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456章 惊悉阴谋,调整策略

伪钞帝国 第456章 惊悉阴谋,调整策略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8:39 来源:笔趣阁

刀鱼级潜艇实在太大了,接近五千吨的水下排水量,放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那就是一个水下巨无霸。

跟中华帝国的刀鱼级潜艇相比,其他欧美各列强国家的潜艇实在是弱爆了。

截止公元1893年初,全世界各国累积建造的潜艇接近五千艘,其中正在服役当中的潜艇就多达两千艘。

从公元1863年至今,三十年间,全世界各国超过两千艘潜艇是被击沉的,接近六百艘潜艇因为各种事故原因沉没或者损毁,只有不到四百艘潜艇最终寿终正寝。

近十年间,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表面上没有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实际上双方阵营暗战不断。

而海面下,不被世人知道,正是两大军事集团暗战的主要战场。

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北冰洋到印度洋,全球四大洋,十五大海域下面,到处都有战斗的痕迹,无数潜艇残骸长眠海底。

其中被击沉的大部分都是协约国集团各国的潜艇,比例占总数的90%以上。

尤其是英美日三国,被中华帝国的反潜驱逐舰虐得不要不要的。

由于中华帝国海军的反潜驱逐舰装备了声呐,能够轻松发现在海面下活动的敌国潜艇,因此导致协约国集团损失惨重。

特别是在太平洋,这里被中华帝国视为自己的内湖和势力范围,不允许他国染指。

不甘心失败的英美日三国潜艇,在太平洋地区遭到沉重打击。

凡是三国出海活动的潜艇,十艘有九艘回不来,一度让英美日三国海军急红了眼,差点找中华帝国海军拼命。

但这是暗战,中华帝国不承认击沉了他们的潜艇,而英美日也没有证据证明他们的潜艇是被中华帝国海军给击沉了,虽然他们心中很清楚就是中华帝国海军做得案子,可惜苦于没有证据。

当然,即便有证据,也不可能声张的,毕竟协约国集团还没有勇气和底气,彻底跟中华帝国和同盟国集团全面开战。

既然要忍着,就得承担这种巨大的损失。

协约国阵营以英美日三国潜艇损失最为惨重,他们直接面对的是中华帝国海军强大的潜艇和反潜驱逐舰,三十年间直接损失两千多艘潜艇。

尤其是公元1889年3月5日,这一天被美日两国海军列为潜艇祭日。

因为在这一天,美日两国直接损失了六个潜艇中队,一百二十艘潜艇全军覆没,直接被中华帝国海军给灭团了。

这一天,美日两国潜艇部队是在北冰洋海域偷偷进行联合潜艇作战演习,目的是为了共同应对来自中华帝国海军的威胁,同时也在演练战时封锁中华帝国的海上交通线。

为了避开中华帝国海军的侦查,美日两国海军故意远离太平洋的珍珠港,防止中华帝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偷袭。

但美日并不知道他们的通讯密码被中华帝国破解,中华帝国海军得知了美日两国将在北冰洋无人海域偷偷进行潜艇联合作战演习。

于是,中华帝国海军将计就计,秘密派出了潜艇主力。

两百多艘装备了声呐和无线电系统的中华帝国潜艇,悄然进入美日演习区,偷摸发起攻击。

由于正在演习当中,美日两国潜艇没有无线电通讯系统,即便突然遭到攻击,也无法示警,甚至很多美日官兵根本不知道是敌袭,还以为是演习。

结果,不到几个小时后,美日潜艇全部被灭团。

发现不对劲的美日水面舰队,发疯一样的四处炮击,可惜他们没有声呐系统,无法锁定中华帝国海军的潜艇,最终无果而终。

这一次美日损失惨重,数千潜艇官兵阵亡,美日官方只能指责各自国内的潜艇制造商,污蔑他们潜艇存在巨大隐患,却不敢公开说是演习中被人灭团了,因为没有证据,说出来更丢人。

总之,这笔账,美日两国是都算在了中华帝国的头上,等待有朝一日报仇雪恨。

协约国阵营的大部分潜艇损失,也基本上都是中华帝国海军造成的,毕竟中华帝国海军拥有其他国家没有的声呐技术,无人能敌。

一时间,中华帝国海军强悍的反潜战力,令英美日三国海军胆寒,闻之而色变。最近几年,三国海军的潜艇几乎在太平洋海域绝迹了,每年出海次数下降为一两次,不敢到深海晃悠,而且必须伴随舰队一起出行,防止被中华帝国海军干掉。

