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一五九 闯御帐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一五九 闯御帐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10 21:32:50 来源:笔趣阁

其实历史还是出现了一些变故,原本历史上出现的北辽并没有出现,辽国南京留守耶律淳没有被耶律大石、汉臣李处温等拥立为帝。主要是童贯带军队北伐,这只军队虽然不敌辽国的南院军,但是这只军队中环庆军在多少受到了种师道的影响,战斗力比历史上的西军强了不少。童贯的30万军队也是人多势众,耶律大石虽然取胜但是辽军也是损失惨重,再也无力与金兵对抗。金军南下耶律大石无力抵挡,保护耶律淳、李处温的人直接逃到了天祚耶律延禧处。

耶律大石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从小好学,善于骑射。兼通汉文、契丹文,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在天庆五年(1115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任翰林承旨,后又统领辽国南院府兵镇守辽国南京,也就是幽州。

耶律大石找到天祚皇帝后,本想重振朝纲,集结辽国各地精兵重新夺取南京、上京。但是天祚帝沉迷美色和打猎,无心整顿朝纲。辽军一败再败,不但没有打回南京,反而在鸳鸯泊遭到投降金国的宗室耶律余睹引来的金军的攻击,就连最后的都城西京都丢失了。辽军见了了金军就如同老鼠见了猫一样,全无斗志,只是知道一味逃窜。好在南院府兵中,还有几千忠于耶律大石的“辽兴军”兵马,拼死厮杀,才保护这天祚帝一行君臣到了“夹山”躲藏。

夹山地处白达番境内,人烟稀少、物产贫瘠。耶律延禧带领人马驻扎在这里可以说是缺衣少穿,这能靠着在劫掠四周部落获得一些物资。周围的部落自然无法跟辽军抗衡,纷纷向草原上新崛起的一座城池“包头”聚集,最近一些日子驻扎在夹山的辽军已经很久没有劫掠到东西了,眼看就要断粮了。

面对困境耶律延禧毫不在意,他每日只知道喝酒行乐和大骂耶律余睹,似乎现在的这一切都是耶律余睹带来的。他从不把他妄杀大臣、沉迷渔猎、不理朝政的这些行为放在心上。

这天,耶律大石来到耶律延禧的御帐前禀告当前辽军的处境,离大帐还有数十步,他就听到了大帐内传来的阵阵歌声和飘来的阵阵酒肉香气。耶律大石眉头紧皱往前就走,不料被一个黄门官拦住了。

这个黄门官笑道:“大石林牙(耶律大石做过翰林院的林牙,由于辽国后期跟宋国风俗形似,都是重文轻武了,所以现在耶律大石的官职虽然是辽国南院府兵的节度使,但是很多人还是称他为‘林牙’以表示尊重),陛下昨夜批阅奏章到半夜,如今已经睡下了。不见大臣,请您改日再来。”

耶律大石怒,道:“你这阉货,就只知蛊惑陛下沉迷酒色,大辽国就亡在你们这些狗贼身上!”说完他一把推开,黄门官大步向御帐走去。

黄门官被耶律大石退了一个踉跄,反应过来后,见耶律大石已经向皇帝的御帐闯了过去,急急忙忙追了过去,一边追一边喊道:“大石林牙,慢些走,容奴才给你通禀一声!”

耶律大石也不理黄门官,到了御帐门前,大声喊道:“辽兴军节度使(耶律大石现在的官职)耶律大石求见陛下,有国事禀告。”

站在大帐门口的几个御林军见耶律大石满脸怒色也不敢阻拦,就这么愣愣的站在那里。耶律大石等了一会见御帐内除了歌舞声并没有回音,于是再次喝道:“辽兴军节度使耶律大石求见!”

此时黄门官已将赶了过来,对耶律大石温声细语地说道:“大石林牙,稍安勿躁。奴才这就去禀告。”说完侧着身从耶律大石身边溜了过去,快速跑进御帐内。

耶律大石等了一会,见御帐内还是没有回应声音,于是第三次喊道:“耶律大石求见。”说罢就不再等候,直就向御帐大门闯去。这要是在平时这是刺王杀架的大罪,但是此时守护御帐的御林军见耶律大石满脸怒气,根本就没敢阻拦。

耶律大石刚刚进帐,正好那个黄门官得了旨意往帐外跑,一边跑一边道:“大石林牙,陛下在休息,明日……”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见耶律大石已经闯进御帐,此时他大吃一惊,根本刹不住脚,眼看就要跟耶律大石撞了一个满怀!耶律大石身手了得,抬起一脚就把黄门官踢飞了出去!正在御帐内歌舞的宫女见突然闯进了一人,踢飞了黄门官,她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变故,惹得惊呼连连,在御帐内四处躲藏。

耶律大石满脸怒气看着龙书案后面御榻上抱着美女正在嬉笑饮酒的天祚帝,心中充满了无奈,他把怒气压了又压,向耶律延禧施礼,道:“辽兴军节度使耶律大石参见陛下。”

天祚帝突然觉得帐内一阵大乱,歌舞也停了,于是直起身子眼色迷离的环顾四周,半天才注意到耶律大石站在御帐中间。他满嘴酒气的问道:“汝为何人?见朕何事?”

