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图书馆 > 第七百六十三章 屯粮,无限屯粮

大唐图书馆 第七百六十三章 屯粮,无限屯粮

作者:华光映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4:29:39 来源:笔趣阁

就在外交失败之后,高句丽朝廷就已经瞒不住任何消息了,但凡有些身份的贵族都知道一个灾难来了,兴许不用大唐军队打过来,国内就要因为吃粮先爆发一场大战了。

金粮商会被大对卢渊盖苏文弄走一千石粮食只不过是九牛之一毛,全高句丽粮食行业,金粮商会占据六成,可以说每个城池都有他们的粮铺,就算没有大唐的粮食过来,单靠他们的屯粮,就可以在国内正常出售一个月不断货。

只是这个时期,纵然谁家手中有粮食也要藏着掖着,谁也不敢大肆宣传自己有多少屯粮,不然四周都是红了眼的百姓,说不定就会为了生存的口粮做出什么危险的事情。

可是纵然如此,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特别是在金粮商会内部人员出问题的时候,监守自盗,一名店掌柜无意间透露出来总部存粮数据之后,已经恐慌半个月的百姓们不淡定了。

从一个小城市开始,有几家穷凶极恶的地痞纠结起来,直接抢了那座城池的金粮商会粮铺。

金粮商会大为愤怒,上告官府严惩凶手,可是刚刚处理了这一批劫匪之后,临近城池抢劫再发,随后就像是引爆了火药桶一样,哪个城池没有那些吃不上饭的百姓?

这可不单单指穷困百姓,富裕的也有,城中需要买粮食的一般都是自己没有田产,靠金钱买粮食,可是现在倒好,你一个粮行商会关门屯粮不卖,我们吃什么?

饿极了的百姓可不分高低贵贱有没有钱,与其抢其他路人的粮食,不如来一票大的,直接抢了粮行一劳永逸,也可以解解恨,虽然粮行解释说是大唐不给活路,可是我们又不认识什么大唐人,只找断我们粮食的。

所以三天时间,全国所有城池的金粮商会粮铺全都被抢,商会会长已经昏过去三次了。

亲自前往高句丽王宫告御状,高句丽王不理事久矣,大对卢渊盖苏文连声答应追回。

可是此人前脚刚走,渊盖苏文就召来一名心腹。

“听说这个金粮商会掌握着全国六成零散粮食的贩卖,呵呵,眼下是战时,也是他们为国出力的时候了,正所谓法不责众,百姓是无过的,那么只能是他们的错。

去带一队人,查明他们商行总部屯粮所在,这些全都是我们前线未来的军粮。”

那人有些难以置信道:“这,大对卢,我们是官府,直接抢粮会不会……”

“哦?我们是官府吗?

那好,叫兄弟们去的时候全部穿便装,不准透漏自己身份,动作利索点,一粒粮食都不能浪费,能不能扛过大唐的威逼,就看你们的努力了。”

渊盖苏文阴森道,他此时直接想到的就是大唐那粮山,可以吃十个月的粮山,如果他们不来进攻,是否就是要跟我们耗过十个月,我们就胜利了?

三天之后,金粮商会宣布解散,会长直接吊死在自己家里。

从此之后,高句丽国内粮食之争更加激烈了,各地盗匪劫掠不断,只是慑于官府的威压,还没人敢对官府的粮仓动手。

除了官府,许多大户大贵族手上肯定有多年屯粮,这时候全都韬光养晦隐藏起来了,连往日时常祸害百姓的纨绔、贵族等等也都收敛了许多,没人想跟一帮红了眼的百姓发生交集。

如此暗流涌动的高句丽,就这么如履薄冰的度过了两个月,天气渐冷,眼看就要入冬了,一直听说大唐驻军边境在进攻高句丽,可是几个月过去了,大唐人一兵一卒都没有动,根本没有打仗。

这时候的百姓们不干了,既然没有打仗,朝廷多收我们两成粮食做什么?一年的口粮都不给留,如此残暴?

第二波流言再起,渊盖苏文欲哭无泪,不是我们不想打仗,实在是人家不跟我们拼刀,人家就这么在城下每日吃喝,我们属于守城的,总不能喊着他们攻城吧,也不能自己十万去突击敌人二十万吧,那就是送死了。

可是你说在这个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刻,难道我们撤回十万大军,留下两万日常守城?

这就更不可能了,万一是大唐的疲兵之计呢?故意如此怠慢我们军心,等到我们大军一撤,人家二十万直接攻城,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城池,这可不好玩。

所以现在渊盖苏文可以说如坐针毡,大唐如此阳谋,自己束手无策,这就不是来打仗的,这是明摆着硬拼国力来的。

入冬之后,高句丽国内更加紧张了,因为更多的百姓家中没有了余粮,很多地方都已经出现流民了。

这个时候,许多人想起了几个月前那张莫名奇怪的传单了,一张白白的纸片上写着,大唐有粮食,有田地,吃不完的粮食,无人耕种的大片肥沃田亩,还欢迎其他国家的百姓加入大唐国籍,共享富贵。

这个念头在之前吃喝不愁的时候,高句丽百姓就当做一个笑话看看,可是如今吃饭都靠乞讨了,许多人心中的念头越长越大,一发不可收拾,于是经过一番酝酿之后,第一波咬牙试一试的先驱们出现了,虽然只是个二十多人的小队,却是高句丽第一批加入大唐国籍的百姓。

这些人明显有精明之人,知道这等于叛国之举,国内无处容身,无衣无食,若是等到了寒冬,那就是个死,与其这样,不如走出去试试,即便是被大唐人打死,也不算亏,顶多一了百了,为了这个目的,二十多人一路从平壤隐身潜行,经过十多天的苦难,终于绕过安市城,走到了对面大唐的军营面前。

“报,大帅,难民,大营前方来了一批难民,他们声称要加入大唐。”一名军营斥候飞奔而来,直接冲进帅帐禀报道。

李靖和杜如晦正在研究大战事宜,听到之后豁然站起。

“当真?

哈哈哈哈,克明,大事成矣!

鱼儿已经上钩,终于到了收网的时候了。”

“恭喜大帅。”

“走,我们去亲自接待这第一批投诚者,今日就来个千金买马骨!”

李靖大笑着,下令召集所有军中将军,无论有无值守,全都前来列队迎接大唐未来的良民百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