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三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三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

作者:楼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22:43:28 来源:笔趣阁

大魏黄初元年,公元235年,冬,腊月初八。

自辽东太守.公孙渊起兵叛乱以来,已有四个多月了。这几个月以来,各地的战报便如雪花一般,接连不断的飘入了帝都洛阳。

无非是,今天哪个城池又被攻陷了,明天哪个校尉又被斩首了,后天哪个都尉又投降了,朝廷的各个衙门,早已乱成了一锅粥,这其中几乎没有一封捷报。

止到最近这几天,或许是因为天冷了不好动兵,也或许是其它的一些什么原因,所以噩耗才堪堪少了下来。

如今,帝国北部各州和的大致战况是,由于幽州的全境沦陷,所以压力自然就到了冀州和并州身上。冀州和并州,现如今所面临的是辽东公孙渊、高谈德、草原羯族、乌桓等,大约三十五万叛军的压力。

雍凉二州,则面临着鲜卑.轲比能、羌族.姚士祥、氐[dī]族.符柔万年,大约十五万叛军的围困,另外还有一些趁火打劫的小部落。

益州相对好一些,只有北部有着氐族的三万大军。

而这种消息就算想堵,又怎么能堵得住呢。这几个月来,天下的百姓们对此无不议论纷纷。

“这仗怎么打的,怎么成了这个鸟样子了。”

“是啊,想当年曹大将军横扫北庭的时候,不是很威风的嘛。”

“那时候大将军领着十多万军马,就敢深入大漠数百里,最后还彻底平定了匈奴王庭,俘虏几十万啊,怎么现如今就不行了呢?”

“话可不能这么说啊,今时不同往日啊。”

“难道说,这里面还有其它的什么事情?快说来听听。”

“建安年间的那一仗啊,大将军麾下虽然只有十五万军马,可都是骑兵,最重要的是每人都配备了,江陵王.曹植大人最新改良的铁马镫。那匈奴人的骑兵跟咱们的骑兵的战力,跟咱们大魏的骑兵完全不再一个层次上啊。更何况,当时匈奴人也只有二十万大军啊。”

“那今天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首先,这一次起兵反叛领头的啊,其实不是胡人,而是辽东的公孙渊啊。”

“啊?原来是他呀,听说朝廷前几年对他是又给兵,又给饷的。咱们陛下继位之后,还特意封他做了乐浪公啊。”

“所以说啊,真正能伤害到咱们的,往往都是这种汉奸似的自己人。去年平定王平的叛乱之后,朝廷还特意给了他们数千柄苗.刀、陌刀,甚至还给了他们几十名工匠啊。没想到这群王八蛋,竟然恩将仇报,反过来用给他们的这些东西来对付咱们。

你想想呗,就草原胡人那几下子,他们的铁马镫还有苗.刀都是哪来的,还不都是公孙渊这老小子提供的?要不然,就那群唯利是图的胡人,他们能心甘情愿的,供他驱使,奉他做燕王?做梦吧。”

“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呢。”

......

神都,洛阳城,承明殿内。

这一日,一如往常的大朝会。

宫中早就有消息隐隐传出,当今的皇帝陛下,要在年后御驾亲征,坐镇长安。而且传闻就在这几日,便会做出最后的决定。

只见那高高的龙阶之上,皇帝.曹丕闭目端坐在龙椅之上,一言不发,而大殿之内也是安静的吓人。

良久之后,曹丕才缓缓的睁开眼睛,“众位爱卿,如今公孙渊叛乱迄今已经有四个来月了,不知诸位可有破敌之策?”

话音方落,只见一名中年大臣手持象牙芴板缓缓走了出来,定睛一看竟然是那曾经随军北征的太仆.孙礼,“启禀陛下,微臣有本。”

“爱卿,快快奏来。”

得到了曹丕的首肯,孙礼开始夸夸其谈,“臣遵旨,微臣愚以为。当下之战局,表面上看起来冀州和并州大压力最大,可是最需要援助的,反而是雍凉二州。那冀、并二州虽然有着三十余万的叛军,可如今因为天寒地冻的,北地孤苦,而此二州大多城高墙厚,叛军反而不易攻破。

