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六十四章 永生的张郃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六十四章 永生的张郃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22:43:28 来源:笔趣阁

“陛下,既然事已至此,还请陛下降一道旨意。臣的尚书台,也好为张郃老将军评定谥号和追封一事。”荀彧在一旁拱手轻声说道。

刘协闻言,随即应付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不过对于张郃的谥号,朕倒是有个建议,还烦请荀爱卿一听。”

荀彧听到皇帝如此言语,还以为他对于张郃多少有了愧疚之心,要钦此谥号,于是急忙道,“微臣洗耳恭听。”

刘晔嘴角不经意的一撇,看着眼前的这个老臣,有些戏谑的说道,“张郃一生,征战沙场,立功不少,早年前弃暗投明,南征北战,着实可圈可点。

可是打的败仗也有一箩筐,譬如巴西一战,败于张飞,再譬如定军山一战,又败于黄忠。而且作战不力,害镇西将军夏侯渊枉死。再加上这次北征的刚愎自用,延误军机。

以朕之见,给个‘历侯’的谥号比较合适,荀令君你说呢?”

而一旁的荀彧,刚开始还在点头连连称是,可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听到最后不免大惊失色。急忙出声劝阻道,“陛下,这‘历侯’可是一个恶谥啊。本朝只有,故左将军.于禁有此恶谥啊,那也是因为他投降了关羽才得此恶谥。

可兵家之战,本有互有胜负,又怎能因为几场小小的败仗,就盖棺定论呢。若真赐张郃将军此等恶谥,恐怕难以令众臣信服啊。”

刘协听到这里,忽然面目变的狰狞,猛然转过头来对着荀彧大声呵斥道,“荀彧。”

荀彧看到皇帝发怒,急忙噗通一下跪倒在地。

此时的刘协,变的似乎有些歇斯底里,一边快速的来回踱着步,一边张牙舞爪的大喊道,“你不提众臣还到罢了,既然你提到了,朕就给你好好掰扯掰扯。

你跟刘晔,当初是怎么说的?一个个的都告诉朕,他张郃是多么的骁勇善战。朕也是信了你们的谏言,所以又是封他大将军,又是赐他假节钺,就差把朕的玉玺都给他了。可如今呢,又如何?

那老东西,刚愎自用,不听劝阻,非要领兵追贼,匈奴没抓到,把自己的命还给丢了。他死不要紧,北地之局,现在让朕怎么办?还有你那高徒陈泰,也是废物。就凭他一个小小的破虏将军和刘晔,又怎么跟曹彰那黄须怪争?

而且朕已经听说,那曹彰匹夫特意在朔方为张郃守灵七日,此时北地军心已经全在曹彰之手了,你让朕怎么办?”

荀彧越听越发的心惊,心也越发的凉,他没想到,此时皇帝的心里不是想着如何安抚臣民们的心,反而是想着眼前的得失。想的不是对为国捐躯的老将的怜悯,反而是如此这般毫无一点君臣情谊。

终于,荀彧忍不住了,开始放声大哭,一边哭着一边说道,“陛下,张郃老将军早已年过花甲,想他已经贵为一品武将,哪还用得着什么军功,本该好好待在家中濡养儿孙,颐养天年。

可他为了陛下,为了我大汉江山社稷,不惧北地风沙,千里奔赴疆场。如今不幸战死疆场,自当好生追封才是,如若不然,恐怕会寒了天下士子和将士们的心啊。”

刘协本来正在气头上,可当看到地上跪着的,悲慠不已的老臣,心里顿时又没了刚才那份神气,反而变的慌乱无措起来。

其实,刘协变成今日这般心胸狭隘、锱铢必较又毫无主念的性格,也不能全怪他。

一个**岁的小孩,本来也是非常聪慧,跟着母亲还有哥哥过着无忧无虑锦衣玉食的生活。某一天,突然来了个大胖子,把他哥哥杀了,然后强迫他当了皇帝,并胁迫他做了许许多多,他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且不愿为的事情。

后来,战乱纷飞,今天他被这波人裹挟到这里,明日又被那波人强行挟持到哪里,几乎天天都活在朝不保夕的恐惧当中。

猜忌、怀疑、惧怕、无助......种种负面的情绪,无时无刻不再充斥着他的内心。

终于有一天,来了一个“忠臣”,并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给饥寒交迫的他奉上了肉饼和鸡汤。

从此,他结束了四处飘零的生活,他本以为终于碰到了忠臣良将。可是不久后,那人又把他带到了一个他所不愿去的地方。再后来,又当着他的面,杀了他那已经怀有身孕的妻子,即使他苦苦哀求都于事无补,并强迫他娶了自己的女儿为妻。

