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二百三十一章:幸好州牧是徐臻!天赐之人!

“杀!”

许褚没有给袁尚太多考虑的机会,当即下令,他的校刀手奔马而去,两名副将率领左右骑军冲锋而至,迅速斩落了袁尚身旁的宿卫,顷刻间让他两旁一空,已经全是敌军。

十几个呼吸,也就是一次冲锋的时间,袁尚身旁就只剩下了逢纪。

而刀架在脖子上的一瞬间,袁尚双腿的颤抖再也忍受不住,嘴唇也跟着抖动起来,双手拉紧了缰绳半点不敢动弹。

干脆利落的解决战斗之后,许褚叫人绑了袁尚和逢纪,押送到战马上,快速回城。

同时给各处伏兵的将军送去信令,准备见好就收。

追杀到此已经不错了,雁门内的百姓不多,城池也很矮,大多用的是土墙,所以不好守备,夺下来也是徒耗军力来收。

况且,多年交战,其主换了不知多少次,此的百姓早已不知跑了多少年了,留下的都是些走不掉的老弱之人,正因为人丁稀少,所以这些年很少有兵马驻守,官吏治理。

并州与凉州,主要以军队为主,百姓依附于军队之中,靠着给他们屯田种地,放牧养牛马而活。

是以,徐臻没必要攻并州。

此刻,在代郡的北平邑,袁熙的追兵在途径此地时,遇到了徐臻的刀盾兵,高顺领刀盾兵伏击了袁熙追兵,让他自代郡损失些许兵马,而后不敢深追。

只能缩回幽州之地。

等待一日之后,骑兵信令送至各军中,冀州兵又从各处退去,斩获颇多,还抓捕了袁尚、逢纪两人。

徐臻将消息送至许都,大获全胜,并且幽州、并州兵马都有大量折损,坐收渔利之下,形势一片大好。

许都,丞相府。

曹操收到书信时当即哂笑起来,在旁的郭嘉当然也收到了军情,两人相视一笑,仿佛早就料到会有这结果。

“辛苦一年,抓了个袁尚来,我要此子有何用?不如发还去给袁熙算了。”

曹操背着手起身,在大堂内大为高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郭嘉此刻同样也是乐呵,在旁笑道:“北疆之事,看来并不算麻烦,幽州和并州,伯文在一两年之内都可拿下,今年春耕百姓群情激昂,秋收肯定可有粮草满仓。”

“如今局势越来越好,我们不可学袁绍操之过急,下荆州之事,须得从长计议,荆州境内兵马大多已经征募过多,百姓已经之中,男丁足量入营,是以刘表也不会再增兵。”

“在下趁着战事未起,先行派遣了五百名暗探南下,混入荆州窃取情报,大致了解荆州各地状况,百姓虽安定,但三十余万兵马已是全境竭力募集,是以,我们应当继续养民,扩充军备,储备粮草,等待粮草富足马匹强盛,再伺机南下。”

郭嘉说到这,脸色自信了许多,他不在北疆行军打仗,只是在许都理政,收拢汇集各地的情报,所以现在身体还算不错,头脑思绪都很清晰。

曹操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道:“伯文给我送来了好消息,袁尚已然被击溃,那并州之军将会更乱,袁熙并未能如愿以偿得到袁绍留下的兵马。”

“但,袁尚若是斩杀,此后郭图等人无处可去,只能暂领兵马,迟早要去投奔袁熙,我意,将袁尚送回幽州去。”

曹操沉声说道。

“在下倒是认为,斩杀袁尚并无不可,”戏志才轻蔑一笑,神情之中颇为有些傲气,“袁尚不过小儿,并州真正领军的主心骨,当是当年袁绍旧将高览,高览和张郃将军颇为熟稔,在下也曾听张郃将军说过,高览敦厚老实,带兵严厉,在军中颇有威望。”

“但不善趋炎附势,不善言辞,所以袁尚为其顶头主公,又不得军心,只能靠郭图、高览之流领军。”

戏志才一袭青衣,束带在腰,双手拢在袖中露出澹然的笑意,对于局势掌控,他和郭嘉并无不同,两人若是有情报,几乎都会第一时间交换商议。

这些年来,搭档知内情,已经颇有默契。

说到这,戏志才呵呵笑了两声,接着说道:“袁尚归还,不可令并州兵马提振士气,但若是斩杀袁尚,反倒会让高览等人在并州上无其主。”

