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塔防战略 > 308 总崩溃的征兆

塔防战略 308 总崩溃的征兆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2-12-30 15:29:02 来源:笔趣阁

自怪兽危机开始以来,土球已经打掉上百只一级、二级怪兽,如果放在一个可控环境下,实属整体文明的巨大胜利。

但打怪兽略有不同,实际局势越来越严峻了。

根据相关统计机构给出的数据,截止XX24年年底,全球有五只二级怪兽处于流窜作案状态,有迹象显示,大中洋的海底可能已经存在不止一个怪兽巢穴。

环大中洋地区的国家,都在想办法辅助A、C两国进行搜索,可惜受限于水下作战能力问题,至今损失了至少五艘潜艇,仍然没有得出可信结论。

水下作战不要说土球,哪怕在游戏里都体现出一个老大难。

水作为液体,本身对于高速物体的克制,几乎如同混凝土。

人类所掌握的水下打击能力,仅限于深水炸弹、水下核爆、鱼雷、水雷,并没有游戏中的电磁鱼叉。

都不差,问题在于这几种手段对付小小怪兽都不好用。

深水炸弹下沉速度太慢,对于体型相对娇小的小小怪兽没有威胁;

用核爆想全面清除小小怪兽也不现实,水下核爆威力虽大,但高威胁半径却比较差,

常规鱼雷发射深度则一般不超过三十米水深,更深也能放,性能、安全就没办法保障了,水深受限的状况下,打击效率可想而知。

其实武器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现代军用潜艇没有水下光学观测能力,绝大多数仍然使用老式声纳装置,非常依赖耳朵,无法自动模拟数字环境图形,这就导致其战斗方式必须是类似回合制的响应方式,不适合用来对付小小怪兽。

水雷稍好,但是没有机动能力。

这方面土球人也做出了努力,有成果,但没有影响力。

有成果,因为土球人的确造出了能在水下跟小小怪兽刚正面的潜水器。

这些潜水器,一般都以旅游观景潜艇、科研潜艇进行改装,它们因为体积更小,不需要军用潜艇那么高强度的围壳,保留了加装光学观测窗的可能,不强调潜水深度的旅游潜艇大多干脆用亚克力壳。

护航航线上已经有战果的型号,都是渔网加鱼雷的模式,渔网被故意做成容易缠住目标的结构,加上水下自动充气浮标,能够强行把小小怪兽拉到适合鱼雷打击的深度。

说没有影响力,则是因为大家还处于摸索阶段,各地开发的型号差异大,都没有量产,而且均无法在无光海域作战。

无光海域,生物学上指一千米以下,二百至一千米则属于生物学微光区。而对对怪兽作战的需求,八十米以下就可以定义为无光,没有强光灯柱基本就是送菜的。

灯光可以解决光线问题,能见度受到海水浑浊度影响,部分海域可以达到作战视距需要,问题是武器系统在这个深度基本都会变成摆看的。

现在近海海运,除护航舰队外,最大的防御武力来自于大量部署的水雷。

水雷没什么技术含量,跟地雷一样都属于一次部署终生受害的武器,一部分还存在锚链腐蚀后随洋流飘走变成全球隐患的可能,但为了确保最后一点全球运力,不得不大量部署。

在这个环境下,对怪兽作战潜水器的地位就很尴尬。

要么作小一点,以类似救生船的形式编入护航舰队,在水下当眼睛;要么就在港口,只负责水雷网被怪兽碰到后做应急抵抗用。

可实际上,护航编队更愿意用无人侦察潜水器与拖曳式探测设备,损失了不心疼。港口方面,大多数港口外几公里水深都不到三十米,高速的水面鱼雷小艇能把任务做得更好!

如果无法突破深水作战能力,新型潜水器就不会有合适的战场定位。

然而深水作战又存在很严重的矛盾。

深水,意味着无法实现与水面体系的数据实时交换,一切信息都需要本艇自己搜集和处理,这样的要求势必导致潜水器大型化,很明显会向现有的军用潜艇靠拢。

这方面最激进的是马拉海峡李家集投资的新企业,采用双机方案,利用光纤直接连接一个水面跟随移动的数据站,以获得数据链支持。

利用水面站接收其他水面舰只拖曳式或投放式声纳搜集并处理过的信息,能够有效控制水下主体的设备数量和人力需求。

但没什么用,光纤十分脆弱,海浪、暗流的拉扯,水上水下移动无法完全同步,负责拖放和回收光纤的集线器时刻不停的工作,各种折腾导致该团队换了十几种光纤/光缆型号,都没有一组能活过一百个工作小时测试的。

毕竟全世界的光纤都属于固定设施,没谁闲着没事做去研发个抗反复折弯和拉伸的,就算现场投资光纤企业,一种没有其他地方能用到的新型线材,最终全部研发费都要摊到后续的战斗潜水器里,那单价不用开口就不想买了。

