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塔防战略 > 255 太空发展新阶段(三)

塔防战略 255 太空发展新阶段(三)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2-12-30 15:29:02 来源:笔趣阁

十月十二日,紧张的发射、对接、设备检查陆续完成,最后一批人员抵达,未来空间站进入新阶段。

全部二十一人和七台智人机器人分成两组,姑且称其为冶金组和炼金组。

冶金组主要负责开发者一号小行星的拆解、冶炼,以及各种资源的分类重组等作业。

冶金组使用的设备,都是在死亡权杖入轨后,一点点加入空间站的,产能很烂,一天大概能产出五吨钢,等更熟悉真空加工体系后,或许也会逐渐变成零重力加工系统生产。

别看产能低到这个程度,一整个系列的成本,甚至超过地面上一个千万吨级冶金企业的全部设备!

炼金组则使用零重力加工设备,对地面来的部分原料进行小产能的冶炼,然后将它们打包投回地表。

冶金组的任务更复杂,有很多难题需要天地协同解决,但此时此刻的重点反而是炼金组。

经过前面几个月的在旧空间站进行的小实验,C国在钠电池方面取得了突破,其中也获得了很多来自西中洲科学系统的帮助。

获得突破的是一种被土球叫做十六倍体的钠电池触点,前期太空实验证明,这种触点原料只有在零重力环境下生产,才能达到量产所需的良品率要求。

所谓十六倍体,就是早前对现有锂电池体系的能量密度对比度,形成的量化体系,意味着能量密度比现在已经开始量产的四倍体、八倍体,还要再翻番。

普通人不太敏感,不明白十六倍体的意义,实际上这东西单位重量下的能量密度,已经大于同等重量TNT爆炸所释放的能量了!

如此高密度的能量,意味着在地表、水面、水下载具中使用,可以直接替代传统液态燃料,甚至全电器化后的表现会更好。

一旦实现十六倍体钠电池的量产,土球基于原油的整个体系都会受到颠覆,未来不需要再把成品油送到各个加油站,直接在加工点就地烧掉发电就能带来更大的整体收益。

……当然烧成品油发电这种事,官方是做不出来的,只有私人急着要用电时才舍得花这样的本钱。

总之除航空航天用的燃料,绝大部分类型的普通燃油都可以退出历史了,一方面能降低石油加工体系的设备复杂度,提高生产安全性,一方面也可以在不增加开采量的前提下,提高石油化工在其他产品类目方向的产出。

所以炼金组的工作,成了本阶段重点项目。

除了空间站里的几个人和几台智人机器人,地表上还有跨越国界的四十几个研究机构和企业,超过三千名科学家和工程师,随时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

十月十五日,炼金组第一次试生产完成。

一公斤触点合金随太空站垃圾、数据盘,一起打包在一个返回舱里丢回大气层,坠落在C国某自治区航天指定靶点区域。

一天后,地表反馈回来的数据显示,触点采样良品率为46.2%。

良品率的计算,是把样品切分成一千份,一个个通电测试得出的,实际触点不会有一克那么大,良品率还会随着继续分割进一步提高。

46.2%,实际已经高于尖端材料能容忍的最低良品率一大截了。

可这是太空生产,而且是未来空间站第一次给地表反馈高级材料,投入成本之高,根本没办法细算。

哪怕不计算空间站投入,仅材料成本本身,因为天地往返和返回舱在戈壁回收的成本摆在那,每千克良品成本也在五万C国币以上,商业化每吨价格至少都要六千万到七千万!

地表稍微核算过生产成本和十六倍体钠电池预计出厂价格。

触点在电池中的重量很小,十六倍体的实验室版本,重量比不到千分之一,所以每吨也只多了几万块成本,这么一看又不多。

把十六倍体其他成本算进去,预计售价也到不了四倍体的四倍,而四倍体的成本,经过大半年的生产优化,已经接近前几年的锂电池水平。

具备很高的商业化潜力。

炼金组接下来的任务是提高产能,同时尽可能保证良品率维持在40%以上,等日产量达到一吨以后,再考虑改进良品率。

短时间内,新材料生产带来的成本降低,赚的那点钱根本称不上盈利,该项目主要还是服务于大气内高能武器计划。

至今为止,全球生产和销售的电磁武器、激光武器,都缺乏实战成果,最好的就是C国拿来打了一只马上要死的一级小怪兽,其他地区的,最多只打过小小怪兽。

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电池车车队带来的协同问题,把本来机动性就跟不上怪兽速度的地面部队,进一步拉慢了。

能量密度高出一个量级的十六倍体,能让电磁坦克的体系实现彻底进化。

足够高的能量密度支持下,传统的燃油发动机根本不需要了,坦克上千马力的发动机,自重都是按吨算的,这部分重量改成电机后还会有富余,加上油箱、燃油、管道等重量,实现完全电力化后,储存的能量,远不止现在的四倍。

这样的改变,足以实现单战车具备实际战斗力。

这还只是大气内高能武器计划的第一步,后续目标是让高能武器上天,以适应小怪兽的机动速度。

该部分的希望,现在由老空间站承担。

高能武器上天,需要飞行器拥有巨大的电量,反过来讲,平时不用武器的时候,发电设备或储能单元的重量,不都是无用负载吗?

如果平时额外电力有个去处,高能武器上天的思路不就有了?

外星人章鱼早几个月,已经提供了一份等离子推进器资料,除了用于未来空间站姿态微调,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但该项目并未被放弃,因为科学家们都清楚,要实现太空旅行甚至遥远星系的殖民,大推力等离子推进器,是个不得不突破的瓶颈。

在材料技术积累还不足的情况下,终于想通了关键。

比如能不能把等离子推进器原理,和现有的涡轮增压喷气式发动机结合呢?

