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二章 曹丕代汉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二章 曹丕代汉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52:36 来源:笔趣阁

建安四十年,公元235年,春,正月初九。

年关方过,刚刚沉寂下去的许都城,却又热闹了起来。因为在这一日,许都有大事要发生。

许都城外,那一座年前就已经筑好的“禅让台”周围,此时旌旗猎猎,人山人海。许多人都争先恐后的,来见证这历史的一刻。

这一天无论是朝廷官员,还是民间百姓,都一股脑的来到了,似乎整个许都城的人都来了。禅让台周围守卫的兵士,除了卫尉.曹洪的羽林卫和执金吾.曹真的京畿守备大营之外,还有数日前特意从豫州调来的两万甲士。

上一次许都这么热闹,还是五年前的那个冬天。那时候,荀彧还没死,曹操也还没死。征北大将军.曹彰刚刚北灭匈奴,率领着一干将士们回许都受封。

正当台下众人叽叽喳喳的交头接耳之时,忽然有一道悠远的号角声响了起来。

只见有一人,十二旒天子大裘冕,身着墨色龙袍,一步一步缓缓的向高台上走去。少时待那人焚香祭天之后,又有一人只穿了墨色龙袍,也慢慢的向那禅让台上走去。

这前者自然是大汉皇帝.刘协,而后者则是此时的魏王.曹丕。

待曹丕走上高台,只见刘协将头上的大裘冕摘下,随后稳稳的给曹丕带在了头上,并将盛有传国玉玺的檀木托盘交到了曹丕的手上。之后,一脸坦然的又缓缓的走下了高台。

高台上的曹丕,拿起托盘中的玉玺,只见这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这玉玺通体碧绿,只可惜缺了一个角,只见八个大字赫然刻在上面。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正是那大秦丞相李斯,亲手所书的小篆体。昔日大秦始皇帝.嬴政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始皇帝慌忙将此玉玺抛入湖中,顿时风平浪静,玉玺也由此失落。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此传国玺奉上,传国玉玺复归秦。

十数年后,汉高祖刘邦军灞上,秦皇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及汉高祖诛灭项羽,即皇帝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传国玉玺。自大秦始皇帝制玉玺至今,已经有四百五十余年了,此物可谓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天下第一宝物。

曹丕捧着这枚并不算太重的玉玺,却感觉有千万斤之重。

正如这玉玺上所刻的八个字一样,“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既然我受了上天的任命,就一定要庇护天下生民,使得黎民长寿、国运永久昌盛。

如此重担,又怎么不是万斤之重呢?

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于公元前202年,建立大汉王朝,迄今四百多年。终于在最后一位皇帝.刘协的手上,走向了灭亡。

从此,一个新的帝国“大魏”,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只见那大魏皇帝.曹丕,将手中的玉玺高高的举过头顶,高呼道“大魏万岁”。

顿时,台下钟鼓齐鸣,万民山呼万岁,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事后,大魏皇帝.曹丕下坛,参加完燃火祭天地的大礼后返回。把年号建安改为黄初,建安四十年既黄初元年,并大赦天下。

这一日,天下万民同贺,更有鲜卑、羌族、羯族、狄族、乐浪、高句丽、马韩、辰韩、倭国的使者前来觐见。

不日,皇帝.曹丕下诏,尊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把河内郡山阳邑一万户作为他的封地,封地内使用汉朝的历法年号,可以用天子的礼仪祭天,上奏不用称臣,朝廷在太庙举行祭祀典礼时,可分享祭品;又封山阳公的四个儿子为列侯。

追赠皇祖.曹嵩为太王,父亲.魏武王为大魏太祖武皇帝,尊王太后为皇太后,追封长兄.曹昂为丰悼王。

加封车骑将军.曹仁,为大司马,行事如左。

加封卫尉.曹洪,为大将军,行事如左。

加封骁骑将军.曹彰,为车骑将军,任城王,行事如左。

加封征南将军.曹植,为骠骑将军,江陵王,行事如左。

加封太傅.钟繇,为丞相,行事如左。

加封御史大夫.陈群,为司徒,位列三公,掌天下教化。

......

