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二百零九章 上方大火

汉末三国传奇 第二百零九章 上方大火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却说司马师借在阵前交锋之机,将父亲密谋泄与先锋都督魏延,招数一变,陡然加急进攻,连扎三枪,主刺咽喉,捎带两肩。魏延大喜,遂卖一个破绽,叫一声:“司马儿厉害,某不是对手!”拨马败回本营。司马师不追,回营向父亲报说那魏延刀法不乱,今欲诈败诱敌,儿故不追。司马懿佯怒,对诸将道:“岂有此理!似这般胆小,何时才能退得蜀兵?今且寄罪,再不相饶。尔等诸将听真,彼蜀将下次再败,一定要趁势掩杀!我众彼寡,某以大军济之,便如排山倒海,则必大胜。”众将齐声领诺,司马懿这才气愤稍解。

魏延诈败回营,面见丞相,将司马师在阵上之言说了。孔明甚喜,不由又燃起三分希望,遂令魏延先回本帐休息。一面令李丰储运粮草,一边请崔州平及华佗师徒等人,骑马到祁山周围游猎散心。实是亲自去察看地形,以备埋伏也。行至渭河以南,引众人登高览色,心怀为之一畅。孔明忽见两山之间现一深谷,地势低洼,入口处狭窄,只能容一人一马通过,谷内却是一马平川,可容纳两三万人。孔明回问军士向导此地何名,答说唤作上方谷。孔明大喜,谓崔州平道:“此上方谷便似一个葫芦,进得去出不来,正是设伏歼敌之绝妙地带也。”于是回归大营,令马岱悄悄引兵至上方谷,在谷中平川之地掘下深堑,多积干柴引火之物;复将硫磺、火药等埋藏谷中;周围山上,多用柴草虚搭窝铺,内外皆伏地雷。又命姜维、廖化二人各引五千人,伏于谷地两侧高山草丛之中,多备弓弩火箭,一切准备停当。

次日天明,孔明侵早升帐,又叫大将魏延去司马懿营前搦战,只准败不准胜,如此如此,将魏兵悉数引入上方谷中。魏延受计,引兵而去。孔明又唤高翔分付:“将木牛流马各装米粮,于山路上往来行走。如被魏兵抢去,便是你的功劳。”高翔领计,驱驾木牛流马去了。孔明分拨已毕,自引一军近上方谷下营。夏侯惠、夏侯和二人入寨,禀告司马懿道:“今蜀兵四散结营,各处屯田,以为久计;若不趁此时除之,令其安居日久,深根固蒂,难以摇动。”司马懿却摇头道:“此必又是孔明之计,不必理会。”二人道:“都督如此疑虑,敌寇何时得灭?我兄弟二人,当奋力决一死战,以报国恩。”司马懿见其主动请战,心中暗喜,即抚慰道:“既如此,你二人可分头出战,我使张虎、乐綝助你,更有秦朗接应。”遂令夏侯惠、夏侯和各引五千兵去讫。司马懿明知此乃大战之前探敌动静,也不心急,坐待回音。

夏侯兄弟二人分兵两路,竟往祁山蜀营而行,忽见蜀兵驱使木牛流马而来。二人一齐杀出,蜀兵大败奔走,木牛流马尽被魏兵抢获,降俘人马百余,一起解送营中。司马懿令将解到蜀兵,诘审虚实。蜀兵皆道:“丞相只料大都督坚守不出,尽命我等四散屯田运粮,以为久计。不想却被擒获。”司马懿大笑,即将蜀兵尽皆放回。夏侯和问:“何不杀之?”司马懿道:“自古杀降不祥。量此小卒,杀之无益。放归本寨,令说魏将宽厚仁慈,释彼战心:此吕蒙取荆州之计也。”遂传令今后凡有擒到蜀兵,俱当善为遣之,仍重赏有功将吏。

夏侯惠等初战得胜,由此尝到滋味,此后不时截掠蜀国运粮之兵,又连胜数阵。司马懿见蜀兵屡败,心中欢喜,又问所擒蜀兵,孔明今在何处。众兵惧死,如实告道:“诸葛丞相现在上方谷下营安住,因彼处隐秘,易守难攻,故令我等每日运粮,皆屯于上方谷中。”司马懿即将众人放去,唤诸将分付道:“孔明今在上方谷运粮,大营无主。你等于明日一齐并力攻取祁山大寨,一战可胜!”众将领命,各各准备出战。司马懿却留住夏侯四兄弟,张、乐二将以及秦朗,令其随己去上方谷擒拿诸葛孔明,建立不世奇功。夏侯惠等无不大喜。

