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南美做国王 > 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

重生南美做国王 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

作者:巡山小老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6-21 17:08:24 来源:笔趣阁

德国工程师旁边的空地上,一百多名汉国士兵或是持枪警戒,或是搭把手,按照德国人的要求,每隔几十米设置一个测绘标杆。

负责保护德国工程师的是从汉国野战军抽调的一个连队,连队指挥官则是刚刚晋升为上尉的陆荣廷。

将手下士兵的任务安排妥当,陆荣廷和负责陪同工程师的官员们闲聊几句后,找了个机会,一个人坐在樟树下面,取出一本厚厚的记录本,开始整理连队的战事记录。

战事记录即既是用来记载一支部队的战斗、训练情况,以作为统计士兵、军官的战斗功绩的凭证,也是总结、反思每次战斗教训与改进的第一手真实案例。

国防军每支连营级部队都有自己的战事记载

录,通常由连、营指挥官统计整理战斗记录和士兵奖惩数据,然后上交给所属战斗单位的师级指挥部,接着由师级指挥部审核、判定奖惩情况的真实性,最后由师部将全师立功将士名单上报总参谋部,同时师部将筛选出来,有教育与反思意义的战斗事件整理到师部战史记录中,作为师级军事单位战斗历史的一部分保存下来。

翻开战事记录本,一页页的认真浏览立功士兵名单,当翻到第五页的时候,陆荣廷好奇之下,不禁在一个副排级军官的介绍上多停留了几分钟时间。

“严正平,年龄31岁,第三师一团六营二连副排长,少尉军衔,阿根廷战争期间,毙、伤阿根廷士兵三人,击毙英军白人士兵一人,俘虏印度土著士兵四人,负伤一次,合计荣立二等功两次,一等功一次,1879年10月28日,经师部审批通过,晋升为少尉军衔。”

严正平的战功在连队中算的上中等偏上,但是这却不是让陆荣廷格外关注的原因,真正引起他兴趣的,是关于严正平的家庭情况介绍。

“严正平,闽南华人移民家庭出身,1873年,随父兄移居南美,一家兄弟4人,子女子侄13人,其父、兄、弟、子侄辈参军入伍者共9人,其父年龄47岁,早年参军,1877年以中尉副连长军衔退伍,1878年年末,重新征召入伍,以临时上尉军衔,担任警备军副营长职务,阿根廷战后晋升为少校正营级军官,转入民兵预备役服役。

长子严肃安,年龄16岁,野战军第四师一团三营五连士兵,1879年年初入伍,战争期间俘虏阿根廷士兵一人,荣立二等功一次,军衔一等兵。…………”

父亲、兄弟、子侄三代同时从军入伍,陆荣廷倒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不过看完严正平的家庭情况介绍,好奇感虽然还有一些,但是却不像最开始那般强烈。

严正平父亲十四岁结婚,第二年生下长子,在移民南美洲之前,四十出头的严父总共有五子三女,不过其中一子两女先后因饥荒、疾病等原因夭折,到了南美洲以后,剩下的四子一女和孙子、孙女吃上了饱饭,这才繁衍成一个包括媳妇、儿子、女儿、儿媳、孙子、孙女在内,总共二十多人的大家庭。

早婚早育、多子多孙,底层百姓一无所有,生下来的孩子杂粮粗食的凑合养活,只要能够活到十一二岁,就算是帮家里多添了一个劳动力人,即能通过干活种田增加全家的口粮,也能够用来延续香火、传承家业。

底层华人移居南美,虽然不用像以前那样吃不饱饭、每天忍饥挨饿,但是多生孩子的想法习俗在政府有意宣传以及家族观念的影响下,还是牢牢的传承了下来。

普通华人家庭,除非特殊情况,最少三个孩子以上,每多生一个,政府多发放五亩上好耕地或者三十到一百亩不等的牧场林地,如果结婚七年内,孩子数量少于三个,先是官员上门催促,再不改的话,就要收回一部分土地作为惩罚。

