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一百零一章 诛奸佞,清君侧(一)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一百零一章 诛奸佞,清君侧(一)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52:36 来源:笔趣阁

台下众将士闻言,顿时炸了锅了。

蛮王孟崖更是义愤填膺的说道,“岂有此理,简直是欺人太甚。费祎大人,为人敦厚贤良,处处为我等百姓着想,可却落了这么一个下场。现如今,他们竟然还想要赶尽杀绝,难道还要把王平将军和我们也杀了不成?

既然朝廷不仁,休怪我等不义,大不了反了他娘的,本来我等就不归他朝廷管。昔日我等只服诸葛丞相,今日只服王平将军。”

“对,大不了反了他娘的!”

“就是,王平将军待我等恩重如山,如今将军有难,我们又岂能坐视不管?”

.......

一时间,校场内乱作一团。

王平“泪流满面”的看着场内的一切,嘴角不经意的一勾,慌忙说道,“诸位莫要冲动,莫要冲动啊。我王平一人生死事小,我南中数十万族人又何必再起战端呢?再说了,只是朝内有奸臣罢了,我等大可不必造反啊。”

孟崖“气愤”的说道,“好,既然王萍将军如此说了,那我们也给朝廷几分薄面。我等只向朝廷讨个公道,清君侧总可以了吧?还烦请兄长告诉我等,那朝中奸佞是谁?”

王平“支支吾吾”的说道,“这......”

孟崖见状更加“气愤”,大声说道,“即便兄长你不说,我等也知道。那奸佞必然就是钟会和郭淮。此二人狼子野心,早就对费祎大人担任刺史不满意了。这次派刺客刺杀了大人,他们好借机上位。他们以为这么做就神不知鬼不觉?哼,也太小看我等了。”

“啊?原来是他们两个?”

“钟会,我听说过他。传闻当年,就是他使诈偷袭了成都,我西川才灭亡的。”

“哦,原来如此。”

“哼,此二人果然狼子野心!”

见众人如此,孟崖顺水推舟的说道,“大都督,事已至此,我等又怎能坐以待毙。更何况,我南中各部,还有十余万好儿郎,又岂会怕了他钟会郭淮乎?我等并非是为了造反,而是为了诛奸佞,清君侧啊。”

“诛奸佞,清君侧。诛奸佞,清君侧。”

一时间,整个校场之内,呼声一片,一浪高过一浪。

一丝窃喜从王平和孟崖的眼底闪过,只见那王平颇有些无奈的说道,“既然诸位执意如此,那本都督自然愿意效劳。”

孟崖接着附和道,“兵法讲究,兵贵神速,此事宜早不宜晚啊。本大王算得,五日之后腊月初八便是一个好日子,正是我等挥师北上的好日子。”

只见王平,慢慢站起身来,长叹了一口气后说道,“哎,既如此,那我等就五日之后,腊月初八正式出兵。”

言罢,王平一把抽出腰间的宝剑,高喊道,“诛奸佞,清君侧。”

台下众将士见状,纷纷大声附和道。

诛奸佞,清君侧!

那整齐的呼声,飘荡在南中的深林当中,久久不曾散去。

......

建安三十八年,冬,腊月初八。

庲降都督.王平,以“诛奸佞,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反,引蛮兵十余万自南中北上,兵势直指成都。

一时间朝野震动,天下哗然。方才太平了三年的益州,再一次的被迫进入了战火之中。

王平以为,昔日里西川不过十万军,便可割据一方。今日自己麾下,也有十万兵,而且还是自己调教出来的蛮兵,自然也不在话下。更何况,还有扬州陆抗二十万的遥相呼应,想来成事必然不难。

殊不知,自己早已经进入了他人的圈套之中。

————————

王平起兵的消息传到许都之后,最为震惊的不是魏王.曹操,也不是太傅.钟繇他们,反而是皇帝刘协和尚书令.荀彧。刘协还是一如既往的大发雷霆,这位皇帝陛下这么多年了,而且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了,可还是那么的急躁。

大殿之内只有皇帝和荀彧二人,荀彧比之三年前更加的苍老了。自从张郃、刘晔都走了以后,这朝内就剩了他一根独木了,能撑到现在已经实属不易了。

只见那刘协在殿内不听的走来走去,喋喋不休道,“西川刚平定三年,如今那王平又要造反‘诛奸佞,清君侧’?别以为朕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不过就是想学那刘备,借此拥兵自立嘛?

荀彧,你究竟是怎么看的人,你是不是老眼昏花了?先是费祎作为一州堂堂的刺史,竟然被人当堂刺杀了。再接着,就是你一直向朕表赞的庲降都督王平,又举兵造反。你们不是说旧蜀只剩下了五万兵吗?可哪里又冒出来的这十万兵?”

