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六四三 华夏军巧取打箭炉

穿越之玩转大宋 六四三 华夏军巧取打箭炉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10 21:32:50 来源:笔趣阁

孙子涵在其妹妹叶二娘的支持下获得了打箭炉馆驿的官职,本来是商人出身的他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在这里大作买卖,从食盐、布匹、茶叶、药材到铁甲、兵刃,他是什么赚钱做什么,甚至开始卖官鬻爵。

孙子涵在打箭炉干的风生水起,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他将他的家人也都接到了打箭炉,如今打箭炉的各种商铺就有百余,常驻的人口超过有几千人,再加上来往的商队,这里的人口经常是过万的,现在的人口数量,放在中原也相当一些繁华大镇店。

自从大理国发生了巨变,商路就断了。这几个月里,打箭炉的北方来货物堆积如山,出现了卖货困难的现象。而大理国的货物根本运不过来,出现了短缺。孙子涵见货物挤压,乘机低价吸纳,将货物囤积到了仓库中,只等战事停歇、商路一通就将这些货物销售变现,大赚一笔。

最近大理局势稳定下来了,大理城的商人陆陆续续开始将大理国产的药材茶叶、山货等物品送到了打箭炉,打箭炉的交易逐渐的恢复了。

孙子涵由于囤积了大量的来自西北的货物自然赚的盆满钵满,但是有些事情让他觉得非常郁闷,因为听说大理国又换了皇帝,自己的妹妹叶二娘不知所综了。有传言说死在了乱军之中,也有传言是逃亡了大中国城。

现在大中国城的中原人和大理城的刀白凤处于对峙状态,打箭炉距离大中国城700多里,中间还要经过层层关卡,现在来到打箭炉的商人都是从大理城过来的,大中国城的商队一个都没有,所以现在关于叶二娘的消息也是凤毛麟角的。

不但张子涵很难得到叶二娘的消息,这里铁匠铺掌柜的侯建也接不知道大中国城什么样。西北的锦衣卫扮成的商队已经有3拨人马困在了打箭炉进退维谷,大中国城的商队也没有了音信。

侯建跟3个锦衣卫商队的头目商量着干脆派几个精干的锦衣卫去一趟大中国城,看看到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就在侯建等在密室商量如何去打箭炉的时候,门外的伙计道:“掌柜的,取马掌的老客前来会账。”

侯建一听这个是暗语,惊喜道:“大中国城来人了。”

李山被侯建带进了密室,他一看密室里还有3个人,不禁一愣,道:“尔等何人?”

侯建急忙解释道:“这是西北来的锦衣卫3个商队的首领。”

李山一算日子,道:“果然应该有3个商队过来了。”

原来大理国和西北有固定的锦衣卫商队,每月双方各发一对商队,交换日常信息。正常时候大理的商队从大理城和中国城轮流发出去往西宁州。西宁州锦衣卫也同时派遣相应数量的商队南下。

李山道:“这大理国都乱了2个多月了,真是麻烦。”

侯建道:“听说大理国刀白凤在各处要道设下卡子,大人是飞过来不成。”

李山道:“这个不用你管,你们现在这里有多少人手。”

侯建道:“3个商队再加上我这里的伙计总有60多人。”

李山大喜道:“既然有如此多的人手,此事可成也。”说罢,他就把和段竞逐商量好的计策说了出来。

这一日,孙子涵正在馆驿里捉摸怎么派遣人去大中国城打探消息时候,管家走了进来,他对孙子涵道:“老爷,那铁匠铺子掌柜的侯建求见。”

“侯建?”孙子涵一愣,随即似乎想起了什么,道:“让他进来。”

侯建进入大堂,给孙子涵施礼,道:“给大人见礼。”

孙子涵道:“你找我什么事情,是不是你那老乡的货物要出手了。”

原来到打箭炉的3支锦衣卫的商队,其中第一支商队已经在这里滞留2个月了。他带的货物都是玻璃、骨瓷、香皂、火柴等非常紧俏的货物,早就让孙子涵盯上了。不过这商队的头领(锅头)正好是江南人士,他就冒充侯建的老乡,让侯建帮忙挡一挡。因为没有了货物,他就没有借口再去大理了,完不成他锦衣卫的任务了。

侯建的铁匠铺是打箭炉的元老商铺了,打箭炉的刚刚建立驿站的时候,他就在这里立了这个铁匠铺子,在孙子涵面前还是有几分面子的。有了侯建的掩护,这支商队暂时在这里安顿下来。

今天侯建看到孙子涵道:“大人,我那个老乡家里送来了一封信,他着急回家。可是又没有人能吃下他那么多的货物,所以请大人帮忙。另外他还想采购一些货物,这打箭炉最大的相与,还是要跟大人做的。”

孙子涵笑道:“你们商人,就是鼠目寸光,要是2个月前卖给我,早就回中原,说不定又能在走一趟货了。”

侯建笑道:“没您不圣明的,他原先一心想去大理,现在要不是家里有事,恐怕还要在等等机会呢。”

孙子涵道:“好吧,这货我要亲自查验。价格也要按照我的价格算。”

侯建道:“都依您,都依您。我这中间掮客,要是成了您可的赏我几个。”

孙子涵“哼”了一声,道:“少不了你的,咱们这就去货场。”

孙子涵的货场就在他们家的后院,众人推着货物进入孙府,穿房过屋来到货场,刚刚要验货,这是一个守卫匆匆跑了过来,他对惊慌的对孙子涵道:“大人,外边来了支500多人的队伍。打着大理国的旗号。”

