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三十六章 儒士下山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三十六章 儒士下山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52:36 来源:笔趣阁

大魏黄初元年,冬,腊月,凉州州府,武威.姑臧[zāng]城,

此时,自八月叛军的围困以来,已经有四个多月了。

好在,这几年邓艾把凉州治理的不错,成为了小有名气的“塞上江南”,军屯的推行也使得州府的粮仓存储比较丰裕。如若不然,在外既无援兵,在内又无粮草的话,只会更加糟糕。

可有粮却并不代表着,邓艾现在的处境有多好。

他所在的武威郡,东面是已经沦陷了的雍州北地郡,有鲜卑单于.轲比能亲率的五万大军;西面是同样已经沦陷了的张掖,有鲜卑左路军主帅拓跋力微,和副帅秃发部.树机能,所率领的三万大军;再往西的酒泉郡,还有羌人的

南面是刺史都已经战死了的凉州金城郡,有羌人首领.姚士祥所率领的三万主力;北面有鲜卑等族的铁骑不时的游弋着。

如今,仅仅只有东南面的雍州.安定郡,还在朝廷的手里,不过此时也已经岌岌可危了,要不是关中的援兵及时到来,恐怕安定也已经沦陷了。

如此看来,光在邓艾的武威周边的,就有十几万叛军,这还不加其他趁火打劫的胡人。

在胡人南下进攻凉州的时候,身在张掖境内祁连.临松山的林松先生.郭瑀,便带领着一众弟子下山了。

学生们不解,纷纷疑问道,“先生,这数十年来,跨州连郡的诸侯,甚至朝廷都多次征召于您,您都没有同意下山入仕,怎么现如今反而要下山了呢?”

临松先生郭瑀,微微一笑很淡然地说道,“昔日里,是汉人之间的争斗,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因此我谁也不帮。可如今不一样了,是胡虏对我汉人的入侵,此时我若还不出山,又怎能对得起先辈们的教导,和这数十年来所学的圣人之道呢?”

随即,临松先生毅然而然的便带领了一众弟子下山,直奔张掖郡郡府.觻[lù]得城而去。可是当他们刚刚下山不久,便听说觻得城已经被鲜卑人给攻破了,城中八千守军无一幸免,百姓们因为帮助官兵抵抗胡人攻城,最后更是被那弑杀的副帅树机能,给残害的十不存一。

既然觻得城城池已破,自然也就没有了再去的必要。

于是,郭瑀又带领着麾下的一众弟子,转头向东直奔邓艾所在的武威.姑臧城。而邓艾,也是因为得到了郭瑀众人的鼎力相助,才使得城池又坚守了四个月。

如今凛冬已至,雍凉之地更是滴水成冰。

在入冬的那一天,郭瑀更是提出了水泼城墙的计策,使得姑臧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彻头彻尾的一座冰城。

次日清晨,胡人叛军一如既往的前来攻城,却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还以为这等鬼斧神工,是有神人相助呢。待后来知晓是郭瑀的计谋之后,纷纷站在城墙之下破口大骂,声称破城之后,要屠尽全城之人。

可结果也只是仅仅得到了,从城内“射”出的几支致命的箭羽罢了。

如今,敌人再想攻城那是别想了,姑臧城本就城高墙厚的,如今又裹上了厚厚的一层冰甲,一般的刀剑更难攻破。最要命的是,城中每天都会有人,定时的往城墙之上泼水,以来加固这层冰甲。

当然这冰封之法,有利也有弊。

优点很明显,敌人想要进来,一时半会儿是不可能的了,城内的众人数月以来,在接连不断打退叛军之后,终于可以歇歇了。

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城里的人也别想出去了,只能坚守待援。只希望,朝廷的援军能够早点儿来吧。

更何况,无论是草原胡人也好,还是羌族、氐族人也罢,他们只是擅长骑兵冲杀,根本没有攻城的重武器。他们之所以能够拿下那么多城池,一来是仗着自己人多,二来是因为杀了魏军们一个措手不及罢了。

现如今魏军有所反应和准备之后,他们再想攻破有着强弓劲弩所守卫的城池,可就难了。所以,公孙渊起兵的初期,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一路下来势如破竹,甚至攻下了夏侯霸所驻守的雁门关。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等到入冬之后,他们南下的攻势自然也就被遏缓了。叛军之中,唯有辽东.公孙渊麾下有攻城的重武器和步卒,其余的胡人几乎清一色的都是骑兵。骑兵在北方草原驰骋的话,还算可以,如今让他们下马攻城,真就有点儿难为他们了。

