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华歆上当

汉末三国传奇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华歆上当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且说华歆听了郗虑之言,以为他是曹操心腹,信以为真,遂依其计而行。前至许都,引五百甲士,直闯入天子之殿。献帝见二人带兵而来,不知所措,扯住郗虑衣袖道:“大夫何敢乃耳?露兵于天子之前,你不知按律当灭三族?”郗虑道:“皇后与其父伏完通谋,要害魏公,因行事不密泄漏,为曹公得知。今有华尚书持节奉令来拿伏后,此不干臣事,亦不干陛下事,请宽坐万安。”说着将天子按坐在龙椅之上,自己也坐于偏位,微笑旁观。

早有宫女见状,急偷跑入内宫,向伏后禀报,说丞相派人来拿。伏后大惊失色道:“我有何罪,魏公令人来拿我?”宫女道:“妾婢不知其详,只听郗大夫说娘娘写过什么家书,被魏公得知,这才差兵来拿。”伏后哭道:“苦也。某不过是那日陛下与曹公对答释嫌,在家书中略略提之,好令父亲宽心,并无甚不当之语。怎地就成了此等结果?”宫女急道:“娘娘,你与那些带甲兵士讲得甚理?有道火烧眉毛,且顾眼前。你且入内室间壁躲之,那些人找不到时自去。其后再请陛下写书与魏公解释,岂不是好?”伏后听宫女说的有理,且自己也慌了神智,只可依着宫女说的,进内室躲进夹壁之中。宫女便将内室上了锁,依旧到前宫望风听信。却不料其行为举止,都被郗虑所买通内侍看到,宫女丝毫不知。

此时郗虑在前殿看住献帝,防他自杀或有惊人之举,一面便唤掌管玺绶宫人,索取皇后玉玺,交与华歆之手。华歆收了玺绶,即问宫人:“伏后何在?”宫人皆推不知。这时那传信内侍溜进前殿,立在柱后向郗虑摆手。郗虑看得清楚,遂向华歆示意,令其随那内侍前去。华歆会意,即领甲兵随那内侍到了后殿,内侍即指领甲士打开内室铁锁,以兵戈破壁搜寻,见伏后果然藏在其中,已抖作一团,行动不得。甲士不敢沾国母之衣,立在原地呆若木鸡。华歆遂喝开甲士,亲自动手揪住伏后头髻拖出。伏后求道:“华尚书,看在君臣一场,汉室列祖份上,望免我一命!”华歆叱道:“休得多言废话,你做了什么事,自见魏公说去!”

可怜伏皇后为一国主母,被华歆拉扯得披发跣足,由两名甲士推拥而出,国体不存。华歆一世清名,就此件事上毁于一旦!原来那华歆素有才名,向与邴原、管宁相与为友,被世人称其三人为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一日,管宁与华歆在一起共种园蔬,锄地见金。管宁挥锄不顾;华歆拾而视之,看看管宁,感觉自愧,然后又掷于地下。中午吃饭之时,管宁问道:“金子何在?”华歆道:“见你不感兴趣,又扔了。”管宁指其鼻端嘲笑道:“某当时是想金在地上,又不会跑,等锄完地洗手再去拣拾不迟。你即拾起,因何又弃之?可谓君子其外,窃贼其内。”华歆闻言大惭。又一日,管宁与华歆同坐观书,闻户外传呼之声,有贵人乘轩而过。管宁端坐不动,读书不止,华歆却忍不住弃书往观。管宁自此鄙视华歆为人,遂与其割席分坐,不复视之为友。后管宁避居辽东,戴白帽卧高楼,足不出户,终身不肯仕魏。而华歆先事孙权,后归曹操,今亲手擒捕伏皇后,高下立判。

且说华歆将伏后拥至外殿,献帝望见,甩开郗虑拉扯,乃下殿抱住伏后而哭。伏后哭谓天子道:“一封问候家书,略提朝廷之事,便是此等罪过么?”天子不明其说何事,忽见郗虑站立在侧,忽然似有所悟,便厉声斥问道:“郗公!皇宫内殿,无人敢随便出入。若不是你从中挑拨,国母家书,魏公又如何知道?那书中所言有何犯忌之语?你拿来我看!即便有不当之言,亦应于朝会之时,聚文武百官议罪。一朝国母,说拿便拿,天下宁有此事乎!”郗虑吓得倒退数步,说道:“陛下之言,臣是一句也听不懂。今有华尚书在,何不问他?”献帝看向华歆,华歆依照郗虑在路上密嘱,只作置之不理,喝令左右扶侍皇帝入宫。

伏后见华歆如此无礼,知道定然无幸,忽然想起为自己送家书内侍,乃是郗虑所荐入宫,顿时恍然大悟,回手掴了郗虑一掌,戟指破口大骂。华歆一时无措,即问郗虑如何处置。郗虑捂着脸颊,恶狠狠答道:“还问些甚么,一切按魏公诏令行事便了。”华歆见说,虽心下不忍,也只得令将伏后拥至偏殿,以毛纸蘸水捂住口鼻,幽毙而死。其后又率兵至国丈伏完府中,不由分说,将其全家老小全部诛杀,计八十余口。行凶即罢,华歆率甲士与郗虑回归邺城,来向魏公曹操复命。许都经此大变,满城皆惊,臣民无不议论,不出半月,天下尽知。曹操闻报杀了伏后,夷灭伏完全家,不由惊惧欲狂,不顾官体,一把扯住华歆衣襟,几乎提离地面,嘶声问道:“某临行之时,是怎样嘱托于你?你竟敢私自行事,害我国母,杀我国丈,是何道理?”华歆亦是人中龙凤,自然精明过人,见魏公如此失态大怒,知道定是上了郗虑恶当,只是被衣领勒得上不来气,只是不停叫道:“是郗虑,是郗虑,是郗虑……”曹操松开双手,将华歆掷于地上,盯向郗虑,恶狠狠问道:“郗大夫,你怎么说?”

