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二百一十章 一声叹息

汉末三国传奇 第二百一十章 一声叹息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且说蜀将每日到魏营讨战,将曹操至曹睿三代毁骂,又搬出曹嵩曾为中常侍曹腾养子之事,魏营曹氏宗族数将皆感不堪其辱,纷纷请战,群情激愤。司马懿暗喜,心道人家又不曾骂我司马家祖宗,有何理由阻止曹家及夏侯家诸将出战?故作实在为难不过,便要下令出战迎敌。正在此时,忽报卫尉辛毗持天子节令自京师洛阳而至,已在后营门外下马,传令迎接圣旨。司马懿令拒住前寨营门,严防蜀将攻击,遂率诸将迎出后寨门,将天使接进中军大帐。辛毗面南而立,宣谕圣旨:“朕前已有令,宜坚守本营,不许出战蜀兵。今闻秦朗及夏侯霸等因擅自出战,司马懿阻止不力,致令损兵两万之众,实损国威。今使卫尉辛毗前往监军,如再有敢言出战者,即以违旨论处。”众将听了,只得奉诏。司马懿暗恨魏主曹睿奸狡,佯作欢喜,谓辛毗道:“天子真知我心,先生亦来得及时,若是不然,某敌不住众将拼死请战也!”于是令军中各各传说:魏主命辛毗持节,传谕司马懿勿得出战。蜀将闻知此事,报与丞相。孔明说道:“此乃曹睿恐司马懿倒反魏国,使辛毗前来监之,以消耗我军也。”姜维便问:“如此何以破之?”孔明道:“我自有计,且待马均从汉中回来,便可决战。”

正说话间,马均已自汉中回来,手提锦盒,入帐复命。孔明令将锦盒置于案上,向马均讨了锁匙,亲手打开。魏延及姜维离得近,低头看时,见是一套凤冠霞帔,缀满金珠,极尽华丽。孔明眼角顿湿,以手抚摸良久。马均又递过一个小小锦盒,孔明却不再打开,置于大盒之内,以凤冠掩之,重新盖上锁了,修书一封,遣杨仪连书信及锦盒一齐送至魏寨,请大将军司马懿亲自开拆。杨仪领命出营而去,孔明见诸将皆有疑问之色,当即解释道:“今有魏主使三朝元老,当朝卫尉辛毗前来监军,以皇帝诏命令诸将不得出战,以劳我师,逼我退军。我只得施此下策,送女子巾帼服饰与司马懿,并寄其私书,以不堪言语辱之。其若不胜其辱,则必盛怒出战,则我再以八阵图围之,可一战而胜也。”姜维等听罢,齐道妙策。魏延察言观色,却察觉丞相有些言不由衷,但不知其葫芦中所卖何药,便即嘿然不语。

且说杨仪到至渭河北岸魏军大营,使门将急入通报,说蜀汉丞相遣某前来下书。司马懿便知必有要事,传令蜀使进见。杨仪昂然而入,进帐施礼,向魏大将军呈递锦盒书信,说乃丞相孔明送都督大礼,拆开便知。司马懿知道必有深意,因其公然派使送来,亦即当众启盒视之,内内有巾帼华衣,并暗藏小盒一只。司马懿一见那副凤冠霞帔,因是父亲当年奉命监制,立时认出是唐妃加冕时所穿,不由大惊,却不露声色;又拆视其书,便变了脸色,将其递给辛毗,强笑道:“打仗便是打仗,当场辱我,这是为着何来?孔明视我为妇人耶!”

辛毗看那书中说道:“仲达既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窟守土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异哉!今遣人送巾帼华衣至营,公如不敢出战,可再拜而受,以后就穿此衣,休着公服。倘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可也。”辛毗看毕,心中大怒,忽醒此为激将之计,便即笑道:“某看此衣甚是华丽,可拿回去送与尊夫人穿戴,夫人必喜而纳之。这孔明倒是个趣人!”司马懿暗骂:“老东西!需是没骂到你的脸上。”只可收了,令侍卫送回寝帐。即重赏杨仪,在大帐设酒相待。饮酒之间,司马懿不问军情,亦不说应战之事,只是闲问道:“孔明寝食可好,公事烦简若何?”

杨仪不知此问何意,即照实答道:“我丞相夙兴夜寐,责罚二十杖以上皆亲自过问。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司马懿长叹一声,顾谓诸将道:“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心中却是极为难过,酒难下咽。杨仪辞去,司马懿亦回赠一个锦盒,说是与孔明丞相回礼,自不比凤衣贵重,亦请笑纳。辛毗等以为必是回敬嘲讽诸葛亮物什,也不见怪。杨仪即回五丈原见了丞相,具说司马懿受了巾帼女衣,并不嗔怒,只问丞相寝食及事之烦简,绝不提起军旅之事。于是呈上锦盒,说是司马懿回礼,不知何物。孔明置锦盒于案角,口中叹道:“有辛佐治在营,休说是送巾帼女衣,即是辱骂曹操祖宗,仲达也不能出战矣!”杨仪辞出,孔明开盒视之,果是两块卧龙令牌。孔明赌物怀思,即忧虑成疾,渐不能起。

至晚,司马懿理完军事,回归寝室,再将那锦盒查看一遍,找到压在凤冠之下小盒,打开看时,果是少帝刘辩私人玉玺。司马懿不禁热泪长流,已知孔明本意。他今既以玉玺、后服相赠,看来其心意已决,要将推翻曹魏江山重任,转付自己了。其中之意,乃是要司马懿取曹睿而代之,自立为帝,以替献帝报仇。至于兴复刘氏汉家江山之事,也就到此为止,不再作此想。司马懿暗道:“殿下兄长,你看错了我司马懿也。某家世为汉臣,岂可效曹丕行此篡逆之事?但有某一口气在,还是要还我大汉河山!”反来复去,一夜未眠。

