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0165章 五九式步兵炮

伪钞帝国 第0165章 五九式步兵炮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0:22 来源:笔趣阁

> ,!

会议结束了,结论是暂时不要去理会太平天国,但要做好战略防御准备,不能让太平军偷袭了,更不能让曾国藩和李鸿章捡便宜。@,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外敌入侵,沪军集团上下的工作重点依然是扩军和练兵,所有经费和人力物力都向军队和兵工厂倾斜。

高仓庙,沪军江南制造局近日迎来了天大的喜事。

一大早,李卫国在傅学贤的陪同下就来到了江南制造局。

“东西呢?东西在哪呢?”李卫国急着问道。

“就在前面,按照你的要求和设计,两千吨的水压机已经测试完毕,效果非常好,最难的枪管一下子就能测出是不是合格,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战场上枪管突然暴涨了。另外用水压机来锻造零部件速度又快又精确,工人们稍微再加工一下就能得到合格部件,现在咱们制造局新开了三条卫国式步枪生产线,按照你的要求组成流水线生产,每天能够生产一百二十支步枪,比原来快了二十多倍。”

傅学贤口若悬河的说着,看得出来他相当的兴奋。

以前步枪的制造全靠工人纯手工作业,一个几十年的老师傅也得好几天才能造出一支步枪来,远不如后世枪械部件全部大规模锻造的效率高,费工费时。

李卫国深知在这个落后的年代里,一旦实现枪械大规模锻造技术,那么将掀起一场翻天覆地的产业革命。

试想一下这个年代里就连英国这种强大的工业国家,英军的p1853火枪的产量每年也只有五六万支,这也是为什么到了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英军也无法全部换装最先进的p1853,只能用老掉牙的p1842充数了。

如果这个时候突然出现大规模锻造技术和先进的流水线作业,那么一定震惊世界。

李卫国做到了,尽管他付出了将近五年的时间才终于建成第一台水压机。尽管这台水压机只是一千吨级,跟后世动辄万吨级的水压机无法相提并论,但他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于锻造的水压机,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可以对枪管进行膛压测试的水压机,就凭这两点,就足以傲视全球了。

有了千吨级的水压机,江南制造局兵工厂内,各种枪炮零部件就可以用来大规模锻造生产了。

原本一名工匠需要从头到尾负责完成一支卫国式步枪,如今有了水压机,再加上精度较高的车床。就可以进行零部件标准化生产了。

所有最优秀的工匠被安排到了枪支的最后总装线上,他们不需要亲自来打造枪支的每一个零部件,这个工作交给他们的徒弟们,他们只负责将所有枪支零部件组装起来,淘汰不合格的零部件,完成卫国式步枪的最后部分。

这样一来,原本一个工匠好几天才能制造出一支卫国式步枪,如今一个工匠一天就可以组装几十支卫国式步枪,效率大幅度提升。

“现在兵工厂一个月能够生产卫国式步枪一万支。子弹十万发,这在以前,完全就不敢想象!”傅学贤一脸陶醉的说道。

李卫国在经过最初的高兴之后,很快又换上了沉重的表情。说道:“还是不够!”

“还不够?”傅学贤惊讶无比,反问道:“一年后,可制造十二万支卫国式步枪和一百二十万发子弹,难道还不够对付洋鬼子们的?”

“不够!远远不够!”李卫国一本正经的摇头说道:“看来你还是没有亲身体验过战争。不知道战争一旦爆发,打得就是金钱和消耗。你可知道士兵上了战场后,他们平均需要多少子弹才能打死一个敌人?”

李卫国的问题令傅学贤一时间发愣。他忽然发现自己竟然从来没有关注过这个问题,不由得尴尬道:“大概两三发子弹吧!”

“两三发?二三十发子弹能消灭一个敌人我都高兴死了!”