倒是欧洲地中海、北大西洋、波罗的海、黑海等海域上,协约国集团跟同盟国集团的潜艇对抗中还算平衡。

这当中主要因为中华帝国海军在这些海域的活动量不是很频繁,活动规模也不大,给协约国的压力远不如太平洋方向的大。

协约国只面对同盟国的德意志帝国,至于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乃至后加入的意大利王国,这三国的潜艇力量微乎其微,根本不对协约国构成威胁。

而德意志帝国的潜艇,虽然也引进了中华帝国的潜艇技术,但关键设备如声呐、无线电、空压机等系统,中华帝国海军是不对外出口的。

因此,德意志帝国海军的潜艇部队,实际上跟英法俄的潜艇实力不相上下。

不过,随着协约国集团陆续也掌握了声呐技术,虽然还不是很先进,无法跟中华帝国的先进声呐设备相提并论,但最起码让协约国集团的潜艇不再被动,也可以用声呐来进行反潜和追踪中华帝国的潜艇。

昨日李卫国参观了刀鱼号潜艇,今天就得知英美已经研制成功了声呐技术。

“消息可靠吗?”

唐建章点头道:“虽然英美军方高度保密,但我们的特工还是想办法弄到了这个消息。据说一个月前,英美两国就在北大西洋进行了测试,负责测试的是一艘隶属美利坚海军的海洋调查船。”

李卫国顿时皱眉,协约国研发出来声呐系统,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可有详细情报?他们的声呐系统性能如何?为何我们事先没有得到任何关于他们研发声呐系统的消息?”

李卫国连番发问,唐建章也是很尴尬,毕竟他接手中华神盾局,却没有拿到这个重要的情报,实在是失职。

“陛下恕罪,臣调查过,英美将声呐系统研发列入最高机密。另外臣也奇怪,按理说不应该一点风声都听不到,毕竟我们监视着英美的电讯系统,且我们破译了他们的电报密码,但所有截获的电报,均没有关于声呐半个字,连电话中也无人谈过。”

李卫国闭目沉思,而后猛然睁开眼睛,突然问道:“他们会不会已经知道我们在监视他们的电讯系统了?”

唐建章顿时一愣,不敢相信道:“这个应该不太可能吧。我们做的非常隐蔽,至今为止,我们的所有秘密监听站点,都没有暴露过。”

李卫国冷笑道:“就是因为一点都没有暴露,才是最大的问题。你想想看,英美会不知道我们在监视他们?就算以前他们没有怀疑电讯系统也可以被监听,但英美既然已经秘密研发成功了声呐系统,却没有让我们发现,他们最近一直在想办法将电讯基站收归国有,这就是问题。”

唐建章还是有些不解,反问道:“可是,如果他们发现我们监听他们,为何不进行破坏?他们如果突然袭击我们的电讯监听站,将给我们造成重大的损失。”

李卫国冷哼一声,道:“这就是罗斯福的厉害之处!他现在不对我们的情报人员动手,恐怕是在酝酿更大的阴谋!不过他却万万没有想到我们自己发现了自己暴露,却是要让他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了。”

唐建章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顿时一头冷汗:“陛下,您的意思是?”

李卫国想了想,命令道:“迅速转移情报站人员,暂停对协约国的电讯监听,防止他们顺藤摸瓜。另外,加快无线电基站的秘密建设,朕有种预感,暴风雨就要来了。”

……

唐建章去安排了,李卫国又召张小六、林继云等人过来议事。

由于协约国集团可能研制成功了声呐系统,就算性能不如中华帝国现有的声呐设备,但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必须要让海军提高警惕,防止吃大亏。

李卫国似乎猜到罗斯福、威廉等协约国领导人,一直隐秘声呐研制项目,恐怕就是想要给中华帝国海军来一招恨得,这么多年来,协约国集团各国海军因为没有声呐系统,装备和人员损失惨重,不可能不报仇。

目前中华帝国海军官兵们还不知道协约国海军也有声呐系统,如果贸然让潜艇出动,一旦被协约国的反潜战舰盯上,必然是死路一条。

因此,这件事非常重要,关乎中华帝国海军潜艇部队的安全。

“速速通知在世界各地的潜艇部队官兵们知晓,以后潜艇出港执行任务也好,战备巡航也好,必须格外小心。最好是潜艇和驱逐舰编队执行任务,不要落单,防止被协约国海军偷袭包了饺子。”

“陛下放心,臣等速速办理此事!”

