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轩辕新明录 > 第三十三章 万里归来的勇士

轩辕新明录 第三十三章 万里归来的勇士

作者:林芫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02 12:13:00 来源:笔趣阁

金胤礽到锦衣卫指挥使司报到,然后直接到枢密院总参谋部当差。在项绍宽的授意下,金胤礽把他对局势的看法写成了条陈,由他的大伯裕贝勒金福全代呈。

金胤礽的建议马上得到了刘国轩和尚之节的支持,马宝和曾养性虽然对项绍宽另外找人炮制反对意见有些不满,但这个方案并不影响二人的诉求——无论是进攻科布多还是哈密,总之就是都要用兵,只要用兵就有二人操作的余地。

项绍宽也不想让二人太过不爽,所以提出,可以分两个阶段行事。第一阶段是调嵩山镇的混成旅前往肃州驻扎,同时开始在到当地修筑大寨,囤积粮草,准备更大规模的增兵。第二阶段就是派人前往兰州,统一指挥驻扎陕西的野战军华山镇以及当地卫所军,向肃州增兵,准备和策妄阿拉布坦决战。

至于谁去指挥这次行动,倒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华山镇有些特殊。

华山镇是由原来清军在陕西、甘肃等地的绿营和西安满城的汉军旗为主改编,是六镇野战军中唯一一支以清军为班底的军队,也是唯一军机处没有直接指挥过的。正因为如此,实际上华山镇只是徒具新军的形式,本质上是河西四将所领的军队。不过,这几年人事有代谢,张勇和王进宝辞世,赵良栋年事已高退休致仕,手下的一些老将也逐渐去世或者退休,军机处趁机开始掺沙子,试图改变华山镇的现状。目前,华山镇的都督由六十二岁的孙思克担任,副都督兼步兵师师长是张勇次子张云翼,混成旅的旅长则是军机处打进去的“钉子”——牟大寅二弟牟大耀。

这次前去主持的大局的人,就要挂上征西将军印,曾养性和马宝自然都不想放过这个肥缺。项绍宽当然知道二人的心思,所以迟迟不作决定,只是先将孙思克晋升陕甘总督,总揽西北用兵的粮草、民伕等事务——实际上是将他剥离出华山镇,然后派遣到京述职已毕的牟大寅出任华山镇都督。

牟大寅早在浙江反正,跟着陈世凯久历战阵,资历和能力自然无人能够反对。而且,王进宝的长子王用予一直在牟大寅身边,现在也一同前往西北,对于梳理军制安抚旧部有莫大的好处。王用予不像他爹,领兵打仗并不在行,不过长于治军谋划,出任参谋长则颇为适合。

至于征西将军的人选,先拖着再说。

拖虽然不是办法,但现在拖的理由很充分——皇帝的六十大寿就在眼前,朝廷绝对不在六十大寿庆典之前再动兵戈。西北方面就先准备粮草、修整道路,准备明年再大举兴兵。

时间一天天过去,天下基本上太平无事,六十大寿庆典的筹备井然有序。顺带着,还有两件喜事,一是皇帝又添一子,二是太子妃又怀孕了。皇帝在年将六旬之际还能生子,叫人“刮目相看”,而太子妃怀孕就给了众人很大的希望,如果生下来的是男孩,那么大明的“国本”就更加稳固了。

中秋节一过,洪诚丘就收到了南京军机处的行文,说皇帝已经开始登程上路回京。正常情况下,南京到北京要走四十天,但考虑到随行的有新生不久的小皇子,故意放慢进程,花上六十天才会到达北京。銮驾到达之时,很快就要到冬至了。

皇帝还在途中,张家口驻军有情报送到,说派往罗刹国的满洲卫队随同罗刹商队刚刚入境。

自从与罗刹国签订密约之后,罗刹商队会在秋天到达京城,然后在京城过冬,第二年春末夏初之际再返回罗刹国,去年便是如此。满洲卫队随同罗刹商队回国,想必是莫斯科那边的大事已经完成。