李卫国无奈的笑了,如果两三发子弹就能消灭一个敌人,那么抗日战争就不用打八年之久了。

这是不争的事实,要知道在二战期间**步枪兵平均需要500~800发子弹打死一个日军,美军平均需要1000~1500发子弹打死一个日军。八路军牛b一些,“一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不过想想八路军使用的都是些膛线快磨平了的老破步枪,其中水分有多大不言而喻。

李卫国手中自然也有一份关于沪军战士在战斗中消耗弹药和击毙敌人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当前沪军一线战斗部队平均需要五十发子弹才能打死一个敌人。

“至少五十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按照这个基数,在一年兵工厂内必须准备两千万发子弹,其中一千万子弹用于日常训练,另外一千万子弹用于战备!”

李卫国给出了任务,傅学贤盘算了一番,说道:“按照目前的子弹生产能力,需要再增开十条步枪弹生产线,招募两万名工人!”

“准了,你写报告,我给你签字!枪支弹药的事情刻不容缓!”

“除了步枪和子弹外,火炮是不是也要扩大生产?”

“当然了,现代战争真正的主宰永远都是火炮,一场战斗下来,被击毙的敌人有百分之八十都是直接或者间接被火炮炸死的!”

傅学贤想了想,问道:“那是重点生产前装炮还是后装炮?”

李卫国问道:“怎么,后装炮研制成功了吗?”

傅学贤点点头又摇摇头,回答道:“按照你的指示,这几年咱们一直在研究后装炮,前段时间有了进展,气密性问题得到大幅度改善,不过口径最高只有75毫米,一旦口径超过75毫米,气密性就无法保证了。”

“七十毫米口径也不错了,炮弹多重?射程多远?”

“七十毫米口径,八倍径炮身,大概发射八斤重开花弹。最远可达三里!”

李卫国算了算,说道:“八倍径短了些,炮弹威力也不如十二磅步兵炮,射程也马马虎虎还可以!”

傅学贤赞同道:“就是气密性问题差了些,否则肯定比目前我军的十二磅步兵炮要好得多。不过后装炮有个优点,就是装填速度快,一体式炮弹直接从后面装填,最快三分钟可发射五发,而前装炮三分钟才能发射一次。”

李卫国点点头,道:“你说的没错。三分钟时间足以改变战场结局了,如果突然用这种后装步兵炮对付英法联军,一定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如果用在关键时刻,说不定能够改写战争结局了。”

傅学贤试探着问道:“那你的意思是?加紧生产新式后装火炮还是全力生产前装火炮?”

李卫国想了想,问道:“一年时间,你能生产多少门新式后装炮?”

傅学贤思索一阵,回答道:“加几条生产线全力生产的话,一百门应该没问题。”

李卫国皱眉道:“沪军十六镇。每镇只能均五六门炮,有点少啊!”

傅学贤道:“沪军十六镇,只有八镇是主力部队,另外八镇现在还是新兵。你不是不打算让他们直接参战而让他们守城吗?给他们前装炮就行了,把后装炮都均给主力八镇,这样每镇能分到十一二门炮,虽然比现有的炮兵团少了一半火炮。但火力至少高处五倍。”

李卫国点点头,说道:“可以!不过你再想想办法,让工人实行三班倒。每班工作八小时,日夜加班加点,争取生产两百门火炮和五万发炮弹出来。”

傅学贤的嘴巴顿时张的大大的,这可是一个累吐血也不容易完成的艰难任务,两百门后装炮和五万发炮弹,这是要累吐血的节奏啊!

李卫国拍了拍傅学贤的肩膀,笑道:“尽力去完成,如果完成了的话,我给你记一等功!”

