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塔防战略 > 309 绝望与希望

塔防战略 309 绝望与希望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2-12-30 15:29:02 来源:笔趣阁

XX25年一月十日起,怪兽出现的时机发生故障。

自这天起,除每五天一次的二级怪兽到访,和偶尔冒头的一级怪兽,间隙期居然多出了幻视!

前面介绍过,幻视在游戏里虽然不被待见,但在缺乏反隐形能力的土球,却属于极高危种,毕竟一般怪兽,还能碰运气提前被观察卫星、间谍卫星捕捉,幻视就纯粹依赖近期开发的盖格计数器定位法寻找了,而这项任务只能由前线战机、无人机在危险范围执行。

整个一月冒出来的幻视,只有一只是在大面积作案前,因攻击巡逻机被发现的,剩下的都是开始搞破坏之后才意识到。

幸好不是黑羊,不然土球可能一月就完犊子了——现在全球到处都有黑羊的信徒,尤其是受宗教影响极大的某些地区。

随后的二十天里,仅幻视造成的破坏,就几乎与去年一月整月损失相当。

幻视主要能力是双隐身,缺乏攻击手段,灾害扩大速度有限,巨大损失的主因是反隐身的零部件这会还没普及全球。

这件事上倒是没有捣鬼的,只不过因为技术原因,做不到罢了。

以盖格计数器为主的反隐身组件有两个体系。

一种接入到飞行器全球定位系统,利用两者的数据交换,直接在界面上显示出隐形怪兽的方位,估算距离。

这种系统复杂度较高,A国、C国产出的都只能接入自家的飞机,而且因空间关系,不是每种飞机都能装。

另一种则是单纯的计数器,它倒是容易生产,可需要飞行员自行计算怪兽信息判断自身安全,门槛就比较高,落后地区一点购买意向都没有,反而不如前者出货多。

战机不比民航,它们需要牺牲稳定性以换取机动性,任何额外设备的改装、加装都是复杂工作,速度没办法加快。

所以反隐身怪兽作战能力,至今还非常有限,天基武器也完全帮不上忙。

这波幻视打击,可以说把地面对未来的预期,完全拉入了绝望。

先不说幻视泛滥带来的防守难度激增,这种情况也再次预示着,土球极可能遭到三级幻视的糟蹋。

于是理所当然的,各地纷纷表态,加入A国的末日空间站计划,或C国的太空文明联合体计划。

越来越多的国家表态,有用,但只有一点点用。

为末日准备的太空体系,现在最大的矛盾不是资金,而是航天体系庞大的工业需求,与不断被怪兽打击的工业链之间的冲突。

C国经过长时间的匹配、改进,能对接航天体系的潜力都挖出来了;A国那边还有潜力,问题是大漂亮洲东西面临两个大洋,缺乏外海岛链缓冲,它必须把更多的产能投放到军事和南大漂亮洲的力量重整。

如果表态国本身没有一点航天支持能力,就算表态了,愿意拿钱出人,也没办法让两个航天计划加速。

有一定工业实力和富余产能的,则能稍微帮点忙,但是跨国融入项目,有很多事情需要谈判、整改,在预计的三级怪兽降临期到来之前,恐怕根本上不了台面。

不过还是有好消息。

绝境的预期,终于让西中洲的贵族老爷们清醒了一点,一月底启动了西中洲各级别议会改组。

涉及到国家分歧和上层议会权力,一时半会根本扯皮不清,但这种希望增加决策效率的意图,也传达到了基层。或者说趋势本来就是基层挑起来的。

西中洲跟着A国,对C国有一系列的限制条例和制裁项目,虽然比A国那边的宽松一些,可对于西中洲和C国的大规模双边合作,仍然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怪兽真的要杀人了,西中洲各级议会还在那扯皮,大家不得想办法自救啊。

于是最近半年,接着部分内陆国的转变,西中洲出现大量资金、人才、技术外流,其中有不少违规的。

大家开动脑筋,使用的手段五花八门,少数几个被抓到把柄的,地方法院怕犯了众怒,也没办法快速结案。

实际上相关条例已经形同虚设,也促使了西中洲下决心改变。

各级议会改组及其预期的消息一出,如同开闸放水,大家直接当作相关合作限制条例就地废除,开始了一些之前很容易被叫停的谈判接触。

C国自身面对局势突变,反应也很快,或者说应对的很从容。

鲲鹏、未来、月宫的三站式体系整体第一阶段已经完工,后面的工作是功能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一点人员额度负担比较有限。

所以很快就设置了两百个名额,用于各种谈判。

目的只有一个,如果土球的文明真的消失,在那之前尽一切可能增强太空体系的工业能力、技术储备、各种实验资料。

这里关注点尤其是一些具有总结性质的保密资料。

人类科技发展到今天,遭遇了三个巨大的困难。

第一个是加工精度瓶颈。

硅芯片产业总喜欢用纳米说事,实际上机械加工精度远远达不到纳米级,就算偶尔有一两台设备能达到,绝大部分设备也会因为组装环节,精度达不到实验要求。

机械加工精度提高、普及,对世界带来的改变,远不是硅芯片减少几个纳米制程可比的,问题是达到微米级后,想要再提高精度,工程难度太大了。

第二个瓶颈不用多说,是无数次碰到的材料学困境。

第三个最严重,也是一切其他瓶颈的根本——保密与重复投入。

科技发展中,保密和重复投入是同一件事,因为保密,因此追赶方大多数时候不得不重复投入,只有很少的情况才能尝试弯道超车。

举个例子,各类软件的源代码。

代码会使用到很多数学工具,一个公司掌握了某种特别的数学工具,因此形成行业垄断趋势,其他公司要么死,要么想办法偷、抢、骗、重复开发,获得竞争资格。

在无数行业、公司、官方中不断出现地重复投入,导致技术迭代的速度并没有那么快,当迭代越来越复杂,重复投入成本越来高,甚至开始有人认为科技即将发展到极限。

搜集总结性质的保密资料,其重要目的之一,是以现在的技术水准,尽可能排除掉那些明显是死胡同的发展线路。

科技发展是试错的过程,对于一个大型商业公司而言,试错意味着大量的沉没成本,但也随时可能成为坑死竞争对手的核武器,保密势在必行。虽然一部分会因为时间推移、基础研究性质而变成公开资料,但更多应用前沿领域的试错,仍然是绝密资料。

如果人类还要在太空里把这些错误再重复一次,可想而知,在人口基数不足的太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科技都会处于几乎停滞状态,所谓夺回母星,恐怕在太空人遗忘使命之前都无法实现。

新展开的这些谈判进展都挺顺利,短短几天就已经有项目达成。虽然其中很多人的目的并不是拯救人类,但他们终究参与了历史的重大进程,总有几个能在人类太空史篇章里留下名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