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279章 钢铁帝国

伪钞帝国 第279章 钢铁帝国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8:39 来源:笔趣阁

确立国体,搭建中央至地方各级官吏权利班子,然后是从旦复等大学、海外留学归国学生中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来填补中央至地方各级衙门机关,彻底完善官僚机构,开始治理社会和建设国家。

李卫国趁着自己威望最高、敌对势力最弱的时候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凸显他的果断和坚毅,从而为中国之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李卫国还解决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扩大内需来应对外贸紧缩的挑战。

众所周知,在近代以来,中国的贸易大多数时期都是巨额顺差,最高峰时达到出口4700万两银子、进口1800万银子,造成2900万两银子的顺差。直到英国开始雅片输入开始减少,至1840年第一次雅片战争后,开始逆差,到1860年达到最大逆差1400万两银子,折合200万人民币。这一年,出口增长至8700万两银子,进口增加到01亿两银子。

不过从1863年开始,李卫国统一了江南十省,全面禁止雅片贸易,不论吸鸦片还是买卖雅片全部处决,铁血手段绝了江南十省的雅片。造成当年中国贸易逆差瞬间减半,重新恢复巨额贸易顺差,这一年中国出口1亿两银子,进口6700万两银子,其中南方十省出口总额达8800万两银子,进口2400万两银子,顺差6400万两银子。而北方清政府为了对付李卫国而勾结英法列强,并未禁止雅片贸易,造成出口只有1300万两银子(通商口岸大都在南方),进口却高达4300万两银子,逆差3000万两银子,表明英法美等欧美雅片商人的雅片都倾销到了北方。

等到1865年第三次雅片战争和北伐灭清之后,李卫国第一时间签署了帝皇令,烧毁了欧美列强向中国输入的所有雅片,逮捕并处决了所有吸食雅片和贩卖雅片的人。各地警察和海关严打走私,令欧美列强的雅片商人尽皆逃离和远离中国。

铁血的禁烟手段虽然残忍,但却根本上刹住了鸦片对国家和老百姓的毒害,令中国当年的贸易顺差飙升至1614万人民币(南方1402万 北方212万)。相当于顺差13亿两白银,这是清朝所无法相比的巨大成就,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举国欢庆。

这一年,英法美等国的雅片商人们赔的倾家荡产。无数人跳楼自杀。

这一年,英法列强政府不但输了第三次雅片战争,还造成巨额的贸易逆差,纷纷吐血三升。

然而,两年后,到1867年,也就是新中国建元3967年(光华二年),以英国为首的欧美雅片商人们不甘心失败,迅速勾结起来,英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在东南亚七洲洋(南海)海域实施海上封锁。拦截和抢劫前往欧洲的中国商船,从而阻断了中国的对欧美的出口通道。

英国等列强以为用这个手段可以扭转不利的贸易逆差问题,但他们很快发现他们是在做梦。

李卫国得知此事后,立即采取了反报复措施,全面禁止进口欧洲商品,并限制对英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出口,同时也取消了从七洲洋方向的出海航道,改为走太平洋航道直接去美国,因为北美(指美国北方联盟国政府、南军政府)对中国是友好的,并通过北美商人渠道转运欧洲。继续获得贸易顺差。

虽然经过美国人转手后,利润有所下降,但依然是盈利,继续出口创收。

同时。李卫国知道中国海军目前还没有一支强大的远洋舰队,无法反击英国皇家海军、荷兰皇家海军、西班牙皇家海军和葡萄牙皇家海军组成的舰队,只能暂时忍耐,等到中国海军强大起来再进行反击。

按照李卫国的海军发展计划,下一阶段将在建元3970年(1870年)完成,还有三年时间。

正好国内正在大规模建设时期。完全可以通过扩大内需来弥补外贸的损失。

因此,李卫国利用自己在国民心中的无上威望,公开号召全国人民拒绝使用外国货,购买国货。

老百姓因为雅片的毒害、因为洋人的欺凌、因为满清的奴役,是李卫国拯救了他们,休养生息、免除苛捐杂税、降低商业赋税、免除三年农业税,反腐倡廉,建立民权,这一系列的惠民政策,都使得老百姓对李卫国心存感激和崇敬。

所以,当李卫国发出号召时,老百姓纷纷响应,只卖国货,拒绝卖洋货。

农民努力开荒,将粮食卖出换钱,从国内商人手中购买更多的化肥、耕牛、农具等。

妇女不再织布,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养蚕、养殖其他牲畜,而后卖出换钱,从国内商人手中购买成品的布料、化妆品、首饰等。