耶律大石看见醉醺醺的天祚帝有一种冲上去痛揍这个昏君一顿的冲动,但是理智还是让他没有动手,他继续说道:“臣耶律大石,参见陛下。”

“耶律大石?”天祚帝似乎忘了谁是耶律大石了,想了好一会才想起来,大喜道:“大石林牙,我契丹人的才子吗?来人,给大石林牙设座,咱们一同观看歌舞。”

耶律大石有些恼怒道:“陛下,臣来觐见陛下并非为了观看歌舞,而是有要事禀告。”

天祚帝道:“不看歌舞?那好,有什么事情速速报来。”

耶律大石道:“如今我大辽国数万人马,困于此处,缺衣少粮,已经无法坚持了。还请陛下明察。”

天祚帝随口大道:“就这个事情吗?朕已知晓,你退下吧。”

耶律大石见天祚帝如此就要把自己打发走,不禁大惊,道:“陛下,这粮食关系大军命脉,一旦缺粮,我军心必散,我辽国危矣。”

一听“辽国危矣”天祚帝不干了,怒喝道:“住口,我大辽自太祖皇帝起兵之后,独享国祚200多年,如今国力强盛,四海天平,怎么就危矣了?不就是缺粮吗,我契丹自古就是渔猎出身,天下猎物都由任我族人猎杀,怎能缺粮!三日后朕就带人去打猎,害怕没有吃的。”

耶律大石一听,道:“陛下如今在夹山驻扎军队、官员、家眷、奴仆等人将近3万,这如何能够靠打猎解决缺粮……”

天祚帝突然喝道:“住嘴!汝是在教朕做事吗?还不与朕速速退去!”

耶律大石还要辩解,天祚帝喊道:“御林军何在,把这个人给朕赶出御帐。”

随着天祚帝的旨意,几个御林军拿着金瓜、钺斧就围了上来,但是这些御林军见一脸怒气耶律大石无人敢于上前。耶律大石长叹一声,转身离去。

耶律大石垂头丧气的往自己的大帐走去,半路之上看见了北院枢密使萧奉先。萧奉先一把拉住的耶律大石的手,道:“耶律林牙,让我好找。”

耶律大石掌握着南院府兵,而萧奉先掌握着北院的府兵,在辽国北院府兵战斗力强于南院兵,二人都是辽国栋梁之臣。但是护步达冈一战,北院精兵几乎损失殆尽,如今在夹山只有不到1000人了。

耶律大石看到萧奉先问答:“萧大人,唤我何事。”

萧奉先道:“我这里还剩下半坛子老酒,相与大石林牙共饮。”

耶律大石苦笑道:“如今国事艰难,哪有心思喝酒。”

萧奉先道:“再急也在这一会儿吧。”言罢,也不由分说就把耶律大石往自己的大帐离拽。

耶律大石本来不想去,但是看他目光闪烁,似乎有什么话要跟自己说,于是也就跟着萧奉先进入到他的大帐内了。

萧奉先进入大帐,立刻屏退左右,又四处观察,确认无人后,悄声对耶律大石道:“耶律林牙,你看当今皇帝如何?”

耶律大石听出萧奉先话里有话,故作不明明白,道:“当今皇帝自然是英明神武,你的酒呢?快拿来我饮。”

萧奉先怒道:“大石林牙不相信下官吗?”

耶律大石上下打量了萧奉先一番,看他不向开玩笑。于是道:“萧大人有何见教,尽管说来。”

萧奉先道:“如今陛下沉迷酒色狩猎,我军困守夹山这个死地,大辽国早晚必亡。”

耶律大石一听吃了一惊,急忙拦阻萧奉先道:“慎言!”

萧奉先突然跪地发誓道:“我萧奉先所为都为大辽国国祚延续着想,若有二心远死于乱箭之下。”

耶律大石一见肃然起敬,急忙将萧奉先搀扶起来,道:“如能就大辽国于危难,我愿与萧大人共担之。”

萧奉先道:“好!不过此事是掉脑袋的事请,也请林牙起誓。”

耶律大石笑道:“这有何难,只要能救我大辽国。”于是耶律大石也跪地起誓。

萧奉先见耶律大石也已经起誓,于是道:“当今夹山驻扎军民3万人,如今面临断粮。如今天祚帝昏庸早晚亡国,我想起义兵废掉昏君,立大石林牙为帝,带领我等重整江山,光复大辽。”

耶律大石一听,吓得直接坐在了椅子上,惊道:“你是在陷我于不仁不义吗?”

萧奉先道:“不废昏君,社稷不保。大石林牙不占不肯就大辽于水火吗?”

耶律大石想了一想道:“此计确可救大辽,只是我不能做皇帝。”

萧奉先道:“那可立何人?”

耶律大石想也没想,立即道:“南京留守使耶律淳便好。”

萧奉先道:“此人年迈多病,恐怕不妥。大石林牙不愿为皇帝可在宗室种另选一人。”说完他看着耶律大石,等他的回答。

耶律大石没有回答,只是面带微笑。半响萧奉先明白了,笑道:“还是大石林牙考虑周到,此人虽然年迈多病,不过当皇帝也足够了。”

耶律大石突然又忧虑道:“如果此计不成又当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