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 第八十五章 风水轮流转

问鼎十国 第八十五章 风水轮流转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1:51:04 来源:笔趣阁

随着夜幕的降临,追击契丹兵的效率无可避免地慢了下来。

罗幼度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收到契丹残部的消息了。

罗幼度、符彦卿、卢多逊、韩微围在临时临急堆砌的沙盘上,沙盘上插满了红绿色的小旗。

红色代表的自然是大虞军。

这也跟朝代的德有关。

自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的《五德终始说》问世以后,但凡有一定身份地位的朝代,都会给自己定一个德行。

如秦朝的水德,汉朝的火德,唐朝的土德,后周的木德等。

到了大虞朝,因为后周属木德,木生火,理所当然的就是火德。加上一群人给皇家贴金的文人,硬生生地将罗幼度跟昔年楚地罗国联系在一起,属于祝融后裔。

这火德也是众望所归的事情。

罗幼度对此是欣然接受,因为五德各有一种代表色,水德尚黑、火德尚红、土德尚黄、木德尚青、金德尚白。

罗幼度个人的爱好色是黑,但以国家论颜色,他更喜欢那一抹红。

在火光的照耀下,无数红色的旗子将绿色的旗子分割成一块块的。

事实的战局也如沙盘呈现的一样,契丹的追击大军让中原伏兵如切豆腐一样,分割成了数十份。

“这样下去不行!”

罗幼度双手环胸,目光落在沙盘上,他有些低估契丹的战斗力。

契丹在陷入困境之后的反抗比他想象中的更要顽强,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依旧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其中还有不少将校在面对困兽反扑的时候阵亡。

李继偓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本以为能够在四个时辰内结束战斗,硬生生的给拖到了夜晚。

随着契丹大部队一点点地让他们打散,除了战死生擒的契丹兵。余下的契丹残兵已经不存在大规模的建制,又是天黑,又是小股部队,极难搜寻。

符彦卿道:“很明显,契丹改变了打法。”他对于契丹特别了解,综合全局,给出了自己的判断:“陛下,契丹一开始一分为三,分头突围。然不管往那个方向,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想着突围。在马家坪、龙山涧、小杉林与我们发生了激烈地交战。可是后来,他们明显减少了突围的次数,而是在包围圈里与我们的追兵再玩狐兔追逐游戏,破围的意象并不浓厚。”

罗幼度颔首道:“朕也有所察觉,他们这是知道突围无望,故意拖延时间,等待天黑。”

“陛下!”

罗幼度转过头去,一看是韩庆朝,笑道:“贤侄不用多礼,上前来说话。”

韩庆朝是韩令坤的长子,历史上韩庆朝早逝,刚满二十就去世了。但罗幼度登基以后,对于杂学特别上心,其中也包括了医学。即位之后,就任命医官整理医药书籍,将前朝的本草、局方重新整理。

韩庆朝二十岁大病时,宫中御医从一古方中寻得了医治之法,将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不过身子骨大不如以往,只能充当文职工作,不能上阵杀敌了。

罗幼度将之留在身旁干一些琐事,混个资历。

韩庆朝来到近处,说道:“刚刚关南兵马都监困住了一波契丹兵,经过审问,得到了一个消息。他们的都详稳,让他们不要突围,直接化整为零,躲藏起来保持体力,借助夜色北逃。”

罗幼度皱眉问道:“都详稳?是谁?”

都详稳是契丹的一个官职,北面四帐兵马长官,不止一个。

就如兵马都监一样,如果韩庆朝不加一个“关南”,罗幼度自己都不知道他说的是李汉超。

韩庆朝道:“叫耶律斜轸。”

“原来是他!”罗幼度不住点头,是他就不奇怪了,他顿了顿道:“耶律斜轸最后露面的地方在哪?”

