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0068章 出兵

伪钞帝国 第0068章 出兵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8:39 来源:笔趣阁

readx;咸丰三年一月,太平军攻占九江没多久,便裹挟五十万难民,号称百万大军,沿着长江东进安庆,两江总督陆建英集结十万兵力死守安庆坚城,妄图阻挡太平军兵锋。

与此同时,在上海周边地区活动的天地会分部小刀会,在刘丽川的带领下展开武装暴动。

小刀会首先暴利攻击上海周边地区的地主、商贾和大户人家,然后将财物充作军费,打造兵器,将抢夺来的粮分发给老百姓,以此来笼络老百姓,取得老百姓的支持,从中取得兵源。

由于小刀会在上海周边地区颇有威名,深受清廷压迫的穷苦百姓纷纷响应号召,加入造反行列。

当然,就目的性而言,小刀会的核心成员是想推翻清廷,重建大明国。而小刀会的外围成员和新加入的老百姓,他们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可以光明正大的打家劫舍,抢钱抢地抢女人了,这是本质,从古至今的任何农民起义都是这样的一群人,目光短浅,所以他们最后的结果都失败了,只有不抢老百姓的红军最后赢了。

关于小刀会的行动,坐镇崇明县的李卫国早就接到了报告,但李卫国没有立即出手,而是在谋划和布局将来。

这是吴庸给李卫国献的计策,他建议李卫国暂缓出兵平定小刀会,让小刀会先在上海肆虐一番,最好将那些对李卫国未来掌控上海的潜在敌对势力全部清除,以方便李卫国接管上海后,推行各种政策的阻力减少,更容易掌控上海。

吴庸知道李卫国在上海购地遇到了阻力,他建议李卫国借小刀会的手,清除这些阻力。对此,李卫国同意了,他也知道那些旗人大爷们不好伺候,对将来自己接管上海也是一个**烦,如果能够借助小刀会的手除掉或者赶走他们,那么对李卫国而言也是好事一桩,至少他能够顺利拿到那些被豪强占据着的好地皮。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李卫国暂时还没有拿到上海县令的调令,按照大清律例,李卫国没有权利调动崇明县兵进入上海县,而镇守上海县的清军千总彭文远也不会允许李卫国带兵入境的,这是原则问题。

所以,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李卫国便坐镇崇明县,看着小刀会在上海闹腾。

当然,李卫国也不知是干看着,他也为防万一,还是派兵以保安队名义分别进入亚投行和江湾工业区,对这两个地方实施保护,因为这是李卫国的私产,他派兵以保安队身份进入上海境内,对此镇守上海的清军千总彭文远明知道是李卫国偷梁换柱计策,却也没办法。

李卫国派遣了两千李家军士兵进入上海县城,驻扎在亚投行周围,上海清军千总彭文远选择了默认,毕竟他也知道李卫国将成为上海县令,不想闹得不愉快。

除此之外,在江湾工业区内,李卫国足足部署了两千李家军士兵,在四周构筑了防御工事,确保工业区不被小刀会叛乱影响。

李卫国此时手中的军队一共有一万四千人,分作十四个千人队,其中第一千人队是曾经去过桂林跟太平军交过手的,属于最精锐的千人队,原来的第二、第三、第四千人虽然没有经过实战,却也是训练有素的精锐,剩下的十个千人队是新进招募进来新兵,训练只有一个多月稍显不足。

不过,这一万人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基本上已经成型,士兵们能够听得懂指挥官号令,会使用火枪,用来维持治安和守城足够了。

李卫国已经拟定了好了计划,第一千人队一直在崇明县没有动,这是李家军的尖刀部队,将用来对抗小刀会的主力部队。第二、第三、第四,这三个千人队被打散了编制,跟剩下一万新兵进行混编,以老带新,老兵担任军官,大幅度提高战斗力,同时也配合李卫国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重新整编后,第二、第三两个千人队进驻上海县城守卫亚投行,必要配合彭文远守卫上海县城。第四、第五两个千人队防守江湾,必要时支援上海县城。