总而言之,经过两年的折腾,现在除了护航编队还能护送一下船队走深海路线,现存的海运全部集中在水深六十米以内的海域,只少数地区因为环境较差,不得已才会维持大于六十米水深的水雷场。

六十米水深乍一看好像跟鱼塘也没差多少,其实土球上有些地方整片整片海域,都没到这个水深,例如西中洲的大澡盆海、东中洲的海带海、印地洋某岛国周边海域、大漂亮洲天堂海部分区域等,面向大洋沿岸地区几公里到数十公里范围,所以货运活动范围不算小。

与两年前相比,全球海运大约萎缩了七成。

缩水不少,其实比起黄金运河事故刚刚发生时的混乱,大家做得还不错了,如果不是沦陷区越来越多导致的需求降低,还能存留更多一些。

和海运相比,各地沦陷给全球带来的难题更大。

所谓沦陷,既有官府被怪兽打崩溃的,也有人化怪兽滋生导致的无法正常生产。

前者,国际武装救援力量已经消耗殆尽,没办法让更多地区快速重回秩序了,仅仅因为这个变化,今年预计会多出数百万人死在各种犯罪分子、新军阀手中,加上沦陷区因饥饿新增的死亡,数字会很夸张;

后者则造成了周边地区的边境军事压力,对于工业化程度不足的地方,几乎要耗尽全力,时不时还得外部支援一下,才能在边境上顶住人化怪兽的扩散。

沦陷区不但自己带给全球救援方面的负担,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也不仅止于军事层面。

按影响力排序算,已经陷入总崩溃的国度,E国排位最高,但它仍然以三分之一的“干净”领土,保持着基本的官方运转,而且旁边西中洲共同体再怎么拉跨,也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有影响,却不致命。

其次是Au,它是沦陷区中对周边影响最大的。

除北极航线每年百来天的运力,Au及其周边岛国,是环大中洋地区最重要的海运通道。

Au被二级怪兽糟蹋了几波人口缩了一半,周边更小的岛国已经毫无安全可言,稍微经济实力的不惜一切代价移民,哪怕去内陆国刷盘子也愿意。

这一波人口迁移导致的高级人才流失,直接使中洲到南大漂亮洲的过渡岛链彻底崩盘,到XX25年一月,整个海运链上,只剩下三个能给大型货轮加油的港口,其中还有一个应该算到中洲范围。

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统计学上几个百分点的数字,换算成面积,沦陷区及其造成负面影响的地区能占掉近三成。

剩下的也不是完好无损,只是很多东西影响扩散需要时间。

然后是恐惧带来的移民潮难题。

在工农业都受到不小影响的前提下,可生成的新岗位十分有限,移民潮比几年前的难民还难弄。

前面提过内陆国的移民,给他们带来了发展机会。实际受限于水资源、运输条件、自身体量,迁移总量相对有限,一个内陆国也就几千人到十来万不等。

更多的人都在往中洲沿海国靠近内陆的位置挤。

中洲号称世界岛,集中了全球大多数人口,受到军事实力、工业分布影响,也变成了怪兽危机最后的希望之地。

从实力出发,A国并不会更弱,但个体认知会有所差别。

A国自认全球文明标兵和领导者,可实际上它家每年枪杀死亡人数,大家都看得明白,明显更适合逞凶斗狠之人,更多的“凡人”,还是认为中洲这片受古文明影响更大的地区,要安全一点。

哪怕再进一步理性的思考,就战略纵深而言,世界岛也不是大漂亮洲能比的,如果到了人类苟延残喘的阶段,A国恐怕还真续不过世界岛。

所以眼前全球各地岛屿,以及一些守不下去的地方,大多数人都把移民目光投向中洲,给中洲各地区都提出了难题。

C国这种本来就不接受直接移民的倒还好些,虽然会被外国人骂,也不会掉块肉。不过现在的确很多地方来的非法移民失去了遣返条件,也必须做一些安排,大概百来万人的样子。

西中洲那边就比较糟糕,自由过了火,终究是引火烧身。

根据不完全统计,XX24年一年,通过合法和非法渠道定居在西中洲的新增人口量就达到了一千万,有机构称实际数字还要上浮两成。

西中洲在现代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工业时代的引领着、现代医疗与教育的发源地、两种发展线路的诞生处等等,但不管怎么吹,整个西中洲框一起,也只是个面积、人口、经济体量、工业产能都不如C国的地区,一堆国家凑一起过日子,还造成了额外的行政资源浪费。

一千万新移民带来的压力,加上G国之前因怪兽打击失去的工业量,直接就把全区域民众生活质量往下拉了一截,缺乏工作岗位带来的犯罪问题,还进一步激化了事态。

从这方方面面看,之前XX24年总结的统计学数字,就有点过度美化的意思。

说得严重点,哪怕今年怪兽啥都不干,全球也要花费极大的精力,无数的资源,才有可能把现有的局势保持下去而不恶化。

很明显,怪兽不搞事,那是不可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