在一旁落座的荀彧紧锁眉关,一言不发。是啊,怎么回变成如今这个地步呢?这三年来,益州年年风调雨顺,府库也渐渐了充盈起来。刺史费祎颇具才气,而且为人温良恭俭。最终也确实不负他和天子的重托,把益州搭理的井井有条的,而且还替朝廷收获了不少的人心。

可就是这么一位近乎于的完人,怎么可以这么不小心,怎么可以让刺客在大宴上就给刺杀了呢?

益州刺史.吕乂[yì]的话,他自然是相信的。去年年拜,便是由他代替费祎来的许都,他更是费祎的左膀右臂。

那王平虽然昔日里有所不检,投降了刘备。但他是从曹氏一派的重臣夏侯渊手下叛走的,是不可能再重新回归曹氏麾下了。除了自己和陛下,他已经无路可走了。自己也是看重了他这点,才万般器重于他。可万万没想到,他竟然选择了第三条路。

哎,难道说,自己真的是老眼昏花了不成?

想到这里,荀彧重重的喘了一口气,有气无力的说道,“陛下,当务之急应当考虑如何平叛才是啊。”

刘协冷哼一声,瞥了荀彧一眼,接着说道,“如何平叛?还能如何平叛?自然还是得靠那钟会和郭淮了。”

刘协气极反笑的哈哈大笑说道,“哈哈哈,想来也真是可笑。昔日里原本是想着用王平来牵制钟会郭淮的,可如今却反过来了。竟然需要这些‘反贼’去平叛,可笑啊,可笑。”

听到皇帝的如此嘲讽,荀彧心里更加难受了。可也终究无言以对,毕竟皇帝说的是对的。

见荀彧如此这般,皇帝对这位昔日里万般信任的老臣,也开始渐渐的失望了。冷冷的看了这位老臣一眼之后,刘协也不想再多说什么了,“西川平叛之事,荀爱卿和你尚书台看着办吧。”

说完,皇帝径直走出了门去,只留下荀彧一个人在殿内默默的坐着。

陛下,你我君臣之情,终于至此了吗?

......

许都,魏王府。

只有曹操、钟繇、曹丕三人在场,看来曹氏一派对王平反叛一事,并没有怎么过于的重视,甚至放在心上。

“元常(钟繇,字元常),今年年拜,士季侄儿(钟会,字士季)恐怕无法回许都了。”曹操看着身旁的钟繇,淡淡的说着。

钟繇闻言,不禁摇摇头说道,“孟德呀,孟德,你还是一如既往的爱捉弄人啊。我倒是希望,我那不成器的小儿子啊,明年年拜能回来就好。”

曹操略带一丝狭隘的笑着说道,“看来元常以为,平叛南中之乱,需要最少一年?”

钟繇见曹操这么说,随即反问道,“难道孟德以为需要更久?”

曹操摇摇头,微笑着说道,“恰恰相反,我以为最多半年,最少三个月,此叛必然平定。”

钟繇随即眉头微皱,疑问道,“虽然蛮人不堪,可是王平手中也有十万大军呢呀,而且王平此人深谙兵法。更何况南中之地山高林密,瘴气遍布的。即使我军配备了部分苗.刀,还有孟优作为内应,可我还是不认为,平定王平有那么容易。”

曹操见这位老友这么犟,自己也提起了兴趣,“既然如此,不如你我赌一把如何?”

钟繇不服气的说道,“赌就赌,你说吧赌什么?”

曹操嘿嘿一笑说道,“子孝(曹仁,自子孝),去年从交州回来之时,给我带回来了两坛好酒。去年守岁喝了一坛,那酒着实清冽可口,我今天就把他拿出来做赌注。”

钟繇见状不服输的说道,“我儿士季,去年从益州回来省亲之时,也给我带回了两盒叫做‘茶叶’的东西,听说那东西可是南中特产。用开水冲服饮之,那味道似甘似苦,味香醇厚,让人回味无穷啊。

其香悠远兮扶摇登宵,其味空静兮潜藏于窍。

茶不醉人,人自醉矣。别看你孟德贵为魏王,但这等人间奇物,这天地下恐怕也没几个尝过了。”

见钟繇言语只见颇有嘚瑟显摆的意味,曹操破天荒的翻了一个白眼,不屑道,“说得那么好,那茶,最终不还是会输给我?”

钟繇同样回怼着,“孟德你的酒那么好,最终不还是落入我口?”

一旁的曹丕看着父亲和钟繇伯父,两个已经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了,还像老顽童一样斗嘴,也不仅替他们高兴。

看着二人的谈话,火气逐渐上来了,曹丕很合时宜的开口了,“父亲,伯父。这南中之乱,可需要儿臣有什么要交办的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