郗虑见问,不慌不忙,面不改色,却故作惊诧道:“某奉魏公诏命,一字不差述于华尚书,华尚书亦按丞相所嘱行事。未知有何不妥乎?”曹操屏息静心片刻,又问道:“孤是怎样命令你来,卿可再复述一遍便了。”郗虑道:“臣之记性颇佳,一字不差牢记于心。丞相命我二人‘进宫追伏皇后玺绶,使幽毙别宫自死,杀其父全家’。不知可是否?”曹操大吃一惊,遂令人将纸墨递与郗虑:“将卿适才所言,写于纸上。”郗虑依言写了,奉于曹操。曹操对着那纸相了半天,突然仰天大笑,对郗虑挑起大指赞道:“先生真天下奇才,做此御史大夫,那是大大屈了先生也。你且下殿回都,孤即上奏天子,厚封你官爵。”郗虑闻言,满身冷汗退尽,磕了三个响头,逃离邺城而去,自回许都,归入府宅,从此闭门不出。

曹操待郗虑下殿,望着华歆苦笑道:“此人真乃高才,不可限量。孤与你两个,皆为其所用矣。”说着,将那一张字纸递与华歆。华歆看了,说道:“正是此语。难道不是?”曹操大摇其头,又拿一张纸,援笔立书而就,华歆看时,却是“进宫追伏皇后玺绶,使幽避别宫自思,赦其父全家”,仅有三字之差,且是同音。华歆大悟,只觉后背生寒。忽闻阶下一人说道:“丞相此当,上的不值。”曹操回头看时,见说话者却是蒋干。曹操即问道:“子翼先生,何以知其诈?”蒋干道:“那郗大夫前送伏后密书抄稿之时,某已知其诈,料丞相亦谅必识之,故未及言,今果然如是。”曹操大奇,继而问道:“先生请详为言之。”蒋干答道:“国母伏后是何出身?其生于书香之家,父母娘家皆乃世代大族,礼教甚严。即写家书,何至于如此粗陋不文,且又破口大骂?必是那郗虑故意而为,以激丞相之怒,则明公盛怒之下必不亲写手诏,以至被他上下其手,以同音字误杀国母。臣详其书,故此知之。”

华歆听罢,惭愧无地,满面汗出。曹操闻而大悟道:“子翼大才,亦不下于郗虑。然则当时何以不言?”蒋干道:“因见当时丞相虽怒,但口诏无误,并无下令弑后之语。臣以为丞相已识破其计,故此未言——岂知这厮竟如此惫赖,竟出此诡异无赖下策!”曹操即问:“他甘冒大险,非要致伏后死地,又是为何?是他自己要篡逆,还是要致孤于篡逆之地?”蒋干道:“皆非也。某闻郗大夫与孔融有仇,曾陷孔少府于死;而国丈伏完与孔少府系通家之好,其畏国丈为友复仇,故借明公之刀以杀之,此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也。”曹操听罢,便即无语。华歆且羞且怒,向曹操奏道:“似其如此狼子野心,处心积虑,绝不可留。臣即请丞相钧命,带铁甲军再次入都,诛杀郗虑全家,为伏皇后报仇。”曹操还未答言,蒋干又道:“不可。若是如此,丞相罪行坐实矣。世人必谓丞相杀人灭口,掩耳盗铃。”华歆心想不错,便道:“则请上奏天子,以天子明诏诛之,可乎?”蒋干又道:“亦不可。此则无异于布告天下,是丞相欺君,命郗虑弑杀伏后及国丈全家,以备篡逆。却惹恼了天子,先斩郗虑以立威,以此报复于丞相也。则不用孙权、刘备等用谋,离间之效已生。”

曹操听他二人对答,复挑指大赞道:“如此,则天下淘淘,皆云曹操乃是欺君之贼,诸侯皆可鼓而击之。子翼急智高才,孤不如也。”蒋干逊谢道:“丞相谬赞,干不敢当。明公是被构陷其中,臣只是旁观者清而已。”华歆蒙此弑后恶名,实有不甘,随即又问:“若是如此,即遂了那奸贼之志,且其必笑我等无能,就此奈何不得他也?”曹操只是摇头苦笑,沉思不答。蒋干道:“勿庸,必自及。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者也。”曹操以目示之,蒋干遂不再言。列位看官,你道曹操为何不让蒋干说了?因看到坐中一人,须发皆乍目眦尽裂,正是主薄刘晔。因知刘晔乃是汉室宗亲,光武帝嫡系后裔,故此制止蒋干深论其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