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七十六章:精妙布局,就为了按时睡觉???

“好。”

“公达如此,当真令我心中甚慰!”

曹操快走几步到荀攸身前,双手重重的放在他的双肩,神情颇为欣慰,“果然,此次全数收取颍川,还要仰仗先生。”

“不敢居功,”荀攸面色板正,不露戏谑之色,始终保持严肃平静,“只是,陈纪本可任侍中,如今应当只能代为太守,恐埋没其才也,日后当再擢升。”

“那是自然。”

曹操负手而立,面带微笑,“我岂能亏待了真正有才之人?陈纪年岁虽大,名声显于外,我听闻许久,若真要论,我还需得尊称一声师长。”

“日后若是可稳住豫州,自当为其再上表求谏。”

荀攸点点头,这样的话,就可放心去交谈了。

曹操再看向郭嘉,笑道:“至于奉孝所言许县……”

“好,以许县为重地打造,将营地先置于此地,日后可壮盛况也。”

此地不远,便是许县,而陈氏的祖宅也在许县,只要荀攸能够请动陈群到入仕,要壮大许县定然可以让陈氏欢欣雀跃。

这地界,不用多想也明白,适宜人口居住,周围的田土、河流等资源丰沛,取水取材都方便。

而且,有河水支流,运送粮草的确能少去非常多的耗损,这自然是好事。

郭奉孝能说出此等方略,说明的确是对当地地势极其了解,此策甚好。

“主公高见,还有一事。”

郭嘉再次躬身。

让曹操更加欣喜,连忙凑近,脸上笑容已经快藏不住了,“志才书信,昨夜我已收到,军情军报都送至了探哨营中,董昭并未遂袁绍心愿到达天子身旁,而是在张杨军中。”

“张杨此前对他有恩,于是报之以情,为张杨计长远,救天子以图功绩,但其弟董访书信到后,董昭为了家族得生,将会为主公而谋。”

“请主公徐徐西进,靠近洛阳为主。”

“现下天子在安邑定都,但安邑城小,据说诸多将军正在发信求刘表复建洛阳皇宫,可路途遥远,短时间内不可达,天子周围诸多将军又兀自争斗,在下论断,此必当如伯文所料,最终天子定会到达洛阳。”

“为肃清周遭,到时会请诸侯而入,迎丰天子。”

曹操眼眸忽然晃动,陷入了沉思之中。

若真是如此,自当是好事。

他此行为的便是能尽快接近天子,董访、董昭两人虽不是大人物,但是却可凭借自己才智与人脉,斡旋在许多将军周围。

同样能够起到不小的作用。

“好!”思索片刻,曹操当机立断的决定,“还是如伯文当初那句话,天子有所动,我们应当极力促成。”

“命探哨告知志才,此事极力促成,现下便遣骑兵到陈留,令董访为己吾屯田校尉,领五百军士,以往张邈、陈宫叛乱之事,既往不咎。”

“无论其兄是否有功绩,日后都会奉为上宾。”

“主公此举,当令他们归心也。”

郭嘉当即拱手,面带微笑。

当天晚上,消息从颍川送去陈留,让董访感激涕零,在家中痛饮数觥,与家中妻小哭得泪流满面。

后感念曹公之恩,在夫人的搀扶下,爬起来又写了一封感激涕零的书信,找暗探送达鄄城志才处,恳求其送往安邑。

毕竟董访没有能力可将书信送达,此次能够联系上兄长,靠的全是戏志才这些年经营布下的暗探。

而且这封书信虽感人肺腑,却明言了曹公恩情,所以绝对不可令张杨看到,免得害了兄长。

唯有祭酒方才有这等能力,安全送至兄长董昭手中。

与此同时。

徐臻在汝南平贼,击溃葛陂黄巾之事,在境内传扬,当地百姓高声称赞。

士人欢庆相聚,甚至有财之人摆出宴席,便是为了畅谈此事。

儒生文士平日若是不读书,就极其喜好论事,三五好友在一起,饮酒赋诗,便可大谈其道,一夜都不曾倦怠。

是以虽然只有短短数个时辰,但却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世人都知晓徐伯文为白身,若是在数年前,谁敢相信一个白身能有如此地位,但若细数徐臻所立功勋,且不说仁政攻徐的策略。

就说千里排布,命麾下宿卫救曹老太爷,便已经是恩情了,这一点他人自然复刻不来。

“可若是在盛世,徐伯文这年岁也断然不可能有宿卫!”

