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一百零三章 阎行投曹

汉末三国传奇 第一百零三章 阎行投曹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却说曹操采纳贾诩离间之计,故意在两军阵前与韩遂畅叙旧情,料想已引起马超猜疑,于是当夜又亲写密书一封,却将关键词句多处涂改,令人送至韩遂营帐。信使至营到处打听韩遂帅帐何处,故意使马超知道。马超得知曹操有信送来,便至韩遂营中讨看。韩遂心中无鬼,坦然拿与他看。马超观书,心中大疑,即问因何书中多有涂改之处。韩遂只能含糊应对,不能自解。马超更是疑云大起,愤愤离了韩遂大营,高声扬言韩遂通敌,满营将士皆闻。关中联军诸将闻之,于是相互猜疑,各怀异心,便已有擅自移营西去者。曹操见时机已到,遂令本部各军趁机发动攻击,在渭南发起决战。一阵下来,西凉联军不能相互接应,于是被曹军各个击破,大败亏输。马超、韩遂因武艺高强,杀透重围逃走,成宜、李堪等将战死于乱军之中。潼关大战后,曹操令人清理战场,闻报军民死伤十数万计,不由大悔,当初不听高柔之谏,以至逼反河西诸将,关中破败。虽说终胜韩马联军,但亦两败俱伤,甚不划算。

韩遂、马超就此兵败,逃回凉州。马超因与韩遂反目,于是独自退回上邽,郡人任养率部众迎接进城。曹操欲求斩草除根,率军追到安定。正待寻机与马超决战,忽报马超部将马灵偷出潼关已至冀州,鼓动河间苏伯、田银反叛,欲与马腾里应外合,夺取邺城。曹操大惊,即命撤军东返,拜曹仁为骁骑将军,都督七支大军,命前往河北,讨破田银等众。又怕许都有失,遂欲亲率大军回京,留夏侯渊、张郃把守关中,以防韩遂、马超复来。曹操安排已毕,座中忽一人起身道:“丞相不可回兵。若此时回兵许都,则西凉不复为朝廷所有矣!”曹操惊视之,见进言者乃是凉州参军杨阜,字义山。杨阜早年就与同郡尹奉、赵昂齐名,一起在凉州担任从事。官渡大战之前,杨阜为凉州牧韦端所派至许都,曹操命为安定长史。杨阜告归,关右诸将皆来问袁绍与曹操胜负之算,杨阜道:“袁公今虽势大,终不会成就大业。曹公雄才远略,必能得胜。”后果如其言。韦端征为太仆,使辅其子凉州刺史韦康,并留州中为参军。此时作为凉州使节,随征马超、韩遂,见丞相说要回兵,故而起身谏阻。

曹操见杨阜阻己回兵,即问其因。杨阜谏道:“马超有吕布之勇,又深得羌人之心。今丞相若不乘势剿绝,他日养成气力,陇上诸郡,非复国家之有也。望丞相且休回兵,应一鼓作气平定西凉,勿致后患。”曹操闻言点头,深表赞许道:“孤本欲留兵征之,奈中原多事,南方未定,不可久留。今留夏侯渊及张郃在此,公当相助二将,为孤力保凉州。”杨阜只得领诺,即推荐韦康领兵屯扎冀城,以防马超。曹操允准,杨阜拜别自回。曹操打发杨阜去了,遂重赏诸军,留夏侯渊屯兵长安,升新丰令张既为京兆尹助之。安排已毕,刚要下令班师,忽听人报刘雄鸣复反,聚众数千人扼守武关道口,拦住大军归路。曹操大惊,便问是何缘故。探马禀道:“前番刘雄鸣奉丞相之命前去招揽旧部,因见山寨一空,便权住旧寨,观看双方交战动静。由春至冬,因见马超败于潼关远走上邽,刘雄鸣便分路下山招抚旧部,不日间重聚万人,声势复振。却不知因何反占了武关,阻我归路。”曹操闻罢大奇。

书中暗表,那刘雄鸣因马超兵败,重收拢旧部万人,本是欲劝众人下山降曹。孰料部属皆不肯从,反劝刘雄鸣道:“将军在此自在称王多好,胜于受人管辖,何必非欲与人为奴?”刘雄鸣当时没了主意,经不住诸将反复撺掇,于是复聚众反曹,并向南夺了武关,把住隘口,欲趁乱称雄。只说连环探马陆续报来,曹操便由惊奇转为惊惧道:“那刘雄鸣武艺仅次于马超,若与马儿联手,凉州危矣。且据关扼守,使我军进退两难,这便如何是好?”话犹未了,班部中走出一将,却是新任长安留守夏侯渊,当即自告奋勇,愿去擒拿反贼。曹操壮之,遂派夏侯渊引五千兵前去讨伐,命张郃与张既留守长安,自带大队人马回师许都。

书说简短,于路无话。曹操兵马尚未回到许都,已得长安飞马来报,说夏侯渊率军奇袭武关,大获全胜,刘雄鸣率残部南奔汉中,投奔张鲁去了。曹操亦喜亦怒,喜者刘贼得平,怒者张鲁竟敢收纳反叛——自此已有收复汉中之意。大军将至许都,献帝闻报丞相平定关中还朝,遂率阖朝文武大排銮驾,出郭迎接。又在宫中大设筵宴,犒赏慰劳出征将士,并诏许曹操自此依汉相萧何故事:“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曹操自此威震天下。

