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六十三章 张郃“归”朝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六十三章 张郃“归”朝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22:43:28 来源:笔趣阁

走出帐外的曹彰,随即命令身边的副将拨调了一营的人马,过来保护蔡文姬,并从匈奴俘虏的汉人里,挑选出来几个看起来比较敦厚的女人来服侍她。

......

而在得知蔡邕大儒的幼女蔡文姬还活着之后,这几日里不断的有人前来拜望于她。

曹休作为小时候他们几个的小跟屁虫,自然是少不了的。

辛毗、刘晔这般文人谋士,自然更想见识一下,这位当时才女的风姿了。

而蔡文姬被困在这不毛之地十数年,已经没有见过家乡的人了,自然也乐得见与他们交谈,并向他们问一些家乡和家里的事情。

很快,三日就这么过去了,在曹彰帮忙处理好了蔡文姬相关的事情之后,她终于要起身离开了。当然随着她离开的,还有曹彰特意挑选出来的护送她的近卫轻骑。

其他被俘虏的汉人自然也可以回家了,不过就没有蔡文姬这么好的待遇了。看着那群兴高采烈终于可以回家的汉人们,蔡文姬不禁发自肺腑的替他们开心。

此时,一切皆已准备妥当,就待启程了。

看着眼前这个刚相聚不久,就又要别离的妹妹,曹彰面带微笑,以一口兄长的语气说道,“文姬妹妹,北方胡虏未灭,我就暂时不能跟你一块儿回许都了,不过我已经派快马将此间消息告诉父亲了,他知道你还活着,肯定会很高兴的。这并州六郡现在,已经又是我大汉的疆域了,但毕竟战乱刚息,所以我精挑细选出来了一营人马,护送你回家。

另外,你回去路过雁门关的时候,也去见一下二哥,让他知道你还活着。为了给他个惊喜,我特意没有告诉他你的这个事情。到时候,他肯定会大吓一条吧。哈哈哈......”

曹彰一想到,自己那个平日里一本正经的兄长,在见到蔡文姬还活着的表情,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而对面的文姬,看着这个已经当了大将军的子文哥哥,还这么的调皮,不禁俏皮的翻了他一个白眼。不过也正是这些,让她真真正正又有了家人的感觉。或许文姬自己都不知道,她的自己的这些变化吧。

听完曹彰的这些话,蔡文姬也笑眯眯的回答道,“嗯,子文哥哥(曹彰,字子文)放心,我一定会去看看子恒哥哥(曹丕,字子恒)的。”

忽然,蔡文姬好像又想到了什么,随即正色对曹彰说道,“子文哥哥,我是一介女流不懂军事,但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曹彰见文姬如此说,不禁微微一笑道,“文姬妹妹,但讲无妨。”

蔡文姬随即接着说道,“我听说,前几日里老将军张郃不幸陨落了,然后子文哥哥你特意为他老人家设了一个灵堂,并且让全军守灵七日?”

曹彰闻言,不知蔡文姬想要问什么,不禁疑虑道,“是有此事,文姬妹妹是觉得有何不妥吗?”

蔡文姬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张郃老将军,为国战死疆场,设一个灵堂祭拜一下,并无什么不妥。可是子文哥哥,你有没有想过,这次同样战死沙场的数万汉军将士呢?”

听到这里,曹彰顿感大吃一惊。是啊,张郃战死了,可是将士们同样也战死了呀,怎么又能厚此薄彼呢?更何况,阵亡的将士,军中不乏一些同乡、兄弟甚至父子的,这让他们这群人怎么看,难道说将军的命是命,普通兵士的命就不是命了吗?

见曹彰陷入了沉思,蔡文姬便知晓,曹彰肯定已经知道自己的不妥之处了,随即接着说道,“小妹有个建议,子文哥哥权且一听,如果不妥还请见谅。”

曹彰闻言急忙说道,“文姬妹妹,但讲无妨。”

蔡文姬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小妹建议,子文哥哥可在军中设一‘招魂幡’,并大办一场招魂超度的法式。匈奴人虽然不信奉佛教,但是他们并没有组织佛教徒在朔方境内传教,所以找几个佛教僧弥还是不难的。

嗯...另外,不必严明是替谁办,只说是为了阵亡的两军将士和无故死难的百姓。一来,我军将士听了,绝对感激涕零,杀敌必将会更加勇猛的。二来,匈奴的将士和普通百姓听了,也只会敬佩子文哥哥你的仁人之心,安抚工作也会更加好做一些。”

