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二百一十九章 孙礼备吴

汉末三国传奇 第二百一十九章 孙礼备吴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蜀相费祎被刺,刺客已死,便无对证。后主无奈,只得顺阶而下,以丞相费祎为国捐躯之名,给以厚葬,追谥曰敬侯。令其子费承嗣父爵,封为黄门侍郎。次子费恭,尚公主为妻。费祎长女配太子刘璿为妃,可谓死后一门荣耀。初时,怃戎将军张嶷见费祎恣性泛爱,过于待信新附降将,曾致书戒之:“昔日岑彭率师,来歙杖节,然皆见害于刺客,如今明公位尊权重,应宜鉴知前事,稍为警惕。”然而费祎不为之惊醒,终为郭循所害。

列位看官,费祎虽不擅军事,但在治理蜀汉国事上萧规曹随,颇有大功于国,这般被小人刺杀,真怪不得朝中文武大臣人人齿冷,个个心寒。费祎代蒋琬为尚书令时,据史籍载曰:“于时举国多事,公务烦猥,而费祎识悟过人,每次省读书记,举目稍视,已能究知其意旨,其速度数倍于人,而且过目不忘。”费祎常于早上听知政事,其间接纳宾客,饮食嬉戏,加之博弈,每每能够尽宾客之欢,而不废自身大事。后来董允代费祎为尚书令,欲效法费祎之所行,但在旬日之中,事情多所愆滞。董允不得不叹道:“人之才力竟可相去若此之远哉?此实非我之所能及也!我听事终日,却犹觉无余暇可处。”延熙七年闰月,魏大将军曹爽、征西将军夏侯玄等兵向汉中,镇北大将军王平拒守兴势之围。费祎便留镇南大将军马忠于成都,平尚书事,自己则督诸军往兴势赴救,率众御魏。光禄大夫来敏至费祎住所送别,求共对围棋。其时军中筹备严驾,而费祎与来敏留意对戏,面无厌倦之色。来敏便道:“某岂不知趣?只借弈棋聊观试公之气度而已!君信可人,必能对付贼者。”费祎至兴势,果然立退敌军,秋九月兵还成都,封成乡侯。后蒋琬固让州职,费祎复领益州刺史。虽居于高位,但雅性谦素,家不积财。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凡人庶民。

且说后主既厚封费祎,急令禁军去搜索郭循家眷,稍顷回报,其家宅已空,妻子亲眷一夜之间俱都不知去向。成都经此巨案,满朝皆惊,议论纷纷。姜维见此,即以为丞相报仇为由,再次上疏请求出兵伐魏。后主无奈,问计群臣,满朝文武见费祎十余年来力阻北伐,落得如此下场,哪个敢言?俱都个个钳口不语。姜维知道蜀国承平已久,士无战心,于是上奏天子,先请兵一万,出兵雍凉,扫清北伐后顾之忧,借此练兵,后主准之。姜维领旨,遂辞帝出京,还至汉中大营,遣征西将军马岱为先锋,联合陇西、南安、金城、西平诸羌饿何、烧戈、伐同、蛾遮塞等部,使其反魏,包围陇上诸郡城镇。诸羌皆恨当年夏侯渊平灭陇右屠垒暴行,尽皆响应马岱,凉州名胡治无戴也举兵反叛。天水郡守急报洛阳,魏大将军曹爽即奏准天子曹芳,遣讨蜀护军夏侯霸西出长安,率诸军屯兵于为翅,以郭淮为先锋,西讨诸羌。郭淮领命,率本部军西行,扎营狄道。忽营外有人报说,今有蜀将郭循长子郭准,率家眷部曲千人,号称将军同族,前来投降。郭淮亦知郭循其人,果是自己同族兄弟,闻说当年被蜀将姜维所擒,十年来杳无音讯。今侄儿率全族来投,必有要事,于是便令请入大帐。

郭准入帐,跪倒大哭道:“叔父大人在上。我父亲为报姜维知遇之恩,同时亦为报魏国天子,已拼死杀了蜀中丞相费祎。侄儿在姜维安排下秘密逃出汉中,因无处可去,故率族人部曲来投叔父,望乞收用。”郭淮闻说蜀国丞相已被刺杀,不由大喜,又为族弟心伤一回,即令郭准为牙门将军,其余族人男丁引为本部军士,待有功时奏明皇帝封赏;女眷则先安置于关中,拨付宅院银钱,又置田土,使安其业。郭准大喜过望,感激涕零,由是随军听用。郭淮于是升帐,商议平叛之策。诸将皆以为应先讨枹罕,内则迅速平定恶羌,外可挫败西蜀计谋。郭淮独以为不可,言道:“某素知姜维其人,好大喜功,急不可待。彼定会依蜀将魏延旧计,冒险出兵斜谷,进攻夏侯霸。我当去救,与夏侯霸合力击败姜维。如此,则诸胡自败,马岱无能为也。”众将听了,无不拜服。于是郭淮传令,大军进入沨中,转兵向南,接迎夏侯霸。不出郭淮所料,姜维果然率军来攻为翅,夏侯霸孤军奋战,已是独力难支。

姜维刚欲令军安营扎寨,郭淮军正好抵达,立即挥兵当头迎击。姜维未料魏军来的恁快,自己兵少不足抵敌,由是立营不住,只得再从斜谷逃回汉中。郭淮即请夏侯霸引兵截住谷口,使姜维难出;自率大军讨伐诸叛羌,杀死饿何、烧戈,降俘胡人数万。马岱见计谋已败,也只得引本部一千蜀军退去,由是西羌再为魏国所有,陇西甘凉重复平定。正始九年秋,马岱引兵又出,挑唆羌首遮塞等屯兵河关、白土故城,依据河险抵抗魏兵。郭淮令数百部卒扬言从上流出兵,却秘密派兵从下流渡河,占据白土城,发动进攻,再次大破敌兵。

