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二百二十九章 七伐中原

汉末三国传奇 第二百二十九章 七伐中原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且说寿春即破,第三次淮南之叛乃平,城中吴兵大半降魏。裴秀密告司马昭道:“吴兵老小尽在江南,今若留之,久必为变;不如一律坑杀。”钟会急忙谏止道:“古之用兵者,全国为上,戮其元恶而已。若尽坑之,是不仁也。不如放归江南,以显中国宽大为怀。”司马昭赞道:“此乃妙论也。”遂将吴兵尽皆放归本国。唐咨等将因惧孙綝见罪,不敢回国,请降魏国,司马昭皆予以重用,令分布三河之地。淮南已平,战后叙功,司马昭登垒奖劳贾充,封宜阳乡侯。因钟会屡献奇谋,拜为黄门侍郎,封东武亭侯。司马昭即回洛阳,留贾充处理南方事务。贾充不久迁廷尉,因通晓刑法断狱之事,甚得平反冤狱之誉。

司马昭平了淮南之叛,又大败吴国兵马,回朝后便议伐蜀之策;先派出细作,去汉中打探姜维动静。蜀景耀四年,驸马骑都护诸葛瞻三十四岁,乃武侯诸葛亮长子,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并为平尚书事,统领朝廷中央事务。虽见后主日益宠信黄皓,但无所匡正。廖化欲入成都拜见诸葛瞻,路过宗预府上,便请宗预同往。宗预说道:“我等均已年过七十,所得甚多,只少一死耳,何求晚辈而登门拜访耶?”廖化见他如此说,不好相强,只得自己前往。诸葛瞻见老将廖化来拜,不由大喜,亲接至厅中,献茶具酒,热情相待,并问汉中军事。廖化说:“穷兵黩武者,必自食恶果,正所谓姜伯约也。智谋未及,力弱于敌,但用兵无度,其能存乎?《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即谓今日之事也。”诸葛瞻听罢,嘿然不语。

姜维在汉中,精选川将两员蒋舒、傅佥,每日操练人马,准备北伐。傅佥乃名将傅肜之子,其父随先主伐吴时即为先锋,死于夷陵之战;傅佥长于谋略,蒋舒颇有胆勇,姜维甚爱二将,故使其带兵,熟练武侯八门阵法。这一日,忽报淮南诸葛诞起兵讨司马昭,东吴孙綝助之,司马昭大起两都之兵南征去了。姜维大喜道:“我今番大事济矣!”遂表奏后主,愿兴兵伐魏,后主准奏。中散大夫谯周听知,叹道:“近来皇帝溺于酒色,信任中贵黄皓,不理国事,只图欢乐;伯约累欲征伐,不恤军士:国将危矣!”乃将《仇国论》寄与姜维。姜维看毕,怒掷之于地道:“此腐儒之论,有何助于国家!”遂提川兵来取中原。

傅佥献计道:“魏国尽屯粮草于长城,我今可径取骆谷,先到长城烧其粮草,然后直取秦川,则中原可得。”姜维从之,即提兵径取骆谷,度沈岭,望长城而来。那长城镇守将军司马望字子初,乃是魏宣文王司马懿之侄,司马孚次子也,出身名门。自幼习学兵法,且精通各种阵图,实为大将之才,只是未经战阵,故不为朝臣所知。司马望最初过继给大伯父司马朗为后,在曹魏历任平阳太守、洛阳典农中郎将等职,封永安亭侯。后升任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为魏帝曹髦所亲待。当时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相继掌握大权,司马望因被曹髦宠待,所以感到不安,于是请求外出任职,任征西将军,持节,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领郭淮原班人马,保卫曹魏西陲。在任八年,与民秋毫无犯,威化明肃,四周咸服。

闲言少叙,书归正本,且说姜维与傅、蒋二将率数万大军,浩浩荡荡向长城杀来,魏军细作岂能不觉?急报入关去。司马望听知蜀兵杀到,急与王真、李鹏二将,引兵离城二十里下寨。次日蜀兵来到,司马望背后王真挺枪出马,蜀阵中傅佥出迎。战不十合,傅佥卖个破绽,活捉王真于马上,便回本阵。李鹏纵马轮刀来救。傅佥故意放慢,努力掷王真于地,暗掣四楞铁简在手,回身向李鹏面门只一简,打死于马下。王真挣扎欲起,却被蜀军乱枪刺死。司马望弃寨入城,闭门不出。次日平明,蜀兵争先大进,拥至城下,用火箭火炮打入城中。姜维又令人取干柴堆满城下,一齐放火,烈焰冲天。魏兵在城内嚎啕痛哭,声闻四野。