当即便有人反驳道。

是以交谈之人尽皆点头,若是盛世之时,现在的徐伯文恐怕还在到处求学,寻师访友。

有可能及尽一生都无法企及二千石。

乱世出英雄,恐怕说的不仅仅只是时局纷乱,可借此扬名。

应当还是朝纲不振后,英雄便可稳固人心,出人头地。

“但若说出人头地,却非是为了名头,而是这苍天塌了,自有能者顶之,乃是功德也。”

“不错!汝南葛陂黄巾,荼毒百姓多年,顽疾也!善治者方可治顽疾!顽疾可治,百姓当安!”

“大汉兴旺之势可再起!天下诸侯皆忙着争斗不休,唯有曹公取兖州为平乱,取徐州为孝义,取豫州为安抚百姓。”

“我等当略尽绵力,此次徐伯文之名传出,告示上也又说了曹公依旧求贤若渴,我等何不投之麾下,成就下一个徐伯文!”

“大丈夫当如此,以才学心思,为大汉效力,名留青史!”

“好,好!咱们立刻便去!”

这一夜,整个颍川许县,郭县等地,宛若花灯闹市,儒生无论身份高低,是否名士,才学多少,都心存报效。

逐渐往曹营而去。

有人期盼此时刚好缺人,可得入仕之出路。

也有人心怀热血,想高论胸中谋略。

无论何种,在颍川这一片本就人才众多之地,如此热络之势令任何人都坐立不住,几乎是争先恐后去求见。

在此时,荀攸再去深夜拜访陈群,陈之以情,晓之以理,并明言了日后许县之重,让陈群不得不动心。

陈氏宅院内。

于中庭相对而立,桉牍上放着沁人心脾的上等茶水。

荀攸感叹道:“夫良禽者,择木而栖,此茁壮之木自当可也,长文如何不明,若天子至而归附,与奉迎天子前归附,可等若也?”

“断不可同日而语。”

陈群深鞠一躬,起来时面带微笑,“多谢先生今日之言。”

“长文必定铭记于心。”

“言重了,”荀攸稍稍坐正了身子,怅然若失的微微感叹,“此不必创业之处,诸侯割据且不知其才。”

“如今看来,天下诸侯能有雄主之相者,我主必占其一,长文入麾下,自当是计长远也。”

“夫雄才大略者,家业非数年可殁,若割据亦可得数十年安稳,自霸一方安宁。”

“今南北必有一战,如此盛况,陈氏若不参与其中,岂不是错过一桩大战?”

“不错,”陈群年纪远不如荀攸,所以表情极其虚心,“在下愿辅左曹公,我父亦然。”

“好。”

荀攸当即点头,松了口气。

一夜相谈,算是不负主公所托了。

不过却也不是他一人之功,以徐臻之战功,主公之声名,加上多次礼贤下士到家中拜会为主,令两父子早以有所感激之情。

如此才有顺理成章,劝戒陈群入仕。

“好,既如此,我也不多留,长文明日可去面见主公,我当即去复命,至于颍川守,就请令尊,代为任之。”

“若真可迎奉天子,日后主公必当请为三公九卿。”

“不敢任也,先生谬赞了。”

陈群深鞠一躬,送别荀攸而出,在门外眺望了许久,胸中一口气却如何都抒发不了,只觉得心里颇为有些复杂。

这一入仕,日后路途就没那么简单了。

曹公兼具仁德与王霸,已有帝王之相,此话虽绝不会与外人道,可陈群初见之时,就已经感觉出来。

若是日后声威更盛,如此气质与心胸只会越来越重。

恩威并施者,令人捉摸不透,心思难猜也。

而自古伴君者,无不是如履薄冰,再加之曹公功绩甚大,与汉室恐怕迟早还会有冲突……

天下,落于谁手,尚且还未可知。

……

汝南军营内。

徐臻与许褚脚下已经湿透,全是泥泞。

两人回到了主帐之内,正脱下轻甲,换上别的衣袍,同时徐臻从床榻之后拿出了木桶,又叫人许褚也找了一个,去集水处打水。

管道与蓄水的阀门,基本上蒲风会随时带着。

再用铁锅烧热水洗脚。

“您亲自去打水?”