卢多逊立刻道:“半个时辰前,郭暾指挥使传来的消息,在这一块……”

卢多逊过目不忘,听到的消息他都能记下来。

罗幼度当即将周边的红色旗帜向耶律斜轸方向并拢,将那一块地区彻底封死,说道:“耶律斜轸一人胜兵万计,其他残兵败卒可以不计,但他必须给朕留下,死活不论。”

他可不想犯曹操不得放箭射杀赵子龙的错,虽说那段是演义里的故事,但还是值得警戒的。

契丹的三万追兵,早就让他们或擒或杀,消灭了七成有余。余下的也给他们打散,形成一股股的零散队伍,即便是白天也不好找,何况是晚上。

与其在黑夜里搜索他们这三瓜两枣,不如盯着耶律斜轸,将他拿下,不亚于斩断契丹耶律必摄的一条胳膊。

小杉林。

耶律斜轸靠在树下闭目养神,并不急着突围,直到二更天的时候,他才睁开了眼睛,挥手招来身旁的亲卫,说道:“通知弟兄们准备动身了。”。

在耶律挞烈阵亡之后,耶律斜轸已经意识到中原为他们布下了一个十面埋伏的大阵,就凭他们现在的情况是断然无法正面突围的。

于是他反利用起了阿龙山附近地形复杂的特点,跟中原军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

他派人四散去通知陷入重围的契丹余部,让他们不要硬来,化整为零,拖延时间,待夜幕降临,借助夜色突围。

他此举存着一定的小心思,他看出了中原布下如此大阵的弱点。调动的兵力过多,以至于负责严防的兵士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到了晚上还得打起精神负责抓偷跑的敌人,时间一长,铁打的都支撑不住。

他让其他的契丹残兵先突围以此来消耗中原兵的体力精力,而他藏在安全的地方休养生息。待二三更天,最犯困的时候,他们再行出动。

“现在就是最佳的突围时机!”

耶律斜轸看着天上的皎月,脑中浮现耶律挞烈临终的托付,一拳打在了身旁的杉木上,目光中透着些许坚毅。

他身旁的兵卒亦不多了,只有八百余人。

相比其他人被中原追兵一点点地打散分割,他是主动将自己剩余的兵力分散,然后各安天命。

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只是耶律斜轸忽略了一点,罗幼度对于他这个大辽未来双壁的重视。

宁愿将余下契丹残部都放跑,也不能走他一个。

耶律斜轸不论往那个方向走,都会遇到收缩包围圈,围堵他的中原兵士。

耶律斜轸心中惶恐,一时间大有搬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就在耶律斜轸东躲西藏的时候,杨业来到了小杉林。

小杉林四周弥漫着惊人的血腥味,这里在五个时辰前,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

另一路突围的契丹兵在这里让马仁瑀缠上了,双方相互追逐连战三场。

马仁瑀三战三捷,杀得契丹浮尸三千。

因为战事还未结束,并没有打扫战场,只是收敛了己方士卒的尸体,避免让野兽鸟雀啃食。

故而这里依旧能够看到遍地的尸体,还有那难闻的血腥味。

“观察使!树林里果然有军队休息的痕迹。”

副将梁崇赞兴奋地来到杨业的身旁,将自己探查的消息禀报。

杨业忍不住赞叹一句:“好一个耶律斜轸,好一个灯下黑。无怪陛下愿意为他一人,如此劳师动众。”

他们缩小了包围圈,将主要目标定在了耶律斜轸身上。

但是大半夜过去了,耶律斜轸没逮到,在包围圈里其他准备突围的契丹残部给殃及了池鱼,逐一或擒或杀,还逮着了耶律斜轸的副将谢珍德。

谢珍德倒是嘴硬,一言不发,但他麾下的兵士将一切都交代了。

耶律斜轸主动分散部队,打算休整突围的消息。

杨业闻讯后一直在想耶律斜轸会藏在何处,最终锁定在了大战后不久的小杉林。

果然寻得了蛛丝马迹。

“李都头,可能探出对方的踪迹?”

杨业问向了军中的都头,夜里千里镜失去了效果。

但杨业久在边塞,麾下有不少能人。李都头叫漠河里忽是一个契丹人,擅于追踪之术。加入静塞军之后,给自己取了一个汉人的名字叫李安古。

李安古道:“这里经过一场大战,痕迹混乱。不太好辨认,不过从树林里的痕迹可以判断,他们是往西去的。”

杨业随意笑道:“那就往西去,能不能遇上,就看老天给不给机会。”

他一挥手,静塞军往西而去。

行不过二里,杨业隐约听到了喊杀声,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走!”