魏正始九年,治无戴率胡兵包围武威,军士家属留在西海。郭淮不救武威,却率军千里奔袭,逼近西海,欲偷袭胡人军队家属。治无戴闻报,只得率兵折回,两军在龙夷之北相遇大战,治无戴战败逃走。姜维出兵石营,北向疆川,西迎治无戴,留下阴平太守廖化在成重山修筑城堡,收取诸羌散兵以为人质。郭淮欲与夏侯霸兵分两路敌之,诸将皆以为姜维西连强胡,廖化据守天险,若兵分两路,定会削弱兵力,进则无法牵制姜维,退又难攻廖化所守之城;不如集中兵力一起向西开进,趁胡、蜀两兵未能联手之前,各个击破,此谓上策。

郭淮所见又与众将不同,说道:“某今派兵攻打廖化,正是出其不意,姜维顾忌,定率兵来救。等姜维赶回,廖化已败,姜维则疲于奔命,无能为矣。姜维之军既不能向西接应胡人,胡人自会离散。此才是一举两全上策也。”于是不听众将之谏,遣夏侯霸伏于沓中追剿姜维,自己则率大军强攻廖化。姜维果然率师来救廖化,援军未至而廖化不支,终至弃城而去,姜维疲于奔命,寸功未得。夏侯霸见郭淮每战皆能料敌机先,用兵如神,不由大为惊佩,兼且忌惮,恐其又是一个司马懿也。捷报传至洛阳,曹爽大喜,奏封郭淮为都乡侯,升征西将军,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次年,郭淮与雍州刺史陈泰合谋,于为翅迫使蜀汉牙门将句平等投降。句平者,乃前番造谣诸葛亮造反,使后主召回孔明之督粮官苟安族弟也。

魏蜀正在汉中一带争战之时,魏尚书刘放、孙资均以年老让位,只于每月朔望之日仍以列侯身份上朝,位特进。曹爽因思推荐之功,奏封孙资一子为亭侯。正始九年,曹芳又下诏褒赏孙资,赐钱百万。孙资以列侯退职归家,居留京师。却说司马懿在家闭门不出,但时刻令二子留意朝中动向,闻说孙资、刘放均已致仕退休,司马懿暗暗点头道:“此其时矣,但尚可待者。”正说至此,门人入报,今有并州刺史孙礼遣使下书,现在府外。司马懿大喜,对二子说道:“孙德达今有书来,必有助于我,不必蜇伏以待矣。”便令唤使者入府。

使者随司马师入府上堂,拜见太傅,呈上孙将军密信。司马懿展其书观道:“明帝临崩之时,命曹爽为大将军,公为太尉,命某为大将军长史,加授散骑常侍,以助曹爽。因其忌讳末将诚信磊落刚直不阿,不利于其把揽朝纲,即驱某离朝,改任扬州、荆州、并州之地,数年来居无定所。今闻其所行狂悖,天怒人怨。太傅若兴义兵诛灭曹爽党族,某居并州,一日夜内便可驰至洛阳,愿引兵以为明公外应。”司马懿观罢,以手击案,对二子道:“我说如何?是其时矣,动手可也!”乃厚待来使,命其回报孙礼,如此如此,约会已定。

书中暗表,孙礼因受曹爽一党排挤,心中怀愤已非一日,数年间向与司马懿有书信来往。司马懿早有图谋曹爽之意,所以引而不发者,因无外兵相援也。此时得孙礼之信,并州与洛阳又如此之近,大兵朝发而夕至,心中如何不喜?加之孙礼乃是久经战阵宿将,常与自己在河西联手抗蜀,战功赫赫,绝非曹爽之流可以当者。当年明帝托孤之时,命孙礼辅佐曹爽,本欲巩固曹家势力,奈其既然不用,却又命其出外带兵,岂非自掘坟墓哉!

孙礼自出京城,先任荆州刺史,以备东吴来犯。当其时也,吴国大将全琮率数万大军侵犯骚扰,此时宛城兵士多数休假或遣出,只有五六千人守城。孙礼亲率卫兵抵御,与全琮战于芍陂,从晨至晚,将士死伤过半。孙礼亲自冲锋陷阵,战马多次被刺伤,依然援鼓而战,奋不顾身,直至敌人退兵。战后魏帝下诏慰劳,赐绢七百匹。孙礼亲为死于此战将士祭祀,集众举哀,失声痛哭,将天子所赐之绢全部分给战死将士家人,自己不留半丝。因被任命为少府,转任冀州牧。司马懿闻此,即对孙礼说道:“清河、平原二郡因地界争执八年,两任刺史均未解决。公即为冀州牧,当效周文王析虞、芮两国之争,且使政令完善,公正分明。”孙礼道:“讼者以荒坟为凭,断者以长老为据;长老不可加刑,坟墓因时而迁,皆不足以证。若要了结争端,当凭其列祖当初受封平原时之地图决断。今地图藏在朝廷府库,何必待至州郡解决?”于是到藏图之库依图而断,谓所争之地应属平原郡。至冀州任所召清河、平原太守断之,亦各无争执。清河纫县令却与曹爽有亲,即寄书于曹爽,抗辩孙礼所断为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