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308章 出南洋布局东南亚

伪钞帝国 第308章 出南洋布局东南亚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0:22 来源:笔趣阁

经过四次雅片战争,在亚洲陆地上,中国神策军先后打败了英军、法军、俄军、日军,奠定了世界最强陆军称号。

不过,随着普法战争的结束,德意志帝国陆军很快被西方世界捧上世界最强陆军称号的神坛上,叫嚣中国神策军。

实际上,这里面隐藏着不可告人的政治阴谋。因为随着德国首相俾斯麦访华,同中国签署了数千万英镑的巨额军购订单,这让欧洲传统列强感到紧张和不安,尤其是英法两国感到了切身的威胁,所以英法新闻媒体抛出德国是世界陆军第一的消息,意在挑衅中国神策军,让中德陆军产生对抗和敌意,进而影响中德两国关系。

同样,背后也隐藏着西方世界对中国神策军夺取世界第一宝座的酸楚情感,他们不希望看到东方人的胜利,所以哪怕德国陆军欺负了法国陆军给法国带来耻辱,但法国媒体还是宁愿把德国陆军捧上世界第一的宝座。

尽管西方人在自欺欺人,但他们无法否认的是,在东半球,中国神策军是无敌的。在亚洲周边地区,中国的军力拥有绝对优势。

第四次雅片战争结束的太快,以至于英**方都没来得及投入陆军进行作战,海军就战败了,迫使英**方及时停止了战争机器,避免更大的战争损失。

但英国并没有善罢甘休,依然以新加坡为据点,继续向东南亚进行军事渗透,跟中国抢夺势力范围。在南亚英国也在以印度为跳板向廓尔喀(尼泊尔)、哲孟雄(锡金)、不丹渗透,甚至潜入**进行勘察,在中亚更是侵入浩罕、爱乌罕等地,对伊犁形成军事威胁。

同样,还有一个沙俄也在配合英国人一起行动。

虽然沙俄在欧洲跟英国是敌对状态,但在亚洲,却能够跟英国进行合作,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一个强大的中国。

因为失去了远东出海口,沙俄对中国非常愤怒,一直叫嚣着东征,不过中俄的工业能力、经济能力和军事能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国神策军令沙俄军队忌惮,所以沙皇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同中国开战,第四次雅片战争期间,沙俄本来已经同意跟英国一起出兵,结果英国败的太快。吓得沙俄也及时刹住了战争车轮。

如今,沙俄跟英国一道,向哈萨克、布鲁特、布哈尔、山克等西亚国家军事渗透,同英国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对华包围圈。

这个包围圈从沙俄的北极区和美洲加拿大的北极区为起点,到中亚、西亚东部,再到印度的南亚东北部,然后是东南亚的新加坡、荷属东印度的北部,最后饶了半个地球的长度连接英属澳大利亚,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将中国围堵在东亚地图之内。

当然。英国也在积极游说北美的美利坚联盟国和美利坚合众国,一起构筑对华封锁圈,对中国进行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围堵。

其中经济方面的围堵主要集中于限制欧洲高科技领域对华出口,因为英国人认为中国的快速强大,都是大量西方技术和人才流失到中国造成的。其他欧洲国家不知道内情,摄于英国人的**威以及对中国崛起的担忧,也一起加入对华围堵行列。

实际上,这些国家不知道的是,英国之所以在高科技方面对华进行限制,只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因为英国此前向中国引进制造大口径舰炮的特种钢材料和机床加工设备、潜艇、能水下发射的鱼镭,以及梯nt新式无烟吙药等技术,尽皆被中**方拒绝。

同样是刚刚打完第四次雅片战争,跟之前第二次雅片战争和第三次雅片战争的情况完全不同了。那时候中英刚刚打完仗恢复邦交,英国从中国进口后装步枪、加特林机关枪等敏感军事技术,中国方面很大方,并不限制出口。

那是因为后装步枪和加特林机关枪技术含量不高,就算不对英国出口,用不了多久英**方也能够从其他渠道或者自行研发成功。与其那样,不如大价钱卖给英国人,狠赚一笔更为划算。

但制造大口径舰炮的特种钢材料和机床加工设备、潜艇、能水下发射的鱼镭,以及梯nt新式无烟吙药等技术,就不是短时间能够自行研发或者轻易从其他渠道获得的了,这是李卫国带来的黑科技,让英国人自己摸索开发,至少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中**方考虑到自身的战略安全问题,当然要决绝了。

英国人得不到这些高科技技术,自然要怀恨在心了,尤其是本杰明政府,是想英国公民保证要报仇的,拿不到中国的高新军事技术,就等于拿不到下一场战争的优势g点,打不赢战争何来的报仇,只能增加羞辱罢了。