林继云不敢大意,他虽然瞧不起潜艇部队,但也知道这些年来,中华帝国的潜艇部队立下了汗马功劳,和平时期,主力舰舰队基本上没有战斗任务,而潜艇部队则在海面下跟敌人一直厮杀,功勋卓著。

当初中华帝国海军拥有了声呐系统,着实让协约国集团损失惨重,这点林继云非常清楚。

如今协约国也有了声呐系统,那么中华帝国海军的潜艇就不再是安全的了,有了巨大威胁。

“陛下,同盟国方面,要不要通知他们一声?”

李卫国想了想,笑道:“暂时不用!你若通知了他们,他们就也知道我们拥有声呐系统了!必然会向我们请求转让声呐技术,到时候我们是给还是不给。还是算了,虽然我们是盟友,但削弱整个西方世界的整体实力,这个大方向,我们不要忘了。”

国与国之间都是相互利用,中华帝国不单单想要打垮协约国集团,也防着同盟国其他成员国一手,尤其是防着德意志帝国,因为打垮了英美,德意志帝国将成为中华帝国的最强对手。

猫,永远不会教老虎上树的本领。

同理,中华帝国利用德意志帝国搅乱西方世界的同时,也要防着德意志帝国。

这个道理很明显,张小六、林继云等大臣迅速明白了。

这时,李卫国又道:“另外,朕看过刀鱼号潜艇后,总体上还是非常满意的。刀鱼号潜艇代表了帝国在潜艇方面的最高技术成就,可喜可贺。”

林继云急忙回答:“多谢陛下赞扬!刀鱼级潜艇的确凝聚了帝国最顶尖的技术成就,一艘刀鱼级潜艇,可以轻松干掉二十艘协约国潜艇!”

李卫国点点头,对于刀鱼号的战斗力,他不置可否。

“刀鱼号虽然强大,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接近五千吨的排水量,建造周期要多久?”

林继云一愣,回答道:“一艘刀鱼级潜艇,应该需要两年半时间来建造,陛下莫非不看好刀鱼级潜艇。”

李卫国道:“如果是和平年代,一艘刀鱼级潜艇,足以震慑整个协约国海军的潜艇部队。可是,你们想过没有,一旦战争爆发,我们两年半造一艘刀鱼级潜艇,协约国集团半年造一艘潜艇。上千艘潜艇分部在世界各地海域,我们的潜艇战斗力再强,也是分心乏术,若是敌人攻击我们的航线,则大不妙。”

林继云问道:“依陛下的意思是?”

李卫国道:“刀鱼级潜艇可以建造,不过有个十几二十艘就可以了。重点建造一些性价比高,战斗期间可以大规模生产,短时间形成战斗力,成本低是战争期间的第一要素。”

低成本性价比高的装备,这才是战争期间最需要的。

二战期间,德国的虎式坦克无敌,可惜生产周期太长,造价太高,一共也生产不了几辆,无法抵消战斗消耗。反观苏联的t34坦克,虽然不敌虎式,但生产周期短,造价低,可以大规模生产,充分体现了战争是打消耗战的理论,最终把德国坦克部队耗死在战场上。

有了这个教训,李卫国就不得不提醒军方大臣们,决不能忽视这一点,哪怕中华帝国国力强大,也不应这样。

林继云很快听懂了李卫国的意思,将会照办。

会议结束后,林继云召开海军部高级会议,调整了潜艇部队的装备生产方案。

原计划建造十年时间建造一百艘刀鱼级潜艇,最后缩减到三年建造三十艘。

至于剩下的潜艇建造经费,林继云要求舰政总署重新设计一款低成本、低生产周期,但性能高于大白鲨级的新式潜艇方案。

新潜艇计划的重担很快落到了华蘅芳、霍兰等人身上,华蘅芳倒是没说什么,毕竟他不是潜艇主要负责人,倒是霍兰作为潜艇主要负责人,少不了大骂海军部一顿。

一会儿建造最大吨位、最强火力、最大续航力的潜艇!

一会儿又改为最低造价、最低生产周期的潜艇!

穷折腾!

霍兰虽然发牢骚,但工作还是一丝不苟的。

如今的霍兰,已经完全把自己当做中华帝国的一分子了,为中华帝国的潜艇事业奋斗终身亦感到快乐。(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