多生娃好处多多,少生娃不仅分到的田地比别人家少,而且在下一代的竞争中,也会落后于其他家庭,所以,在南美洲,像严正平这样兄弟、子侄众多,三代同时参军入伍的现象在以后将会更多,到了那个时候,见识的多了,对类似现象可能就不会那般好奇了。

在树下呆了约摸有半个小时,陆荣廷收起战事记录本,正准备起身的时候,迎面看到王士珍向这边走开,王士珍年龄比陆荣廷小一些,战争结束后被提拔为中尉副连长,和陆荣廷呆在同一个连队,平时负责协助陆荣廷处理连队事务。

“连长,德国人那边大概还要十多分钟完成测绘工作,周大人让我通知您提前安排部队收拢。”

“行,让执行警戒任务的一排、二排撤回来,三排帮着德国人收拢测绘仪器,吩咐三排的兄弟们仔细一点,别有零零碎碎的东西拉下。”

“是,连长,我这就派人吩咐下去。”

安排好任务,陆荣廷见对方还站在那里,问道“还有其他事吗?”

“连长,我上次的申请结果出来了,师部来了命令,让我半个月之内收拾好东西到长安城报到,然后搭乘远洋航运公司的运输船,跟六十名到宋卡担任军事教官的基层军官一块离开。”

“你已经考虑清楚了?”

“提交调任南洋军团服役的申请前,我已经考虑了一个月时间,阿根廷战争结束,本土军队缩编整顿,即使留在本土,最近几年也没有仗打,南洋那边的情况比本土复杂,到了那里,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跟土著武装打了起来,南洋那边的条件虽然苦了点,但是打仗的机会更多,所以我想到那里服役一段时间,顺便找机会托人,把母亲和伯母从大陆接回来。”

“汉王殿下登基称帝后,满清朝廷肯定会对汉国更加忌惮,你在南美洲当兵入伍,把两位伯母留在大陆,万一走漏风声,被清廷密探查探出来一些情况,两位伯母的处境就危险了。”

陆荣廷理解的点点头,开口道“军事情报部在南洋地区设立有分部,接收本土官兵遗留在地区家属的工作一直是由情报部负责,你到了南洋后,可以先去找梅大人,把你的情况和梅大人说清楚,梅大人会帮你联系军事情报部在大陆的负责人很,由军事情报部出面把两位伯母接出大陆。”

“多谢陆大哥提醒,如果由情报部直接出面,把母亲和伯母从大陆接出来就更方便了。”

探访、寻找滞留在大陆地区的官场家属是军事情报部的一项主要工作之一,只不过因为军事情报部行事隐蔽,知道详细情况的人并不多。

陆荣廷也只是在查阅连队早期战事记录的时候,发现了关于情报部探访寻找1868年起义期间,牺牲将士家属的简短信息,这才对军事情报部在南洋的情报工作有了一点片面的了解。

军事情报部寻找官兵遗留在大陆地区亲属的的行动属于半公开信息,一般只有营级以上军官和部分家属在大陆的官兵知道,普通基层军官和士兵不是特别关注,很难了解到相关信息。

探访滞留在大陆的官兵亲属行动,最早源于1868年秘鲁华工起义期间,李明远的一次承诺,当时华工处境艰难,普通华工们对于起义成功没有一点信心,为了稳住军心,解决华工的后顾之忧,李明远郑重承诺给予每个起义华工300亩到1000亩土地,即使起义华工中途不幸战死,李明远也会亲手把属于他们的土地交给活着的亲属手里。

华工转战迁移数千里,在巴西南部两州立足修整后,为了兑现对起义华工的承诺,李明远先后派出十多批人手赶赴大陆,一方面根据阵亡起义华工留下来的家庭地址信息,寻找遗留在大陆各地区的家庭,另一方面建立大陆地区情报网,为后续移民和情报搜集打下基础。

十一年时间过去,当初牺牲和活着的起义华工家属,除了少部分因为地址不明或者遭遇天灾身亡的,绝大部分被接到来南美洲生活,李明远完成了他当初许下的承诺,探寻官兵滞留大陆地区亲属的行动也成为情报部固定的一项任务延续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