其实参考游戏里就会发现,里面很多飞机在拥有燃油推进能力后,还要自带核动力引擎,它发的电哪去了?

答案显而易见。

不用有要求太高,只要能增加10%最终推力,就能省下成吨的燃料,在此基础上,每额外加速一丁点都能进一步节省燃料,终归会有个点,能平衡掉额外发电引擎的重量负担。

但吹牛容易,实际要造出这种复合型发动机,难度却很高。

相关实验就在老空间站进行,一部分放在地表,十月份的时候,还停留在很初级的阶段,勉强做完理论验证,实际做成全尺寸发动机,还有很多技术困难,材料瓶颈尤其成问题。

要不要跟外星人求助?

说实在的,C国科研系统高层有点怕外星人手里的资料了,过于依赖的结果可能会摧毁已有的科研体系,完全不要,在与怪兽危机赛跑的比赛里,劣势又太大。

会议研究后,决定从设计方面着手。

十一月初,“借鉴”游戏内发动机构型方案,试制出了第一台全尺寸样机。

测试推力最大达到19.6千牛,比C国自用的重型双发战机发动机推力还大一点。

在该推力下,分成两个燃烧段,总计使用22分钟,发动机烧毁。

结论非常明显,材料不过关。

哪怕测试运行能到一百分钟,利用结构优化、特殊涂层、高精度加工等改进,也能达到实用最低要求。

22分钟,甚至都无法保障一次任务,任何改进和优化都失去了意义。

有两条路走,要么求助外星人,要么等未来空间站冶金组、炼金组的初步工作完成。

此时,冶金组已经试冶炼了三炉,受限于送来太空的设备大小,总共不到二十吨。

实际操作再次证明了一些之前的理论。

同样的铸铁配方,在太空里炼出来,品质明显高一点,并且可以断定,越大型的铸铁件,太空冶炼的优势越明显。

而在钢制型材方面,太空冶炼的效果不明显,考虑到淬火液在太空里十分难以处理,建议暂时放弃这部分的研究,等月球空间站有生产能力再说。

按计划,接下来冶金组还要实验三种钢配方、四种铝合金配方和三种钛合金配方,钛合金里有两种是钛铝合金,铝、钛等都由地面提供,只有铁会从小行星里提取。

本月会在未来空间站组装第二套真空加工设备,铝合金、钛合金实验会放到新的真空加工设备进行,现有的冶金设备之后只负责炼铁炼钢。

预计在四十天左右,能完成全部的冶金实验计划。

炼金组那边,16倍体电池触点生产操作已经转给智人机器人,人员只负责跟地表的支持团队一起,研究利用现有设备,提高良品率的方案。

他们的工作比较顺利,如果不出意外,很快就会有一半的人被调离炼金组。

地表在十一月初,又一次迎来二级小怪兽,是催眠师。

催眠师出现在西中洲西部海域,首先遭殃的是西中洲到大漂亮洲的货运航线。

老样子,催眠师胆子小,对内陆的影响几乎没有,但也因为它总躲在海里,西中洲这一群实力又差,沿海灾害反而更大。

西中洲的军事力量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从属于各国的本**队,除F国建制比较齐全、G国能拉出一支陆军,其他都是废物。

另一部分,则是共同体中大约一半的成员,和A国、Ca建立的北西大洋公约组织的军事力量。

A国有个特点,只要它出了一分钱,战时指挥权必须交给A国。

所以名义上西中洲是个共同体,军事调动体系却十分混乱,圣母又比较多,各方牵制之下军事效率着实难看。

这一场在历时一周之后,西中洲最西端的Prt基本灭国的情况下,在催眠师过海峡的时候找到机会,给它干碎了。

Prt一千万人口捐了差不多五百万,整个系统全面瘫痪,隔壁也死了几十万,F国和G国看准机会推动共同体议会,将Prt原有领土变为共同体直属领土,这样在管理时,中间就不用隔着个国家管理层。

Prt幸存者也没有反对,反正之前也是个通过赖账手段避免国家整体破产的五猪之一,现在首都全灭,剩下的人连赖账都缺乏底气,还不如借机换个上家。

至此为止,除了姜格,其他二级怪兽的处理都还算比较妥当,反而是到处冒头的一级小怪兽,对人类的整体破坏和杀戮比例正在提高。

包括黑洲西部、南大漂亮洲、Au周边诸岛国、中洲南部,受灾都比较严重。

到年底之前,如果能处理好最后一只二级怪兽,并把姜格宰了,本年度全人类人口损失量,能控制在一亿五千万左右。

一亿五千万,远远不到怪兽的屠杀数字及其引起的次生灾害损失,但广大第三世界由于基础建设崩坏,反而出生人口比较多,平衡掉一部分损失。

一年减少1.5亿人口,貌似不多,但哪怕以后年年都保持类似的作战效率和运气,随着人口基数下降,部分基础建设、产能遭到破坏,崩坏也会加速。

根据相关统计机构预测,以现在的制造业生产能力和人力消耗,五年之内,随着识字率反向降低会进入加速萎缩,最多八年,人类将无法保证消灭每只靠近人口密集区的怪兽,野外、海中将长期存在三十只以上的小怪兽。

之后文明将进入崩溃期,三到五年的时间,现代教育体系面临崩溃,然后牵扯到全部体系。

这个预测有点偏悲观,在外星科技的影响因子考量不足。

手里捏着王炸的C国认为,时机还不够成熟,得再等等,等脑子里塞满意识形态的家伙们,能够以正常人类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

不过人类安危,优先级还是应该放在少部分匪帮威胁之上现在,现在,她准备打一张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