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0166章 把洋鬼子都【镭】死

伪钞帝国 第0166章 把洋鬼子都【镭】死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0:22 来源:笔趣阁

这一章标题是把洋鬼子镭死,可我自己却被镭的外焦里嫩,因为内容又修改了几个小时才审核通过,很多和谐文字不得不用错别字替代,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

困扰了江南制造局几年时间的火炮研制气密性问题终于获得了突破,五九式步兵炮的炮管膛@压问题也得到根本性解决。

火炮的发射药作用时间提升了,炮口初速也必然获得大幅度提高,这是【流】弹炮的一个重要指标,再加上五九式步兵炮的短身管,高射角,使得五九式步兵炮具备了【流】弹炮的研制条件。

在李卫国的要求下,江南制造局火炮研制组的研究人员们除了对五九式步兵炮进行改良之外,还要在此基础上发展大口径【流】弹炮和小口径【拍】击炮。

【流】弹炮的特点是弹道较弯曲,弹丸的落角很大,接近沿铅垂方向下落,因而弹片可均匀地射向弹着点的四面八方,有效杀伤力巨大,适合大兵团【交】战。李卫国要求发展大口径【流】弹炮,就是为了给沪军提供一种战略性的压制炮火武器。

但同时李卫国还提出了【拍】击炮计划,因为【拍】击炮是曲射火炮,它具有弹道弯曲、死界很小、射速快、威力大、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机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造价低廉等特点。适合步兵在较复杂的地形上和恶劣气候条件下使用。它便于选择阵地,可以消灭遮蔽物后的敌人,摧毁敌障碍物及轻型土木工事,为步兵开辟道路。

大口径【流】弹炮和小口径【拍】击炮,这二者一旦研究成功,相互配合使用,将给沪军带来强大的战斗力。

李卫国给火炮科研组指定了新的目标和任务,抓紧时间研制大口径【流】弹炮和小口径【拍】击炮,但那需要时间,科研组的成员们需要绞尽脑汁来理解李卫国说的那些原理和画的那些粗糙无比的设计图。当前江南制造局还是以全力生产五九式步兵炮为主。

眼下沪军已经拥有了卫国式步枪和五九式步兵炮,李卫国对于抗击英法联军的入侵又提升了几分底气。不过他并不满足,他要准备更多的大杀器,为自己。为这个国家,也为更多受苦受难的国民。

英法联军将从海上入侵,李卫国知道他的东海舰队虽然小胜一场,但面对英法两个海军强国,东海舰队还是太弱了。

李卫国会扩充东海舰队的实力。也会为东海舰队增添新的战舰,但绝不会是增加木质风帆战舰了。

为来的海战将是铁甲战舰的时代,所以李卫国不会再在木质风帆战舰上面多花一分钱。眼下东海舰队的几十艘主力风帆战列舰,都将被李卫国用来对付太平军水师和清军水师,他并不打算跟英法联合舰队硬拼。

只有一年时间准备,所以李卫国不会把希望寄托在海上,尽管他已经开始建造造船厂了,但他的希望最终都寄托在陆地上的决战。

好在李卫国有先见之明,上海的经济重心都在黄浦江以南,黄浦江以北的川沙厅地区依旧荒凉。就算英法联合舰队从海上攻来,他们的炮弹也打不到上海核心地区的有价值目标。

这样一来,李卫国就可以放手跟英法联军大战一场了。

在陆地上,李卫国相信他沪军凭借卫国式步枪和五九式步兵炮足以打败英法联军对上海的入侵,但他也知道,如果英法联军攻不下上海,那么他们就会去进攻其他地方,比如说攻陷京城,洗劫圆明园等。

没有人会去帮助咸丰守卫紫@禁城和圆明园,曾国藩不会。李鸿章也不会,他们都巴不得看咸丰的笑话。

李卫国也是如此,恨不得咸丰立刻翘辫子,满清立刻倒台。但他舍不得圆明园让英法联军糟蹋,这是国耻,不能坐视,否则会在历史上留下骂名。

李卫国既想咸丰翘辫子,又想保住圆明园,于是他不得不绞尽脑汁的谋划起来。要解决这场浩劫。

只有狠狠的击败英法联军,将列强打残废了,才能解决问题。

但这样一来,就免不了要让沪军跟英法联军死磕,恐怕会出现大伤亡,这可不是李卫国想要的结果,沪军每一个战士都是精英,李卫国可舍不得牺牲他们。

“要用最小的代价夺取最大的胜利!”

