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七十五章:徐伯文,便是最好的一面旗帜!

兵权,要么一点都不要,永远不沾手。

要么便是成为军中肱骨,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此日后如何抉择,这个选择权就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太守,”许褚见徐臻放下了手中的书简,知道他已经安排好了所有的事宜,接下来恐怕可以休息了,当即上前抱拳行礼。

但徐臻直接起身道:“仲康,可是有话要说?”

“是,末将想问,原本在我麾下的乡勇,要去何处领军备?”

“日后如何出战?我定为何职?”

徐臻当即挥了挥手,“走,我们边走边说。”

“去何处?”

许褚愣了片刻。

“到军营,此时典韦应该与子脩搭建好了营房,我带你去工匠处,将赶工的兵甲与兵刃都领走。”

徐臻一边说着,一边拉着许褚的手向外走,两人脚步快速,仿佛一路而奔,感觉很忙碌。

直到这个时候,许褚才明白,太守根本没打算休息。

他只是解决了兵马排布,和些许内政之事。

这么看来,今夜都不一定会休息了,断然也不可能饮酒。

许褚沉默寡言,不善多问,徐臻带着他走自然是紧跟着一路出门去。

到大院骑上战马,狂奔至军营处。

果然,刚到军营就看见典韦正在帮着打铁,身上肌肉虬结,宛若石块一般,煞是健硕,其胡须与鬓角两侧被火烤得微微卷曲,也浑然不觉。

身上汗流浃背,更加显得勇武传神。

徐臻勒住缰绳,手持马鞭往前一指,道:“那人便是我的宿卫统帅,典韦。”

“在我看来,曹营若论武艺,恐怕无人能出其右。”

许褚深深看了一眼,记在了心中。

“嗯,不错。”

因为是徐臻如此介绍,虽然心中不服,许褚却还是憋着点了点头,但这句话却记在了心中。

若是有机会,定要切磋一下。

他生平好斗,但不懒斗,可至今还真没有遇到过对手,那典韦真要是无人可敌,日后许褚可是会敬佩之。

“但他前段时日输给了我。”

徐臻微微一笑,神情倨傲,一副“可了不得”的模样。

许褚:“……”

您成熟点。

原来在这等着呢……

“下马。”

徐臻收起笑容,翻身下马,大跨步走了过去,蒲风见到他当即过来,脸上大为欣喜,虽是汗流浃背但却依旧充满笑意。

“太守,多亏您派遣宿卫营来相助,有典将军,进度快多了,今夜就可得甲二百副,兵刃只需锻造修复,要快许多。”

地上的兵刃有很多歪忸弯曲着的,也有木质把手开裂的,也有刃上遍布缺口的,这些只需要补缺修复就能继续使用。

进度应该会很快,三日之内,便能够让许褚麾下那些乡勇全部得到军备,至于多余的补给,可能要再等待时日才可。

但今夜极有可能要行军,并非是那么容易。

“嗯,不必太过着急,新兵也不会立刻就上战场,诸位可休息片刻再继续行事!?”

“那不行!”蒲风当即摆手,神态无比郑重,“太守都还未曾休息,我等岂能偷闲,当赶工出来。”

徐臻撇了撇嘴,伸出手拍打他的肩膀道:“我如此,自是有缘由,但你们不必学我,如此赶工已经足够了,不可累坏了身子。”

“那不会!兄弟们,咱们必须要向太守学习!”

“不错,俺本就是粗人,最大的本钱就是这身子了,不给太守还给谁?”

“你若是个美人,把身子给太守或许还要,粗胳膊粗腿,太守看不上哩!”

“哈哈哈!”

在场铁匠不少人都大笑起来,那粗人更是弄得面红耳赤,狠狠地转过头去准备剜一眼,但都在大笑,也弄得忍俊不禁。

工匠与宿卫们气氛一向很好,向来不会有冲突。

此前是宿卫,后来虎豹骑加入进来后,逐渐当年的仇怨也冰雪消融,开始和气起来。

毕竟生死之战经历多了,活下来并且身负功绩之人,都可互相说一句历经生死,此前的仇怨早已经不算什么了。

徐臻到了主营地,将自己的环首刀挎在腰间,穿戴整齐之后,对许褚道:“仲康,随我巡营。”

“亲自巡营?”

“不错,你不是有话要说吗?在路上便可说了。”

“诶,好!”

