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二十六章 绝色倾城

汉末三国传奇 第二十六章 绝色倾城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王允却不知此中委曲,只听到“身负兴扶汉室大任”之语,已是心中狂喜,遂对貂蝉欲言又止之状并不在意,以杖击地道:“谁想汉室天下却在我儿手中!快随我到画阁中来。”貂蝉已知其意,便跟王允来到画阁之中。甫待进入画阁之内,王允回身关上阁门,即纳貂蝉于坐,叩头便拜。貂蝉大惊失色,拜伏于地道:“大人何故如此?没得折杀了女儿。”王允道:“为父拜的不是你,拜的是汉室天下。我儿可怜汉天下生灵!”言罢泪如泉涌,泣不成声。貂蝉惶恐道:“儿即奉师命,又蒙义父养育教导之恩,但有使令,万死不辞。义父快快起来,女儿不敢承受。”王允随即站直身躯,将貂蝉拉起,二人落座密谈。王允说道:“如今汉室倾颓,百姓有倒悬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非我儿不能挽救。贼臣董卓将欲篡位,其征已显;朝中文武虽众,因手无兵权,无计可施。董卓有一义子,姓吕名布,字奉先,乃并州五原人氏,骁勇异常,万人莫敌。听我儿所述,此人正是你的未婚夫君,应无疑惑。我有一计,可令你夫妻最终相聚。只是苦了我儿,父心不忍——此计不行也罢。”

貂蝉急道:“我曾向师父立誓,为救汉室除灭国贼,虽万死不辞。义父有计若用着女儿,但讲无妨,莫不成是将女儿做成肉羹,送与那董卓吃了?”王允笑道:“岂至于此。也罢,既然我儿有赴难之志,为父只好抛却羞耻之心,行此下策。我观董卓乃好色之徒,今欲用连环计,先请吕布进府令你夫妻相见,你与他相认并以师门信物示之。他见你如此美貌,岂有不喜纳之理?然后我却将你献与董卓,那董卓是色中恶鬼,必然宠你;你却于中取便,谍间他父子反目,我再奏请皇帝大会君臣,将董卓自郿坞调到京城,令吕布杀了董卓,以绝大恶。如此重扶社稷,再立江山之功,皆赖我儿之力。只是有一点苦了我儿,父心不忍。”貂蝉问道:“此计大妙,定能杀那老贼。只是为何说苦了女儿?”王允叹道:“我儿若到相府,焉能保得清白之身?是以说是苦了我儿。”貂蝉道:“义父尽管放心,我有师门道法,自能对付老贼,不让他污了身子。望义父速行其计,以安汉室江山社稷,休得迟滞。”

王允大喜,兀自再三叮嘱道:“我儿若是此时后悔,尽管说明,为父另寻他法谋之。一旦允诺,即无退身之步了。此事极密,倘若泄漏,我灭门矣。”貂蝉再拜言道:“义父不必忧虑。儿若事泄,连累义父全家,即死于万刃之下,为师门不容!”王允当即拜谢,便向貂蝉讨了夜明珠,请来京中良匠,连夜嵌造金冠一顶,并使人密送到吕布府中。吕布见那金冠精致昂贵,心中大喜,又见冠上所嵌夜明珠酷似师门之物,不由疑惑。遂于次日下朝之后,亲到王允宅致谢。王允预备嘉肴美馔,迎候吕布进至内堂,殷勤敬酒,口称董太师并吕布之德不绝。吕布大笑畅饮,致谢王允赠冠美意,并问冠上明珠来历。王允叱退左右,令貂蝉艳妆而出,对吕布道:“此是小女貂蝉,夜明珠即是小女之物,是她亲手镶嵌于金冠之上,送与将军。”说罢,便命貂蝉与吕布把盏。貂蝉送酒与吕布,吕布惊为天人,却难息心中疑惑。王允见状佯醉,便乘机说道:“本当陪将军尽欢,奈有公事未了,明日上朝需准备奏议。且让我孩儿央及将军痛饮几杯,老夫告便,片刻即回。”那吕布一双眼睛只在貂蝉身上,随口答道:“都是同殿称臣,并无外人,司徒自便无妨。”王允告罪去了,只留二人在室。

吕布见房中再无他人,登时大胆起来,借着三分酒醉,直对着貂蝉目不转睛的看。貂蝉亦以秋波送情,口中却笑问道:“将军不吃酒,只管对着奴相看,却是什么缘故?”吕布痴痴地道:“今日得见小姐芳容,不必吃酒,我已醉得酥了。不知小姐青春几何,可许了人家未有?”说着就去拉貂蝉的小手,要将她扯入怀中来。貂蝉忽然故意生嗔:“大胆吕布,你道我是何人?竟敢公然调戏师妹,你不怕我告诉左慈师伯,问你个色诱同门之罪?”吕布吃了一吓,跳起身来:“什么师妹?是了,待我猜猜看来——鬼谷门史师伯未闻收有女徒,我师父闻说也只收了个弟子名叫赵云,并无他徒。难道你是骊山老母师叔弟子?”