李卫国亲率第一千人队和剩下的九个千人队坐镇崇明县,将在关键时刻渡江进入上海,同小刀会决战。

半个月后,小刀会在刘丽川的带领下,聚众两万人攻陷了嘉定,打出大明国旗号,拥立大明朱氏十九世孙朱捷为皇帝,改元兴明。

这也是天地会的规矩,自从天地会创立以来,内部一直延续大明年号至今,中间拥立了九个皇帝,朱捷是朱元璋十九世孙,也是天地会拥立的第十个皇帝。

此举顿时刺激了清政府,咸丰得知嘉定又出现了大明余孽的消息之后,当即命恭亲王奕?派兵镇压,对嘉定大明国的忌惮甚至都超过了太平天国。

而此时的奕?情况堪忧,他作为军机领班大臣,负责剿灭叛乱,但他的命令大多数都没人执行,前线的清军主官和将领几乎都是帝党一系,听从肃顺三人党的命令,消极抗战。

前翻曾国藩和张亮基丢了长沙,实则就是故意的,都是肃顺的安排,只要一打败仗,肃顺就在咸丰面前诋毁奕欣无能,要求咸丰罢免奕欣。

所以,这次咸丰真的急了,给奕欣下了圣旨,必须剿灭嘉定大明国,铲除大明余孽,否则就治奕欣的罪。

奕欣没有办法,突然想到了李卫国,于是立即发八百里加急,命李卫国率崇明县团练军出兵上海,剿灭嘉定叛军。

李卫国接到奕欣的命令后也是无奈,找了吴庸商议一番,吴庸也觉得必须得出兵了,否则奕欣那边不好交代,如果奕欣倒台了,对李卫国也没有好处。

三天后,小刀会在攻陷嘉定后,陆续进占南汇、川沙和青浦,随后进攻宝山时,同驻防在宝山的清军交战不到一个小时,就将清军击溃,旋即占领宝山县城。

随后,小刀会兵分三路,共计五万余人,准备合击上海县城。

消息传到上海县城,顿时人心惶惶,上海县令空缺,苏松太道刘建章亦不在,唯有上海道金武和千总彭文远二人守卫上海。

不过,彭文远手中名义上虽然有一千绿营兵马,实际上多年吃空饷下来,只有三百人,武器弹药也不足,只能勉强依托上海县城的城墙进行防守,眼看着城外各村镇陆续被小刀会占领,却也没有办法。

小刀会虽然号称五万人马,实际上跟太平军一样,都是裹挟难民,真正有战斗力的只有两千余小刀会会员。

为了能够笼络住这些难民一起参加战斗,小刀会只能用钱财和土地作为诱饵,这样一来,所过之处的地主、商贾和富户就惨了,不是被灭门就是被抄家,财物和土地被小刀会分发给难民。

于是,一听说小刀会杀来,各地的地主、商贾和富户尽皆举家而逃,或逃入上海县城,或逃往外国租界,或渡江逃往崇明县避难。

当然,不是只有有钱人逃命,但凡有些智商的平民百姓都会选择外逃,他们可不会被小刀会的钱财和土地所吸引,更不会认为小刀会能斗得过清政府,知道造反是死罪,打仗会死人,所以都会举家外逃往别处。

李卫国得知宝山县被小刀会占领后,大骂宝山守军饭桶,担心江湾工业区守不住,当即留下三千人马守卫崇明县,亲自率领七千兵马渡江。

此前李卫国一直按兵不动,除了因为吴庸给他献的计策之外,李卫国自己也想先看看小刀会的战斗力如何,毕竟是李家军的首战对手,如果小刀会太强,李家军首战不胜的话很容易挫败李家军的士气,不利于李家军的成长。反过来,如果小刀会实力不及李家军,那么小刀会就将成为李家军成名的垫脚石,给李家军将士们树立信心。

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后,李卫国终于通过各种渠道对小刀会全面了解,发现小刀会虽然聚众五六万人,但核心成员之一两千余人,虽然个人武力(练过功夫)都很高,但使用的都是冷兵器,全靠一股无坚不摧的气势才击败各地守城清军。

李卫国知道,只要不跟小刀会主力短兵相接,依托防御工事,利用火枪远距离进行攻击,就可以跟小刀会一战了。

当李卫国得知小刀会主力前往上海县城时,他立刻带兵过江,从后方对小刀会发起进攻,准备跟上海县守军前后夹击,将小刀会主力尽数歼灭在上海县城城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