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出祁山

汉末三国传奇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出祁山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次日祭旗誓师已罢,孔明派将出兵。令魏延、姜维领五千兵,星夜直奔陈仓,要抢在接任魏将前面,三日内到达,取了此城。又唤关兴、张苞,各受密计而去。且说魏帝闻报郝昭病重,急命张郃兼程去替,张郃便引三千兵,急急赶来。魏延、姜维领兵星夜兼程,果依令三日内到陈仓城下。却并不见城上有一面旗号,又无打更之人。二人惊疑,忽听得城上一声炮响,四面旗帜齐竖。只见诸葛丞相站在城头大叫道:“你二人来的迟了!”二人拜倒城下,心悦诚服。孔明令放二将入城,说道:“某打探郝昭已死。令你三日内领兵取城者,乃稳众人之心也。却令关兴、张苞只推点军,随我暗出汉中。又先派细作在城内放火、发喊相助,魏兵无有主将,即弃城而走,我因而取之,易如反掌。”众将听了,无不拜伏。

孔明怜惜郝昭为报岳父恩义,又为魏国尽忠而死,因其为岳父义子,与自己也算得兄弟,便赠以重金,令妻小扶柩回魏,以表其忠。孔明因谓魏延、姜维道:“你二人且莫卸甲,可引兵去袭散关。把关之人若知兵到必然惊走,若稍迟便有魏兵至关,即难攻矣。”魏延、姜维受命,引兵径到散关,把关之人果然尽走。二人上关才要卸甲,遥见关外尘头大起,张郃兵至。张郃见蜀兵占了关隘把住要路,遂令退军。孔明料定魏军必然退去,于是自领兵出陈仓斜谷,取了建威,蜀兵陆续进发。安下营寨,孔明聚众言道:“我料魏军必依旧战之地,疑我取雍、郿二处。我却出其所料,取阴平、武都二郡,以分魏兵之势。”即令姜维引兵一万取武都,王平引兵一万取阴平。张郃回到长安,果然依蜀军旧日出兵之路,部署兵马抵敌:自己把守长安,令孙礼保守雍城,郭淮引兵星夜来郿城守御,一面上表入洛阳告急。

魏主曹睿接报,见说陈仓城已失,郝昭已亡,散关亦被蜀兵夺了,不由大惊。忽又接南阳满宠来报,说东吴孙权僭称帝号,遣陆逊在武昌训练人马,旦夕也必入寇。曹睿愈加惊慌,又知曹真病重,只得召司马懿进京商议。司马懿懿接诏,笑嘻嘻地入京参见天子,面君奏道:“这回以臣愚意所料,东吴必不举兵。孔明非不欲吞吴,因我之故,暂与东吴结盟。陆逊亦知其意,故假作兴兵以应,实是坐观成败耳。陛下不必防吴,只须防蜀。”曹睿赞道:“卿真高见!每次都能猜中吴、蜀两国动静,洞若观火,实曹子丹不能比肩也。”遂封司马懿为大都督,总摄陇西诸路军马,令人前往大将军府取曹真总兵将印,以赐仲达。

司马懿领了将印,合了虎符,引兵十万到达长安。列位看官,到至今日,司马懿方始掌握举国兵权,方得吐气也。于是引领二子来到长安城外扎下大营,点鼓升帐,张郃率关中诸将入帐拜见,并拜闻圣旨已毕。司马懿见到张郃,暗自咬牙切齿道:“张儁乂,这回你终于落在我手中矣!且看某怎样收拾于你,与我那史侯兄出口恶气,报那前番街亭败军之恨。”即温言嘉勉一番,令为先锋大都督,戴陵为副将,引精兵三万先行。随后父子三人率中军离了长安西行,止于渭水之南下寨,以为中军大营。立下营寨,即令聚将听令。

郭淮、孙礼闻说大将军聚将,急入中军大帐参见,并与司马大将军贺升官之喜。司马懿问道:“诸葛孔明既再出汉中,公等可曾与蜀兵对阵否?”二人答道:“自从失了陈仓关隘,郝昭死难,我等未得命令,只等朝廷援军到来。蜀兵亦不往东推进,故此未曾接战。”司马懿沉吟道:“蜀兵千里跋山履险而来,今来此却不速战,则孔明必有阴谋。我陇西诸路,只有武都、阴平二处薄弱,诸葛亮必往取之。今我于正面拒住,你二人可急从小路掩在蜀兵之后袭之,其必自乱而走,便是你二人大功。”说话的,你道司马懿如何作此等安排?正欲送二将性命与孔明耳。因若从正面阻击蜀军,败亦可逃,今令二将深入敌后,其用意明矣。