面对英国组织的整个西方世界小伙伴们对华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封锁,中国皇帝李卫国并不感到惊讶,反而感到兴奋,因为这表明英国人已经拿中国没有办法了,否则不会用这种小儿科的手段了。

李卫国不惧,他很清楚欧洲的情况,德国、法国、沙俄、奥匈帝国、土耳其、英国、意大利,这些欧洲国家相互都是矛盾重重,否则也不可能爆发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要知道两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可都在欧洲,跟亚洲并无直接关系,日本在欧洲列强眼中只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罢了。

在跟俾斯麦会谈时,实际上中德两国已经秘密达成结盟了,毕竟中德两国相距甚远,没有领土和国家利益上的大矛盾,是最适合结盟的情况了。

中国需要通过德国打开欧洲市场,增加出口,并挑动欧洲各国间的矛盾,让欧洲大陆不安宁,附和中国国家核心利益。而德国向中国下了几千万英镑巨额军购订单,军事上已经严重依赖中**工技术,更希望借助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帮助德国打开欧洲传统列强的封锁,帮助德国崛起。

中德各取所需,互惠互利,这是用国家利益捆绑起来的同盟。是最牢固的。

用德国这个搅屎棍,足以让整个欧洲变成臭气熏天了,李卫国正在用他那双无形的黑手,必要时候就会毫不犹豫的挑起世界大战。彻底将西方世界送回原始社会,恢复东方支配整个世界的辉煌时代。

德国是李卫国暗藏的一招杀手锏,但李卫国也不会完全相信德国,毕竟德国崛起为大国强国之后,将来也是要挑战世界霸权地位的。早晚有一天会跟中国争夺世界霸权,这一天李卫国预料到了,因此必须要留后手加以防备。

不过那一天的到来似乎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李卫国当前的注意力还是放在海上,针对英国皇家海军的世界霸权地位,进行挑战。

未来五年的海军发展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了,九艘全钢制前无畏型战列舰,外形跟中国海军现有的定远级铁甲舰相差无几,足以骗过英国间谍的眼睛,在关键时刻狠狠地阴英国人一下。

同样。在南方各大造船厂开工建造的九艘巡航舰,也从之前的穹甲锻铁防护战舰,升级为全钢制特种装甲型巡航舰。

整艘巡航舰实现全钢制建造的同时,外挂装甲也全都升级为特种钢全面披挂防护,这就是历史上一度盛行的装甲巡航舰设计,在无畏舰出现前的二十年间内,是一种最具性价比的海军主力战舰。

历史上,这种装甲巡航舰不仅仅是经济贫穷工业落后的沙俄、奥匈帝国钟意的海上战舰,对于力图掌控全世界海域,维持海上霸权地位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也都不遗余力的大规模建造,足以表明这种装甲巡航舰的巨大价值了。

如今中国海军既然掌握了电焊技术,那么自然要提前让这种最具性价比的装甲巡航舰登上历史舞台,这对目前的中国海军来说。跟英国争夺世界海上霸权地位非常重要,在一些不重要的海域上用装甲巡航舰来牵制英国主力舰,会让英国海军在全世界各大海域疲于奔命的。

这是一种高明的海上战略战术,利用装甲巡航舰的快速航速,在全世界各大海域不停地刷“存在”,即打击英国在那里的海上威信。又提升中国海军的全球影响力。英国海军想要进行反制,派出普通的巡航舰根本打不过,派出主力铁甲舰又追不上,且英国主力铁甲舰还得防备中国海军的主力舰队,所以李卫国有信心用这种战术把英国海军耍的团团转,让他们疲于奔命。

除了全钢制战列舰和装甲巡航舰之外,李卫国在江南巡视期间,也重点视察了潜艇研发和建造情况。

在黄岩岛海战时,中国的潜艇还需要依靠拖船才能快速赶往交战海域,这暴露了潜艇远洋性能的严重不足。

如今中国海军掌控整个西太平洋海域,今后远洋作战不可避免,潜艇的巨大战争作用必须要在远洋上面得到体现,因此李卫国和中国海军方面对潜艇提出了苛刻的航洋性要求。

潜艇首席设计师霍兰、蓄电池首席设计师普朗特、电机首席设计师斯塔利等人成立联合研制小组,负责开发远洋潜艇。

原本只有一两百吨排水量的霍兰型潜艇,很快被重新设计和放大,吨位提升至一千多吨,这些吨位被分配给了燃料油舱,柴油电动机舱,武器弹药舱和员工休息舱,用来提升航洋性,特种钢材料和电焊技术对潜艇来说至关重要,潜艇的耐压护壁使用电焊显然比铆接更加安全可靠。