正攻打之间,忽然背后喊声大震。只见魏兵鼓噪摇旗,浩浩而来,为首一员小将挺枪纵马,约二十余岁,厉声大叫:“蜀将休得猖狂,可认得邓将军否?”姜维自思道:“此莫非是邓艾?只是太年轻了些。”于是亲自挺枪纵马来迎。二人战到三四十合,不分胜负。姜维诈败,暗取弓箭射之。小将听到弓弦响处,轻轻躲过过羽箭,挺枪便刺;姜维闪过枪尖,挟住枪杆。那小将弃枪,望本阵而走,姜维再拨马赶来。追至阵门前,一将提刀而出道:“蜀将休赶吾儿,邓艾在此!”姜维大惊,互通姓名,方知刚才小将乃邓艾之子邓忠。姜维见天色已晚,便道:“久闻将军大名,今见之矣。今日各且收兵,来日决战如何?”邓艾见战场不利,于是许诺,两军皆退。邓艾据渭水下寨,姜维跨两山安营。邓艾乃修书一封,令子邓忠率三千兵马进城,递与司马望道:“公粮草充足,切不可出战,某今遣长子邓忠相助守城。待关中兵至,蜀兵粮草皆尽,则无不胜也。”一面差人往洛阳求救。姜维回寨,因思邓忠小小年纪枪法精奇武艺出众,邓艾又有大将之风,不由心怀重忧,于是问夏侯霸道:“这邓艾是何来历,将军可知?”夏侯霸见问,于是将邓艾底细说出,姜维更为吃惊。

书中暗表,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自幼丧父,与寡母艰难度日。家中虽贫,母亲却倾尽所有督促邓艾读书游学,故邓艾学问精深,少年即有才名。曹操将荆人北迁,邓艾便随族人迁到汝南作屯田民,但素怀大志。十二岁时又随母至颍川,读到已故太丘长陈寔碑文中有“文为世范,行为士则”,欣然向慕,于是自名邓范,字士则。后因宗族中有名字相同者,遂改今名。邓艾因凭其才被荐为典农都尉学士,但因口吃,始为小吏。因喜欢军事,每见高山大川都要勘察地形,指划军营处所,屡遭别人讥笑也不介意。三十岁时,邓艾到洛阳呈报农事,得见太尉司马懿。司马懿赏其才能,征召为太尉府掾属,后升任尚书郎,自此邓艾人生大变。魏正始初,邓艾奉太尉之命巡陈县、项县直至寿春,回京提议开凿河渠,兴修水利,疏通漕运;另在淮北、淮南实行军屯,并著《济河论》阐之。司马懿看后非常满意,采纳并实施之。数年之后,自京都至寿春沿途兵屯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一派繁荣富庶。此后每当东南有战事,大军便可乘船而下直达江淮。军资粮食丰足,且无水害,皆属邓艾之功。

邓艾因此积功扶摇直上,于正始四年任征西参军,转任南安太守。姜维五伐中原之时,邓艾以兖州刺史引兵前往参战,此后六伐中原时亦与姜维对垒,但均未曾谋面,只是彼此闻名而已。邓艾因屡次逼退姜维,积功被赐爵关内侯,加讨寇将军,后迁城阳太守。并州右贤王刘豹统一匈奴各部,邓艾上表加封刘豹显号,令其居守雁门,为魏国效命。又请将羌胡与汉民分离,使居编民之外。大将军司马师新出辅政,对邓艾所谏多所采纳实行。邓艾改任汝南太守,到任访求昔日曾接济自家同郡长者,惜长者已死,于是对其家厚加赏赐。

邓艾每到任一地,必开辟荒野,军民并丰。由此可见,其不但长于军事,且精于民事。嘉平五年,吴太傅诸葛恪兴师攻魏,围合肥新城,为张特所败。邓艾即对司马师说道:“孙权已死,东吴故旧大臣不归顺新主。诸葛恪把持朝政,国内不尊其君,其不虑如何安抚上下以稳定政权,却对外频繁用武,轻士虐民,合肥大败而归又不知思过,其末日至矣。昔伍子胥、吴起、商鞅、乐毅都曾得君主重用,君主死则末日临头。况诸葛恪才能远远不及四贤,又不慎虑潜伏之险,其自取败亡,为期不远矣。”司马师奇之,后果如其言。

话休叙烦,书归正文。且说姜维打听邓艾过往备细,心中有数,便提军进至芒水,依山为营。令人至邓艾寨中去下战书,约来日大战,邓艾佯作应之,却只是坚守不出。蜀军多次挑战未果,两军长期对峙,将近半年。傅佥谓姜维道:“彼坚守不出,何也?”姜维道:“此必是欲捱至关中兵到,三面合击我耳。”正说话间,忽探马飞奔而至报说:“司马昭打破寿春,杀了诸葛诞,便欲引兵来救长城也。”姜维大惊道:“今番伐魏,又成画饼矣!”于是先令步兵及辎重部队先退,将骑军断后,退回汉中。邓艾闻报不追,蜀魏胜败不分,此七伐中原也。司马昭闻报大喜,因功升任邓艾为征西将军,前后共增食邑六千六百户。邓艾留任河西,修筑界墙关塞,建立城堡。列位看官!晋泰始年间,羌人发动叛乱,多次杀害刺史,凉州道路断绝。官吏百姓之所以能够保全,全靠邓艾当年修筑之城堡,未被胡人杀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