不过,等到满洲卫队和罗刹商队一同达到京城,洪诚丘和项绍宽都被深深地震撼了——去时二百零一个人的满洲卫队,回来时只剩下金胤禔和另外三十三人。

据金胤禔说,两年前去往罗刹国的路途本就十分艰难,由于是秋天从京城出发,所以整个路途大半都在冬天度过,途中还多次遭遇各色游牧骑兵的偷袭,达到莫斯科时,二百人里就有二十多人在途中因病或者因伤去世。

到达莫斯科之后,休息了不到一个月,就与皇姐索菲娅以及瓦西里·戈里津起了冲突,双方发生混战,彼得——也就是沙皇彼得·罗曼诺夫获得了胜利,将皇姐索菲娅送往修道院监视居住,瓦西里·戈里津被流放远地。

结果不到半年,索菲娅就串通她的余党,在莫斯科城中再次发动政变。彼得这次有些疏忽,一度被困在皇宫中,全凭金胤禔带领满洲卫队护着,浴血突出重围,到城郊会合忠于彼得的军队,回城平叛,再次击败了索菲娅的势力。这一次彼得迫使索菲娅正式成为修女,囚禁在修院的高塔之中,无故不得下楼。

在平叛过程中,满洲卫队死伤惨重。由于路途遥远,无法将阵亡者的棺椁运回大明,所以彼得在莫斯科城郊赏赐了一块墓地,将阵亡满洲勇士全部安葬其中。彼得还赐予金胤禔男爵封号,活着的三十三人都得到了勋章和黄金的奖励。金胤禔于是向彼得申请归国,彼得欣然同意,又赐给金胤禔等人礼服、佩刀等物,让他们与商队同行,并且带给大明朝廷一封信,讲述金胤禔和满洲卫队的功劳,感谢大明的支持,希望两国继续交好。

这段传奇经历显然要写入史书,而如何用好这个契机也至关重要。军机处因此以太子名义召开御前会议,讨论与罗刹国的关系问题。

索额图首先提出,金胤禔这一次赴罗刹国功劳甚大,以战功为两国敦睦行了十分有利之事,应当从厚嘉奖。

索额图这个提议自然是有私心,但众人都觉得所言甚是。两百人远涉万里建功立业,战损了一百六十七人,救了罗刹国沙皇一命,可谓功勋卓著。既然沙皇彼得封了金胤禔男爵,大明出手就不能比沙皇小气,即给一等子爵,从延恩侯府搬出,单独赐第居住。三十三位满洲勇士,全部擢升三等侍卫,各赏银三百两,改隶内务府籍。一百六十七名逝者,在京西皇家功勋墓园设立衣冠冢,每家赏抚恤银四百两,荫一子到保定受训。另外,金胤禔已经十九岁了,但尚未婚配,即责成宗人府聘尚司从两京诸王府中,挑选与金胤禔年貌相当的郡主或者县主,由皇帝指婚。

而与罗刹国的关系,则需要从长计议。罗刹国原本支持噶尔丹,现在噶尔丹已死,罗刹国显然有可能继续支持策妄阿拉布坦,也可以放弃对准噶尔汗国的执念,与大明和平共处。但罗刹国经历了连续的政变,显然需要时间恢复元气,同时沙皇彼得也会权衡利弊,再作决定,一年之内应该不会采取什么行动,所以短期内策妄阿拉布坦应该得不到罗刹国的支持。只要大明抓紧时间,吸引策妄阿拉布坦到肃州一带决战,那么西域就不难平定。

由此看来,可以暂时不露声色,在明年春末夏初之时,派出一名使臣,与归国的罗刹国商队一起前往莫斯科,祭奠安葬在异国他乡的勇士们,并且向沙皇彼得通报大明皇帝禅位、新皇登基之事,看看彼得的态度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