“而郭图,必然会占据此位,暂领其军,在下料定,他不会立刻去投奔袁熙,袁熙性狭,善妒,虽有能但却定然会记恨郭图攻下代郡之事。”

“郭图攻占代郡,触怒了袁熙,而就算袁熙如今变得心胸宽广,不再记恨,郭图也因深知其人品性而不敢去投,如此至少在一年内,我们仍旧可以逐个击破,一旦开战,斩杀袁尚便可沉重打击并州兵马的信心。”

郭嘉看了戏志才一眼,略微有些反对之意,是以第一时间没有开口,而是皱着眉头沉思着什么。

程昱此刻同样也是面露正色,走出来对曹操拱手,道:“丞相,在下认为,现在不可进军,以免让袁熙与郭图联手,两人虽有仇怨,可在大势之前,或许能放下成见,而袁尚依旧不可杀。”

曹操转过身来,仔细思索当下的局势,抬手止住了众人,吐气叹言道:“诸位不必相争,切莫忘了,此时我们对北方乃是必胜之局,袁尚被抓,袁熙幽州大战刚歇,损失可谓惨重,此二人都是不足为虑。”

“另有,凉州诸侯之中,马腾与韩遂同样也会对并州虎视眈眈。”

“你等要商议的,只是如何胜,方可尽快恢复民情,让幽州百姓安心内政,同时震慑幽州辽东之外的马背贼寇,不敢趁机来犯。”

曹操的话,安定了诸多文臣之心,让他们彼此面面相觑,悻然住声,一时半会也都安静了下来。

由此,曹操接着对郭嘉笑道:“奉孝所言极是,荆州之战事并不着急,我们不攻,刘表没胆子来主动北伐。”

“我们有的是时间,慢慢处理幽州与并州余孽,等北方稳固之后,再安置百姓,以内政养民,不出五年,便可有源源不断的粮草囤积,兵马强盛,坐拥百万之众。”

曹操嘴角上扬,气度雄伟,深吸一口气胸膛挺起,扫视众人后说道:“到那时,南下不若一马平川,何须担忧荆州难平,又或者,刘表年迈无能,后继无子,攻荆州岂不就如现在北伐幽州一样简单??!”

“主公高见!”

郭嘉当即拱手。

“既如此,在下认为主公可进军冀州,下令增兵徐君侯,共同伐幽州,至于袁尚暂且无需处置,下狱收押便是,他既无用,杀与不杀都并不重要。”

程昱这次没有随意附议,在他看来,袁熙并不会因为袁尚被抓而改变心意,那不如不管此人了,早知如此,还不如让徐臻在大战之时就直接杀了他算了。

“进军,进军……”

曹操喃喃自语,双手背在身后,却不安分的稍动了几下,现在进军入幽州,应当是最好的时机,袁氏兄弟斗法,也有了结果,袁熙虽胜却不能尽得其军。

或许,是该早些结束了。

“好,子和!”

“末将在!”

“让虎豹骑,许都兵马集结,犒赏三军后,发檄文讨幽州袁熙,出兵二十万,与徐臻一同会猎于幽州!此次,要趁此机会连同辽东一起收复!!”

“喏!”

辽东属国,有一人名为公孙度,当年讨好董卓得封了太守,而辽东地区归属玄菟郡管辖之下,从董卓之乱开始,公孙度就在辽东招兵买马,苦心经营,招抚流民,开展屯田,招兵买马扩充军备,所掌控之地日益扩展,治下人口飞速增长。

