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轩辕新明录 > 第三十二章 六十大寿的筹备

轩辕新明录 第三十二章 六十大寿的筹备

作者:林芫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02 12:13:00 来源:笔趣阁

皇帝准备禅位的诏书很快传遍了全国,各地的官员纷纷上奏,说什么的都有。有些认为皇帝“春秋鼎盛”,不必急于禅位,也有些顺势拍马屁,说皇帝英明圣睿,禅位乃是顺天应人之举。

官员们说什么都无所谓,但把精力放在这个上面就属于没必要,于是军机处又拟了一道上谕,布告天下,皇帝禅位的事情大局已定,谁也不要在上疏议论,违者严办。另外,皇帝六十大寿的事情反而要督促抓紧办理,各地贡献不可稍缺,有延误者一律拿问。

太子朱和尭则显得有些困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洪诚丘便告诉他,要写一份奏折,请求皇帝不要禅位,这是基本的套路。皇帝自然会再下一份诏书,要求太子毋庸再谦辞,这样才好给禅位之事创造父慈子孝的和谐气氛。

在文书来往的同时,六十大寿和禅位大典的筹备工作必须抓紧办理。内阁协商决定,由柯良暂时告假,出任“皇帝陛下六十大寿暨禅位大典筹备委员会”主任,从户部、礼部、工部、太常寺等处选调官吏,专门负责此事。

眼下第一需要忙碌的,就是慈宁宫的修缮。慈宁宫里原来住着的清代妃嫔,所剩已经不足十人,按照计划都疏散出去,然后由工部营缮司和内务府营造司官员入场检查建筑情况,提出修缮意见,然后开始修缮。因为需要改动的地方不多,预计工期能在冬至之前完成。

因为皇帝禅位之后,有可能在清华园常住,所以清华园也要稍事扩建。清华园以东,原有前明书画家米万钟在海淀的私园,叫作勺园。勺园和清华园一样,在明清易代之际处于荒废状态。朝廷重修清华园之后,本已经开始清理和修缮勺园,现在更是加快进度,要求在新年之前完工。

勺园最大的特色,就是整个园区以水面为主,湖上数个小岛以堤岸和桥梁沟通,九曲回环,蜿蜒重叠。沿堤而行可以去往园中任何地方,只是不能直接到达,常常景致已近在眼前,却隔着一道水流,相距咫尺而无法靠近,不得不穿花度柳、辗转跋涉。步行会遭遇种种阻碍,乘船也同样极尽曲折。这恰恰是米万钟的设计目的,“水之,使不得径也;栈而阁道之,使不得舟也”。景致之间用水隔开,使路无法直通;同时又以桥、屋为界,使船不能穿行。

重修的原则就是“依势而行,修旧如旧”,重现这种迷宫般的园林景致。院中建筑数量原本不多,若是皇帝一家想要驻跸过夜,怕是不行,因此在园北又征辟了一块空地,建了一组建筑,包括一座小型的宫殿,十几座小院。

园名也要重新再起。勺园的勺字,在古人看来颇有意味,但在现代人看来“其名不美”。勺在现代社会往往作漏勺、打勺解,作为皇家园林的名字,寓意不佳。还是孙广越提出,就用历史上清代重修勺园后的名字“弘雅园”,弘雅与清华十分相称,寓意也好。于是便如此决定。

工程一切顺利,太子和内阁都非常满意。枢密院这边却开始头疼了。

皇帝六十大寿加上禅位大典这样的国家最高吉庆,最怕有人给你来点什么东西添堵。现在策妄阿拉布坦就是这么个负面因素。

在阵毙噶尔丹夫妇之后,出使大明的使者却碰了一鼻子灰,让气势正盛的策妄阿拉布坦非常不痛快。策妄阿拉布坦是噶尔丹的哥哥僧格的儿子,这一家人的脾气性格也很相像,耿直豪爽且唯我独尊。当初噶尔丹向大明递书要求“君长漠南我王漠北”,现在策妄阿拉布坦显然也是一样的心思。

漠北蒙古各部的报告又不断传来,策妄阿拉布坦如同当初的噶尔丹一样,四面出击侵夺蒙古各部的草场和牛羊。本已被安排回到喀尔喀故土的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只能逗留在乌兰布通以北的喀尔喀东部,不敢西进。