许褚也不含湖,干脆利落的戴上了头盔,跟随在徐臻左右,两人一同出营帐去,山间虽然融雪,但此时在郊外的营地还是有许多积雪处。

两人缓步行走着,在各营地巡视,同时听取诸多曲军侯与校尉所斩获的功绩。

是以,营地内的泥泞之路,被两人一脚深一脚浅的踩着。

许褚也逐渐安定了下来,对徐臻更多是敬佩,才刚刚归附,就已经将自己当做贴身护卫,如此信任坦荡,堪称君子。

他甚至不了解我的为人。

却还敢如此信任,既然真心待我,我自也当诚心以待。

……

半日后。

曹操中军已行进至颍川郡,并且全数接受了郡内城池,同时再向外扩张。

进入颍川后,曹操当即去见了还留在祖屋的陈氏中人。

年轻者陈群,年迈的父辈有陈纪。

一一得见之后,又商谈了惠政于民。

同时召见了当地的名士与青年才俊,举宴会而相庆,但除此之外,未曾有过多进取之事,仿佛在颍水安住。

又好像在等待着什么。

此时衙署中,曹操召集文武商议春耕屯田之事,又是不紧不慢。

令人捉摸不透,又不好进言,身旁谋臣无法参透其心,只能隐而不发,听从调遣命令,做好分内之事。

但很快,一封战报与书信,从门外送到了曹操的面前。

他当即取来一观,而后脸上神色逐渐变得精彩起来。

“好!

曹操在主位上,惊喜无比的站起身,面向文武道:“伯文已击溃了葛陂黄巾!汝南不日便可得!”

“好事!”

“如此虎豹骑又建功了,子和当真是福将。”

“子和虽统率虎豹骑,但不善攻坚,且伯文先行之时,可没有带上攻城器械,主公恐怕还是要援军方可安稳。”

程昱当即拱手说道,他的脸色虽然还在平静,可实际上已经太过羡慕了,如今黄巾余贼逐渐被剿灭,或是归附了各地的诸侯。

最不济的也能与白波、黑山等军联合一起,盘踞在山林之中,如何清剿也难以根除。

想要再有这么好的立功机会,不多了。

毕竟接下来,要对付的可大多是诸侯与各地太守、将军的兵马,这些人可不比贼寇。

军备多是精良。

程昱如此想,实际上在场很多人也差不多如此。

他们不像是曹操这般高兴,都看得通透,黄巾余贼么,虎豹骑实际上最会对付了。

因为他们之前就是贼寇。

现在有了军备,打几年前的自己人,可谓是知己知彼,按着乱打。

所以真要论下来,应当也是徐臻占了不少便宜,他运气真不错。

“伯文初次领如此多兵马,能有胜绩已然值得夸赞了。”

“文治武功,都有建树,伯文不愧在家中常读春秋。”曹仁也是乐呵的笑了起来,自徐臻救下曹氏之后,又得曹昂一同共事,曹纯看他也是越发的顺眼了。

“呵呵呵,命好,咱的命就没那么好,若是大哥也让我去汝南打余贼,岂非也能立下大功!”

当然此时将军们或多或少心中有些酸楚,大多谋臣则是笑而不语。

此次曹操所带在身边的主要谋士有三人。

荀攸、程昱、郭奉孝。

而戏志才则是身体还没恢复,依旧不可舟车劳顿,行军相伴左右,只能说遗憾。

一番哗然之后,曹操缓慢起身,背着手走下了台阶,自文武面前走过,将此军报送到了哨骑的手中。

“将此军报,传遍颍川,彰显曹氏之威,”曹操此时脸色微凛,嘴角下撇,自带些许傲气。

此战虽小。

并非是得胜何等名将,不过是当年令人头疼的顽疾葛陂黄巾,但是却的确能让曹氏兵马扬名的豫州。

但此动作,一下子让武将全部哑然。

这是为何?

程昱、荀攸、郭嘉等也都虚着眼睛,在思索曹操行事。

片刻之后,郭嘉忽然眼睛一亮,身姿飘逸而行,趋步到前,双手排开又合拢执礼,深鞠一躬后朗声而言:“主公英明之举,民心将可安定,军心自当提振,境内仁人志士,当齐声叫好,我军之声威当播海内!”

“片刻之内便掌控人心,主公之才当真令在下,目眩神迷!”

郭嘉当即走出来,深鞠一躬,脸色表情没有丝毫变化,话语分析细致入微,完全是真心夸赞。

曹操嘴角上扬了一下。

回头来深深的看了郭嘉一眼。

很奇怪,别人说这话就是没高兴的感觉,但是被郭嘉如此夸赞,又恰到好处,总觉得心中如同湖面丢下石子,泛起的涟漪虽不大,却又难以平息。

“奉孝,不必如此,此为寻常之理也,我军随后同样要清扫豫州周边郡县,若是有声名可振,自当有所好处。”

郭嘉再微微鞠躬,收起敬仰之情,双眸真诚的盯着曹操,接着道:“不过,光凭此尚且还不够。”

“哦?奉孝以为何意?”