是夜孔明亦是夜不成眠,因扶病出帐,仰观天文,十分惊慌;复入帐唤来姜维谓曰:“我见三台星中,客星倍明,主星幽隐,相辅列曜,其光昏暗:天象如此,我命将不能久矣!”姜维大惊道:“如此奈何?丞相若有不测,则蜀汉危矣!”孔明道:“获罪于天,无可祷也。某逆天行事,征战半生,杀人何止百万?今汉祚将终,实乃天数,不可违也。我平生所学,已著成书二十四篇,内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我遍观诸将,无人可授,独你可受我术。切勿轻忽!”说罢令童将出所著之书来,付予伯约,姜维哭拜而受。孔明便令姜维一旁侍立,又命近侍去唤马岱入帐,附耳低言,授以密计;马岱领计,知是丞相遗嘱,乃暗自流泪而出。孔明安排调度已毕,便连夜扶病写表,派驿使星夜前往成都奏报后主,言说自己病笃难起,恐不久于人世,请急派天使前来大营,亲领自己遗嘱,以回奏陛下。

后主览奏大惊,手足无措,急命尚书李福星夜至祁山军中问安,兼询后事。李福领命趱程赶赴五丈原大营,入见丞相诸葛孔明,先传后主之命,再问安毕。孔明执手流涕道:“某受先帝托孤之重,不幸中道丧亡,虚废国家大事,得罪天下。我死后,公等宜竭忠辅主,国家旧制,不可改易;我所用之人,亦不可轻废。兵法皆授与姜维,他自能为国出力。某有遗表,请杨仪代奏天子。”李福唯唯,应诺不止,孔明昏绝。姜维去别帐请来神医华佗,救之复醒,李福哭问:“某奉天子命,问丞相百年后,谁可继任大事?”孔明微微点头道:“可继我大任者,蒋公琰宜也。”李福又问:“公琰之后,谁可继之?”孔明道:“费文伟可继之。”李福又问:“文伟之后,谁当继者?”孔明瞑目不答。李福领了遗言,匆匆辞去。

孔明待李福去后,命人扶起,勉强冠带升帐,大会文武。见诸将齐至,孔明仰天长叹道:“今先帝召我,不得不去。列公,再不能与尔等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文武闻言一齐拜倒在地,不敢放声大哭,只得饮泣,竟致有昏厥者,孔明令皇甫谧一一救醒。即唤杨仪,以临终遗表授之,分付道:“此表乃某遗予天子者,你回成都后代某奏闻。在场诸将随我征战多年,皆忠义之士,多负勤劳,堪可委用。我死之后,须依旧法缓缓退兵,不可急骤。你深通谋略,不必多嘱;姜伯约智勇足备,可以断后。”杨仪泣拜受命。又唤姜维、马岱一一嘱之,忽垂首不言。华佗令樊阿探其鼻息脉象,回道:“丞相已薨矣。”

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孔明奄然归天。姜维、杨仪遵依丞相遗命,不敢举哀,依丞相所遗之法盛殓,安置龛中,令心腹将卒三百人守护;随传密令,使魏延断后,各处营寨一一退去。当天夜晚,魏征西大都督司马懿在帐外夜观天文,见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东北方流于西南,坠于蜀营之内,三投再起,隐隐有声。司马懿大惊失色道:“孔明又在做甚么惊世发明耶?”心下怔忡不定。忽身旁有一人道:“某亦懂天文星相之学。今将星既坠,诸葛亮必死矣!何不发兵急战?”回头看时,却是钦差使者卫尉辛毗。司马懿摇头道:“某恐不是这般。坠而复起者三,却是为何?诸葛亮有役使鬼神之能,说不得颠倒天象,又是诱敌之计。小心总无差误,待某去探来。”即令夏侯霸暗引数十骑,往五丈原山僻哨探。

却说蜀营尚书费祎,因知杨仪与魏延久便不合,于是亲至魏延营帐,传递丞相退兵之令。乃入帐屏退左右道:“昨夜三更,丞相已辞世驾薨。临终再三嘱付,令将军断后以当司马懿,缓缓而退,不可发丧。今兵符在此,便可起兵。”魏延叹道:“丞相不听某劝,致令耗死在此,非为天意,实在人为也。不知何人代理丞相大事?”费祎道:“丞相一应大事,尽托与杨仪;用兵密法,皆授与姜伯约。此兵符乃杨仪所发之令,因其惧亲见将军之面,故命在下送来。”魏延大怒道:“某乃先帝亲封汉中太守,镇北将军。丞相每欲亲统大军,某才以汉中太守让之,自领凉州刺史,永为北伐先锋。今丞相虽亡,某今现在。我便自率大兵往攻司马懿,亦能务必成功。岂可因丞相一人亡故,而废国家大事耶?杨仪不过一介长史,从不知兵,安能当此大任?他只宜扶柩入川安葬,休来干涉某军机大事。”费祎道:“丞相既死,再战不吉。依丞相遗令,教且暂退汉中,不可有违。将军若要再北伐时,可上表天子,自请为帅,总督汉川兵马,岂不是好?”说话的,费祎这番话完全是为魏延着想,出自肺腑。若是魏延依其言而行,则其后北伐之事,又怎轮得上降将姜维?自己又怎会落个身首异处,全族遭诛?可叹!魏延性高气傲,极类关羽;威信人缘,却又差之甚远,能不自取灭亡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