来到近处,却见两支部队正在激战。

杨业高呼道:“杨业在此,贼人莫要猖狂!”

他高呼着,领着静塞军,高举着手中的金刀直奔契丹后方而去。

这一听杨业自报姓名,耶律斜轸心中叫苦不迭。

他离开小杉林后,察觉了包围圈的存在,以知难以轻易破围,思前想后,寻得一法,他故意露出破绽,诱使一支中原游奕入其包围圈,将之击杀,以获取他们的衣甲,从而偷天换日,赌一把。

结果这边还未来得及将中原游奕消灭,便遇到了杨业这个煞星。

现在的契丹谁不知杨无敌与他麾下静塞军的名号?

耶律斜轸将心一横,高呼道:“弟兄们,都跟着我去会一会杨业!”

经过长时间的猫捉老鼠,他们是又累又饿,尽管在小杉林休息了许久,可是因为不敢引火,只能靠喝随身携带的羊奶跟生嚼青稞充饥,根本不顶用,不一会儿就因饥饿,体力耗损过大。

杨业与其静塞军最善于游击,让他们缠住,绝无逃掉的可能。

与其累垮,不如趁着还有一丝丝的气力,拼死一搏,若能将之擒住,也许能从罗幼度那里换来一线生机。

耶律斜轸将心一横,奔杀向了杨业,嘴里高呼:“杨业小儿,可敢与我一战!”

杨业虽是智勇之将,但以骁勇善战出名,自是不会惧战,一骑当先,喝道:“有何不敢!”

两人一触即分。

耶律斜轸一头栽倒于马下,晕厥了过去。

耶律斜轸统帅大军的能力或许在杨业之上,但是比及勇勐本就不及杨业,何况他又累又饿,更加不是对手了。

若不是杨业在关键时候横转刀柄,以刀身砍在耶律斜轸胸口,换作刀锋,他必死无疑。

此次设伏,也在杨业这一刀之下,拉下了序幕。

罗幼度得知杨业擒了耶律斜轸,大喜之余,又有一些风水轮流转的感觉。

他依稀记得历史上杨业就是落在耶律斜轸的手中,绝食三天而死。

最后耶律斜轸还割了杨业的脑袋,献给辽廷。

现在耶律斜轸机关算尽,东躲西藏,最终为杨业一刀所擒。

第二天天明,杨业绑着耶律斜轸来到了罗幼度的面前。

耶律斜轸一脸灰败,头发散乱,并没有多少桀骜,只是垂头丧气,一言不发。

罗幼度看着身上打着绷带的石守信,说道:“交给你了。”

他答应石守信的,将耶律斜轸交给他处理。

石守信本就豁达,知罗幼度对耶律斜轸很是看重,抽出佩剑,上前给耶律斜轸松了绑,说道:“你给了我一枪,这个算不得数。老石拼杀了好一阵,体力不济,才让你占了便宜,回头我们比过。”

他收剑回鞘,对罗幼度作揖道:“陛下,这个耶律斜轸是条汉子,属下替他求情了。”

罗幼度道:“耶律将军智勇双全,朕在汴京都如雷贯耳,若愿归顺,朕当以国士待之。”

耶律斜轸依旧一言不发,既不答应,也不拒绝。

罗幼度见状,笑了笑道:“带下去吧!”

石守信带着几分不满道:“这家伙又不答应,又不拒绝,算什么?”

罗幼度意味深长地说道:“不答应,不就是同意了?”

对于收服耶律斜轸,罗幼度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耶律斜轸早年性格放荡不羁,身为契丹开国功臣之首,第一任于越耶律曷鲁之孙,他受到了契丹贵族的鄙夷,唯有萧思温对之青眼有加,委以重任。

萧胡辇一直将耶律斜轸视为自己的兄长。

但是萧思温为韩德彰所杀,死因源头与契丹皇帝耶律必摄。

面对恩人的死,耶律斜轸并没有任何异样,也没有传出与韩家有什么摩擦。

萧胡辇对此还颇有微词。

亦可看出,耶律斜轸相比情义,更加重视仕途。

今日一言不发,更是一种不甘心的体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