挣脱封建束缚的佃农获得了自由,他们没有土地,亦无需继续在地主家当奴隶,而是到国家或者个人的工厂、矿山、商铺工作,得到更高的劳动报酬,用这种方式亦是报答朝廷,响应皇帝的号召,成为新中国的工人阶层。

地主不敢再剥削佃农了,有得向大种植园经济方向发展,有得则不再当守财奴,转而投资建矿场、工厂,转为经商,以钱生钱。

商人地位不再卑贱,感激国家,响应皇帝号召,不再进口外国商品,转而将资金投资国债,积极支持参与国家各大工业基地建设,投资设厂,成为大资本家。

军人没有了仗打,不能懈怠,响应皇帝号召,积极帮助国家修建铁路、公路,逢山开洞遇水搭桥,即能锻炼体力,又能帮国家省钱,还有事做,有奖章领,一举多得。

官贵们摄于国家廉政公署威慑,也不再购买国外奢侈品,转而支持国货。响应皇帝号召。

有志青年们则积极报名旦复等国内高等院校,学习知识,将来报效朝廷。

这一切都是李卫国的功劳,他无上的威望。将各阶层的人士都给统合了起来,扩大内需,拉动国家经济迅速朝前发展。

李卫国努力做成这些大事件,成就感自是无比愉悦和自豪。

但他并不傲娇,知道跟英法等欧州传统工业强国的巨大差距。哪怕中国的经济总量目前世界第一,却大部分属于农民阶层创造的粮食gdp,因为两亿多老百姓,只有少数是资本家、工人阶层,大部分都是地主农民,虽然创造巨量的gdp粮食,却大部分都自己吃掉消耗掉了,并不能产生多余剩余价值和工业增加值,不能增加综合国力,也就不能强国。

作为农业国的中国。空有庞大的人力和gdp总量,却没有多少工业增加值,整体上还不如英国的综合国力的五分之一,工业增加值甚至不如打了五六年内战的美国的三分之一。

这就是农业国和工业国的巨大差距!

明白这种差距的李卫国,自然要把精力都放在工业上面了,这也是他为什么亲自巡视辽中南工业基地,就是因为辽中南工业基地的整体布局和资源分布十分接近美国的五大湖工业区。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美国1860年时,国内的生铁产量不足一百万吨,钢产量不足一万吨。到了1915年时生铁产量就达到3382万吨了,增长了足足30多倍;钢产量直接飙升到3215万吨,增长三千多倍,而同时期的德国钢铁年产量才2万吨。英国钢产量只有8万吨,法国469万吨,沙俄7万吨,日本3万吨,当时的中华m国只有可怜的4万吨,都比不过美国钢产量的个位数。这是多么寒碜人的事情啊!

美国能取得这么大的工业成就,核心就是五大湖工业区,那里集中了丰富的煤矿和铁矿,即易开采,又分部紧凑,而且五大湖水上运输极为方便廉价,使得美国钢铁生产成本极低,质量却非常高,随着炼钢技术不断提高,产量差距就越大,短时间内就成就了美国的世界第一。

对于历史上的中国而言,直到解放后才发现辽中南工业基地的丰富煤炭和钢铁矿脉,也正因为辽中南工业基地,成就了二十一世纪的超级中国,足足比美国晚了一百年时间。

但如今不同了,李卫国在统一中国后,第一时间开发辽中南工业基地,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工业建设,争取在美国发展起来之前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并一直保持下去。

从奉天出发,沿着驿站向旅顺一路前进,不多时便可到达鞍山驿。

鞍山驿,顾名思义,就是奉天和旅顺之间通讯的一处驿站。

但今天却不同了,这处驿站变成了皇帝的临时行宫,李卫国在这里小住几日,每天视察距离鞍山驿站不足二十里的北洋钢铁厂,以及弧形环绕在北洋钢铁厂周围的千山(鞍山)铁矿场。

这一片地区埋藏着一百多亿吨铁矿石,矿脉集中,易于开采。李卫国在这里设立北洋钢铁厂,取就近原则,交通便利,不远处就是营口、大连、秦皇岛等港口,可通过海路直接将冶炼出来的钢铁运往沿海各大港口,或者通过陆路运往内地。