貂蝉忽然转嗔为喜,轻推吕布入座,自己也挨着他坐了,笑道:“没想到师兄天下无敌的汉子,却生就这么小的胆子。可真像人家说的,虽有贼心,却没有贼胆。小妹送你金冠上的夜明珠,本是你师父左慈仙长之物,后来赠给我师父,师父命我做订婚信物——你难道竟不识得?”吕布心中狂跳,喃喃道:“果然是我师父之物。订婚信物?如此说来,我们二位恩师是许我师兄妹为婚么?”貂蝉脸色登时红了,将身伏在吕布肩上,只笑不答。这时忽听门外咳嗽一声,王允答道:“将军说的正是。有二位恩师作伐,又有老夫作主,愿将小女许配将军,不知将军还肯纳否?”吕布闻言喜不自胜,倒地便拜,口称岳父。那貂蝉如何忍得娇羞住?急忙站起,飞红着脸跑向内堂去了。王允重新安席,殷勤相劝,吕布酒到杯干,魂飞魄散,一颗心尽在貂蝉的身上。少顷席散,王允道:“待我择吉备妆,禀报太师为你二人完婚。本欲留将军止宿,诚恐太师见疑。”吕布再三拜谢,驾着云一般回府而去。

过了数日,董卓自郿坞进宫上朝。王允趁吕布不在,将董卓殷勤相请至家,大摆盛宴相待,酒至半酣,复令貂蝉于席前隔帘献舞。貂蝉舞罢,董卓疑为天人,命其近前。貂蝉奉命转入帘内,来至座前深深再拜,向丞相贺寿。王允令貂蝉把盏,貂蝉应命起身抬头,直惊得董卓魂飞天外,顿时神不守舍。又命唱曲,则宛如天籁,不似人间之声。董卓早将身子酥了半边,向王允笑道:“不想王司徒府中竟有如此尤物——真神仙中人也!”王允见他如此说,知是计策已售,急忙拜倒在地说道:“即是太师错爱,王允欲将此女献上,未审肯容纳否?”董卓狂喜,客气了几句,匆忙罢宴,连夜即将貂蝉以车载入相府,相携相偎,欲待共赴巫山。那貂蝉乃道家弟子,有法术在身,岂肯让董卓得手?刚刚进入内室,便即运用媚术将董桌迷倒,掉换了旁侧一个侍女上床,自己躲出室外,任董卓胡为。来日凌晨,又用道术将那侍女搬出,送回她自己房中,那侍女中了**之术,这一夜之事只以为是在梦中,明知是被丞相宠幸,却不明就里底细。这正是仙家妙术,凡人不得而解。只说董卓中了媚术,当夜喜做新郎姿意而为,却不知新娘却暗中换了他人,实在可笑至极。董卓次晨醒来,在床上坐起,扭头看时,只见貂蝉已坐在妆台前梳洗打扮,一似含雪梅花,带露海棠。当下心中喜不自胜,又感念司徒王允割爱让美,却哪里知道中了貂蝉掉包之计?

正在此时,忽听得门外脚步声响,一人轻声问侍者道:“义父尚未起乎?”却是吕布知知义父进京,遂一早进府中问安,径入堂中。有个侍妾平素就不是个老实本分的,早对吕布有心,遂轻声对吕布打情骂俏道:“太师夜来得了一个美人,狂荡了半夜,正与新人共寝,至今未起。老子如此健壮,你这当儿子的可是赶着来讨喜钱?”吕布不理那侍妾,直接潜入董卓卧房后门窥探。貂蝉正在窗下梳头,忽见窗外照进一个人影,极其长大魁梧,头戴束发金冠。那金冠本是自己所赠,貂蝉焉能不知此是吕布到来?遂立刻故蹙双眉,做忧愁不乐之态,复以香罗频拭眼泪。吕布在窗外窥视良久,认出是貂蝉,心如油烹,出而复入数次,失魂落魄。董卓此时己坐于中堂,见吕布在窗外直晃,即唤进堂中问道:“我儿来的甚早。外面可有甚事?”吕布随口应道:“无事。”双眼却只顾盯着绣帘内的貂蝉,神魂飘荡。