项绍宽召集枢密院的人连日开会,研究对策。马宝和曾养性都情绪高涨,要求出兵科布多,与策妄阿拉布坦决战。刘国轩则认为,出兵漠北毕竟是件大事,粮草辎重等等都没有齐备,不能轻举妄动。

这些意见显然不能让项绍宽满意,但作为郑克臧不在场的情况下的最后决策者,自己不便主动发表意见。潘兴虽然知道项绍宽怎么想,但是如果由潘兴来说,同样会令马宝和曾养性反感。

开会间隙,项绍宽忽然想起了那个提出与噶尔丹和解建议的金胤礽,便派人去找他来。

金胤礽奉旨推迟了一年保定操训,在家料理家中事务,最近因为朝廷将他奶奶阿拉坦琪琪格疏散回府,结结实实地忙碌了一阵。听说项绍宽召见,连忙具了衣冠赶到武英殿。

项绍宽与姜承志不同,并不过问金胤礽家中的情况,只是让他谈谈对目前漠北局势的看法。金胤礽回答说,近来一直在忙于家中事务,少去给大伯裕贝勒金福全请安,不清楚局势的发展,所以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项绍宽很欣赏金胤礽的直率和诚实,便带他进会议室,让他看沙盘上布置的局势图。

金胤礽围着沙盘转了几圈,认真沉思了几分钟,忽然问道:“爷,这策妄阿拉布坦的老巢在伊犁,现在大军却驻扎在科布多,中间也有一千多里之遥,他就不怕家被人偷了?”

“偷家?”项绍宽摇了摇头,“他叔叔噶尔丹本事太大,把周围附近的部落小国都剪除干净了,倒是替他做了嫁衣裳。现在准噶尔汗国是西域一霸,没人能去偷他的家。”

“那朝廷也没有实力直取伊犁吗?”

“朝廷实力当然有,只是这路途太过遥远,从西安出发,都要走上九个月,如何算得上偷袭。”项绍宽说着,微微皱起了眉头,觉得这个年轻人有点异想天开。

“爷,依我愚见,偷袭伊犁自然是不行的,可若是陈兵肃州,窥伺哈密,策妄阿拉布坦还能在科布多睡得安宁吗?”金胤礽说着,伸手指着沙盘上的地形说道,“朝廷一旦占据哈密,迪化就近在眼前,若是策妄阿拉布坦不想落入首尾难顾的境地,必定要南下哈密死守。”

“说得不错。”项绍宽忽然发现,金胤礽的想法是很有创意的,“说下去。”

金胤礽连忙继续说道:“死守哈密,其实也不可行。他一国大汗,长久不在伊犁,恐肘腋生变。所以,对策妄阿拉布坦来说,最好的办法是到肃州与朝廷决战,若是侥幸获胜,朝廷就只能退守嘉峪关,如此就无法再偷袭哈密了。策妄阿拉布坦只需在哈密留下少量兵马以备不测,自己就可以回伊犁了。”

“好,有想法。”项绍宽淡淡地夸了金胤礽一句,这是非常难得的事。

“爷,您抬举我了。”

“对了,你现在在当什么差?”

“回爷的话,我今年十七了,本该去保定受训,因家中事务繁多,长兄去了罗刹国,诸弟年纪尚幼,所以求了皇上的恩旨,暂缓一年,如今在家打理家务。”

“想来枢密院当差吗?”

“爷要是不嫌弃,胤礽愿为朝廷效力。”

“那好。给你两天假,回家去安排一下,三天后到锦衣卫指挥使司报到。我可以作主,免了你的军训,就以实习侍卫的身份在我身边听差。”

“多谢爷的栽培。”金胤礽说着,单膝跪倒,做了一个“打千”的动作。

“你怎么说也是家里有爵位的人,以后在我面前,不必如此拘礼。”项绍宽伸手,将金胤礽搀了起来,“在枢密院当差,所听所见都是军国要事,有些你大伯都未必与闻,你要学会守口如瓶,不得与外人谈起,知道了么?”

“胤礽谨记在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