他崩溃了,终于彻彻底底的崩溃了,当初那个聪明伶俐的单纯少年彻底消失了。

从那时起,他不再相信任何人,不再相信任何事,也不再相信光明。他整个人也变得让人琢磨不透起来,懦弱、无知、恐惧、胆小、暴躁、礼贤下士等等,这些看起来颇为矛盾,甚至毫不相干的词语,都是他身上的标签。

但是,恐怕任何一个人在经历了跟他一样的生活之后,都会被折磨的面目全非吧。

所以当刘协看到地上嚎啕大哭的荀彧时,吓得心中又没了主意。慌忙走上前去,想要把荀彧扶起来,随即好言劝慰道,“爱卿莫要如此,朕方才也是担心北方战局罢了,故才如此事态。”

刘协嘴巴里说出来的这句话,别说荀彧了,就连他自己都不信。见荀彧不肯起身还在悲慠,急忙说道,“啊,那什么,朕这就下旨。张郃的谥号和追封一事,由爱卿全权负责,爱卿说什么便是什么。”

听到这里,荀彧方才慢慢止住了哭声站起身来,在与刘协寒暄了几句之后便离开了。这时,如果有人关注了整个事情的经过的话,便会发现,荀彧的那道身影,比刚刚又衰老憔悴了几分。

刘协在荀彧离开之后,又变了一副模样,将身边的一应物事,纷纷砸了个粉碎。砸完之后还觉得不解气,只见他眉毛一瞥,仿佛想到了什么。

不一会儿,曹皇后的后宫里,传来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惨叫声。只是这宫里的其余闲杂人等,早已被刘协赶了出去。

在发泄完之后,刘协整了整衣衫,精神畅快的从那庭院里走了出来,只剩下那遍体鳞伤的可怜人,瘫软在床上独自默默哭泣。

第三日清晨,朝会之上,张郃的谥号和追封一事终于敲定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镇军大将军张郃,骁勇善战,有勇有谋。兢兢业业镇守关中数十年,不曾有失。今以近古稀之年,领兵北征。然天不假年,将军于建安三十五年,九月初八夜,薨于并州朔方.木门牌。

朕甚悯之,特追封其为太尉,谥号‘壮侯’,葬之以王侯之礼。

张家长子.雄,袭承张郃.鄚mò侯之爵位,张郃之封邑赏其余诸子,特封张郃四子为列侯,其幼子为关内侯。

钦此!”

而曹操和钟繇,在此次张郃追封一事上,并没有丝毫阻拦,反而还尽力的为他和他的后人,争取到了最大的利益。或许他们也是想为那昔日部下,做最后一件事,以表达对他最后的缅怀吧。

终于,张郃的追封一事告一段落了,只是在人人感谢皇帝隆恩的时候,很少有人知晓荀彧为了张郃的这些追封付出了什么。但天下终究没有不透风的墙,后花园里所发生的的事情,还是隐蔽的传出来了,最终渐渐被世人所知晓。

有些人活着,可是已经死了。

有些人死了,可是却永远活着。

张郃一生崎岖坎坷,终究还是入了青史,留了美名,为后世万人所传扬。

从某种意义上,他从此得到了永生。

————————

建安三十五年,农历九月十九,北地,朔方郡。

在结束了张郃的守灵七日之后,这一天的清晨曹彰率领着六万铁骑,继续向北边的大漠进发了,旨在彻底消灭北方的胡患-匈奴。

这一次,曹彰并没有带上所有的将领和兵马。一来,匈奴大部分兵士已被消灭,大单于.师弘邪的部落据探报和投降的俘虏交代,最多五万兵马。二来,并州六郡刚刚收复,有许多安抚的事情需要大军的配合。

因此,此次北上,曹彰只带了六万大军,以及陈泰、辛毗几人。甚至将包含虎豹骑在内的四万大军以及曹休、刘烨都留了下来,处理后续的安抚等一干事宜。

当然右路军夏侯玄所率领的一万大军,此时已经在赶来与曹彰他们汇合的路上了。

只是这次北征大漠,虽说士气昂然,但是大部分将领心里都没有底。

那匈奴大单于在得知左、右贤王的部落,以及十几万大军都被消灭了之后,早已经吓得带着剩余的左、右谷蠡王和数万大军以及族人们离开了平时居住的地方,钻进了大漠深处,不知所踪了。

另外,现在已经是九月末了,马上就要进入深秋了,如果战事不利,又拖得时间太久的话,再加上大漠里的寒冬,这些对于北征的将士们而言,都将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就这样,这支部队,还是毅然而然的踏上了北伐大漠的征途。

虽然有前方困难重重,但他们都深信一句话。

就是世人皆知的那句,“有胆敢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