沪军集团内部有自己独立的奖惩条例,功劳分五等,一二三四五等,五等功最容易,一般一场小规模的战斗打赢了就能够分一个集体五等功,或者个人杀死一个敌人也能给个五等功。不过越往上越难,二等功至少要打赢一场战役才有份,而一等功一直是传说中的存在,至今无人能够有资格获得。

每一等功劳对应丰厚的奖励,立下五等功,奖金抵得上三个月工资,四等功的奖金相当于半年工资,三等功是一年工资,二等功是两年工资,一等功则是五年工资。

傅学贤作为李卫国的大舅哥,他自然是不缺那五年工资,但他想要那个一等功,因为他不想被别人说他是靠着妹妹的裙带关系坐上高位的,他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成!这个一等功我要定了!”傅学贤咬咬牙接受了任务。

“不愧是我李卫国的大舅哥,关键时刻就是给力!”李卫国笑道,恭维了一句。

只有傅学贤自己在苦笑,他纯粹是打肿脸充胖子,咬牙应下来的差事,能不能完成,他自己心中也没底。

“走,带我去看看咱们的新式步兵炮!”

李卫国哈哈一笑,他只管下命令,受苦受累的事情自然要手下们来分担了。

在傅学贤的陪同下,李卫国来到了试炮场。

远远地就听到试炮场内传出震耳欲聋的炮声,那是试炮人员正在对他们研制的火炮进行测试工作。

到现在为止,李卫国手底下的这些试炮人员依然没有专家级别的,首先是大清帝国国内不重视火炮的研制工作,一直沿用明朝年间的大将军炮,直到鸦%片战争后才开始研究西洋火炮,但起步明显晚太多,尤其是后装火炮,这个连欧洲也处于启蒙状态,自然不可能有什么技术和经验可以借鉴,全靠自己摸索。

别看李卫国能设计出后装步枪出来,那是他经常玩枪所以了解透彻,可他并没有机会玩炮,所以不可能将完整的现代后装火炮设计出来,他只能将原理告诉给火炮研究人员们,让他们自己想办法研制后装火炮。

对于这些火炮研究人员们而言,他们也是在研究了李卫国提供的原理之后,一点点摸索研制出来的。期间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打击,甚至有伤亡。他们基于卫国式步枪的原理,一点点放大口径进行研究,卫国式步枪是9毫米口径,他们分别制造了20毫米口径30毫米口径40毫米口径,以此类推,一直到75毫米口径,不过75毫米口径失败了,最终只研制出70毫米口径的步兵炮。

别看只是从20毫米口径到75毫米口径,每一款口径的火炮还得对应着不同倍径的炮身,比如60毫米口径火炮研制过程中。光炮身就研制了3倍径4倍径5倍径一直到15倍径,最后60毫米15倍径火炮气密性不够,要么炸膛,要么炮弹只能打几百米距离,最后宣告失败。

除此之外,还得专门为每一款口径和倍径的火炮单独研制和制造相应口径的炮弹,而炮弹的长短重量,战斗部装填多少爆炸药,发射部装填多少发射药。都得进行不断的实验,反复修改,这是一个巨大而繁琐的工程,而且非常危险。因为一旦火药放多了,就会出现生命危险。

他们没有多少关于火炮的知识,就像爱迪生一样,不需要理论论证。就是一个劲儿的不停实验,失败了再来,经过几千次实验后。最终才完成70毫米口径8倍径的步兵炮测试成功,达到了实战要求。

这个过程付出多少汗水,有多么的艰辛,有多么危险,李卫国心中很清楚,所以他非常敬佩和和尊重这些研究人员,从来不嘲笑他们文化低,更不会狂傲的说他们笨。

试炮场上有几十门火炮,是各种口径和倍径的组合,有得炮管长却炮口小,像个瘦高个;有得炮管短却炮口大,像个矮胖子;还有更多的是测试失败后废品,它们一直被存放在试炮场上,并没有被扔掉,因为每一门炮都是研究人员们辛苦汗水制造出来的,有心血在里面,舍不得扔。

“装填炮弹!”

“注意记录!”

“3!”

“2!”

“1!”

“开炮!”