曹彰听完自己这个妹妹的一番高论,不禁惊讶的连连点头称是。蔡文姬看着这个子文哥哥,这幅呆呆傻傻的样子还是跟小时候一样,哪里还有那个威风凛凛大将军的样子,不禁噗嗤一声笑出了声来,顿时这片草原传来了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这也是这个可怜的姑娘,十二年来第一次这么开心的笑。

少时,眼见时辰不早,是启程的时候。

曹彰即使万般不舍,也得跟眼前的这个妹妹分别了。

蔡文姬也是万般不舍的上了马车,马车启程了之后,还不忘打开车窗,将身体探出去,拼命的向身后的那个人招手,“子文哥哥,你一定要多加小心啊,我在许都等你凯旋回来”

————————

护送张郃灵柩的车队,在经过了进半个月的快马加鞭之后,终于从并州.朔方郡返回了许都。

刘晔和陈泰,对于张郃陨落这事儿自然不敢隐瞒。所以在张郃薨了的当天夜里,就已经派快马将这消息秘密传往了许都。

此时许都城里,自然是满城皆知。

这一日,在得知张郃的灵柩是午后抵达时,满朝文武的官员们,在下了早朝以后,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就纷纷前往北城门口迎接了。此时此刻,不再有政派之分,不再有门楣之别,有的只是对于一个为国战死疆场的老将军的敬重和哀悼。

那城门口百官,为首的赫然是曹操、荀彧、钟繇等一帮老臣,只要是有品级且在许都的官吏,都来了,乌泱乌泱的足足有数百人之众。在这群百官身后自然是许都城的百姓。

可是在这么特殊的场合,偏偏少了最重要的一个人,那人就是当今的皇帝陛下。

未时三刻方过,只见一支约数百人的车队,进入了城门口众人的视线,从北面缓缓而来。方才还有些许嘈杂的城门口,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那南来的车队,自然就是护送张郃灵柩的车队。

“众臣跪迎张郃将军。”喊出这一号令的,自然是众臣中官阶最大的魏王曹操。

刹那间,城门口的文武和百姓们,呼呼啦啦的跪倒了一片。

就连曹操本人,以及荀彧、钟繇他们也跟着跪下了。本来按礼仪来讲,曹操、荀彧和钟繇,官职比张郃要大,自然是不必跪迎的。以往五子良将,病故之时也并没有如此高的待遇。

而张郃却收到这样的礼遇,不是因为他的官职品级有多高,而是因为,他是战死疆场,是为国而死,是死在了征讨异族的路上,是死在了为北地百姓谋太平的路上。

待车队经过城门口的时候,人群中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始哭泣了,一传十,十传百,刹那间哭声一片,整个城池瞬间陷入了一片悲切的海洋当中。

镇军大将军府,早已是准备好了一切。全府上下缟素,张郃的长子张雄更是出城三十里,扶柩而归。灵柩在众人万千的目光之中,进入了将军府内。

......

荀彧终究还是恨不过,钟繇归朝之时,皇帝陛下为了拉拢于他都亲自出城却接。而今日,为国战死疆场的张郃的灵柩回朝,却没有任何的举动,甚至连一个使者都没有派出,也不怕寒了天下士子和臣工们的心嘛。

待张郃的灵柩安顿好之后,荀彧终于还是进宫了,要去找那皇帝陛下理论一番。

终于,荀彧在一番苦寻之后,终于在御花园里找到了游园的皇帝。见到此时,还有心情游乐,荀彧胸中的气火就更不打一处来了。

只见他竟然破天荒的没有让宦官禀报,就冲了上前,跪拜道,“陛下,老臣有事求见。”

而那位皇帝陛下,自然早就知道荀彧进宫了,也知道他来所为何事,不过一直故意在跟他兜圈子,躲着他罢了。

此时见再也无法躲避,忙装腔作势的说道,“哟,原来是爱卿来了,快快请起。你们这群狗东西,荀令君来了也不告诉我一声。”

而一旁无故背了黑锅的宦官,自然不敢辩解,只是一个劲儿的念叨着,“是奴才的错,是奴才的错。”

七窍玲珑的荀彧,自然是心知肚明的,只是暗暗摇了摇头,也没有在这上面多做什么计较。

随后他站起身来说道,“今日张郃灵柩回朝,陛下该去的,就算不去,也该派个使者探望一下才好。”

刘协闻言,继续装傻道,“是嘛?张郃的灵柩今日回来了,我还以为是明日呢。哎呀呀,近日朝务繁忙,朕竟然把这事儿给记错了,罪过罪过。”

眼见这皇帝如滚刀肉一般,荀彧也不再委婉,而是直接说出了今日来的目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