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数已定

汉末三国传奇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数已定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曹操听罢,即请将药拿来观看。华佗伸手青囊之中,拿出一个小小布袋,将一粒丸药倾入掌心,见其赤红如火,大如牛眼。曹操伸手接过,放在鼻端一嗅,颇有兰麝之气,直透肺腑。于是问道:“此药何名?食几粒可愈,共有几粒在囊中?”华佗道:“此药专为医治大王头风而制,名曰‘祛风保寿丹’,食一粒即可痊愈。为保万一,制有三粒在此。”曹操要过华佗手中布袋,将另外两丸丹药全部倒入掌心。即令人牵一黄犬至,赐其中一粒喂那狗子。那黄犬嗅了嗅,见香喷喷地,遂一口吞下,欢蹦乱跳。曹操又看了一刻,见那黄狗无恙,于是大喜,便令从人献茶,自己就茶吞下一丸,将所剩一丸交付侍者收贮妥当。

华佗笑道:“人言魏王多疑,果然不假。恭喜大王,自此后再无头风之扰,可安枕而眠矣。然则头风虽痊,体内奇毒未除。就请脱袜,试某之吸毒赤蛇如何?”曹操笑道:“某吃了丹药,果然神清气爽,先生真不愧神医之名。然则蛇为至毒之物,先试诸先生自身,未知可否?”华佗摇头道:“世间之事,一物降一物也。此蛇身怀剧毒,专为克制大王所中奇毒而育。若试于他人,人蛇俱亡,又哪有第二条蛇来救大王之命?”曹操不由大疑,遂令其将赤蛇放出,要亲自验看。华佗即讨一个深坛,掏出竹管拔去塞子,将那条赤蛇倾入坛中。不料那条黄狗跑来,探其左爪到坛中去逗那蛇。赤蛇抬头就是一口,黄犬登时倒地而死。

曹操见赤蛇如此剧毒,喝令左右:“将华佗拿下!”众侍卫上前执住华佗。那赤蛇极有灵性,见主人被捉,从坛中跳爬而出,昂首咬中一侍卫手指。那侍卫倒地毙命,赤蛇也蜷蛐成团而亡。华佗长叹道:“魏王!某说甚么来?此蛇若啮无毒之人,人蛇俱死。只因大王疑心,剧毒再不可治。大王性命不保,汉室江山亦将休矣!”说罢摇头叹息不止。曹操见果然人蛇两亡,那还有什么说的?只得下令放了华佗,将那身亡侍卫抬出厚葬。

华佗眼见如此,连连叹息,只得告辞。曹操再问可有他方医治自身之毒,华佗只是摇头,连说“难,难,难!”曹操自思头风即愈,或许不致引发奇毒,毕竟放心大半,即令将黄金三十斤相赠华佗,以做酬劳。华佗倒不客气,谢过魏王厚赐,携金告辞出宫。刚出宫门,见从殿角上跳下两个人来,正是左慈和史子眇两位仙长。原来二人一直跟随保护,恐华佗遭了魏王毒手。若曹操果令侍卫将华佗推出斩首,二人必然能救。三人回到玄都观落座吃茶,华佗忽然想起一事,失惊叫道:“大事不好!”左慈和史子眇齐问何事。华佗道:“某所制丹药,本来一粒即可治愈魏王头风之疾,多食有害,且可直接引发体内奇毒,再无救矣!今他既服一粒,手中又多留一粒,倘不慎服了,如何是好?”左慈亦大惊,转而说道:“不妨。待贫道夜间潜入其内室,将那粒丹药盗来便是。”即请华佗以颜色大小相同养生丹丸,再相赐一粒,要拿去替换真药出来,可使曹操不觉,即便再服食入腹,亦无生命妨害。

且说曹操令人送走华佗,挂念体内奇毒未除之事,毕竟心绪不宁。其日昼寝,忽梦三马同槽而食,惊醒后浑身冷汗涔涔,转思不知吉凶。正在这时,门军来报,有平原管辂先生求见。曹操闻言大喜,急命快请,并亲自迎出二门外庭。管辂受宠若惊,急大礼参拜魏王。二人进厅,叙礼赐座,曹操道:“前番先生神断,均有应验。今先生不在冀州,何来洛阳?”管辂道:“因荆州乱平,关公授首,某前日占卜得卦,魏室当兴;又闻大王在洛阳养病,故来道贺,并问贵恙。”曹操听说魏室当兴,不由大喜,即说道:“愿如先生吉言。寡人向日患有头风,今被神医华佗治愈,唯体内积毒未清,不算大碍。先生可为孤占算一课,看某寿命如何。”管辂见说曹操头风已除,不由大吃一惊;仔细相看面容,果不其然。

管辂奉命,占得一课,心中大定,笑道:“恭喜大王,天佑曹魏,大王尚有二八寿数。此天机不可轻泄,望休告知他人。”曹操以为尚有十六年可活,不由大喜。管辂即问神医华佗所用何药,竟治愈大王二十年之痼疾?曹操令人取出那枚赤色丹药,递予管辂道:“即是此药,一粒而愈,可称神奇。”管辂目察鼻嗅良久,遂请魏王伸腕,要亲为诊脉。说话的,你道管辂此来为何?只因于吉听闻华佗在洛阳玄都观开堂视诊,必为曹操疗疾而来,怕被华佗破其奇毒,这才遣徒弟管辂至行宫求见魏王,以视疾道贺为名,前来探看究竟。管辂欲替师父除却曹操,故趁此其正信任自己之机,求为魏王诊脉,然后方好施计图害。

