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一百六十三章 张既征西

汉末三国传奇 第一百六十三章 张既征西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却说刘备被吴军追逼不舍,遂令驿卒将所收军资皆堆于山道,纵火焚之。刹那间烈焰线天,三日不绝,因此阻住陆逊大军,追之不及。经此夷陵一场大战,三十万蜀军几乎全军覆没,阵亡数万人,上千战将几乎无存。刘备仅以身免,率残兵败将逃回白帝城,方得驻足。一时怒气攻心,又不甘败亡,遂令传诏成都丞相孔明,请其调集两川人马,预备再战。正在这时,人报赵云求见,带一万余合后大军来到。刘备大喜,亲自接出,执子龙之手而哭,说不听卿劝,果致此败。子龙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某今不谏伐吴,定要杀进武昌,擒孙权来见,让陛下手刃这一反复无常小人。”刘备见子龙不记恨当初不纳其谏,心中大慰。即有人奏报黄权降魏,应治其家属之罪。刘备道:“黄权前曾谏孤,是我不听其劝,致遗其孤军在江北,未降吴而降魏,亦其心存忠义也。”即罢议黄权家眷之罪,仍给禄米以养之。

陆逊即获大胜,下令打扫战场,缴获辎重、军械极多,足支吴兵数年之用。部下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张乘胜追击,直下西川。陆逊止道:“诸公所言,固当如是,但此时刘备收拢散兵万余,又闻赵云后军来援,永安驻军已逾两万,且易守难攻,急切难下。至为重要者,我闻曹魏此时已发兵三路南下,名为助我灭蜀,其实意在取我东吴也。”众将听了,无不拜服其论,以为其智谋甚至超过周瑜,再不敢以书生视之。陆逊遂令停止追击,主动撤兵。

却说黄权引军北上降魏,诸将引见魏天子曹丕。曹丕大喜道:“孤虽在北方,亦早闻卿之大名,羡慕久矣,恨刘备不用卿谋。卿今降朕,欲追慕于陈平、韩信,弃项王而归汉高祖耶?”黄权流涕道:“臣受蜀帝之恩,殊遇甚厚,令臣督军于江北,被陆逊绝断。臣归蜀无路,降吴不可,故来投陛下。败军之将,免死为幸,安敢追慕于古人!”曹丕爱其忠义,遂拜黄权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使同车陪乘。近臣心怀妒忌,即枉奏道:“今有细作人自蜀中来,说蜀主刘备已将黄权家属尽皆诛戮。”曹丕将此信告知黄权,黄权断然道:“臣与蜀主推诚相信,刘备知臣本心,必不肯杀臣之家小。”曹丕然之,颇为感叹。

曹丕既见刘备大败,因东吴大军尽集于西南边境,便欲趁机发兵攻吴,一鼓而下荆州。遂聚群臣商议,未及发问,忽凉州刺史邹岐遣使报急,说凉州卢水胡伊健、治元多等造反,河西大扰。魏文帝大为喟叹,只得按下攻吴之事,说道:“即如此,非张既莫能安凉州。”乃召回邹岐,以张既为凉州刺史;又派护军夏侯儒、将军费曜等领兵合后接应,齐赴陇右平叛。天使赍旨飞奔至长安,张既乃列摆香案,承接天子之诏曰:“昔贾复请兵去攻郾县之寇,光武帝笑云‘执金吾攻郾,朕复何忧’。卿智谋胆略皆胜贾复,去赴凉州平叛,朕亦复无忧矣。今乃卿施展才能之机,朕许公因利乘便,相机行事,勿先请旨而行。”张既领旨,即率关中军马到达金城,命以故征西将军韩遂部将成公英为参军,整顿军马,便欲西渡黄河击贼。部下诸将皆都惊惧,帐前谋士亦认为兵少路险,主帅不可轻易深入敌方腹地。

张既环视左右,慨然怒道:“今路途虽然险峻,却未如故汉大将军韩信兵出井陉之时狭窄也。彼叛乱夷狄皆乌合之众,亦未有李左车之谋。今武威郡被围甚急,我若不速至,则此重镇不复为我有也。”遂断然下令渡河。卢水胡伊健闻之,即率胡骑七千余屯于鹯阴口,欲狙击朝廷大军。张既便令部将放出风声,扬言要由鹯阴口渡河,虚扎营寨,多竖旌旗于寨中;却自引大军趁夜离营而去,潜经且次县到达武威。胡人见武威忽现朝廷大军,皆以为遇到神人,大骇之余不敢接战,乃退到显美。张既遂兵不血刃,安然占据武威。此时费曜接应之兵方才赶到,而夏侯儒所部尚未到达。张既犒赏三军,激励军士,下令来日进军攻击胡人。

部将闻听此令,再次极为惊骇,纷纷谏阻道:“我各路大军尚未齐集,且现有士卒长途奔袭,疲倦已极,未得休整。敌人却正锐气方盛,且以逸待劳,如何与战?请将军三思。”张既目视成公英道:“将军以为如何?”成公英道:“诸将不知河西地理,故如此说法,亦不奇怪。兵贵神速,利于攻其不意,可以战之。”张即大喜,即对诸将说道:“今我军中粮草极缺,应就敌处取得资用。若待我各路兵力聚集,敌则必要退进深山,以避我锋锐。彼时再行追击,道路既险峻难走,士兵又饥饿疲累,力不能及也。若退兵不追,则会遭受敌人抄袭,则三军永不得休息矣。正如兵法所云:‘一朝纵敌,危及百代’。望诸公且冒一时之险,成就百世之功,有何不可!”诸将闻之,深服其论,不由士气大涨,皆欲歼敌立功。

