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1639 > 第三七二章 革左内乱

崛起1639 第三七二章 革左内乱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3:13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抓狂的羊的两张月票~~)

金堉把李信的三个条件带回了汉城,顿时,朝鲜政坛如引发了一场地震般,满朝沸腾,无数人愤怒的唾骂李信狗贼落井下石,朝鲜从此与大明断绝关系,永不向大明称藩,还有人头上扎着血书,在王宫前切手指,声嘶力竭的要求李倧发兵攻打明朝,让小小明朝认识到,我堂堂大朝鲜国不可辱。

也有部分亲清人士,建议李倧退位,朝鲜与大清合并,两国成为一国,不就不用担心清军来扫荡了么,为此有专人组织了请愿团,前往沈阳请愿,请求大清吞并朝鲜。

只有极少部分的有识之士哀叹一声,朝鲜……完了!

他们心里清楚,朝鲜国小力弱,夹在大明与大清之间,以往尚能左右逢源,但随着李信对朝鲜态度的转变,朝鲜对大明已经失去了价值,正如李信对金堉所说,纵然大清占领了朝鲜那又如何,并不是跳板,只是负担。

李信从不认为以朝鲜作屏障来抵御别国的进攻是什么善策,只是把朝鲜掌握在自己手上才是长治久安之道,当然,现代社会已经有了国际秩序,失去了掌控朝鲜的时机,而明末不同,是真正的拳头就是天理的时代。

而且朝鲜土地贫瘠,大清怎么可能主动被上这个包袱?

沈阳!

朝鲜的事情传到了沈阳,区区蕞尔小国,竟然背弃宗主,私自勾结李信,多尔衮大怒,秘密下令,今年春夏之交,小麦将收之时,再由阿济格领军入朝,去割麦子。

大清已经从朝鲜尝到甜头了,每年去朝鲜掠劫一番,也能解燃眉之急,原本大清担心过于欺凌会让朝鲜重回大明的怀抱,但李信的三个条件让大清吃了颗定心丸。

与李信的条件相比,大清只是去抢粮,又不要土地,顾及了朝鲜王室的面子,显然是仁慈很多啊,朝鲜是含辱割让土地给李信,还是乖乖的让大清抢,并不是很难选择。

大清的底限是不动汉城,保朝鲜王室,朝鲜王室在,就不怕朝鲜作反。

……

英霍山区,革左五营的驻地,随着贺一龙被李自成斩杀,只剩下贺锦、刘希尧、蔺养成与老回回四人,贺一龙的部将也被这四人兼并了,虽然实力有所提升,但处境没有任何改善。

自去年冬天开始,黄得功与白广恩带着重新编练过的两万荡寇军,攻下霍山县,分派军队强取各出山要道,扼住了革左四营出英霍的咽喉,把革左四营十余万人马被困在了山中。

以往回革善购土人为间谍,星卜市贩之流多为所用,官兵多则窜伏,少则迎敌,搜山清野则突出郊关,及列阵平原又负险深箐,贼为主,兵反为客,是以多败。

而如今,黄宗羲采用清乡之策,把霍山县当地土人全部迁往庐州,或分配土地,或成立国有农业公司,除了极少部分别有用心份子,霍山当地人是愿意的,毕竟霍山县多山,生存艰难,庐州则地处于平原,又与广阔的巢湖为伴,土地要比霍山肥沃的多。

同时采用封山策略,凡从英霍山区走出来的人,尤其是算命的或者小商贩,要么投降,接受安置,要么当作贼寇处理。

对于贼寇的甄别标准是,凡出山携带兵器者,皆为贼。

在高压政策下,山上的局面越来越困难,粮食紧缺可以挖山里的土产吃,虽然不裹腹,好歹饿不死,可真正紧缺的还是盐。

高压封锁,断绝了食盐流入山区的渠道,这才是最要命的。

很多人因为没有食盐,得了大脖子病,痛苦万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下山投降,山里的人心已经极度不稳了。

在贺锦、刘希尧、蔺养成与老回回的面前,摆放着一张悬赏布告,凡取下这四人头颅者,赏纹银一千两,另有往下的各级将领近百人,悬赏金额为五百两至一百两不等。

院子里,弥漫着烟雾,四人扑哧扑哧抽着烟,默不作声。

“都说说罢,别光顾着抽了!”

