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307章 李卫国的黑科技

伪钞帝国 第307章 李卫国的黑科技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0:22 来源:笔趣阁

船台上,李卫国同随行文武官员们一起仰望高大的全钢制战列舰体,神情振奋无比。

“这东西全都是用特种钢材建造的?”

“这——这是怎么做到的?”

“太不可思议了!”

文武官员们纷纷惊叹,在他们眼中,中国能够造出铁甲舰来并打败英国海军这已经是奇迹了,从来没有想象过战舰还可以全部用特种钢来建造。

“这艘战舰至少得一万多吨吧,竟然全都用特种钢来建造,这也太奢侈了!”

“是啊,放在以前,一万多吨特种钢,足够朝廷打造几十万人用的兵器了,而且都是绝世神兵啊。”

听到文武官员们不停地唏嘘,李卫国微微一笑,心中升起一股豪情,这一切可都是他创造出来的啊,足以自傲了。

“徐寿!”

“臣在!”

李卫国指着巨大的战舰问道:“这艘新式战列舰还需要多久才能完工?”

徐寿回答道:“启禀陛下,这艘战舰作为39694型试验舰,是继光华三年郑和号试验舰完成后就开始立项研制和建造了,如今已经整整建造了3年多了,目前正要对舰体结构进行实弹测试,所以预计还要一年半时间才能完成。”

“还要这么久啊!”李卫国略微皱皱眉道,为了对抗英国海军的巨大军事压力,他决定提前让前无畏式战列舰登上历史舞台,不过照目前的进度来看,还是有些慢。

李卫国计划让海军在五年后装备九艘全钢制前无畏战列舰,一旦英国海军再度来犯,就让他们再吃一次大亏。

但现在看来,试验舰的建造工作已经耗时三年了,还得再用一年半的时间来测试,那么最终定型开始批量建造只剩下三年半时间了,五年后能否按时完成海军扩充计划,难度很大啊。

其实李卫国是关心则乱。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第一艘全钢制试验型战列舰虽然要耗时四年半时间,那只是为了测试全钢制战列舰的舰体结构性,毕竟是中国第一次建造全钢制战列舰。相比较之前的锻铁制铁甲舰,新战舰的材料强度、重量都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设计和计算,还得进行结构性测试等等环节,自然耗费时间。但如果试验舰完成了,批量进行生产就未必要那么长时间了。

徐寿见李卫国担忧,立刻解释道:“陛下,这艘试验战列舰整体设计布局上沿用了定远级铁甲舰的设计,如果仅仅只是将造舰用的锻铁材料换成特种钢材料,并不费事。问题在于,臣等在这艘新式战列舰上试验最新建造方法,用焊接方法替代之前的铆接方法,所以才会增加了建造时间。陛下放心,臣等知道帝国海军进入下一个五年扩充时期。时间有限,如果情况不允许,臣等会立即放弃焊接方法改用传统的铆接方法来造舰,必不会影响大局。”

原来是这样,李卫国这才明白为何这艘全钢制试验舰建造了三年还没有完成,还得要一年半时间,毕竟焊接是个新鲜事,远不如铆接技术成熟。

对于这个年代来说,焊接技术是个黑科技,属于李卫国带来的黑科技。

按照历史发展。古代最早的焊接技术随着金属的应用就出现了。但古代的焊接方法主要是铸焊、钎焊和锻焊。中国商朝制造的铁刃铜钺,就是铁与铜的铸焊件,其表面铜与铁的熔合线蜿蜒曲折,接合良好。春秋战国时期曾侯乙墓中的建鼓铜座上有许多盘龙。是分段钎焊连接而成的。经分析,所用的与现代软钎料成分相近。

战国时期制造的刀剑,刀刃为钢,刀背为熟铁,一般是经过加热锻焊而成的。据明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中国古代将铜和铁一起入炉加热,经锻打制造刀、斧;用黄泥或筛细的陈久壁土撒在接口上。分段煅焊大型船锚。中世纪,在叙利亚大马士革也曾用锻焊制造兵器。