且说夏侯渊大破刘雄鸣,威震关中,亦有西凉探马报至上邽。马超闻说曹操班师回兵,猜测或是马灵已到邺城,说动父亲起兵,或是江南孙权、刘备来犯许都,以至于此。于是重整雄威,再率各部胡人首领,带兵攻击陇上诸郡。各郡因曹操回兵而纷纷响应,刹时间陇上尽归马超,只有冀城一郡坚持固守。马超集中陇右兵力,又派人前往汉中,向汉中太守张鲁借兵,许之复夺凉州后表奏张鲁为汉宁王。张鲁亦欲结好马超,遂派大将杨昂率三千人出汉中相助。马超声势复振,即约集万余人马,日夜攻打冀城不息。当时凉州刺史韦康把守冀城,见马超前来攻打,不由体如筛糠,急令杨阜设计退敌。杨阜即率满城官员,及宗族子弟中能战者千余人,又让从弟杨岳在城上修筑偃月营,与马超苦苦相持鏖战。小小一个冀城,竟从正月一直守到八月,眼望救兵不至。韦康又派别驾阎温沿水路逃出求援,结果被马超截住诛杀,将首级在城下示众。韦康见之大惊失色,于是请来杨阜,计议向马超投降。杨阜流泪谏道:“我率父兄子弟以节义相勉,死守不降。昔田单死守即墨之时,尚无此城坚固,犹不投降!而今刺史弃即建之功,愿蒙不义罪名,某不敢从,惟愿以死相守。”于是号啕大哭,在阶前叩头流血。韦康不听,使人将杨阜牵出府门,派人出城求降,将马超放进城来。

马超进城,韦康以降将之礼请见。马超因围城八月损兵数千,心中恼怒不可遏制,见了韦康破口大骂道:“某攻城之前,亦曾招降你来。今事急而请降,非真心也!”遂令杨昂,将韦康四十余口尽行斩之,不留一人。韦康父子世守西凉,因有恩义于民,至此献城反而被杀,于是皆为叹息,切齿痛恨马超。庞德于是对马超说道:“此番我等损兵折将,苦战八月之久,皆是因那杨阜率族人坚守冀城,且哭劝韦康休降,将军可擒而斩之。”马超不听,反以为此人守义,不可轻斩,并复用杨阜为参军。庞德心中不悦,以为马超只是一介莽夫,又怀妇人之仁,自此便有背叛马超之心。杨阜谢过不斩之恩,又向马超荐梁宽、赵衢二人,马超皆予重用,收留帐下。冀城即降,陇上诸郡皆平。马超眼见军威复振,遂以重礼遣回杨昂,令回汉中致谢张鲁,即命休兵一月。杨阜趁此求告:“小将之妻前不久死于临洮,至今未殓。乞告假归葬舍妻,月余便回。”马超不疑,当即从之,放杨阜去了。书中暗表,若是不放杨阜此去还好,这一放去,马超只落得家破人亡,再无争霸天下机会矣,后文便知。

且说曹操回到许都,休整数月,已至建安十七年五月仲夏。这一日曹操升坐丞相府,与群臣商议朝政已罢,即令禁卫统领许褚率五百甲士,将韩遂子孙在京师为质者百余口尽皆擒来,牵至街口,全部当众诛杀;又亲自写书给阎行,以阎行之父亦在许都为质相胁,令其擒拿韩遂来京复命。却说韩遂质子府中有一小厮,那一日许褚搜府之时因事不在家中,就此逃脱。闻说主人全家被害,急乔妆出了许都,一路逃回西凉,面见韩遂哭诉前情。韩遂惊悲欲绝,又听说阎行之父尚在,忽然思得一计,想要令其父亦为曹操所杀,以激阎行同反。于是便使人去请阎行到府中议亲,要将己之小女嫁给阎行。阎行人在屋檐下,焉敢不低头?不得已只得应了,择日娶韩遂之女过门,成了韩遂女婿。韩遂见阎行应亲,大为放心,即令其为西平郡守,即日携妻赴任。阎行既得自由,立杀韩遂之女,纠集部下,转而攻击韩遂。但阎行人少,最终无法得胜,反为韩遂所败。阎行遂带家人逃出西凉,一路辗转到了许都,来投曹操。曹操见阎行归朝,深为嘉许,即释放其父,使其天伦团聚,并封为列侯。

曹操于是聚集诸将,置酒大会,公卿满座,曹操独请阎行坐于上首。诸将皆惊,阎行亦不自安。曹操亦不解释,与众畅饮,行酒至阎行处,敬劝三杯,对诸将说道:“诸公随孤征杀半生,皆为名将,个个横勇无敌,立下赫赫战功。但阎公之勇,似不为世人所知,待孤向诸公说之。早在建安元年,距今十六年矣,马腾与韩遂相互征伐,阎公时为韩遂部将。马超彼时年轻,与阎公交战,阎公以长矛袭击马超,矛头被马超折断。阎公即用断矛回刺,险些伤及马超颈项,夺其性命。马超急仰伏于马背得免,败回本阵。自吕布之后,孤所见者惟马超勇猛,但阎公似乎又勇于马超。今日来聚者皆为武将,故使阎公独居上座,以赞其勇也。”在座众将凡经潼关大战者,谁不知马超之勇?由是闻言大惊失色,至此方知阎行之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