“呃,是,习惯了。”

徐臻面色丝毫不变,其实心里暗暗的叹了口气。

等我刷够了,一定找八十个美人日日夜夜服侍我。

日后连拉屎都不带自己动一次手!

“这……”

许褚陷入了迷茫。

两人随着换防的一支兵士在排队取水。

他就这样一直盯着徐臻的侧脸,终究是敬佩不已。

自己在家族之中,聚数千勐士,被人尊称大兄,任由差遣,此为豪气所换,是以许褚在劳累之时,也会让人帮忙服侍。

不过只是偶尔,他平日里本就已经在极力克制。

而今日,光是巡营与听取军情,安排驻军诸多事宜,就已经足足三个多时辰没能休息了,此时更是到了深夜疲乏之时。

白昼太守还亲自上阵厮杀,如此却不见疲态,自己排队打水。

如此劳苦方可得名望,怎么能不令人敬佩。

取完水,徐臻等待烧热之时来了骑兵,那是出去探哨之人深入汝南城外,得消息之后立刻来报。

徐臻原本正在泡脚,此时下意识的连鞋子也来不及穿就跑出去,跑了几步地面太冰了,直接又跑回来伸进桶里。

嘴里滴咕着:“真牛逼……原来这事儿也不是谁都能干。”

许褚愣了愣,“太守说何事?”

“哦,没事,想起高兴的事情。”

徐臻等待片刻,骑兵纵马到近前来,单膝跪地抱拳道:“太守!已经探明了,汝南城防备空虚,葛陂黄巾未曾逃回城内。”

“好,那应当是今日布下的追逐之计成了。”

徐臻展颜对许褚笑了笑,“接下来,交给子和兄长便是。”

“闵真,你立刻去找子和兄长,告知他可连夜出兵围城。”

“让子脩为副将跟随前往,典韦听从他调遣,另外,让孔明来我帐中准备安歇。”

“喏!”

探哨当即回头,大步流星走去值守的骑兵处,转述了方才徐臻的命令,不多时骑兵奔出,朝着外营而去。

很快大军宛若滚滚雷声,战马不断迁出,步卒兵士同样整齐列队,肃杀之气遍布全军。

许褚看得一脸茫然,扫视了整个军营的之后,十分不解的追进了帐中来,疑惑的问道:“太守,您不去?”

“不去,我要睡了。”

徐臻打了个呵欠,合身躺在了床榻上,知道许褚心里还有疑问,于是侧身过来面对着他,一只手撑住了自己的脑袋。

笑道:“仲康,我向来如此,到子时定要安睡也,若是鏖战我自然会去。”

“但今日上午在安排之时,早已料定此事,我与子和兄长商议,分兵追击逃散贼寇,不可令其回到城中,又派人打探城内排布。”

“既然探哨已经可到城下,说明他们并无防备,无人能猜到今夜会袭城,葛陂黄巾本就无主将,首领更是在古城前早已被斩杀。”

“如此恐怕可招降,汝南城应当唾手可得。”

“无需担忧,你若是劳累,也可睡去,或者要立功的话,命典韦来宿卫,你随子脩他们去攻城。”

许褚顿时身子一振,收起了略微呆滞的目光,站得笔直,沉声道:“不不,小人守在帐门外,定不会让太守有虑!”

他心里十分骇然。

大战前夕还能安稳睡去,更可怕的是在此之前,他好像就已经为这一觉……排布了许多。

但不可能真的有人是为了能按时睡觉,所以计划如此深远吧?

世间还有这种人?

这时,远处一年轻儒生一路小跑而来,眉清目秀,气质儒雅,到帐前对许褚施了一礼,道:“在下诸葛亮,字孔明,是太守的……关门弟子。”

“好,小先生请……”

许褚方才也听到了,让了一个身位出来,而且此前在巡营的时候,徐臻也遥遥一指介绍过,所以大概认识。

诸葛亮进去之后,转身再面向许褚,微笑躬身,道:“将军辛苦,在下,在下关门了……”

说着他放下了大帐的门帘。

许褚一下战术后仰,嘴角勐然抽搐。

“哦,这么个关门弟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