二人以为妙计,遂引本部兵马五千,从陇西小路来救武都、阴平,欲袭蜀兵之后。忽哨马来报:“阴平、武都已被蜀将打破。前有蜀兵列阵,似是专候我等。”郭、孙二将大惊,急传令退军。忽然一声炮响,山后闪出一枝军马,左有关兴,右有张苞,来势凶猛。尚未接战,后军来报,被蜀兵断我后路,为首者竟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郭淮、孙礼闻报亡魂皆冒,急回至后军,果见归路之上皆乃蜀兵精锐,当先推出一辆四轮小车,孔明坐于车上以羽毛大肩指二将大笑道:“司马懿之计,安能瞒得过我?他令人在前邀战,却教你等袭我之后。你二人不早来降,尚欲决战耶?”郭淮、孙礼对视道:“他与司马懿商量好的?便是合谋,也不能如此默契,若合符节!”孙礼竟问道:“诸葛丞相,你认识我家都督司马懿否?”孔明摇头道:“只是闻名,未曾见过。”说罢将手一招,发出攻击信号。孙礼愈加惊奇,苦思不解。忽听喊杀连天,王平、姜维引兵当面杀至,关兴、张苞二将从后面杀来。两下夹攻,魏兵大败。好个郭淮、孙礼!果然机智过人,二人毫不犹豫,扔下五千军马给孔明,自顾弃马爬山而走。五千魏军,约有千余乖巧的跟着主将爬山而去,余者全部降了孔明。

却说郭、孙二人走脱,回见司马懿报说:“武都、阴平二郡已失,我二人险些遭俘。”司马懿见二人竟能回来,颇为惊奇,遂笑道:“非你等之罪,是孔明智在我先。你二人可去守把雍、郿二城,我自有破敌之策。”二人拜辞而去,出帐即破口骂道:“自有破敌之策?策你奶奶!”司马懿支走二将,遂移营大进,当夜与张郃、戴陵合兵,因而唤至大帐秘密分付道:“今孔明得了武都、阴平,我深知其事必躬亲,则必进此二城以安民心,不在大营之中。你二人可各引一万精兵,今夜去抄在蜀兵营后杀将过来;我却引军在前布阵,攻杀进去。两军并力前后夹攻,破敌何难?”又似前番诱哄孙礼、郭淮。二人受计,引兵而去。

是夜三更时分,戴陵在左,张郃在右,各取小路深入蜀兵之后,从蜀兵背后杀来。未到蜀营,却见数百辆草车横塞去路。张郃叫道:“又是火攻之计!三军速退。”未待传令,只见满山火光齐明,鼓角大震,伏兵四下皆出。孔明立在山上,冲谷中叫道:“戴陵、张郃听着:司马懿料我往武都、阴平抚民,故令你二人来劫寨,却中吾计也。还不下马早降!”张郃大奇道:“你莫非认得司马懿?”孔明亦奇道:“你魏将甚么毛病,皆如此问我?我与你家大都督只是闻名,并不相识。”戴陵叫道:“不可能!你二人定如孙膑、庞涓,学的是一家兵法。若非如此,便是通谋,卖我魏军!”言讫纵马挺枪,杀上山来。山上矢石如雨,马不能进。张郃乃拍马舞枪,冲出重围,回头见戴陵困在垓心,又奋勇翻身又杀入,救出戴陵而回。孔明见张郃在万军之中往来自如,乃谓左右道:“尝闻张翼德大战张郃,今日见之,方知其有子龙之勇。若留下此人,必为蜀中之害。”遂放他二人去了,收军还营。

却说司马懿刚引兵布成阵势,击鼓三通,尚未攻击蜀兵。忽见张郃、戴陵狼狈而来,大呼小叫说道:“诸葛亮早就猜着都督心思,在那里等我二人去哩,因此大败而归。”司马懿故作大惊道:“孔明真神人也!不如且退。”心中却道:“这孔明究竟所为何故?两次送到嘴里之肉,却又吐还给我!”即传令尽回本寨,坚守不出。他却不知,孔明虽能猜着其计,但手下苦无大将,故两次均使魏将逃脱,也是无可奈何。孔明大胜,乃每日令魏延挑战,魏兵不出;一连半月,不曾交兵。原来司马懿本来将四员魏将先后卖给孔明,然后只剩下自己嫡系,方可引蜀军去夺长安。今见四将均入死地而得出,如何不惊?故此不出迎战。那张郃每日亦在帐中揣摸司马懿心思,左思右想不明其意。其乃魏国三朝元老,又是河内温县大族,现为三公尊位,有何道理去与西蜀勾结,倒卖魏军?左思右想,死活想不通畅。

蜀相孔明也正在帐中思虑,乃虑旷日持久,粮草又不继也。忽报天子遣侍中费祎赍诏至,孔明接入营中,焚香礼毕,开诏读道:“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相父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耀师,馘斩王双;今岁爱征,郭淮遁走;降集氏、羌,复兴二郡。威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抑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之位,君其勿辞!”孔明听诏毕,谓费祎道:“某国事未成,安可复丞相之职?”因而坚辞不受。费祎知道丞相心思,乃苦苦劝道:“丞相若不受职,不但拂了天子之意,又冷淡了将士之心。将士若无进取之阶,如何肯奋勇建功?宜且权受。”孔明方才拜受,即留费祎于军营,命为中护军,兼行军司马,打发从人回报后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