古代焊接技术长期停留在铸焊、锻焊和钎焊的水平上,使用的热源都是炉火,温度低、能量不集中,无法用于大截面、长焊缝工件的焊接,只能用以制作装饰品、简单的工具和武器。

直到19世纪初,英国的戴维斯发现电弧和氧乙炔焰两种能局部熔化金属的高温热源,到了1885年,俄国的别纳尔多斯才发明了碳极电弧焊钳,到1900年才出现铝热焊。

历史上英国的第一艘全钢制战列舰君权号,也就是前无畏战列舰问世时,正是采用了先进的电焊技术才完成的,因为如果用传统的钢钉铆接锻铁造铁甲舰还比较容易,用来造全钢制战列舰就显得很困难了,英国是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和电焊技术完成了前无畏战列舰的壮举。

但是,现在才是光华六年(1871年),距离电焊问世还有十多年,但中国海军造船厂却已经在这艘全钢制试验战列舰上开始试用电焊来焊接特种钢材了。

这一切都是李卫国带来的黑科技,是他六年前来江南造船厂视察当时的试验舰郑和号铁甲舰时,看到工人抡起大铁锤将烧红的钢钉一个接着一个的铆接进战舰的铁甲上,挥汗如雨,可以说每砸进去一根钢钉,都累得气喘吁吁,而且动不动铆接部位就会松动,钢钉和锻铁之间经常排斥而脱落,又得重新更换铁板进行铆接,费时费料。

于是,李卫国想到了后世的电焊,原理并不是太复杂,加上那时候已经有发电厂,石油化工也取得了巨大进步,炭极电弧电焊和氧乙炔焰已经具备的工业生产能力,所以李卫国便跟徐寿、华蘅芳等相关技术人员提了一句,没想到如此已经成了现实。

其实李卫国不知道的是,换做别人跟徐寿、华蘅芳这等高傲的人才说这件事,绝对会被当耳旁风的,但李卫国不同,他即便不用他的皇帝身份,只是这些年来完美的预判各种先进技术和事物的能力,就足以折服徐寿这类牛人们了,只要是李卫国说可以制造出来的东西。他们绝不含糊,立马开始研究。

于是,电焊便提前十几年登上历史舞台了,并且正好赶上全钢制战列舰时代降临。再用钢钉铆接特种钢材的话将非常困难和不牢固,反而电焊的使用,恰好能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说,电焊的出现,恰逢其时。这对中国海军建造全钢制战列舰来说,犹如久旱逢甘霖一般。

问清楚事情原由,李卫国顿时乐了。

“电焊技术务必要保密,至少十五年内不能让西方列强打探了去,这很重要。”

“陛下放心,微臣晓得,相关使用电焊的工人都在严密监控之下,绝不会让这项技术泄露出去。”

李卫国点点头,这座用来建造试验舰的船坞本就严密防守,工人和家属都在区内工作和生活。不与外界接触,所以只要严格监控,就不会泄露秘密出去。

之前威远级浅水重炮舰、定远级铁甲舰等技术参数都没有泄露出去,打了英国人一个措手不及,让英国人吃了大亏,反过来证明这里的保密工作做得还是很到位的。

华蘅芳离开一阵,这时返回,向李卫国禀报道:“陛下,装甲测试场已经准备完毕,请陛下移驾参观。”

李卫国微点颔首。这次来的目的重点还是要看看全钢制战列舰的装甲防护能力,看看前无畏战列舰在防炮击、鱼镭攻击面前能不能撑得住。

这很重要,因为李卫国再大胆猜想,如果英国人再来海上挑衅。若是再爆发第五次雅片战争,一定要再让英国海军吃个大大的哑巴亏不可。

靶场是在太湖恶魔岛军事基地进行的,这里已经成了中国海军武器和装备试验的封闭式水域。

李卫国率官员们就坐后,华蘅芳亲自指挥实弹测试,徐寿则给李卫国进行讲解。

“陛下,现在是五千米实弹穿甲测试。使用的是目前海军主力舰装备的305毫米舰炮,用的是丁型穿甲弹,该穿甲弹在五千米距离上会达到最大动能。而两个测试标靶一个是目前海军主力舰用的锻铁铁甲,另一个是试验战列舰用的特种渗碳钢装甲,接下来将测试五千米距离上的穿透力,从而进行对比。”

李卫国点点头,示意开始。

咚的一声炮响,305毫米大炮开火,声如震雷,几个第一次来这种场面的文官顿时被吓了一跳,有得直接吓得坐到了地上,顿时惹起其他官员们的嘲笑。

经过几轮测试,很快有技术人员收集平均值数据,交给徐寿并解释给李卫国听。

“锻铁装甲被击穿10层,累计300毫米!”