与此同时,一百里外便是抚平煤矿,那是一处露天煤矿,质地优良,煤炭储量巨大,可确保未来两百年内北洋钢铁厂的需求。

不论是矿山,还是工厂,周边都布满了河道,直接连通渤海湾,足以满足工业发展需求。

这一切跟美国的五大湖工业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如今,抚平煤矿和千山铁矿全都在李卫国的提示下被矿石勘探队找到,并初步建立了铁矿场和煤矿厂。清朝将这里设为禁区,几百年不开发,人迹罕至,到处都是原始森林,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可以大规模的进行焦炭生产,配合煤炭来炼钢炼铁十分便捷。

站在北洋钢铁厂工地现场,李卫国在工部尚书李鸿章、左侍郎黄体芳,吏部尚书吴庸、户部尚书傅学贤等人,以及工部司(建设局)、虞部司(国土资源局)、水部司(水利局)等有关各司人员的陪同下,视察工厂建设情况,并听取有关报告。

“按照现在的工程速度,钢铁厂何时才能投产?”

听到李卫国询问,黄体芳急忙道:“启禀陛下,按照计划进度,工程一共分作三期,总工期5年时间,最终建成6座100吨级的大型炼钢平炉、20座60万吨级的中型炼钢平炉,以及100座20吨级的炼钢平炉,最终实现年产粗钢400万吨、精钢200万吨、特种钢20万吨;54座300立方米容积的中型炼铁高炉,14座700立方米的大型炼铁高炉,最终年产800万吨生铁;12座年产15万吨焦炭的燃料厂,6座专门生产合成造渣剂的大型造渣厂,4座生产氧化剂、还原剂和增碳剂的制剂厂;另外还有16座锻轧厂、铸造厂等衍生工厂,专门生产各种钢材和铁材。”

这个钢铁厂规模,对于目前的世界来说,以及算是最顶级的那一类钢铁工厂了,一旦建成,将超过目前世界最大的钢铁工厂纽芬特钢铁厂。

不过,五年后欧美会不会又出现更大规模的钢铁厂,这点李卫国并不敢保证。对于中国五年后的钢铁需求而言,应该是足够了。

只是,眼下中国正大规模进行工业建设,各大工业基地开工建造,铁路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修建,所耗钢材和铁材甚多。尤其是中国海军,万吨级的铁甲舰开工建造,那可全都是钢铁堆成的,每天吃铁跟吃饭一样的速度,已经累得宝山钢铁厂气喘吁吁了,需要尽快建成其他钢铁厂,来分担压力。

海军建设是重中之重,李卫国可不想让钢铁产量影响造舰速度。

他于是道:“五年时间看似不长,可是目前国内钢铁需求量巨大,钢铁材料供应紧张,尤其是海军建设正在加快,是在跟英国海军抢时间,所以五年时间还是太长。”

黄体芳笑道:“陛下不必担心,刚才臣通报的数据是五年后完全建成时的钢铁产能。实际上,耗时间最长的莫过于那些100吨级的大型炼钢平炉,因为是采用最新平炉炼钢技术,技术复杂,所以建造工期较长。而那些60吨级和20吨级的炼钢平炉则容易得多,其中20吨级的炼钢炉只需要一年时间即可建成投产,再加上不光只是辽中南工业基地如此,还有京津唐工业基地的直隶钢铁厂、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黄埔钢铁厂、长江中游工业基地的汉阳钢铁厂,这些钢铁厂的建设方向都是一样的,20吨级的小型炼钢炉都会在一年内完工,所以足够应对国内各项需求了。”

李鸿章也道:“没错,当初之所以分作大中小三种吨级来建设炼钢炉,就是考虑到早投产早见效的情况,陛下不必担心国内各项建设会收到钢铁产能的影响。”

“很好!做得好!”李卫国连连点头,这才恍然大悟,刚才还好奇这北洋钢铁厂的炼钢炉规模为何要分大中小三等,原来如此。

这时,一旁的傅学贤却苦着脸道:“陛下,您别光说他们做得好,也得体谅一下微臣啊!”

李卫国一愣,反问道:“你又怎么了?”

傅学贤苦笑道:“陛下,您御笔一挥,七座工业基地开建,几百座工厂、几万里铁路,招募七十五万工人,轰轰烈烈的开始了大生产运动,您倒是痛快了,可是微臣作为户部尚书,这钱袋子可是瞬间瘪了,您可知户部支出多少钱了?。”

“多少啊?”李卫国乐了,感情傅学贤是心疼钱了。

“一亿一千七百万人民币!”傅学贤肉疼的说道。

呼嗵!

吓到一群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