待到次日,司马懿即率二子及夏侯四兄弟发兵起行,以秦朗引一千军为先锋,张虎、乐綝各引五千兵,在后救应。且说孔明正在山上,望见魏兵来取祁山大寨,乃密令众将:“若司马懿自来,你等便往劫魏寨,夺了渭南。”众将各自听令,引兵一齐呐喊奔走,虚作救应祁山大寨之势。司马懿见蜀兵都去救祁山寨,便引二子并中军护卫人马,径直杀奔上方谷来。魏延领兵一直等在谷口,忽见一枝魏兵杀到,见为首者乃是大将秦朗。魏延大喝曰:“秦朗休走!”舞刀来战,秦朗挺枪相迎。斗了二十余合,秦朗渐渐抵敌不住,后面呐喊声发,司马懿率夏侯四兄弟随后赶来。魏延叫声:“不好,掉到猴子窝里来也。何况后面还有三马!”回马只望上方谷中而走。司马懿挥军急追,秦朗及夏侯四兄弟皆入谷中。司马懿三父子刚要进谷,魏延却从旁侧转出,拦住去路。司马懿见机,只得对二子说道:“谷中定有蹊跷,且等张、乐二将前来会合,一同杀入谷去。”父子三人即扎住兵马,与魏延相持。

且说秦明不见了魏延,倒也仔细谨慎,止住夏侯四兄弟,先令人入谷中哨探。不一刻探事人回报,说谷内并无蜀国伏兵,山坡上皆是草房。秦朗大喜道:“此必是积粮之所,守卫之兵,都回救祁山大寨了也。如今擒不得诸葛孔,便就尽焚其粮,也是大功一件。”夏侯兄弟遂大驱士马,尽入谷中。刚要命人去烧草房,忽听两侧山上喊声大震,擂木滚石齐下,阻断谷口。也不必魏兵放炎,山上火箭已经射下,草房内干柴都着,又值谷中大风,顿时火势冲天。五名曹魏宗亲惊得手足无措,欲待效当初郭淮登山绝技,要弃马上山时,蜀兵将磨盘大石当头砸来,躲犹不及,哪里上得去?顷刻之间,众兵身上皆着,烤肉之味弥漫全谷。

孔明在山上看到,见万余魏军无路可逃,遂叹道:“某这一计过于阴毒,必损我寿。”言犹未毕,忽见黑气漫空,一声霹雳响处,骤雨倾盆——满谷之火,尽皆浇灭。秦朗等已被烤得半熟,忽被大雨浇醒,大喜道:“天不灭我曹魏。不就此时杀出,更待何时!”即引兵奋力冲杀。此时张虎、乐綝亦各引兵至,与司马懿父子合兵一起,杀来接应。魏延抵敌不住,只得让开道路,眼看着秦朗等死中得活,被司马懿救走,不敢追赶。孔明站立山头,见大火过于凶猛,心中尚替魏兵魏将悲叹,不期天降大雨,火不能着,眼看着五员曹魏上将及万余精兵俱逃去了。孔明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命有定数,不可强也!”

司马懿父子与众将同归渭南大寨,见寨栅已被蜀兵所夺,正在浮桥上与郭淮、孙礼接战。司马懿等引兵杀到,虽逐退蜀兵,但不敢再驻扎南岸,遂烧断浮桥,退回北岸据住。由此上方谷一把大火,虽烧伤数千魏兵,夏侯四兄弟及秦朗亦皆负伤,毕竟功亏一匮,徒劳无功。说话的,你道孔明熟知天文,则必知晴雨之数,何不仔细观星,斟酌择日,偏偏选此大雨天气施此火攻之计,岂非自取其败?列位看官,所谓百密一疏,又道是人算不如天算,原来孔明千算万算,只有一样没有算到,那便是上方谷地势若遇大火,则可改变天文也。

且说上方谷地势,口狭腹阔,横观便如一个葫芦;从上往下看则是绝壁深谷,又如一口大井。孔明虽精通天文地理,但却不懂物理:如此地势一旦谷内起火,则气温急剧升高,热气即膨胀上升,一遇半空中湿冷之气,则必收缩下沉,故此形成对流,山谷风起。同时谷底大量热气上升到一定高度,水汽又因气温骤降而凝结成雾,再加上柴草燃烧时所生大量烟尘,从而加速水汽凝聚。终致大雨倾盆,实因大火满谷之故也。若不用火攻,而多备连弩巨石,则五员曹将必死于谷中无疑。此乃人算不如天算,聪明反被聪明耽误了也。

闲话少叙,又说在祁山攻打蜀寨的一众魏兵,听知司马懿大败,军心慌乱;急急退兵,又遭蜀军冲杀,死者无数,余众奔回渭北大寨。司马懿一面抚慰众兵,一面暗叹孔明命运如此不济,两军统帅合谋,尚不成功。于是传令各营道:“都是你等强要出战,今连渭南寨栅也失了,又折损将士众多。诸将如再言出战者,本督必斩。”众将听令,据守不出。

孔明虽不曾烧杀魏国五将,毕竟亦大胜一阵,得了司马懿渭南大营。于是出兵渭南,自引一军屯于五丈原,累次令人到魏营搦战,百般漫骂,魏兵只是不出。孔明长叹一声,乃唤兄弟马均进帐,亲修书一封,令其快马回去汉中,见嫂嫂唐妃黄氏月英,讨其登极时所穿皇后冠戴,并己为帝时私玺前来,就说急用。马均不敢多问,即讨了书信,带二百骑兵快马去了。到汉中相府见了嫂嫂唐妃,呈上兄长书信,讨来冠戴玺印,复快马奔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