此人,诸多诸侯都认为是心头大患,辽东属国也逐渐强盛,眼看要分离出去,公孙度这等一系家族之人,偷偷摸摸的成了一方诸侯,也须得要解决。

袁熙虽是幽州牧,但是现下根本不敢去招惹公孙度,玄菟郡之外大片土地,都为收回,曹操现在已经在放眼辽东了。

在他看来,袁熙不是什么强敌,但公孙度是。

辽东之地,大山太多,不易行军,粮草更是难以运送,而辽东若是不攻下来,幽州等同于永无宁日,随时有被突袭的危险。

冀州。

中山郡。

徐臻大军回归,得百姓迎接,当地士族在家中自行摆酒相庆,虽是击溃袁氏兵马,但当初袁绍在退走冀州时,掏空整个冀州的钱粮,早已经丢失了民心。

那一次退军败走,死伤了不下十万百姓,都是饥饿交困,累死在流离途中,相比之下,徐臻到来后的冀州,要安宁许多。

所以深得民心。

再加上,徐臻所有政事亲力亲为,下政令惠民护境,人格魅力令百姓无话可说,民心早已依附于他。

此刻,徐臻下发了三道军令出去,分别安置驻军之地、分发军饷于死伤将士、操练所得俘兵。

这些俘兵本来也是冀州人,回来之后很多人的家卷都在冀州得以安置,于是此时,徐臻当即带着典韦一同到军中战俘营去。

两人在军营门口下马,在数百宿卫的跟随下,进入营中,一万余人在战俘营集聚,此刻只能保证馒头和干粮,吃得干了就喝水,以保证其生存。

但对于这些早早饿了几日,差点因为饥饿交困死在战场上的士兵而言,已经是天大的优待了。

至少可以活下去。

徐臻刚到大校场内,一进木栏围起的大门,唰一下目光全都聚集了过来,只见这些降兵大多眼巴巴的看着徐臻,有些人并不认识,但看徐臻穿着华贵,典韦等将军都在侧跟随,自然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君侯。

这位胡须还不算浓密,面色依旧很年轻的俊朗文士,定然便是徐君侯,是以目光顿时热切,他肯亲自到来,定然是对战俘有新的决议。

或许,他们这些人就能每日多得些许粮食,吃得好一些,日后再上战场,哪怕是去送死,军饷也能发多些。

在目光注视之下,徐臻走到了木筑高台之上,扫视这些战俘,沉声道:“诸位,我便是现今的冀州牧,徐臻。”

“我听闻,你们大多数人,都是冀州出去的兵马,跟随袁绍出走,介入了袁熙与袁尚之争。”

“不错!徐君侯,我们是被逼无奈!”

“徐君侯,俺现在只想回家!请君侯开恩!”

“君侯在上,小人不想再打仗了,现下不死已经是万幸了!还请君侯放小的回家!”

嘈杂人声传开,战俘们七嘴八舌的叫喊起来,一声盖过了一声,此时典韦持戟怒目,沉声怒吼道:“都安静!”

他煞气十足,这些年在战场上杀了不知多少敌军,身上自带一种鬼神般的威严,让人不敢直视其目光。

这一吼,当即让战俘噤若寒蝉,再加上周围持戟而立的精锐军士,都严阵以待,整齐如一,无形之中加大了压力。

徐臻等他们安静下来之后,道:“我不知你们之中,是否有细作,是以暂且不能放你们离去,况且,你等都是战俘,没有资格谈条件。”

“我此刻若是以敌军论处,将你们处死,天子也不会怪罪于我,只是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心狠手辣罢了。”

这话一出,当下这些战俘都不敢说话了。

心里一紧,不少人倒吸一口凉气,传闻徐臻性子仁厚敦实,不善发怒,是个文质彬彬的儒生。

现在看来,这儒生说话也挺狠的,若是惹怒了他还真的把战俘全都杀了。

徐臻平澹的几句话,把这些人吓得大气也不敢喘,等感受到目光稍稍忌惮之后,徐臻才接着说道:“虽不能放你们入境,但我却知道,你们在冀州应当还有不少家卷。”

“我现在亲自到来,是给你们一个机会,给家里人写封书信,我让人按照地址去找,让你们的家人来相见。”

“在我征战多年,家中有妻小者,老人者,先行来写,书信纸张都有,若是不识字可以请识字的人代为书写。”

“我花费了一年安置流民,应当保住了不少你们的家人,若是有些不幸已经过世,我也无能为力。”

徐臻话音刚落,当即所有战俘都抬头盯着他看,目瞪口呆。

不知为何,徐臻说话虽然冰冷平静,可是却让这些战俘的鼻头一酸,有些人眼眶都红了。

特别是,花费一年安置流民,才有现在有可能再相见,若是徐臻也不管不顾,只是扩军顾着自己军士,从不接纳自幽州逃回来的流民,只怕是现在家里人大多都饿死在荒山野岭了。

幸好,幸好是徐臻接任了冀州牧。

而他现在亲自到战俘营来,只为了让我们可以再联络家人,写一封家书回去,哪怕是保平安也好。

“多,多谢君侯。”

不知是谁,颤抖着说出了这句话。

此时也再没人叫喊着要马上回家,离开战俘营。

既然可以得联络家人,不如先见一面再说。

而那些没有家人,孤身在外的军士,心中开始犯了滴咕,若是回乡去能找谁?

不如就在此营中,至少还有人陪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