曹操大奇道:“先生亦精于医道耶?”便令切脉。管辂诊罢笑道:“这华佗不愧是药王门掌门,真乃神医也。据脉象而断,大王头风之疾果然已愈,只是尚有体内奇毒未除,未知何故。华神医妙术冠绝天下,可曾为大王言说清除此毒之法?”曹操不说赤蛇之事,即反问道:“先生可有妙术?”管辂笑道:“某小可之术,焉敢在药王门长面前卖弄!其实华神医早已留下良方,只是却不明言,未知其故。”曹操大喜过望:“他曾留何方,孤怎不知?”管辂奏道:“华佗所留之方,便是此药。今将此药服下,便可克制体内之毒,永不发作。”曹操此时专信管辂,暗道:“华佗这个老东西,虽知不能根除,但能使其毒永不发作——原来是故意吓我!”忽想起适才之梦,便以梦境问道:“孤向日曾梦三马同槽,后有马腾父子之祸;今日复梦三马同槽。主何吉凶?”管辂早知是“三马并曹”之意,此时岂肯明说?即随口奉承道:“禄马,吉兆也。禄马归于一槽,合当曹魏大兴,又何疑焉?”曹操因此不疑,即哈哈大笑,将那枚赤色丹药和酒服了。管辂见魏王服药,亦大喜,即拜辞而去。

且说当夜二更,左慈潜入城中,便施隐身幻术进入魏王行宫。因偷听曹操和左右侍从谈论,并未提及丹药之事,心中不由起疑。直待曹操理完案牍公事,安然睡下,便依华佗所说方位寻找,但却只见空匣,遍寻那枚赤色丹药不见。最终不得其要,但见曹操红光满面,以为必无大碍,遂自出城复回玄都观,向史、华二人说了。华佗听罢,怔忡不安,未知吉凶如何。过了三日,不闻魏王行宫内有甚动静,华佗便与左慈即告别史子眇掌门,各自离去。史子眇却恐城内若是生变,则定有麻烦上门,于是率众门徒西出长安,投奔汉中去了。

再说魏王行宫之中,如此过了十四日,曹操忽觉气冲上焦,目不见物,头痛复发,肠如刀搅。曹操大惊,知道定是遭人暗算,急命夏侯惇前去玄都观相请神医华佗。夏侯惇片时回报,玄都观已是人去观空,不见一人。曹操忽然想起华佗说过,那赤色丹药一粒即可,无需多服;恰逢管辂忽然来见,又劝自己另服一丹之事,不由大悟,知道是被管辂谋害,悔之不及。回想自己一世英明,皆因多疑,今竟死于这疑心病上,也算得天理昭彰,果报不爽。曹操自觉无幸,遂召夏侯惇、曹洪、陈群、贾诩、司马懿等进宫,同至卧榻之前,嘱托后事。

曹洪等见魏王病笃不治,齐顿首泣道:“大王善保御体,不日定当霍然。”曹操急止其哭,遗嘱道:“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止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孤今病危,特以家事相托。今卞氏生有四子:丕、彰、植、熊。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卿等宜辅佐之。”嘱毕气绝而死,寿终六十六岁,时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陈寿《三国志》中,对曹操如此断辞:“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虽总叙三国之事,对魏主评价惟独最高。

曹操既然身亡,太子曹丕尚在邺城,由此魏国群龙无首,洛阳军士亦皆骚动不安。当下众臣商议,为免天下震动,宜将魏王驾崩之事秘而不宣,以待天子诏书。谏议大夫贾逵力言道:“不可!如此必引起魏王诸子内乱。”曹洪便道:“为免军士骚动,应将洛阳守城之将皆换曹氏宗族。”魏郡太守徐宣闻此不服,大声叫道:“今华夏一统,众将各怀效忠之心,并无二意。何必专用魏王宗族及谯沛乡人,以伤彼守卫将士之心乎!”曹洪等闻之,遂无语以对。臧霸所领青州兵闻魏王已死,聚众击鼓离去。众臣大惊,便议派兵征讨。贾逵急道:“更是不可!青州兵乃魏王发家之本,皆自黄巾军投诚而来。若此,是逼其反也。”即亲书文告下达各地官府,令凡青州兵所到之处,需供粮食慰劳。青州兵遂安,陆续还归邺城。

于是曹洪乃从贾逵之议,通令洛阳全城,文武百官尽皆举哀。一面遣人赴太子曹丕、鄢陵侯曹彰、临淄侯曹植、萧怀侯曹熊处报丧。众官用金棺银椁将曹操入殓,星夜举灵榇赴邺郡而来。曹丕闻知父丧,放声痛哭,率大小官员出城十里,伏道迎榇入城,停于偏殿。遂命邺都文武官僚尽皆挂孝,聚哭于殿上,以表对魏王之忠。时有中庶子司马孚,乃是主薄司马懿之弟,挺身而出道:“先王去世,天下震动,举国仰仗殿下号令。当务之急是拜立新君,以镇抚天下,何止哭耶?”于是命令群臣退出朝堂,安排宫廷警卫,处理丧事,以安众心。忽闻天子派御史大夫华歆携天子诏命而至,说献帝刘协对魏王之死深为哀悼,为之废朝三日,禁食一昼夜,在许都亲为设祭,以彰其功。即诏封曹丕为魏王、丞相、冀州牧,以袭父爵。曹丕受诏,便即日登魏王大位,受大小官僚拜舞起居,尊母卞氏为王太后,邺都遂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