张既见士气高涨,知道可以一战,于是令饱食战饭,连夜驱兵挺进,只一昼夜便到显美,便如神兵天降。大军扎营已毕,安置十重鹿角,以防卢水胡骑冲击。当夜大风忽起,扬沙飞石,对面不见人影。诸将从来未见如此大风,不由心中惊惧。成公英来报张既道:“今卢水胡人数千骑兵,皆在城中。若借助大风纵火烧我营盘,如可奈何?”张既笑道:“某正要他出城前来烧营,则显美城一战可定也。”即令两名副将,各带三千精锐士卒,趁大风沙潜行至显美城外,暗伏于左右高阜之处,只待大营火起,便引军杀出,截断胡兵回城退路。又令参军成公英督率一千余骑,前至城下挑战,许输不许赢,引敌前来营中放火,却回兵击之。三将得令,照计而行。张既却自引大军而出,伏于灌木丛中,只留下一座空营。

且说成公英率千余精骑至显美城下,天已全黑,更是对面不见五指。成公英令点起火把,千余兵齐声高叫,向城上放箭。城中胡人本欲趁风纵火去烧曹魏大营,见敌人前来攻城,火把稀疏人数且少,便一拥出城,前来攻击。成公英命令部兵急退,沿途抛弃盔甲,佯作溃不成军。伊健见状,果率卢水胡大举向前,争先恐后来追。成公英奔回大营,绕到营后而逃。伊健见鹿角重重难以攻入,即命顺风放火,一时火光冲天,照亮半边天空。魏将见到火光大起,于是两路伏兵齐出,截断胡人退路,成公英率部杀回,张既伏兵亦大起,夹攻胡兵首尾。这一场混战了得!直战至天明风息,魏军大获全胜,斩首俘虏一万多骑,伊健竟死于乱军之中。张既下令乘胜攻城,城中治元多见大势已去,遂率数十骑远遁沙漠,显美城遂破。

张既引兵入城,诸将纷纷前来报功,不见成公英。张既令人去军中探看,回报成参将夜来混战中身负重创,卧榻不起。张既急令医官调治,以车载回长安,报功于洛阳。破胡檄报传到洛阳,曹丕向众臣大笑道:“朕于京城之内运筹帷幄,诸将在万里之外奋勇作战,其应若合符节,获虏从无如此之多。”众官皆呼“万岁”。文帝即下诏升赏出征将士,并遣御医前往长安为成公英疗伤。御医未至,成公英已死,魏帝下令厚葬,赐关内侯,以子袭爵。

河西既已平定,曹丕便议起兵三路,大举伐吴。消息报到武昌,孙权大惊,急议对策。因闻刘备驻扎永安未回成都,复聚两万余兵马,且有赵云、陈到为将,遂大感畏惧,恐两面受敌,即遣诸葛瑾为使,携重礼前去白帝城议和。刘备虽欲报仇,但因兵败将亡而心力交瘁,遂同意停战,厚待子瑜,使其回报吴主,两相罢兵。诸葛瑾回报已与蜀主议和,孙权心中稍安,暗道侥幸不迭。黄初三年秋九月,忽闻三处人来飞报:“魏主曹丕亲率三路大军攻吴!东路以曹休、张辽、臧霸出兵洞浦口,中路由曹仁领兵攻打濡须坞,西路由夏侯尚率曹真、张郃围攻南郡。三路兵马共有十万,星夜便至我境。”孙权即令急召陆逊,回兵拒敌。陆逊接诏,遍示诸将笑道:“公等且看如何?果不出我之所料。”众将愈加拜服。陆逊即回武昌面见吴主,孙权命其节制全军,以抗曹丕。陆逊探知魏将来路,亦分兵三路拒之:派吕范督徐盛、全琮以水军抵挡曹休;因大将周泰在夷陵大战中劳累过度,旧伤复发不治而死,即以朱桓任濡须督,抗击曹仁;以诸葛瑾、潘璋救援南郡,以敌曹真。由是朱桓接替周泰为第三任濡须督,以二万之兵对曹仁数万大军,魏、吴两国,再次于濡须口展开激战。

说话的,你道那魏国西凉狼烟方息,因何马不歇鞍,人不卸甲,又来攻打东吴?原来此战起因,却在于征东大将军曹休力请,而非魏帝曹丕欲为之也。黄初三年秋七月,曹休奉魏主预备兵伐江东诏旨,当时驻军洞浦口,闻说凉州战事已毕,即上表自荐于天子道:“今张既平定河西,立不世之功,此诚高祖护佑,亦陛下洪福也。但江南未宁,闻东吴复叛,又与刘备议和。此反复之贼若不翦除,诚为社稷大患。臣奉王命镇守江北,颇知水性,愿领精锐甲士虎吞江南,败敌以取资财,此战必捷。若臣死于敌手,陛下亦不必顾念臣下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