“弱国要想战胜强国靠什么?”

李卫国冥思苦想,很快灵光一现,后世网上经常有爱国发@烧@友们议论弱国的军事策略,当中就有李卫国想要的答案。

“弱国的海上战争需要什么装备?一般是性价比最高的水【镭】和潜艇!”

“弱国的陆上战争需要什么装备?一般是性价比最高的地【镭】、手【流】弹、【拍】击炮和机关枪!”

近海防御的水【镭】和潜艇,的确是弱国海军对抗强国海军的法宝。一枚水【镭】的造价极低,不过五十元人民币,却可以轻松炸沉一艘价值百万人民币的战列舰,且水【镭】防不胜防,大面积布防后很难被清除。而一艘潜艇的造价同样远低于水面舰艇,可以悄无声息的偷袭水面舰艇,一枚鱼【镭】就可以将造价高昂的水面战舰击沉、

李卫国目前还没有听说哪国有潜艇,好像最早的潜艇也得过几年才在美国内战中出现,为此李卫国派人去美国,探访一下潜水艇的消息,如果能够引进回国制造出潜水艇来,那可就厉害了。

潜水艇一事暂时不考虑,不过水【镭】却是可以制造,而且国内就有大量这方面的人才。

水#【镭】作为最古老的水中兵器,它的故乡其实在中国。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可以追溯到明朝的《武@编》一中,详细记载了一种 ‘水底【镭】‘的构造和布设方法,它用于打击当进的侵扰中国沿海的【蜗寇】。这是最早的人工控制、机械击发的锚【镭】。它用木箱作【镭】壳,油灰粘缝、将黑huoyao装在里面,其击发装置用一根长绳索结,由人拉火引爆。木箱下甩一根绳索坠上个铁锚,控制【镭】体在水中的深度。1590年。中国又发明了最早的漂【镭】──以燃香为定时引信的 ‘水底龙王炮‘。1599年,发明以绳索为碰线的 ‘水底鸣【镭】‘,1621年又其改进为触线漂【镭】,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触发漂【镭】。

不过这些明朝的厉害火器在清朝期间被遗忘了。却在欧美流行开来。

北美独立战争中。北美人民为攻击停泊在费城特拉瓦河口的英**舰,于1778年1月7日,把huoyao和机械击发引信装在小啤酒桶里制成水【镭】,顺流漂下。当时虽然没有碰上军舰,但在被英军水兵捞起时突然爆炸。炸死伤了一些人,史称 ‘小桶战争‘。

不过,水【镭】真正实战化却是在最近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开始的。俄国人亚图比发明了电解触发锚【镭】。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沙皇俄国曾将这种触发锚【镭】应用于港湾防御战中,使得英法土多国舰队损失惨重,未能成功夺取港口。

李卫国于是命令中华神盾局特工飞鸽传书给神盾局驻俄国情报站,命他们收集俄军水【镭】情报,想办法拿到水【镭】制作图纸,或者绑-票几个相关俄国水【镭】专家回国。

本着自力更生的原则,李卫国组建了水【镭】研究小组。在全国各地网罗水【镭】方面的工匠。

还真别说,很快就找到了数百名这方面的工匠,他们的祖上大部分都亲自制作过水【镭】,尤其是上海周边地区,是明朝【蜗寇】重灾区,当年的水底龙王炮大多用来对付【蜗寇】,还有清初台湾有专门的水【镭】营,他们的后人大多居住在台湾、福建等地,所以当李卫国派人到这些地方宣传招工时,他们纷纷被那高额的工资所吸引。纷纷把自家祖传的设计图和技术拿出来,使得沪军水【镭】研究小组得以迅速建立起来。

李卫国很高兴,后世的他可没机会接触水【镭】那玩意,所以他也没有乱指导这些工匠。只是让这些工匠们将他们各自家祖传的各种水【镭】制造出来,然后进行测试,等到从俄国那边拿到俄国人的水【镭】回来后,再进行对比,中西方结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相信很快就可以制造出可以在近海实战的水【镭】了。