这一切几乎都是水到渠成,新一代的远洋潜艇设计很顺利,并且迅速开始第一艘实验型远洋潜艇的研制建造工作。

建元3971年冬(1872),中国开国皇帝李卫国在结束了对南方各地的巡视之后,没打算返回寒冷的北京,而是决定继续南巡,前往吕宋和兰芳,并在那里过冬,来年春天再回京。

在后世,李卫国就喜欢夏天时呆在北方,气候凉爽,冬天时去南方,气候一样凉爽,一年四季不用挨冻受热。

如今当了皇帝,在最初五年时间将朝政和国家彻底安顿安定下来之后,李卫国自然要好好享福了。

这一次,李卫国没有带后宫嫔妃随行,因为内务部大臣已经跟李卫国打过招呼了,到了吕宋和兰芳,自然有千挑万选出来的美女陪驾。

这已经是惯例,公开的秘密了。

随着第四次雅片战争结束,实际上是中国同英国、西班牙和荷兰的一次军事较量,英国输了海军,输掉了西太平洋制海权,西班牙和荷兰作为英国的帮凶,也输掉了西属菲律宾群岛和荷属婆罗洲岛。

李卫国将菲律宾恢复以前的名字吕宋州,将婆罗洲恢复为兰芳州,这两个州将成为中国海外自治领。按照惯例,在吕宋的五十万华人和在兰芳的十五万华人将成为统治吕宋州和兰芳州的新官僚阶层,而作为这两个州的官僚集团,他们的家族中自然要选出一些适龄的美女送入皇宫,作为李卫国的后宫嫔妃,将来生下皇子成年后就会返回吕宋州和兰芳州成为最高统治者。

这种皇族制度已经成为惯例,但李卫国去这两个地方并不单单是猎艳和度假,而是还有更深层的战略目的。

首先是吕宋群岛,总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毗邻七洲洋(南海),是********海上石油运输通道的关键战略位置,尤其是东面太平洋中的关岛,更是太平洋上的跳板,连接亚洲和美洲,未来的美军以关岛为战略据点遏制中国,如今李卫国自然不会让历史重演,关岛要进行战略建设,虽然眼下不是用来对付美国的,却要对付英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力量,关岛基地必不可少。

然后是兰芳岛,作为世界第三大岛屿,面积是吕宋群岛的两倍还多,达到75万平方公里。其战略位置更加重要,是中国七洲洋最南端的节点,面临新加坡、荷属东印度群岛,是将来中国神策军突破东南亚进入印度洋的桥头堡,同样需要大力建设。

另外,吕宋群岛和兰芳岛也是中国经济和军事发展的重要原材料供应地,吕宋群岛盛产各种水果,是世界最大的水果乐园,对于吃货的中国人来说无比重要。同时,吕宋群岛上还最适合种植橡胶,在人工合成橡胶技术不成熟的十九世纪,汽车工业蓬勃发展对天然橡胶的需求庞大,李卫国要在吕宋群岛建立庞大的橡胶生产基地,支撑中国汽车工业垄断全球市场。

而兰芳岛虽然面积庞大,可惜大部分地区都是热带雨林,生活着上百万野人,那些野人非常凶残,所以当年兰芳共和国能够在沿海一小块地区生存下来实为不易。

不过,真正让李卫国重视的不是兰芳共和国或者兰芳岛巨大的土地面积,而是岛北部大陆棚地区盛产石油,这是东南亚最易开采的石油区之一,比中国大陆石油区浅很多,平均不到500米,以目前中国工业钻探能力完全可以开采了,而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石油埋藏普遍在一千米深度以上,这也是让李卫国感到蛋疼。

荷属东印度是重要的石油产区,另一处位于苏门答腊地区,也是浅埋藏丰富石油区,但目前还在荷兰人的控制之下,虽然荷兰人还没有重视石油,也没有进行开发,但那是早晚的事情,李卫国前来巡视兰芳州,就是实地考察,准备有机会就吞并荷属东印度,因为李卫国有种感觉,当英国人也发现石油的巨大战略价值后,估计会封锁海湾地区和印度洋、马六甲航线,在战争期间遏制中国进口石油。

如果那样,将来越来越依赖石油进口的中国,将被英国人勒住脖子,受人威胁。

这不是李卫国想要看到的结果,所以他未雨绸缪,先占领荷属东印度的婆罗洲(兰芳),再逐步吞并整个荷属东印度。(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