曹操转过身来,笑吟吟的看着郭嘉,眼中多了几分赞许。

“主公不光要提振声威,还要征辟陈群入仕。”

“陈长文若是此时入仕,可令钟氏慌乱,豫州寒门尽皆而踏,百姓之中,士民相投,如此有百鸟入笼之盛况。”

“趁伯文扬名之机,向颍水传扬主公唯才是举之心,可拿下颍川的诸多名士与士民,日后必当用人无忧。除此之外,公达本就为颍川名士,可再去劝戒陈纪任颍川守。”

要知道,徐伯文就是白身。

如今曹操直接命他令最为重要的虎豹骑,这是何等的心胸。

如此心胸,能够折服多少士人归附左右。

徐伯文,对于曹操来说当是一面极其重要的旗帜!要让颍川士人,无人不想成为下一个徐伯文才是。

“以除却葛陂黄巾余贼为名,让百姓安心,推举律己之风,只要主公多次劝请,公达拜会,陈纪必然会有所考量,此后进而让军队驻扎颍水一带,粮草运送便可顺水而流,耗损几乎可不计。”

“而陈纪在任,兵马驻渡口,可令境内名士不敢驳论。”

“颍川将完全归附也,此地有一处县,名为许县,四条河流通其县,周边平原居多,可立高墙筑大城,若以其为重地,可资豫州四面御敌。”

“在下,附议!”

程昱听了半天,颇为心惊,当即拱手。

这番话,大半他都想说。

征辟陈氏为臣,请陈纪为太守,这样一来整个颍川之中,还完全没有背靠的便是钟氏了。

他们家族如今之长钟繇还在跟随天子,如今还不知去向。

钟氏将会何等慌忙?若是再不求见曹操,求得一位,恐怕将要在颍川没有立足之地,四长家族历年来始终还在争夺首位。

如今钟繇仍旧是大夫,如今却落到最后。

荀氏早已在曹操麾下站稳脚跟。

郭氏又至北方冀州。

“只是……这唯才是举,主公早已宣扬过,何须再刻意宣称。”

程昱表情迷惑,似乎不解也。

郭奉孝忽然转头看像他,此时表情居然有些邪魅,当即道:“非是当年的唯才是举,而是此才,可真正脱离士族羽翼。”

“以往士族,以德行为主,又何尝不是听他们所品评?譬如如龙之升的月旦评,许氏兄弟光是品评其德,便可定其才与声明。”

“如今唯才是举,至少主公求贤若渴,会真正提携人才!将人才,可让主公握于掌中,此才是天下百鸟尽可栖息之神木,而诸君当可信主公,若得降人才于内,必然是尽其才,各司其职,岂不比士族附庸风雅高歌而咏,尽得沽名钓誉之辈好?”

他说到开握于掌中时,缓缓伸出手握拳在眼前,此动作,让曹操看得满眼,嘴角上扬,缓缓而笑。

他心里自是更加开怀。

这位郭奉孝,今日康慨之言,说明其口才,绝对在志才之上。

郭嘉如此所言,让程昱哑口无言,只能呆滞点头,道:“极有道理,奉孝若是这么说,在下便明白了,此话,在下倒是也附议。”

此时,在三位谋者中间位置站立的荀攸本就在眼观鼻鼻观心的站着,听完程昱的话,忽然笑了笑。

心里听得通透了。

你们这些话,怕都是在说给我听的。

郭奉孝激情敢言,但理念与主公极为相合,都不喜士族以及士族推举而上的士大夫一党把控。

要的是打压。

所谓唯才是举,说白了,已经不再是单单求才那么简单了,而是主公说谁是才,他便是才。

如此,无论士族、寒门、白身士民,都将要掌控在主公的手中,日后举荐入仕的恩情,自然也不会再与士族之前察举德行,明其风评有关。

这其中,徐伯文这个人的存在,就占据了极大的意义。

有名望而领军,立功勋而大振其民。

乃是最好的旗帜。

没想到,让徐臻领军,还有这一层深意。

荀攸更加惊异的是,这一层深意,郭奉孝居然立刻能懂,不愧是叔叔都看不透的挚友。

这曹营帐下,当真是龙虎相聚。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荀攸当即上前,对曹操拱手道:“在下愿再去请见陈氏诸人,定不负所望。”

荀公达虽康慨陈言,但心里却是哭笑不得。

一个郭奉孝,再加上个唱和的程仲德。

明摆着逼我去劝说陈氏。

你们是真的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