贺锦心烦意躁,突然大吼一声。

“啪!”

老回回把烟枪往桌上一磕,恨声道:“那姓李的是不给老子们活命呐,他若稍微松点口,降了他多好,就算不予任用,这么多年下来,积攒的钱财也足以做个富家翁了,可如今被堵在山里,出不去,进不来,外面什么情况都不清楚,看来真是天要绝老子呐!”

革左四营曾组织过数次突围,但他们装备简陋,而黄得功与白广恩领了荡寇军全套装备,枪械火炮齐全,本身这两部也是精锐明军,经验丰富,作战勇猛,每一次都打退了攻势,硬生生堵着山道,让革左四营除了投降一条路可走,插翅难飞。

蔺养成哼道:“说这些有什么用,现在山都出不了,否则咱们去投了李闯也比困在山上等死要好。”

“哎~~”

刘希尧叹了口气:“可恨李闯并无诚心接纳我等,否则理当派人接应,里应外合,一举击破荡寇军,他只是派了人来劝说,之后再无动静,前几天,有人对悬赏上面的人物下手了,看来咱们迟早也要走这一遭喽!”

黄宗羲最狠的一点就是清乡,把周围百姓全部迁走,让革左四营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由霍山县到山区,除了荡寇军就是革左四营,没有老百姓的掩护,革左四营如瞎子一般,这几月来,已经有数万人偷偷下山了,还留在山上的,都感觉到了深深的寒意。

这话刚落,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喧闹声,四人顿觉不妙,连忙站了起来。

“你们做什么?”

“去你娘的,杀!”

十余声惨叫之后,数百人涌了进来,手持利刃,满面杀机,把贺锦四人团团围住。

为首的一名三十来岁黑瘦汉子提步而出,手里的腰刀,还向下淌着鲜血。

“好,好,这一天终于来了,黄伍,你是要来拿老子们的脑袋去请功领赏么?”

贺锦悲愤道。

那黑瘦汉子名叫黄伍,原是贺一龙的手下,贺一龙被杀后,归入贺锦,这时倒持着刀柄,拱手道:“四位头领,实在是对不住了,弟兄被困在山上,没了活路,只好借四位头领的脑袋去求一条活路。”

“哈哈哈哈~~”

老回回怒极而笑道:“老子们倒是养了一群白眼狼,但你们别忘了,自古以来,以下犯上者,从来没有好下场,为了区区几千两银子,值么?”

黄伍神色不变道:“我们不求高官厚爵,为摄政王爷重用,只求活命,如今山下,清平盛世,而山上衣不遮体,食不裹腹,谁都知道该怎么做,偏生你等几人,因不在赦免之列,就拉着弟兄们陪着一起赴死,黄某不才,倒要问一句,几位首领居心何在,难道要大伙儿都为你们陪葬么?”

“好一个巧舌如簧之徒,来,老子在这儿,谁敢来杀?”

老回回一把扒开衣衫,露出那毛茸茸的胸口,凶狠道。

还别说,老回回到底余威尚在,围着的数百人,现出了迟疑之色。

“少来吓唬老子,我敢!”

黄伍冷冷一笑,就大步迈上,一刀刺进了老回回的胸口,用力一绞,咯啦啦一阵闷响,胸骨尽被绞碎,再猛一用力,刺进了心脏。

人因为有胸骨的存在,直接刺胸口很难毙命,需要把胸骨绞碎,痛苦万分。

“你……啊!”

老回回痛的大叫起来,胸口血如泉涌,他瞪大眼睛,低头看了看,就砰的一声,倒截在了地上。

“杀!”

黄伍又一挥刀。

一群人蜂涌而上,活生生把贺锦、刘希尧与蔺养成乱刀砍死,随即割下这四人的头颅。

四大首领已被杀,山上陆续发生了内乱,凡是榜上有名者,均遭到围杀,众人牵老带幼,下山投降,因人数过多,黄宗羲亲自赶赴霍山主持安置事宜,李信又有手令下来,要求黄得功与白广恩择丁壮三万编练成军,将于冬季随他攻打广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