咚的一声炮响,一发试验炮弹啸叫着射向远处靶场,数秒钟后轰然爆炸,腾起一团火红的蘑菇云。

傅学贤想要去叫这些研究员们过来给李卫国见礼,不过被李卫国阻止了,他不想去打扰他们,只在远处观望。

傅学贤跟一个研究员要来一份70炮资料,指着远处正在测试中的那门火炮说道:“刚才那个就是70炮,你看怎么样?”

李卫国看了一遍资料,上面写着70炮的最新研制和测试数据。

70炮(十二月十五日基本数据和试炮参数)

口径:70.2毫米

炮管长:8倍口径

炮全重:0.25吨

炮全长:2.8米

炮全高:0.62米

高射角:60度

低射角:10度

范围射界:左右4——5度

弹种:70毫米开花弹或榴霰弹

弹重:4公斤(开花弹)3.8公斤榴霰弹

最大射程:1588米

最小射程:160米

运输方式:畜力或者人力拖曳。

看完这些数据,李卫国点点头,道“不错,可以用作步兵支援火力,可以装备给各镇炮团了!”

很快,还是有人发现了李卫国的到来,一群研究人员们顿时兴奋的跑了过来,将李卫国围住。

“大人,我们已经尽力了,目前因为气密性问题,只能到70毫米口径和8倍径这里了,再高就不行了,请您责罚!”

李卫国笑道:“我为什么要责罚你们,你们都是我沪军的功臣,能够这么快就研制到这个程度,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听到李卫国的夸奖,众人顿时高兴起来。

作为火炮研究的队长陈长清这时说道:“大人,这次您来有什么指示,给我们指导一下吧!”

“你们做的不错,继续努力,我这里暂时没有什么指导了!”李卫国苦笑,这些人已经把他当成了神仙,每次来都会刨根问底的请求李卫国指导一下。

陈长清并不罢休,继续道:“大人,在场的都不是外人,大人对火炮的认识程度远高于我等,请大人不吝赐教!”

“请大人不吝赐教!”众人齐刷刷的喊道,眼神迫切的看着李卫国。

“看来不说两句是你们是不会放我走了!”李卫国无奈,于是来到70炮前,转了几圈,他听众人一直无法攻克气密性问题,于是打开了跑门闩。

这一看,李卫国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电影中似乎看到炮兵装填炮弹后关闭炮门时好像有一个扭水龙头的动作。

“对啊,水龙头原理,我怎么没想到呢?”

李卫国一拍脑袋,顿时兴奋的说道:“跑门闩里面可以改为螺丝扣,通过旋转螺丝将炮门关闭,这样就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气密性了!”

“大人,啥是螺丝扣啊?”

“……”

李卫国愣住了,不过很快他笑了笑,对于闭关锁国的中华来说,螺丝扣这东西的确知道的人很少。

“去,派人到自来水厂要一些水龙头和水螺丝阀来!”

李卫国想了想,又道:“算了,我还是带你们一起去趟自来水厂吧,到了你们一看就明白了!”

接下来,李卫国和傅学贤还有几十个研究员一起来到自来水厂。

在那里,李卫国给众人讲解了水龙头的关闭阀门原理,其中重点就是螺旋线密封原理。

“水阀门通过顺时针旋转可以封闭,不让一滴水流出来,逆时针旋转则可以打开,让水流出。”

“这个水阀门可以实现对水的封闭和开启,同样道理,也可以实现对空气的封闭和开启,大家懂了吗?”

众人顿时大喜,纷纷点头,他们文化程度不高,不太懂李卫国说的那些话,感觉很深奥,不过他们见到实物后,便明白李卫国的意思了。

“太好了,我们可以将水阀门改一改,用在炮门闩上,这样一定能够解决炮膛气密性问题!”

“大人英明!”

“大人威武!”

……

李卫国笑裂开了嘴,虽然他前世没碰过火炮,但最终还是让他想到了解决办法。

“大人,咱们的这个70炮还没有命名呢,您给起个名字吧!”

李卫国正在兴头上,顿时豪气万丈,脱口说道:“今年是公元1859年,就叫五九式步兵炮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