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图书馆 > 第七百六十二章 流言与恐慌

大唐图书馆 第七百六十二章 流言与恐慌

作者:华光映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4:29:39 来源:笔趣阁

平壤城内,一则流言以闪电般的速度迅速在百姓身边传开,大唐切断了高句丽所有的商路,以后再也买不到大唐的任何东西了。

这则流言让那些个无知者听来,觉得是天方夜谭,商路是什么?那是南来北往贸易命脉,有人来往就有商路,怎么切断?

再说了,大唐跟高句丽就算是分属敌国,也不可能动得了天下一块的商人阶层,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唐可以控制官商,又怎么能控制民商呢?若是强制手段,恐怕大唐国内早就乱起来了吧。

不过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在大唐可不仅仅只有皇帝代表的官府能够影响商人,还有大唐商人之首,蓝田侯白凡的存在,手握天下第一商会白氏商会,下辖几个子商会:丐帮商会、终南商会、联合商会等等,可以说,仅仅白凡一人,就代表了大唐商界的半边天。

只要白凡一句话,商人需要配合灭国大计,天下没人敢顶风露头,就算是有些许铤而走险想要走私,恐怕不出一日,就会被滴水不漏的丐帮情报网擒获,可以说,这一方面,白凡比皇帝的能量更大。

即便是那些个千年传承的世家商行,也要看白凡眼色行事,谁敢不听话,很快就有白氏商会取缔原本这些人的生意,没办法,白氏商会有这个实力,不是说资金实力,而是说生产销售任何行业优质产品的实力。

话题再回到高句丽的平壤城内,跟许多反应迟钝的百姓不同,许多精明之人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不对了,特别是城中的商铺,许多商铺在流言起时,就宣布关门打烊了。

这就是商人的敏感性,即便这些人只是最下面一层的零售商,接触不到对大唐贸易的上层商行,也知道空穴不来风,如果真的是大唐断货,那么自己手上的货就不能再卖了,有人是认为奇货可居,囤一囤就变成稀有之物了,有些看得更加长远,如果真的永久断货,恐怕就是一场灾难性风暴了。

而高句丽王宫之中,许多高句丽原本的大世家大家族已经找上门了,无他,对外商贸就是这些家族敛财的通道,如今通道被官府堵住,那就该找官府去解决,纵然是大唐单方面的,也该由高句丽派使臣前往沟通解决。

渊盖苏文心道,如果真的靠外交申斥就能解决,那根本就没这些事情了,这一次明显是大唐来势汹汹,要亡我高句丽呢,一群百姓的吸血鬼,需要你们出钱出力为国的时候没见在哪里,现在挣不到钱了想起朝廷了。

心如明镜的高句丽大对卢,眼光比所有人都看的长远,这次大唐是要下死手的,就算是派外交官也无济于事,不过这些家族可不知道,所以说,趁着这个消息的时间差,倒是可以从他们怀里掏出些实际好处来。

“大唐如此欺我,绝对不可以忍。

不过嘛,如今朝廷内忧外患,边关将士还在苦苦作战御敌,朝中大臣不分昼夜忙碌不堪,这件事若是要办成,诸位是不是也考虑为保家卫国出一份力气呢?”

渊盖苏文直白的要好处了。

这些人多年经商,当然无比精明了,想要马儿跑,还要给吃草才行,早一日打通经商关卡,大家早一日挣到钱,没什么不对。

“我金粮商会出粮食千石慰劳前线将士。”一名老者当先开口道,这位是全高句丽最大的商会负责人。

“我们锦稠商会出钱五千贯。”

……

一个个的商人都纷纷开口,有人出钱,有人出粮,当然还是出钱的多,一来是大家手上粮食不多,二来是许多精明之人明白,眼下正逢乱世,粮食才是硬通货,钱财反倒有些无用了。

至于说这些人有没有担心过前线战争之类的,开什么玩笑?当年中原的隋朝三次兴兵两百万来犯,不照样铩羽而归?大唐二十万灭高句丽?鬼都不信,这也是许多人痛快给钱的原因。

可是五天之后,边关传来噩耗,派往大唐的外交官,全部被扣押成了阶下囚,连一个报信的回来都没有,大唐征东大元帅李靖亲自告令安市城守将,大唐与高句丽分属敌国,永不通商,一件货品都不许流入高句丽,至于外交官?拿钱来赎,以报上次杀我大唐使节团之仇。

只是李靖开的价码有点高,快能买下高句丽一座城池了,所以渊盖苏文是不可能同意的。

很快这则消息就经由安市城守军传到了国内,如此之前的流言就得到了官方证实,百姓们全乱了。

渊盖苏文怒不可遏,大唐卑鄙,扣下使节,无非就是防止我们捂住消息,同时阴谋通过边关将士之口造成国内百姓的恐慌,好狠毒的计策。

百姓们不得不恐慌,大唐若是切断了商道,不说什么衣服布匹,就说粮食,粮食肯定是不够吃了,往年高句丽自己产的粮食可以说糊口一年都不够,许多都是大唐的粮商高价卖过来的。

至于说大唐商人买卖粮食到高句丽,这种行为是不是叛国,明显在大唐不是,就算在前隋也不是。

百姓手中的粮食,除了每年必须交的粮税给朝廷之外,其余就都是家中余粮了,有些百姓田亩较多,产粮充足,自然不会放任囤积的粮食在仓库放烂,就会卖给朝廷的官商,或者卖给民商收粮的。

这样一来,这些商人手中的粮食,有些是卖给城里没有田产的人口,更多的就是卖给了外邦成了出口粮食,这样可是暴利,多数时候,朝廷管辖的官商也会被上面推动做这个生意,可以拉动经济,更快敛财。

而这一次,大唐切断了商路,就是切断了粮路,就在城中粮铺关门的那天,连一个普通百姓都知道不好,家中余粮不足以过冬了,到时非得闹饥荒不可。

没错,不单单是平壤城,高句丽其他城池全都是这样,民间还好,多数百姓都是种田留下的口粮,可是眼睁睁看着秋收的时候被官府硬夺走五成,如今吃粮可以用紧巴来形容了,若不是算着吃,恐怕这个冬天要饿死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