朝廷也是考虑到了这些,所以才想着从敌人的薄弱点开始,各个击破。

而且六十万叛军,看起来声势滔天的,可时间一长,各部之间因为分赃不均,所产生的的间隙也就暴露出来了。

此时,姑臧城刺史府内。

身着一袭普通粗麻布衣的一老一少,正在大堂之上对弈,此二人自然也就是那新任凉州刺史.邓艾.邓士载,和率领着一众弟子下山助拳的临松先生.郭瑀.郭元瑜了。

只见邓艾手持一粒白子,轻轻的放在那道普通的松木棋盘之上,好似自言自语的轻声喃喃道,“我姑臧城,能够得到两个月的喘息之机,还要多谢先生那泼水成冰之法呀。不过此计策虽然妙极,可如今寒冬已然接近尾声,但最多再有一个月,必然就会冰雪消融。不知先生可还有良策教我?”

可对面的郭瑀并没有直接回答邓艾,而是答非所问的说道,“汉高祖刘邦起身于市井,而且为人略显粗鄙,他起兵反秦之时,已然四十八岁了。

霸王项羽,乃是昔日楚国名将项燕之后,起兵之时不过才二十八岁。此人身强力壮,骁勇善战,六国仁人志士,投奔他的更是数不胜数。因此,他才能在巨鹿一战,大败章邯,取得天下。

后来,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更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可最终为什么反而是刘邦取得了天下呢?”

经过郭瑀这么一点拨,邓艾顿时想明白了。

昔日里刘邦数次与项羽激战,每次皆是大败而归,可最终依旧在垓下之战打败了项羽,逼迫的他自刎江边。那是因为,刘邦在大战之前,大肆封赏各路诸侯,甚至派人利导招降了许多项羽的部下。最后,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受了刘邦的好处之后,纷纷率兵而来,才能一举攻破楚军壁垒。

这个典故,熟读史书典籍的邓艾自然是清楚的,“先生的意思是让我,学汉高祖刘邦昔日之法,分散叛军。”

看着一点就通的邓艾,郭瑀不经意的捋着胸前的胡子,笑眯眯的说道,“然也,然也。”

见到郭瑀肯定的答复,邓艾心中大喜,“那先生心中必然是已经有了招降之策了,还请先生教我。”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再藏着掖着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郭瑀将手中的几粒棋子,放入了一旁的棋笥[sì]之中,随即正襟危坐道,“士载(邓艾)你应该知道,追随公孙渊反叛的胡人当中,势力最大的乃是鲜卑族,共有控弦之士十余万。鲜卑族麾下共有五部,分别是慕容部.慕容涉归,宇文部.宇文浪,段部.段泥,拓跋部.拓跋力微,秃发部.树机能。

此次出征,轲比能亲率五万大军,以宇文浪、段泥为大将,攻打我武威东面的北地;慕容涉归,则单独率领两万大军攻打朔方;最后的三万大军,则是由拓跋力微和树机能,如今正在我方西面的张掖郡。

轲比能贵为鲜卑单于,当今皇帝陛下如此恩赏于他,他却还要造反,你我自然更加无法招揽了。慕容涉归,自幼与轲比能一起长大,情同手足,而且他远在朔方;段泥,乃是轲比能的同族,更是常常视轲比能为子侄,此二人对轲比能重情重义,不易招揽。

至于秃发部的树机能,此人残忍弑杀,虽然麾下只有五千骑,但据我所知,他麾下的地盘和牛羊却并不比其他四部少。如今这五部之中,有望被我成功招揽的,也就只剩下了拓跋部的拓跋力微,和宇文部的宇文浪了。”

说到这里,郭瑀端起了一旁的茶碗,轻轻抿了一口润乐润嗓子,随后若有的狐疑的说道,“传闻当年,宇文浪的父亲-宇文进功与轲比能争夺鲜卑大首领之位,二人约定以决斗的方式定胜负。结果,宇文进功战败,被迫将大首领之位拱手相让。

再后来不久,宇文进功因为年老体衰,再加上草原缺医少药,竟然不治身亡了。他们二人事前已经立下生死状,坦言事后无论胜负都不得追究。而他的儿子宇文浪,虽然这么多年明面上没有说什么,可私下里却一直对此事愤愤不平啊。

轲比能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所以平日里一直对宇文部盯得比较紧,甚至这一次出征,都特意把他带在了身边。可前些日子,不知道轲比能抽的什么风,竟然把宇文部与张掖的秃发部树机能给调换了。这对于我军来说,可是一个离间他们千载难逢的良机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