更何况司徒.陈群大人镇守信都,而且冀、青二州的十万援兵,已与数日之前,到达了冀州和并州的北方边界,虽然兵力仍有一些捉襟见肘,可是那叛军想要南下一步,反而难了。

可雍凉二州就没那么简单了。一来,雍州之地十不存三,那鲜卑单于.轲比能雄才大略,如今率兵数万,对我长安关中虎视眈眈。二来,凉州四郡之地,如今也只剩下了敦煌、武威二郡。若不是刺史.邓艾和太守.仓慈平日里有所准备,恐怕也早已沦陷了,到如今凉州的他们已经坚守了四个月了。因为叛军隔在了中间的缘故,我朝廷的援兵即使是想要救援,也得先打通道路才是啊。

如今,最不需要担心自然是益州,有钟会将军和郭淮将军在,平定北部叛乱那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平叛的前提是北方的轲比能、姚士祥他们不会挥兵南下,由此可见雍凉的战局,实乃我平叛之第一要务啊。”

“孙礼大人,所言有理,臣深以为然。”

孙礼堪堪讲完,又有一位同样身着赤色武将服,头戴武弁大冠,手持象牙芴[wù]板应声走了出来。竟是那曹氏宗亲,执金吾.京畿守备大营统领.曹真,曹子丹。

“启奏陛下,臣以为,要通雍凉,首通河西。臣愿领兵十万,踏平鲜卑,取轲比能头颅献于御前。”

“陛下,末将也愿往。”

“陛下,末将仅需一支偏军,便可打通河西。”

“老姚,你就别吹了,就你那两下子,还是让我来吧。”

“嘿,你个老王八比老子也强不到哪儿去......”

承明殿内的众将们,见到曹真请战,也纷纷争先恐后的自告奋勇。

曹丕见到朝堂内纷乱嘈杂,但却特别活跃的请战气氛,并没有因此烦躁,反而哈哈大笑,这也是自叛乱以来,朝堂上所见到的为数不多让人振奋的情景了,“执金吾不愧是我曹氏子弟,果有大将之风。卿等也要莫急,朕自然会给你建功立业的机会。自古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我君臣一心,那些宵小之辈,授首指日可待。”

而这时,群臣第一排中的一员须发洁白的老将,看着殿内的情景,心中羡慕不已。

他也想请命出战,可经过一番思前想后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垂垂老矣,已然有心无力,自己若是请战皇帝陛下肯定也会同意,但是到时候要是因为身体撑不住,反而还会误了军国大事。

哎,老夫但凡再年轻个十来岁,绝对要跟这群小崽子们好好争上一番。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想当初自己单枪匹马,与万军之中救主之时,这群小崽子还不知道在哪呢。

想到这里,他不由的深深叹了一口气。

岁月不饶人啊,自己的时代终究已经过去了,也该让位给这群年轻人了。占着茅坑不拉屎,会遭人厌烦的。

而此人自然也就是曹氏宗族,如今硕果仅存的两大元老之一,曹洪,曹子廉。

曹丕继位之后,加封他做了卫将军,官职仅在大将军和车骑、骠骑之下。不过现在骠骑将军空缺,他也是帝国内除了丞相.钟繇,和两个异姓王之外,官职最大的了。

皇帝似乎也看出了这位老将军的落寞感,眼睛飞速的转动了一下之后,朝着这位老将军亲切的问道,“子廉叔父,对当下的局势,可有什么良策要补充的嘛?”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即便是对待丞相钟繇,曹丕也只是在私底下叫一声伯父。可对于曹洪,他却当着众人的面堂而皇之的称呼为叔父。

可见无论到什么时候,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有着血脉亲情的人,永远是第一波可以依靠的人。

曹洪没有料到,皇帝陛下会在这个时候问自己,一时竟然有那么一丝慌乱,可毕竟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了,随即很快又恢复了正常。

只见那曹洪疾步走将出来,朝着皇帝深深一躬,随即微微一笑缓缓开口说道,“启奏陛下,老臣没有什么什么良策,只是有一丁点儿看法罢了,还望陛下和诸位一听。”

曹丕闻言,眼睛随之一亮,“叔父快快将来。”

曹洪微微颔首,思索了片刻之后,淡淡的说道,“老臣听说,朝廷新任的扬州刺史.贾公闾(贾充,字公闾),新造出了一种可乘坐数千人马的宝船,不知是否当真。如果是真的,而且此船运用得当的话,绝对可以一举扭转北方战局啊。

要知道这一次辽东太守.公孙渊伙同高句丽一同起兵造反,那辽东之地可正是兵马空虚之时,假若此时有一良将,带兵数万渡海偷袭其后方,必克一战功成啊。辽东叛军祖地丧失之后,必然军心大乱。届时,我军再从东西两面进行夹击,平叛指日可待矣。”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