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南美做国王 > 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口贸易

重生南美做国王 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口贸易

作者:巡山小老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6-21 17:08:24 来源:笔趣阁

汉国本土的铁路交通建设主要交由德国负责,南部地区的铁路线则会分出约三分之一,交由奥匈帝国建设完成。

南美洲、北美洲是欧洲地区第一大粮食进口产区,阿根廷凭借着出口农牧产品,在一战、二战期间赚取大量外汇,同时也因为农牧产品出口的因素,与德国一直保持着紧密的经济、政治联系。

汉国占领阿根廷全境,包括巴西南部两州、乌拉圭在内的拉普拉塔核心产粮区统一于一个国家,因此,汉国的农牧场条件远高于原本历史上的阿根廷,而来自农耕民族勤劳、精耕细作的传统习惯,同样提高了农产品产量。

华人移民劳动力成本低,移民初期的两年时间更属于免费劳动期,种种因素加成和影响下,汉国的粮食、肉类加工品、渔产品三大农牧产品在面临美洲其他农业出口国的竞争时,有着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

德国地处欧洲中部,国内人口众多,本土粮食供应除了一部分依赖从沙皇俄国进口,另一部分则是由美洲地区购买。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德国与沙皇俄国的关系逐步疏远,为了减轻对俄国粮食进口的依赖,以及在战争发生前,储备足够的粮食物资、矿产原材料储备,德国政府把注意力转向海外,用南太平洋上经济效益匮乏、面积狭小的萨摩亚、淄鲁,换取探明有巨型铝矿的喀麦隆殖民地,加大从汉国进口粮食、肉类加工品、橡胶原材料、皮革制品等。

随着国土面积扩张、国民数量增加,汉国逐步成为德国最主要的海外农牧、工业原材料进口国,而且与第一大粮食进口国俄国的差距也在迅速缩小。

汉国出来的农牧产品以及与农产品相关的初加工产品,为汉国带来了宝贵的外汇收入,其中,以饲养肉牛、南美野牛牛皮为原材料制成的普通皮鞋、军用皮靴、皮大衣越来越受到德国进口商的喜爱,根据两国最新签订的进口协议,德国政府和商人将逐步提高皮革产品的进口数额,一方面直接从汉国购买皮革加工成品,一方面,每年从汉国雇佣一批皮革工人,到德国为德队和贵族商人加工制造专用的军靴、军大衣、贵族皮衣等商品。

德国冬季气候寒冷,皮革制品在那里有广阔的市场基础,受德国订单的刺激,政府领头组织本土皮革加工厂从德国、奥匈帝国购买一批专业机械,扩大皮革工厂规模,同时鼓励皮革商人到德国考察商业环境,接受德国政府提出的条件,和德国商人合资建设皮革加工厂。

皮革产业获准在德国建立合资工厂是汉国工业走出国门的第一步,作为对应条件,汉国政府也允许德国轻、重工业在本土建立合资企业,而且本土地区,第一批两方合资企业就是为铁路干线建设提供钢材、螺丝钉等配套工业产品的钢铁冶炼、加工企业。

经济合作讲究互惠互利,汉国出口农牧产品、工业原材料,从德国赚取不菲的外汇,而德国通过扶持汉国工业发展,出口机械、车床、派遣工程师、技术工人以及承包铁路建设、以工业技术为依托建立合资企业,即为德国本土过剩的工商业找到一个新兴的市场,又能赚到大笔资金、加深两方在经济、贸易方面的合作,有一举多得的好处。

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因素,促使德国加强与汉国的合作关系,没有跟随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一同对汉国执行贸易封锁政策,也没有在阿根廷战争结束后,撕毁1878年殖民地交换协议,拒绝将萨摩亚、淄鲁两地移交给汉国政府。

处于发展期间的汉国,在综合实力方面,与德国仍然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致使德国不毁约的原因不是汉国本身的实力因素,而是出于德国的战略考量,所以汉国才能在欧美封锁敌视期间,找到一个暂时能够合作的国家。

不过国家间的合作只关乎于政治、经济利益,可以预料的是,威廉二世登基以后,凭着他企图用黄祸论拉拢欧洲俄国,转移德国在欧洲面临的困境的方式,德国、汉国两方的合作关系也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国家对外合作,不能一直指望一个国家,寻找多个可替代的国家进行合作,才是维持国际关系稳定的重点。

欧洲十八个独立国家,英国、俄罗斯、意大利几国要么与汉国关系紧张,要不缺少紧密合作的基础,都被排除在内,经过仔细分析筛选,奥匈帝国算是除德国外,最适合作为潜在的可合作国家。

奥匈帝国是欧洲六大国之一,国内民族众多,政府对黄种人国家的态度,比英、俄等国要好上一点。

十九世纪下半叶,奥匈帝国是欧洲六大国中,唯一一个允许国内贵族与黄种人联姻的国家,时间再过去十多年,就会出现奥匈帝国伯爵与东瀛女子结婚的事情,而且他们生下来的混血儿也获得了伯爵爵位的继承权。

普通白人与黄种人结婚虽然少见,但是也时有发生,不过白人贵族与黄种人正式结婚,在欧洲诸国里头,奥匈帝国算是头一份,因此后世一些作者yy,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黄种人获得西方贵族爵位,或者迎娶西方贵族女子,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除非那时候黄种人国家崛起,而且主角结婚的对象又恰巧是奥匈帝国贵族家族,那还有一点机会。

将部分铁路工程交给奥匈帝国商人建设只是一个开始,后续汉国方面还会派遣官方代表团,赴奥匈帝国考察商业合作的具体可操作性。

德国工程师们在翻译帮助下,忙着指挥一群青壮华人摆弄测量工具,而在临近的几个华人定居点,巨大的横幅和标语则展现了汉国本土另一番景象。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农村要想富,多生孩子多修路,

多生孩子多种田,政府发放补给钱!

多生孩子好,一个孩子一个宝!

生男生女一样好,政府送地又防老!

十年人口翻一翻,鼓足劲头好好干

生孩养娃,报效国家!

每家多生两个娃,带动全镇人口大爆发!”

…………

条幅或者标语的内容简单易懂,全部是基层官员为了完成辖区内新生儿生物指标,鼓捣出来的成果。

生娃分地,多生多分,少生罚款,只要和升官任务放在一起,即使是晚上下工后,华人夫妇的夜间生活,政府都能插上一手,这种热火朝天劝人生娃的现象,也只能在汉国本土才能看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