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一百九十六章 逼死郝昭

汉末三国传奇 第一百九十六章 逼死郝昭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却说吴王孙权在建业设朝,闻有细作人报说:“蜀诸葛丞相出兵两次,魏都督曹真兵损将亡,尤其大将王双,有汉寿亭侯之勇,亦被魏延斩杀。”于是群臣大为振奋,皆劝兴师伐魏,以图中原。张昭出班奏道:“近闻武昌东山凤凰来仪;大江之中黄龙屡现。主公德配唐、虞,明并文、武,可即皇帝位,然后兴兵。”群臣听了张昭此议,多官皆应。孙权早等着这句话也,闻奏大喜,遂选定夏四月丙寅日,筑坛于武昌南郊,登坛即皇帝位,改黄武八年为黄龙元年。谥先父孙坚为武烈皇帝,母吴氏为武烈皇后,兄孙策为长沙桓王,立长子孙登为皇太子。命顾雍为丞相,诸葛瑾长子诸葛恪为太子左辅,张昭次子张休为太子右弼。

单说诸葛恪字元逊,身长七尺,极聪明,善应对,辩才之佳远超其父。年仅六岁时,即以辩才面折老臣张昭,强饮其劝酒。孙权因此爱之,故命与张昭子张休共同辅弼太子。孙权称帝之后,遂复还都于建业,与群臣共议伐魏之策。张昭却又奏道:“陛下初登宝位,未可动兵。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民心;遣使入川,与蜀同盟共分天下,缓缓图之。”孙权只得听从其言,即修国书,令使者星夜入川,报以称帝之事。后主闻知,遣使到汉中来问丞相。孔明闻报孙权称帝,叹道:“三国鼎立,兴复汉室之业,愈加难矣。”于是奏请后主,使人赍礼入吴作贺,乞遣陆逊兴师伐魏。依照孔明之意,吴即称帝,便应伐魏,魏主必命司马懿拒之。若仲达借此灭吴,那倒是好了;我再兵出祁山,则长安可图。后主览表自然无不依从,遂修国书,令太尉陈震将名马、玉带、金珠、宝贝为礼,入吴作贺。

陈震至于东吴建业,见了孙权,呈上国书,口称蜀主祝贺陛下奉天承运,幸继吴国大统。孙权大喜,厚礼回赠,打发陈震回蜀。即召陆逊,告以西蜀约会兴兵伐魏之事。陆逊道:“我既与同盟,不得不从。今却虚作起兵之势,令西蜀先出祁山。待孔明攻魏急迫,魏抽调南阳兵西向之时,我方可乘虚北取中原。”孙权大喜,照准施行。陆逊即令荆襄各处训练人马,择日兴师。陈震回到汉中,报知孔明,说吴国上大将军陆逊已提调荆州兵马,准备出兵。孔明冷笑道:“自东吴建国以来,三攻合肥、五出濡须,除攻拔皖城之役,未曾一次建功。彼也只能在长江之上耀武扬威,欺上门之敌罢了,焉能指望夹击北魏?但能虚张声势,拖住司马懿,休使他来援张郃,则足矣!”于是写表请求三次北伐,差陈震就将表章带回成都。后主览表,大书“准予施行”四字,遣使送回汉中,自回内苑,找夏侯皇后说话去了。

孔明拜领天子之诏,散会回府,面无喜色,心怀重忧。唐妃黄月英见夫君此等模样,又不敢问。宝儿诸葛瞻今已两岁,见父亲回府面沉似水,也吓得跑回外公房中,不敢出来,大气也不敢喘,怕被父亲听见生气。黄承彦见外孙如此情状,已知就里,便令奶妈带公子出府玩耍,自己踱到中堂,来见女婿。孔明正若有所思,见岳父进门,遂起身见礼,令家人献茶。黄承彦笑道:“闻说皇帝已下诏,令贤契三伐中原。今观你面有忧色,却是为何?”孔明道:“并无他事,惟忧郝昭据险而守,陈仓不可轻进。则粮道不通,如奈其何也。”

黄承彦微笑道:“郝昭之事,我已知其来历。待我去说他来降蜀,助你一路东进,直入关中便了。可命你夫人给我烙三十张油面饼,再装一葫芦好酒,要十年陈酿方可。这条路上即有银钱,也没处花费,某将这些酒食带在路上吃喝,只明日便行。”孔明以为岳父只是玩笑,但心中亦是大奇,问道:“老大人向在襄阳汉南,怎样得识郝昭其人?”黄承彦道:“若论那郝昭乃是晋人,某应不识。但因其曾于我门下习机巧之学多年,我岂不认识于他?”

孔明闻言细思,乃恍然大悟道:“老大人所言是也。前番我二次伐魏,本不知陈仓有人把守,至到了那里,方知竟起坚城,仿佛一夜而就。后闻便是郝昭所亲建,果是好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某率军从散关而出,重围陈仓,虽有我三弟子玉屡造攻城之械为助,但其亦必有奇术破之,至于数攻不下。我见其怪招迭出,足为三弟之敌,便知古怪。因军中有郝昭同乡人靳详,便令其于城外劝降,郝昭立于城楼之上,以国家大义拒之。靳详回报,某惜其才,让靳详再往劝降,郝昭即张弓以待,欲射靳详。既劝降不成,某即仗我弟器械强攻。架起云梯,彼以火箭烧之;以冲车撞门,彼以绳系石磨掷击之;制百尺高栏向城中射箭,用土填沟以登城墙,其在城内又筑一墙,瞬息完备;某挖地道,彼在城内横向挖沟拦之。我兄弟二人百般设计,彼自有百招敌之。却原来是出自岳父门中,怪不得如此难敌!”