董卓见吕布如此光景,心中疑忌,遂喝斥道:“我儿奉先既然无事,且先退下。”吕布应诺,恨恨出来,乘马直至王允府宅,一头撞进内院,仆人呈报王允不迭。王允听得门外喧嚷,刚要出厅看时,早被吕布奔至,一把揪住衣襟,厉声问道:“司徒既以貂蝉许我,今又送与太师,何相戏太甚?”王允拉开吕布双手,急请入后堂,说道:“将军休得错怪老夫。昨日太师上朝,老夫向其论及婚嫁之礼,太师大喜,便要过府相看儿媳。老夫岂敢不从?于是置酒相待。太师见了小女,说今日即是良辰,要取我儿过府配与将军。太师亲临,老夫焉敢推阻?只得让太师将小女带去,可惜未曾备得妆奁,容当后补——将军又何必发怒?”

吕布呆了半晌,恨道:“是我错怪了岳父大人,休怪。但令女何曾许配吕布?已为老贼自己宠幸矣!”王允佯作大惊,半晌不语。遂请吕布至密室,置酒款待,佯问详细之情。吕布又将清早之事细述一遍,怒气冲天道:“我誓当杀此老贼,以雪吾耻!奈是父子之情,恐惹后人议论。”王允冷笑道:“将军自姓吕,太师自姓董,有何父子之情?况且霸占儿媳,岂是父尊所为?”吕布大悟道:“若非司徒之言,布几自误!如何除灭老贼,还请大人教我。”王允见其意已决,遂吩咐如此如此,不可有误。吕布折箭为誓,奉命告辞而去。吕布去后,王允独入静室,又将所谋之事细想一遍,直到无有失漏之处,这才密密着手准备。

列位看官!自古以来用美人计者,虽然每朝皆有,王允此计,却是运用此道之顶尖高手,非同小可。王允字子师,太原祁县人,出身官宦世家,壮年时便已做到豫州刺史,成为建衙开府大员。后因与中常侍张让不和,被迫去官隐居,中平六年又应何进礼聘重新出仕,历任从事中郎、河南尹。董卓掌权之时,因杨彪获罪罢免,遂以王允代其为司徒兼尚书令,位列三公。初平二年,董卓封王允为温侯,食邑五千户。王允欲谋大事,无奈受命听封,阳奉董卓而阴谋图之。及少帝被废,王允极力向献帝荐举羌校尉杨瓒为左将军,执金吾士孙瑞任南阳太守,以暗自培植势力,只为图谋董卓。那董卓不欲他人掌兵,疑心大起,不准其请。王允遂退而求其次,又请擢升士孙瑞为仆射,另请奏擢升杨瓒为尚书。董卓无由再拒,只得允了。此时休看董卓权倾朝野,其实满朝文武只惧着吕布一人,掌中画杆戟胯下赤兔马,天下无双,实是难敌。若是除却吕布之勇,今满朝忠贞之士皆集于王允之侧,董卓其实已成孤家寡人,尚自不知。王允蓄谋已久,此时又用貂蝉连环之计,轻轻将董卓及吕布这一对假父子变成真仇敌,心中如何不喜?知道至此连环之计已售,万事俱备,只待天时!

且说朝中有越骑校尉伍孚,字德瑜,汝南吴房人,少有大节,初为郡门下书佐,后被大将军何进辟为东曹属,再迁侍中、河南尹、越骑校尉。伍孚见何太后被董卓使李儒摔死,矢志报仇。这一日恰逢有事至相府告禀,遂身藏佩刀,前来拜见董卓。汇报公事完毕,伍孚告辞离去,董卓起身出门相送,以示拉拢之意。伍孚瞅准机会难得,遂猛从怀中抽出短刀,直向董卓刺去。那董卓是马上大将,伍孚一个文臣如何是他对手?手甫入怀,已被董卓发觉,舒手按住伍孚手腕,并呼侍卫上前,乱剑砍死。董卓大骂伍孚包藏祸心,也不奏请天子,下令李儒带人收了伍孚全家,尽斩于市,陈尸三日,然后方命拉至城外掩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