虽然李卫国不懂水【镭】,可是地【镭】他却知道不少,后世的他整天跟国际刑警和各国特种部队打交道,地【镭】这东西可是必备的,从制造到埋放,李卫国脑子里有着完整的流程。

当然了,后世的国际社会是禁止制造和部署地#【镭】武器的,不过对咱们的李大老板而言,没有约束力。

其实地【镭】这玩意在明朝的戚继光也研制出来过,当时叫地火炮,不过对付当时的傻×【蜗寇】还凑合,对付如今精明的英法鬼子就显得小儿科了。

所以尽管李卫国也招募了一批研究地【镭】的工人,但完全不采纳“地火炮”那种老掉牙的地【镭】,而是由李卫国亲自设计,监工,让工人们来制造。

这个年代没有坦克,所以反坦克地【镭】那类高科技地【镭】不需要李卫国研究,李卫国只设计了防步兵地【镭】。

防步兵地【镭】,顾名思义,就是专门杀伤步兵的地【镭】。其优点是制造成本低廉、可以全天候全地域使用、布设简单,只需要很少的培训、重量轻体积小,不会带来难以承担的后勤负担等。

李卫国设计的防步兵地【镭】其实也是简化版,就是在地【镭】爆zhayao里面多多的放置钢珠、碎瓷片,一旦爆炸,钢珠和碎瓷片可以造成步兵巨大伤亡。

尤其是英法联军还处于火枪阵列时代,一想到密密麻麻的英法联军士兵们走进地【镭】区被一片片炸死的场景,李卫国就忍不住哈哈大笑——很【萎缩】的那种大笑!

李卫国能够设计地【镭】,自然也能够设计出手流弹。

那种后世的香瓜手【镭】要求条件很高,李卫国考虑很久,暂时放弃,选用木柄铁头的手流弹来进行设计。

手【流】弹的原理很简单,李卫国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图纸设计,三天后就制造出了第一枚手【流】弹,而且一次性实验成功。

不过手【流】弹炸是炸了,可惜只炸成两半。

但李卫国非常高兴,他知道接下来只需要进行不断改进【渣】药装填数量,以及手【流】弹弹头的铁壳厚度就可以了。

接下来的试验工作李卫国就交给了测试人员,他们只需要按照李卫国的方法,不断试验下去,大概有个五六百次的试验数据就基本上可以定型量产了。

当然,战场上实战检验还是必须的。

为此李卫国专门组织了神盾特工局的一批特工,成立了突击小分队,他们携带地【镭】和手【流】弹前往江东大营,经常突袭太平军小股巡逻部队,以此来检验手【流】弹和地【镭】的实战效果。

同时,李卫国也修改了沪军士兵训练条陈,当中加入了手【流】弹的使用,以及地【镭】的埋放方法和注意事项。

尽管手【流】弹和地【镭】都还在研制和实验当中,但李卫国还是让人准备了大量的手【流】弹和地【镭】一比一模型,分发到沪军各连队当中,让士兵不断练习,争取在手【流】弹和地【镭】真正配发部队时,他们第一时间就能会使用,并形成战斗力。

一开始,沪军官兵们还不理解,他们都在辛苦的训练射击和格斗,并不想把时间花费到练习手【流】弹投掷和埋设地【镭】上面。在他们眼中,还是真枪真刀的实用。

针对这种情况,李卫国于是将排长以上军官叫到江南制造局,让他们设身处地的亲眼看看手【流】弹和地【镭】的威力和作用,让他们信服。同时,李卫国也安排一些试验人员,将多余的手【流】弹和地【镭】拿到连队当中,让士兵们亲眼也见识一下,只有当士兵们也看到手【流】弹和地#【镭】的威力后,他们才能信服。

直到半年后,沪军兵营内已经不再有人瞧不起手【流】弹和地【镭】的威力和巨大作用了,他们都知道这玩意可以大量杀伤敌人,一想到杀一个敌人就可以立五等军功了,沪军士兵们顿时眼热起来,纷纷要求给他们配发手【流】弹和地【镭】。

不过制造手【流】弹和地【镭】的工匠们还不多,产量也有限,所以沪军士兵们暂时还只能使用模型来进行训练。

但他们的心中已经认定了手【流】弹和地【镭】,一个个摩拳擦掌,就等着英法联军来犯,然后用手【流】弹和地【镭】将洋鬼子们【镭】的“外焦里嫩”。(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