孙子涵一愣道:“慌什么,我也是大理皇帝亲封的驿丞。快带我去看看。”

侯建道:“那这些货物……”

孙子涵一指身边的一个随从道,道:“你去跟他们交接。”

孙子涵并不害怕有队伍来打箭炉,一个是他最近得知大理国乱成一团,自己也紧急筹建了一支500人卫队,另外打箭炉地势凶险,易守难攻,再加上这里的商队云集,商队的护卫尽是争勇斗狠的角色,真是要打起来,别说几百人,就是来上几千人也不见得能够拿下打箭炉。

又何况他根本就不想跟任何人开战,他从大理过来的商队得知,现在大理国出了3个皇帝。大中国城的段竞逐没有什么消息,大理城的段和誉和腾冲的段毅迪到处散发檄文,让各地的政权服从他们政令。

打箭炉山高皇帝远,根本没有任何檄文发到这里,孙子涵早就打定主意,只要不论谁来,只要这些士兵不进入打箭炉,还让自己做这里的驿丞,一切条件他都答应。

孙子涵来到了打箭炉的寨墙之上向外看去,果然外边有500多人,队伍显得非常狼狈,队伍中间又一顶破烂的黄罗伞盖十分引人瞩目。孙子涵虽然没有做过什么大官但他也知道那个黄罗伞盖之下的应该是大理皇帝。大理国现如今有3位皇帝,这个皇帝到底是哪一个呢。

孙子涵站在城头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是一个黄门官催马来到城下,道:“城上官员听着,大理皇帝北狩(婉转的说法,就是到北方打猎,实际上就是被人打跑了)到此,赶快开城接驾。”

孙子涵在城头,问道:“敢问尊驾,这是哪一位皇帝巡幸至此。”

那黄门官怒道:“大胆,这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你这话就大逆不道!”

孙子涵面对指责,竟然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这时孙子涵见那顶黄罗伞盖慢慢的来到阵前,黄罗伞盖下一匹逍遥马,马上正是一头金发的、满脸疲惫的段竞逐。

段竞逐对着城墙道:“孙爱卿,朕在此,赶快开城接驾吧。”

孙子涵见过段竞逐的,他看到此情景,猜想段竞逐可能是从哪里逃出来的。所以才如此狼狈。

孙子涵急忙施礼道:“臣孙子涵恭请圣安。请问陛下叶女官可好。”

段竞逐一摆手,从队伍中走出一个宫女打扮的女官,孙子涵远远看过去,像是叶二娘。

那个叶二娘对着孙子涵用凄惨喊道:“阿兄,快快开城,我们一路奔波,急需修整!”

孙子涵知道自己的一身富贵都要寄托在这个妹妹身上,听到叶二娘凄惨声音,心中难受,他急忙道:“快快开城,迎接圣驾。”

段竞逐一听大喜,低声道:“待会就看诸位的了。”

刚才的黄门官是谭惠南假办,董平、刘唐此刻就在段竞逐身后,那个叶二娘只不过是一个长相相似的宫女而已。

这时候,跟随孙子涵的管家觉得有些蹊跷,他暗道:这皇帝身边怎么有骑牛的呢?

那管家对着下面喊道:“二娘,多年不见想死老奴了,我这就让你姑姑给你做包子吃。”

“叶二娘”含糊的答道:“我早就想吃姑姑的包子了。”

段竞逐听了脸色大变,他知道叶二娘根本就没有姑姑!城上的孙子涵也觉得不对了,他大声喊道:“有诈,快关城门!”

打箭炉的寨门刚刚打开一条缝,眼看又要关上,段竞逐大惊,道:“快,抢城门。”

董平听罢一催坐下的牦牛,直奔城门就冲了过去。董平绰号一直撞,这次催动坐骑一直撞向的打箭炉的城门。打箭炉的士兵刚刚要把门关上,只听“东隆”一声,这牛头就撞在大门上,何元庆、惠南、刘唐等人,指挥人马一拥而上,就抵住了城门。

孙子涵惊慌道:“赶快敲钟示警,让众商户出手杀敌。”

原来孙子涵在建立驿站的时候,先建立的是一个商栈,这个商栈供来往的客商歇脚交易。后来商栈就成了自己独有货站,自己的府邸也就设置在了商栈之上。刚刚见商栈的时候还没有城墙,他为了防备有紧急情况发生,在商栈之内建立了一个钟楼,有紧急情况就可以敲钟示警。

此刻孙子涵也不知道段竞逐为何要讨伐自己,他看到城门马上就要守不住了,紧忙命人回到自己的府上去敲钟。

可是他派去的人还没有下城墙,一个家人慌慌张张的跑来报信,他对孙子涵道:“大人,大事不好。刚刚那个铁匠铺掌柜的带人把咱们的府邸给占领了。”

孙子涵一听,大惊失色,他这才明白侯建这是在跟段竞逐理应为外合要夺取打箭炉!他再四周一看,城外也不知从何处涌出数千人马,这些跑道城墙之下,用挠钩飞索抓住城墙,熟练灵活的就往上爬!

孙子涵一个商人出身,那里见过这个景象,他一感觉就是逃跑。于是不管不顾抱着脑袋就跑。他刚刚跑下城墙,正好碰到董平带人杀入城中,这个卖官鬻爵的张子涵,就惨死在了乱军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