀白凤还是不愿称那里为大中国城)的也需要打箭炉的商路支持,只要我们沿途设下关卡,困也能将这些中原人困死。”

张琦睿道:“此计甚妙,不知太后要在那里设卡?”

刀白凤道:“要在打箭炉道金家沟之间设立3道关卡,最重要的就是在老龙江设卡,不让任何货物流向金家沟!”(二八三回有老龙江位置描述。)

张琦睿道:“太后英明,我这就去办。那是否给打箭炉下诏书呢?”

刀白凤道:“那个孙子涵态度不明,先不用下诏书,等处理好金家沟的匪患再议。”

随着刀白凤的下旨,打箭炉到大中国城的道路完全断绝了,这才引发了杨志等人要出兵打通商路,以求得到补给的战事。

杨志从大中国城带兵出来后,大张旗鼓行军,虚张声势扎营,沿途上到处宣扬要打通大中国城到打箭炉的道路,每日行军不紧不慢,似乎就怕刀白凤不知行军目的似的。

刀白凤听说杨志要打通商路,急忙纠集人马水路并进就来到了老龙江大桥。这个龙江大桥是大中国城去大理城的咽喉要道,也是去打箭炉的必经之路。

杨志大军来到老龙江大桥扎下营寨之后,刀白凤也把士兵带了过来,双方人马隔着老龙江对峙起来。

刀白凤发现杨志的人马并没有水兵,这让刀白凤放心不少,因为这个老龙江可以直通洱海,大理城就在洱海边上。没有了水师,就不会出现偷袭大理城的情况。

刀白凤命人将大量的引火之物就放在桥头,她放出话来,只要杨志急攻,她就防火断桥。杨志根本无心进攻,他一方面在桥头虚张声势,一方面让人寻找船只,作出假装从水路进攻的样子。

刀白凤的夷兵之中就有善于操舟的部落,她命令这些部落士兵在老龙江江面上来回穿梭,不断的骚扰华夏军。

杨志在老龙江边跟刀白凤对峙了多日,双方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冲突。杨志乐的这样对峙,他就可以静心等待打箭炉的消息。

眼看就来到的12月中旬,华夏三年就要过去了。杨志终于等到了打箭炉传来的消息,段竞逐已经拿下了打箭炉。现在如果走夜郎山的小路,商道也算是通了,只不过比较艰险而已。杨志也不想跟刀白凤过多纠缠,因此就萌生退意了。

就在杨志要撤退的时候,种天豪来到了阵前。种天豪进入西南夷十万大山的将渡口山寨的兀突那的家人给骗来了。

原来种天豪带人进入西南夷后,一路之上发现很多逃难的汉人,仔细询问之下才知道巴蜀发生了巨变,刘星源称王自立了。种天豪一边收拢这些逃难的汉人,一边将派人给杨志送信。同时不忘测绘地图,打探西南夷各寨的虚实。

西南夷是大宋对这片山区的叫法,它位于大理国的东北,可是大理国并没有称这片土地为东北夷。这片名义上是大宋的领土,但是大宋的势力其实没有到达过这里。这里山连山、山靠山、山山相连,因此当地管这片山区叫做十万大山。

种天豪沿着他们掌握的商路的地图直奔渡口山寨而来,他原本一路之上会有山寨找他们麻烦,他们现在化装成接兀突那家人的队伍,因此队伍中夷人不少,他也准备了一套词应对。

可是进入西南夷沿途并没有山寨拦住询问他们的去向,后来种天豪胆子大了,就直接找上一些山寨查看情况。他们进入一个山寨后,才发现山寨之中成年男子几乎没有了,全都被刀白凤、兀突那带去大理了。

此刻种天豪想起大中国城外的那场大火,心中竟然有了一些愧疚感。那一场大火让之力的男人损失惨重,这仗要是在打下去,不管谁胜谁负,只怕整个西南夷各寨没有几年是还不上来元气的。

种天豪在山寨中宣扬刀白凤在大理国打了胜仗,这次是去渡口山寨接亲人去大理城享福的。这里山寨百姓还都是非常淳朴的,种天豪漏洞百出的话竟然没有引起他们的怀疑。他们甚至希望他们山寨的首领什么时候也能派人来接他们去大理城看看。

开始面对淳朴的百姓说谎种天豪还有些不好意思,到了后来种天豪一行人也就习惯了。到了一地他们就说自己是大理国使者,各个山寨热情的招待他们。种天豪趁机扩大的行军的范围,尽量造访更多的地方,绘制地图。

这一日,他们终于来到了渡口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