说话的,这黄承彦究系何门派?原来便是春秋时公输班所创之匠门,黄承彦乃是第二十六代掌门。诸葛均在鹿门山庞山民那里所拿走古书,亦是此老所留,于此处补叙说明。黄承彦闻言叹道:“我亦才知是他建了陈仓城,阻你去路。那郝昭字伯道,太原人,幼时遭黄巾之乱,举家逃难到襄阳,父母皆病死,他饿倒在街上,被我救回隆中黄家湾,令其识字,并教以机械之术。此子聪明至极,一学便会,永不忘怀,其后随刘表屡立战功。曹操下荆州时,郝昭即归曹营,常有信与我相通。西平麴演勾结武威郡三胡叛魏,护羌校尉苏则招集郝昭平叛,太和元年又斩杀麴英。其战功赫赫,半数出自善用攻守器具,皆为某所授也。”

孔明闻之大喜,便令家人烙饼装酒,请岳父前往陈仓。黄承彦欣然领命,次早鲜衣怒马而去,两三日便至陈仓,以己之名帖叫门。城中郝昭闻报恩师来到,这一喜如同天降,急大开城门,亲自远迎到城外,见到黄承彦伏地大哭。黄承彦急忙扶起,并马进城。郝昭设宴以待,诉离别疏阔之情,谢救命再造之恩。黄承彦说明来意道:“紧契不知,那蜀汉丞相诸葛孔明,乃是为师女婿。今存恤汉统,扶保后主,欲复兴汉室江山。贤契,你做的虽是曹家之官,但先期在刘表部下之时,亦食汉家之俸。只因你在陈仓阻住,我婿十万大军苦不得过,贤契之罪大于弥天。你道孔明真的战不过你,攻不下此城否?休说他尽得水镜先生、史子眇仙长、左慈道长等高明之士亲传,兵法通神谋略盖世,便是为师我若助他一臂之力,你自思此城能挡住老夫否?言不尽意,望贤契思之。”郝昭听了恩师此一番话,沉吟半晌,似是决心已下,遂展颜笑道:“休说恩师当年救了孩儿一命,又恩养十载,便是这数十年荣华富贵,亦全拜恩师所赐也。前番因不知孔明乃恩师娇客,故多有得罪,今已知之,岂能再逆天行事?恩师放心,即请回告孔明,再领兵来时,某既不举城以降,亦必不再发一矢相抗。”黄承彦料他不敢说谎,得了此番答复,便大喜而起,自回汉中,说与孔明。

郝昭待恩师黄承彦走后,遂致遗书给好友中书令孙资,说某病笃,有违军国重托;又写奏章给魏主明帝道:“臣蒙陛下厚恩提拔重用,本应倾力报效。奈征战一生,身具多疾,前番又殚精竭虑以敌孔明,心智即竭,病亦转危,恐不久于人世。朝中若有能将,即请遣来接臣之任,勿使此城为孔明所得,以为进攻我大魏存粮基地也。”令人送去洛阳。又遗令告诫其子郝凯道:“你父为将一生,方知人之不能为将。我数次挖掘别人冢墓,取其木材以做攻战器械,故此又知厚葬对于死者无益。为父死后,你定要以平时服饰敛葬,勿效奢侈。况人活有所,死后又何在焉?至如墓之远近,葬于何方,则在我儿而已。”郝凯以为蜀兵将至,父亲只是随口嘱托后事,不想有他,于是含糊答应,再拜而出。当夜,郝昭服毒而亡。可赞!英雄处于两难之时,以死报君亲之恩,实令人可敬也。郝昭死时,终年四十五岁。

黄承彦回到汉中,孔明见岳父笑容满面,便知大事已成。黄承彦将陈仓一行始末说了,又道:“虽陈仓可过,但荆州即被关公大意丧失,终不得遂贤契隆中对策之志。贤契,这兴复汉室之路,何其艰难也!”孔明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至于成败利钝,无所计也。想我当年诈死埋名,随恩师蔡中郎仓惶出京,诸葛全族毁家以抒国难,我其能知难而止乎?老大人为我汉室江山计,佐以六师,又置四龙五令,再以一凤三友、八将辅之,今大事不成,此辈亦尽皆近乎凋零。可不令人痛哉!”黄承彦听了,亦为之叹惋不止。

你道孔明所说究竟为何?便是兴复汉室,所用二十七人。加上孔明自身,恰好上应天界二十八宿,以卫献帝刘协。六师者,便是蔡邕、史子眇、左慈、水镜、庞德公及黄承彦;四龙者,便是徐州陈元龙、颖川伏龙徐庶、常山赵子龙、隐龙陈到;五令者,即是兖州刺史刘岱、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焉、魏太中大夫刘晔、豫州牧刘备,皆为汉帝宗室,谨奉卧龙令;一凤者,凤雏庞统;三友者,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八将者,徐州刺史臧霸、征南将军张辽、骠骑将军马超、汉寿亭侯关羽、车骑将军张飞、后将军黄忠、南郡太守诸葛瑾、横江将军鲁肃。今六师除蔡邕外五师尚在,四龙只余隐龙陈到,一凤落于雒城,三友犹在,八将只余诸葛瑾矣。此时孔明将要出兵,与岳父黄承彦说起这些人时,不由潸然泪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