凡是故魏王曹操和曹丕的旧臣们,统统得到了封赏和进封,曹氏宗亲们更是个个封王拜侯。天下百姓也莫不欢歌达旦,庆祝一个新的充满希望的帝国的诞生。

————————

黄初元年,二月初二,这是一个极好的日子。

皇帝,不,山阳公.刘协带着他的妻妾们,终于要回他的封地.山阳邑了。护送他西去的乃是新任的四品实权校尉.长水校尉.蒋济。

蒋济,字子通,扬州平阿人,在汉末出任九江郡吏。被太祖皇帝.曹操征召之后,就一直效命在大司马.曹仁的军中。多年来凭借自己的军功一步一步的做到了东中郎将,皇帝.曹丕继位之后,更是迁任了八大实权校尉之一的,长水校尉。

后来他跟着新任的征东将军.夏侯尚,长期驻扎于扬州,近些日子刚被调回许都。而他刚刚调回许都,就碰到了这么一个棘手的差事。

这个人毕竟是皇帝,虽说现在已经不是了,可依旧有禅让之功,被封为了山阳公。况且山阳公.刘协的妻子,乃是当今天子的亲妹妹,那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呢。

临走之前,皇帝.曹丕特意将他唤入了宫内,亲口跟他叮嘱了几句,并嘱咐他一定要将山阳公安全的送回封地,如果有任何差池,唯他是问。

蒋济一直感觉陛下话中有话,但又察觉不出到底是哪里不对,因此也只能战战兢兢的一路护送。

自许都至山阳,平日里自然都是走汉路的居多,可不知为何这山阳公一时兴起,偏偏要走水路。蒋济虽然心中有所疑虑,可这也不算太难为人的要求,只能应允了。

从离开许都之后,山阳公.刘协一路上就十分的高兴,好似那归鸟的山林,反而那山阳王妃.曹节好似隐隐有些许担忧。

蒋济自然不是愚笨之人,要不然也不会被安排护送的差事。

待蒋济准备好了船只,准备要上船之时,刘协突然一反常态的向蒋济深深一揖,“多谢将军一路上的照料,协在这里谢过了。”

蒋济见状心中大惊,毕竟山阳公那也是有封地的王公,他一个小小的四品实权校尉那是拍马也赶不上的。

于是也急忙抱拳回礼道,“这是末将的职责所在,山阳公不比如此多礼。”而此时,蒋济不经意的瞥了一眼刘协身旁的山阳王妃,发现她脸上的愁容好像又浓了几分。

他心中的疑虑之感,也顿时增添了几分,难道,这船上会......

想到这里,蒋济的心中似乎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韵味。

事情越走越加的离奇了,山阳公和王妃上船的时候,除了船夫之外,竟然没有叫一个仆人跟随,而是就他们夫妻二人单独上了船。说是不想让太多的人,打扰他们二人赏景的雅兴。

越发察觉到不对劲的蒋济,并没有声张,也并没有强行怎么着。而是叮嘱船夫务必要照顾好山阳公夫妇,并让自己的船时刻紧跟着那条船。

第一日,并无任何异常。

可当夜深人静,当众人刚刚睡下的时候,突然传来了船夫惊恐的喊叫声,“不好了,漏水了,船要沉了。”

多年来战场带给他的第六感,使得蒋济总感觉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因此自从离开许都之后,夜里就一直是合衣抱刀而眠。

听闻船夫的惊叫声,蒋济立马翻身起来,向舱外奔去。

那伸手不见五指的夜空里,依稀看见有一丝光亮,在迅速的朝水里沉没而去,那自然就是山阳公那条船头所挂着的灯笼。

由于蒋济的提前部署,此时他的这条船距离沉船的位置,不过区区百余步。

“快,下水救人!”

随着他的一声高呼,整个船队的人都惊醒了,他更是率先跳入了那冰冷的河水中救人。

此时虽然已经是春二月了,可那河水依旧冰凉刺骨。

......

小半个时辰之后,刘协裹着一床棉被,在一盆烧的通红的炭火旁瑟瑟发抖。在他的面前,则跪着一名浑身湿漉漉的人,正是那下水救人的蒋济。

“末将,护卫不周,以至船舱走水,还请山阳公责罚。”

此时,蒋济才慢慢的明白过来,为什么许都城内,有那么多的能人异士。可陛下却偏偏选中了,他这个长水校尉来担任护送之职。

陛下,果然圣明啊。

山阳公.刘协就这么直愣愣的盯着眼前,这位救了他命的人,一言不发。

很久很久之后,刘协才毫无感情的慢慢开口了,“将军救得了我一时,救不了我一世,何苦呢?”

突然,蒋济想起来,在临走之前,曹丕曾交给他了一封密信。

并告诉他,若一路上平安无事还则罢了。如若碰到了为难不决之事,可将此信转交于山阳公,一切难题均可迎刃而解。

想到这里,蒋济急忙从刀鞘的夹层内取出那封密信。好在刚在下水救人,蒋济将这把苗.刀放在了船上,密信也依旧完好无损。

“山阳公,陛下有密信予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