“特种渗碳钢装甲被击穿7层,累计210毫米!”

听到这个结果,李卫国顿时眉开眼笑道:“差距很明显啊!”

徐寿急忙道:“是的陛下,同样的抗打击强度下,原本需要300毫米锻铁装甲,现如今只需要210毫米特种渗碳钢装甲即可。差了90毫米,体积和重量都将大幅度下降,节省出来的排水量,可以用来搭载更多的煤炭增加续航力,或者增加火炮数量提升火力,增加锅炉数量提升航速,好处非常大。”

李卫国点点头,感到很满意,不过他还是问了一句。

“英国海军目前用的是什么装甲,可曾做过测试?”

徐寿点头道:“之前在俘获的英国战舰上面做过装甲测试,在刚才的同等条件下,英国战舰的装甲被击穿了11层多,接近350毫米厚度。”

李卫国略微惊讶道:“这么说英国人在锻铁铁甲方面也不如我们了?”

徐寿笑道:“的确是这样的,所以黄岩岛海战,英国人输得一点都不冤枉。”

“这话朕爱听!”李卫国大笑一声,很是高兴。

接下来是鱼镭测试,两艘鱼镭艇分别在有效射程内对锻铁装甲和特种钢进行测试。

很快结果出来了,锻铁铁甲被击穿了500毫米,特种渗碳钢装甲被击穿了340毫米之多。

李卫国顿时苦笑道:“看来不论是我们的战舰还是英国人的战舰,都挡不住鱼镭攻击啊!”

徐寿解释道:“陛下,我们用的是自己的鱼镭,而且口径比以前的450毫米增加了不少,达到533毫米,就好比是一门533毫米大炮一样。理论上只有跟火炮同口径厚度的装甲才能挡得住,目前只有帝国有鱼镭,其他国家虽然也开始研究了,但他们采用嘿吙药绝对不如采用梯nt的我方鱼镭。”

李卫国赞同道:“我们的优势的确很大,但要继续保持领先,因为西方世界底蕴非常强,我们稍有懈怠就会被他们反超,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徐寿拜道:“臣受教,绝不敢懈怠!”

看完装甲测试后,李卫国又参观了新式战舰的火炮系统和动力装置。

新式战列舰将要搭载的火炮系统较之前的定远级铁甲舰有了很大的改进,依然是双联装炮塔式外形,但却采用了最新式自动扬弹机,炮兵不用再耗费更大的力气搬运炮弹了。炮弹会从主炮下方的弹药库内直接被机器自动送入炮膛内,炮兵只根据需要装填发射药包数量即可。

同时,新式主炮的炮管采用了镀铬技术,使得膛线寿命进一步提升,从原来的150发增加到200发。

至于动力系统,则依然采用往复式蒸汽机,没有太大改进,因为技术遇到了瓶颈。

不过李卫国还是进行了指点,将蒸汽轮机系统的构想跟徐寿、华蘅芳等相关人员说了一遍,令他们大为兴奋,表示会尽快展开研究。

无形中,李卫国又透露了一个黑科技,一旦提前研制成功,足以吓呆全世界各国小伙伴们。

李卫国这次南巡,不仅仅是视察新式战列舰的,也是想具体了解西方间谍对江南造船厂的渗透情况。

在这方面,徐寿等人已经做了汇报,不过当李卫国亲自召见陪都情报部门和警察部门的一线人员了解情况后,不由得感到触目惊心。

原来,西方间谍不单单只是渗透,在对军事情报进行偷盗的同时,也进行了残忍的杀戮。除了中国的情报人员和警务人员,还包括工程师、科学家、技术工人,甚至很多普通老百姓也被波及,死伤数百人之多。

这些事情,地方官府是报喜不报忧的。

李卫国意识到第二战场谍战的血腥和残酷,也意识到他的很多黑科技已经引起了整个西方世界的忌惮和窥欲。

于是,李卫国多次召开御前会议,叮嘱国土安全局、警察厅和中华神盾局密切合作,全力打击境内外的对华间谍机构,打赢第二战场对国家一样重要。(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