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之相思梦 > 第五十六章:官兵

重生之相思梦 第五十六章:官兵

作者:沁剑山庄庄主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1-01 18:14:02 来源:笔趣阁

有一年,阿笙娘实在不忍心长身体的儿子吃不到荤腥了,就狠心地杀了只鸡。苏父吃了一只鸡腿,另一只阿笙娘掰給儿子吃。

苏仁笙却突然说自己牙疼,一会儿再吃。

到了晚上,他偷偷地将鸡腿揣进怀里,敲开孟小婉家的大门,叫出孟小婉说:“我娘今年杀了只鸡,把两个鸡腿给了我,我吃了一个,这个给你。”

“可是……”小婉面带难色。

“我已经吃过了,该你了……”

苏仁笙几番催促,孟小婉终于张大了嘴,香香地很快就吃完了。

孟小婉仿佛觉得自己吃鸡腿的时间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一眨眼鸡腿就被她吃干净了。

那时,正该接神回府放炮仗了,人们都走了出来。

孟小婉很害怕放鞭炮的声音,于是就顺手扔掉了鸡腿,先回去了。

见她走后,苏仁笙赶紧一边咽着口水一边捡起来鸡骨头,简单地吹掉了上面的浮尘,狼吞虎咽地将鸡腿骨嚼得渣都不剩……

……

想到这里,苏仁笙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

前世的那些苦难岁月如今仍历历在目,对这些苏仁笙既恐惧又气氛,他暗中感谢上苍能给自己一次从新活一世的机会,也暗暗发誓此生一定要替自己和孟小婉逆天改命。

孟小婉见他突然哭了,惊诧地看着他问:“阿笙,你怎么了?”

“没什么,”苏仁笙淡淡地随口道,紧跟着又激动了起来说:“小婉,我这辈子一定不能再穷下去了。等我赚够了钱,也给你买一件大孔雀茸毛的雪氅吧?”

孟小婉不解道:“什么大孔雀毛,什么是雪氅?”

“就是宝珊姐昨天披的那件黑色的衣服。”

“啊!”孟小婉难以置信地张大了嘴,喃喃说道:“那么名贵的东西,我怎么配穿?”

苏仁笙说道:“现在我们好歹也是买卖人,将来生意做大了,怎么也要穿的光鲜亮丽一些啊!这样也能被别人看得起啊。”

孟小婉声音弱弱地说:“阿笙可别再送我贵重的东西了,我们家亏欠阿笙的太多了。应该是我将来有钱了送给你一件大孔雀羽毛的雪氅才对啊!”

小婉居然想着要送自己礼物?

苏仁笙不由得惊喜万分,他看着孟小婉正在用小米喂鸡,惊讶道:“你怎么给鸡吃细粮啊?”

孟小婉怜悯地望着乌鸡,莞尔说:“我就是觉得它们肥嘟嘟蛮可爱的,看着特别让人开心。就想把它们养起来,将来不被宰杀。”

她表情慈祥,巧倩一笑。

但二人和美的对话突然风云突变了,一个人慌张地闯进了汤铺,正是苏父。

只见他慌里慌张地一副六神无主的样子,鬼哭狼嚎地说:“干什么呢?还开什么买卖,都不要命了吗?官匪来了,官匪来了……”

苏父的话图如同黑云惊飞一般使汤铺里的人都为之哗然。苏仁笙见父亲两眼吓得发绿,语气中都有了惨叫声,问道:“爹,什么事儿这样惊慌啊?官匪又是什么?”

“兵大就是匪,匪大就是兵。这话你听过吗?”苏父埋怨道:“儿子啊!为父叫你多读些书你非不听。”

“这话倒是说的不错。”一个喝红豆汤的客人说道:“土匪抢劫只是蛮横、狠辣,官兵抢劫还满口的大道理,说你犯了法。真真能将人气死。”

说着,咕咚咕咚地喝干了碗里的汤。

苏父道:“我在京城里已经听说了,现在朝廷的兵丁军纪涣散。最近宫里又出了事儿……”

一听到宫里出事儿了,食客们顿时都瞪大了眼睛,期盼地看着苏父。

这可是难得一闻的好谈资啊!

“宫里出什么事儿了?您快说说,快说说。”

苏父还没开口,苏仁笙便隐隐觉得是跟白小江的失踪有关。

果然父亲感叹一声,说道:“你们也知道,我苏小强不才本来乃是大正十年的举人,荣膺三甲,是吃过鹿鸣宴的人。但因没钱疏通一直捞不到官缺,好在最近得了一笔钱。我觉得这回当官有着落了,就打算去京城疏通打点一番。可谁知道如今朝里的大员都不上朝了,据说是皇上龙体不爽,几经医治都没好转。那些上官们也没心思料理朝政,连吏部衙门都放假了。”

一位顾客急问道:“怎么回事?我听说咱们皇上年轻的很,为何突然龙体不爽呢?”

苏父回答说:“听说他最喜爱的御厨白小江不见了。京城的大官都说咱们皇上就喜好吃喝玩乐,特别是吃最在心。”

另一位顾客凛道:“白小江,莫不是前些天还来平昌县参加酬神节的那个?”

苏父含糊地点头说:“听说是有这么回事儿,可人去了后就不见回宫,皇上能不急吗?”

“可这关官兵扰民什么事儿啊?”

苏父解释说:“所以啊!皇上一着急就下令官兵四处去找白小江。结果官兵是连找带抢,我一路回来过了几个县城,都听说他们扰民。这不,特意赶回来报信儿。”

他跟着对孟小婉爹说道:“我说,赶紧关门打烊吧!别舍不得着急挣那几个钱了。”

小婉爹厌烦他,根本没理会,只顾闷头熬汤。

苏父吃了个憋,刚想继续催促。小婉娘听了皱眉道:“不对啊!咱们这边是归宁王军管辖的,天下谁不知道宁王军队继续严明天下第一,哪儿会扰民呢!”

“要是宁王军我自然不担心,可宁王如今不是在戍边吗?他人又不在,那些京城的贼兵定然不会给他面子的。”

大正皇帝三岁登基,如今已践祚十一载了。

幼主坐殿需要有大臣辅政。先皇晏驾时封了两位辅政大臣,太师文殷和桂王顒融。同时东西南北由四路藩王镇守,分别是西边的宁王,东边的平王,北面的燕王和南面的桂王。其中帝国的西面可说是最不省心。

其实,追溯起来本朝开国时西面的夷狄族便是太祖的心头大患,后来老宁王被派至西面卫戍镇守,直至将宁王府也搬了过去。

后来,围绕着宁王府房间里早许多城池、关隘,大大小小,星罗棋布,俨然国中之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